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钙泥鳅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208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钙泥鳅饲料,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

泥鳅最近几年已成为人们的常见食品,而缺钙的人群正在增多,食补是最好的补钙方式,所以通过高钙泥鳅饲料养殖的泥鳅肯定会受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高钙泥鳅饲料。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高钙泥鳅饲料,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黄粉虫粉50~80份、豆粕30~70份、蜗牛25~50份、贝壳粉20~400份、葡萄糖酸钙2~5份、苜蓿粉2~5份、螺旋藻10~20份、紫苏5~10份、夏枯草5~10份、大蒜粉3~8份、乌梅2~6份和碘酸钙1~3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黄粉虫粉60份、豆粕35份、蜗牛30份、贝壳粉25份、葡萄糖酸钙3份、苜蓿粉3份、螺旋藻15份、紫苏6份、夏枯草7份、大蒜粉4份、乌梅3份和碘酸钙3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黄粉虫粉70份、豆粕45份、蜗牛35份、贝壳粉30份、葡萄糖酸钙3份、苜蓿粉4份、螺旋藻18份、紫苏7份、夏枯草8份、大蒜粉5份、乌梅4份和碘酸钙2份。

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黄粉虫粉65份、豆粕50份、蜗牛40份、贝壳粉35份、葡萄糖酸钙4份、苜蓿粉3份、螺旋藻16份、紫苏8份、夏枯草6份、大蒜粉6份、乌梅5份和碘酸钙1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配比合理,营养均衡,能够有效的提高泥鳅的钙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黄粉虫粉60kg、豆粕35kg、蜗牛30kg、贝壳粉25kg、葡萄糖酸钙3kg、苜蓿粉3kg、螺旋藻15kg、紫苏6kg、夏枯草7kg、大蒜粉4kg、乌梅3kg和碘酸钙3kg混合制成饲料。

实施例2

取黄粉虫粉70kg、豆粕45kg、蜗牛35kg、贝壳粉30kg、葡萄糖酸钙3kg、苜蓿粉4kg、螺旋藻18kg、紫苏7kg、夏枯草8kg、大蒜粉5kg、乌梅4kg和碘酸钙2kg混合制成饲料。

实施例3

取黄粉虫粉65kg、豆粕50kg、蜗牛40kg、贝壳粉35kg、葡萄糖酸钙4kg、苜蓿粉3kg、螺旋藻16kg、紫苏8kg、夏枯草6kg、大蒜粉6kg、乌梅5kg和碘酸钙1kg混合制成饲料。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钙泥鳅饲料,包括黄粉虫粉、豆粕、蜗牛、贝壳粉、葡萄糖酸钙、苜蓿粉、螺旋藻、紫苏、夏枯草、大蒜粉、乌梅和碘酸钙。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泥鳅的钙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胡从玉;钱长建;钱永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光市永言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6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