沙棘叶的类红茶式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3194发布日期:2019-01-05 09:28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沙棘叶的类红茶式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沙棘叶饮品加工,特别是沙棘叶的类红茶式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系统地记载了沙棘的药效:增加血红蛋白、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提高抗衰老机能,对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特别有疗效。沙棘具有补脾健胃、清热、止泻、治疗溃疡、祛痰止咳、平喘、抗炎生肌、提神、抗疲劳的作用。据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发现,沙棘还可防治癌症,并有美容的功效。沙棘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甘露醇。

沙棘叶饮品中富有大量的菊粉,能在大肠里大量繁殖双歧杆菌,减少肠内有害细菌,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另外菊粉可减少体内有毒物质的产生,减轻肝脏分解毒素的负担;促进人体对钙、锌等矿物质吸收。

现有沙棘叶饮品加工方法是将采集到的沙棘叶自然晾干后进行粉碎、细粉小袋包装。饮用时用开水冲泡袋包。这种袋装的包装袋孔隙小(以防粉漏),所以浸泡时包装袋会起着阻挡出味作用,降低药效。同时包装袋材质也会有化学物质析出浸泡在热水中。

茶叶加工方法以是否有发酵步骤区分,没有发酵步骤为绿茶,浸泡液显绿色;有发酵步骤的为红茶,浸泡液为红色。而沙棘叶袋装茶其浸泡液呈偏绿色。

红茶加工常规工序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萎凋是让茶叶敞开自然晾干或风吹干。揉捻是将茶叶放在揉捻机上进行揉捻,使之由片状卷曲状,通常压力控制在5kg,揉捻20分钟。发酵是将茶叶放在密闭的空间内堆放,电热或炭热温度达80度左右,保温4-10小时,使之产生酶促反应,同时条状茶叶形成卷曲状。烘干通常是用传送带将茶传送入热风箱形体中过流烘干。

见附图,揉捻机由下磨盘3、回转机构、压盖升降机构7、公转筒5组成。下磨盘3为盘状体,盘状体中央设有下料孔,下料孔下表面设有下料阀8。回转机构为一个圆环盘体4的外圆上均布三个同样的径向条板,公转筒5为管状体,其外圆中部与回转机构的圆环盘体4内圆固定套合。

回转机构由电机传动机构带动皮带轮、伞齿轮箱、动力定位销旋转,动力定位销带动与之套合固定的连杆板绕动力定位销旋转,连杆板另一端回转销拖动圆环盘体4上的一个径向条板旋转;由于另两个径向条板分别与另两个定位销通过同样的连杆板铰接,所以三个径向条板作三点位同步旋转,则圆环盘体4作公转,带动公转筒5在下磨盘3上方作公转运行,拖动茶叶揉捻。

压盖升降机构7由手轮、水平向伞齿轮、纵立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上的螺母座则作上下运行,螺母座通过径向轴带动管状滑座上下运行,管状滑座上的径向悬臂带动立杆、压盖6上下运行。当径向轴上升到管座上方的斜向槽时,径向轴开始作斜向上运动,此时压盖6已上升到公转筒上方,压盖6则作斜上旋运动,离开公转筒5上空,以便茶叶倒入公转筒5。茶叶进入公转筒5后,手轮带动压盖6先回到公转筒5上空,再作直线运动向下进入公转筒5内空压在茶叶上施压,与公转筒5作同步公转动、揉捻茶叶。

揉捻是在车间内空有氧状态下进行的,而且揉捻时茶叶在下磨盘上搓动、翻滚,与空气充分接触处于多氧状态,所以揉捻后段也起着一定的发酵作用,只是没有处于高温环境下。而传统的发酵是将茶叶放在密闭空间内加热保温进行,发酵室通常为混凝土、砖墙、金属箱皆有墙体味浸入发酵体出现异味,茶叶静态堆积,吸氧难。发酵的酶促反应需要氧气,所以发酵在少氧状态下,用时要4-10小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沙棘叶的类红茶式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步骤,其特征在于:萎凋步骤中的沙棘叶为阴干,即在沙棘叶堆积或平铺的表面上覆盖有遮盖布;揉捻步骤中在揉捻机下磨盘下表面安装有电热管,电热管外围安装有隔热罩,下磨盘控温为50-60℃,揉捻机压盖的压力控压为1-1.5kg,揉捻时间为10分钟;发酵步骤中的发酵室为六面体,每单面皆为双层松木板的隔腔结构,每个隔腔中填充有盐巴层,少氧干发酵6小时;烘干步骤中为静态烘干,即在烘干箱内沙棘叶静态平铺以热风吹扫烘干。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沙棘叶制成品为类红茶式的卷曲状,冲泡方便且浸出率高、入味药效高。发酵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味、串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揉捻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发酵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步骤,其特征在于:萎凋步骤中的沙棘叶为阴干,即在沙棘叶堆积或平铺的表面上覆盖有遮盖布;揉捻步骤中在揉捻机下磨盘下表面安装有电热管1,电热管外围安装有隔热罩2,下磨盘3控温为50-60℃,揉捻机压盖6的压力控压为1-1.5kg,揉捻时间为10分钟;发酵步骤中的发酵室为六面体,每单面皆为双层松木板9的隔腔结构,每个隔腔中填充有盐巴层10,少氧干发酵6小时;烘干步骤中为静态烘干,即在烘干箱内沙棘叶静态平铺以热风吹扫烘干。

萎凋通常为晾干,本发明为阴干。阴干的特性在于遮盖布中的沙棘叶内空空气不流通,起着既蒸发沙棘叶水分的作用,同时又具微发酵效果。沙棘叶干化后其脆度大,所以现有技术只能粉化后袋装,本发明在萎凋中先行微发酵,使其脆度降低。

揉捻机的压盖通常压力控制在5kg,揉捻20分钟,压力大沙棘叶易粉化,所以本发明控压在1-1.5kg,揉捻用时也缩短为10分钟,使其不易粉化,而是使沙棘叶在揉捻中形成卷曲状。揉捻机下磨盘3加热目的在于使沙棘叶在揉捻过程中也同时是发酵过程,沙棘叶在揉捻过程的高温状态也不易粉化。

通常混凝土、砖墙、金属箱皆有墙体味浸入发酵体出现异味,本发明使用隔层松木板9作为墙体,并设有进出料门道,让松香味浸入沙棘叶,增加其香味,而双层松木板9间填充盐巴层作用在于:一是隔热使室内保温节约能源,二是盐巴在隔腔内晶体化也无异味析出,保持沙棘叶无异叶发酵。

烘干通常是用传送带将茶传送入热风箱形体中过流烘干,这种方法茶叶在传送带上要上料、下料翻转,易使沙棘叶粉化。本发明考虑到沙棘叶脆度高的特性,采用静态烘干方法。

本发明将沙棘叶进行类似红茶的加工方法,但又有区别于红茶方法,加工后的沙棘叶呈卷曲状,浸泡时浸泡液又呈偏红色,因而本发明称其为类红茶式加工方法。沙棘叶色泽晶莹均匀,富含:芦丁、绿原酸、黄酮甙、维生素c及三萜烯酸、sod等多种活性成份。本品适合各类人群饮用,经常喝沙棘红茶的人,还能大大的降低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的的发病率,能持久的保持年轻健康的活力。而沙棘叶袋装茶其浸泡液呈偏绿色。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沙棘叶的类红茶式加工方法,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步骤,其特征在于:萎凋步骤中的沙棘叶为阴干,即在沙棘叶堆积或平铺的表面上覆盖有遮盖布;揉捻步骤中在揉捻机下磨盘下表面安装有电热管,电热管外围安装有隔热罩,下磨盘控温为50‑60℃,揉捻机压盖的压力控压为1‑1.5kg,揉捻时间为10分钟;发酵步骤中的发酵室为六面体,每单面皆为双层松木板的隔腔结构,每个隔腔中填充有盐巴层,少氧干发酵6小时;烘干步骤中为静态烘干,即在烘干箱内沙棘叶静态平铺以热风吹扫烘干。优点在于:沙棘叶制成品为类红茶式的卷曲状,冲泡方便且浸出率高、入味药效高。发酵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味、串味。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海锋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