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铃大枣枣芽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3808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圆铃大枣枣芽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圆铃大枣产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已有2000多年的圆铃大枣栽培历史。圆铃大枣枣形似圆铃,皮色紫红,较一般枣个大,肉厚核小,味美甘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糖分、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物质。鲜枣每100克枣肉中含维生素c高达380-600毫克,居百果之首。含维生素b也是百果之冠。红枣个大肉多,甘甜可口,既是宝贵的木本粮食,又是滋补健身的佳品。红枣既可鲜食,又可晒干加工熏制。用鲜红枣熏烤而成的乌枣,早在清代就畅销大江南北。2006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茌平圆铃大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圆铃大枣枣树浑身是宝,除了枣肉可以食用外,枣树的叶、花、果、皮、根均可入药,然而目前,圆铃大枣的经济价值主要是枣制品加工,而对于圆铃大枣枣树其他经济价值缺乏技术开发。研究表明,枣芽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有机酸、糖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因此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天然保健和药用资源,但是由于枣芽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茶多酚化合物,从而易发生酶促氧化反应,不仅加大保藏难度同时一经氧化,茶多酚类含量则降低,同时,枣芽叶因含有己醛、己烯醛等芳香醛类化合物和鞣酸等,因此具有较浓郁的青草臭味和涩感,因此并不适于直接食用。目前,已有将枣叶制作成茶叶的报道(cn01115120x,cn201310443596.8),但是上述制备方法普遍存在工艺复杂,难以最大限度保留枣芽叶的主要成分,茶叶冲泡后口感不佳,感官评价差等缺点。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经长期的技术与实践探索,提供一种圆铃大枣枣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采摘鲜叶、摊青除湿、下锅杀青、起锅清风、回锅搓揉、起锅解团、干燥闻香、初干整形和出锅冷却等工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备的枣叶茶营养成分不高、涩感重,茶叶冲泡后口感不佳等缺点。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圆铃大枣枣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鲜叶:每年农历三月至四月采摘茌平地标特产圆铃大枣枣树2-3公分以内鲜嫩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长鲜叶作为原料;2)摊青除湿:将鲜叶原料置于室温阴凉处摊放,摊晾时间为3~5h;由于采摘的是初春时节的枣芽叶,水分含量较高,同时枣芽叶的活性较强,通过摊青处理使得枣芽叶的水分降低,同时有利于枣芽叶芳香物质的生成,也有利于后续杀青、炒青等步骤;3)下锅杀青:将摊青除湿后的枣芽叶置于190~200℃锅中翻炒杀青,控制时间为3~5分钟;在下锅杀青过程中,采用平锅或斜锅,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由于枣芽叶因含有己醛、己烯醛等芳香醛类化合物,因此具有较浓郁的青草臭味和涩感,而杀青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关键,温度过低,则杀青过程中低沸点的己醛、己烯醛难以挥发,从而导致成品枣芽茶青草臭味和涩感重;同时温度过低,未使枣芽叶中的活性酶钝化失活,从而使得后续过程中,活性酶发酵致使最终茶汤褐化,影响茶叶感官评价;而杀青温度过高,则破坏枣芽叶中的活性营养成分,使其保健价值降低;4)起锅清风:将炒干杀青的枣芽叶取出在室温下摊薄晾开,以进一步降低枣芽叶中的水分,同时有利于枣芽叶营养成分如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的溶解释放;控制时间为50~90分钟;摊晾时间过短则水分散失不充分,摊晾时间过长则易发生回潮;5)回锅搓揉:将摊薄晾开后的枣芽叶置于70~75℃锅中进行搓揉处理,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则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枣芽叶条索逐渐形成;控制时间为8-12分钟,枣芽叶水分含量降低至30~40%;在此过程中,通过人工的抖、炒、揉处理使得茶叶水分进一步蒸发,阻断茶叶的发酵过程,并使茶叶的精华完全保留;同时使得茶叶塑型,促进促进茶香物质的生成;同时使得在此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进一步释放,含量增加;6)起锅解团:将搓揉成团的枣芽叶取出解团,再次摊薄凉开,控制时间为50-70分钟;7)干燥闻香:将解团后的枣芽叶置于70~75℃锅中继续翻炒,控制时间为12~15分钟,待叶质柔软,散发茶香时即时出锅;8)初干整形:将干燥后的枣芽叶摊放在桑皮纸上,锅温控制为30~40℃,采用文火进一步烘干水分,使枣芽叶含水量为7~8%,控制时间为6~8分钟;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采摘鲜叶后对采摘的鲜叶进行分类除杂,具体的,对采摘的鲜叶进行筛选,剔除不能使用的叶片;然后按照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长鲜叶等进行多个等级的分类;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初干整形后的枣芽叶进行出锅冷却、分级拣剔并包装储藏。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公开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圆铃大枣枣芽茶,所述圆铃大枣枣芽茶条索紧细匀整,色泽翠绿鲜活,花絮点缀,水分含量在7~8%,嗅之有淡淡的枣清香味,圆铃大枣芽茶除了保留了枣芽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磷、铁、游离氨基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还具有“促进睡眠、提神醒脑、健脾开胃、利尿通便、降压减肥、润肤养颜、预防三高”等多重功效,对糖尿病有保健作用;常年饮用能抑制衰老、养颜美容。取4~6克圆铃大枣枣芽茶,用200毫升85~90℃热水冲泡,汤色嫩绿明亮,绿叶条索鲜明,怡情雅志;香气清高持久,茶馥枣香并存,沁人心脾;茶汤浓醇鲜爽,引后舌根生津,回味幽长。采用本发明加工制备得到的圆铃大枣枣芽茶,每次取4~6克,用85~90℃热水冲泡,每天饮用2-3次,即具有明显的安神和改善睡眠的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圆铃大枣枣叶芽为原料,严格控制加工过程每一步骤的水分、温度和时间,从而获得一种圆铃大枣枣芽茶,与现有枣叶茶相比,其风味更加浓郁,口感更加柔和,营养成分更加丰富;本发明最大限度保留了枣叶芽的有益成分,保持了其保健价值,所制备的枣芽茶汤色嫩绿明亮,绿叶条索鲜明,茶汤浓醇鲜爽,引后舌根生津,回味幽长;本发明制茶工艺简单,周期短,过程易于控制,易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圆铃大枣枣芽茶加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背景技术
所介绍的,现有枣叶茶制备方法普遍存在工艺复杂,难以最大限度保留枣芽叶的主要成分,茶叶冲泡后口感不佳,感官评价差等缺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圆铃大枣枣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鲜叶:每年农历三月至四月采摘茌平地标特产圆铃大枣枣树2-3公分以内鲜嫩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长鲜叶作为原料;其中,优选的,圆铃大枣枣树树龄为10~20年;此时圆铃大枣枣树正值盛果期初期,植株生长力旺盛,此时鲜叶营养物质丰富;2)摊青除湿:将鲜叶原料置于室温阴凉处摊放,摊晾时间为3~5h;3)下锅杀青:将摊青除湿后的枣芽叶置于190~200℃锅中翻炒杀青,控制时间为3~5分钟;4)起锅清风:将炒干杀青的枣芽叶取出在室温下摊薄晾开,以进一步降低枣芽叶中的水分,同时有利于枣芽叶营养成分如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的溶解释放;控制时间为50~90分钟;摊晾时间过短则水分散失不充分,摊晾时间过长则易发生回潮;5)回锅搓揉:将摊薄晾开后的枣芽叶置于70~75℃锅中进行搓揉处理,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则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枣芽叶条索逐渐形成;控制时间为8-12分钟,枣芽叶水分含量降低至30~40%;6)起锅解团:将搓揉成团的枣芽叶取出解团,再次摊薄凉开,控制时间为50-70分钟;7)干燥闻香:将解团后的枣芽叶置于70~75℃锅中继续翻炒,控制时间为12~15分钟,待叶质柔软,散发茶香时即时出锅;8)初干整形:将干燥后的枣芽叶摊放在桑皮纸上,锅温控制为30~40℃,采用文火进一步烘干水分,使枣芽叶含水量为7~8%,控制时间为6~8分钟;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采摘鲜叶后对采摘的鲜叶进行分类除杂,具体的,对采摘的鲜叶进行筛选,剔除不能使用的叶片;然后按照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长鲜叶等进行多个等级的分类;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初干整形后的枣芽叶进行出锅冷却、分级拣剔并包装储藏;其中,所述出锅冷却为将炒好的芽茶,摊开多次翻动降低温度;所述分级拣剔为将凉至常温的芽茶,再次进行挑选分级,剔除不成形,品相差的次品;所述包装储藏为将不同级别的成品,按照对应的包装形式进行包装入库储藏。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圆铃大枣枣芽茶,所述圆铃大枣枣芽茶条索紧细匀整,色泽翠绿鲜活,花絮点缀,水分含量在7~8%,嗅之有淡淡的枣清香味,圆铃大枣芽茶除了保留了枣芽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磷、铁、游离氨基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还具有“促进睡眠、提神醒脑、健脾开胃、利尿通便、降压减肥、润肤养颜、预防三高”等多重功效,对糖尿病有保健作用;常年饮用能抑制衰老、养颜美容。取4~6克圆铃大枣枣芽茶,用200毫升85~90℃热水冲泡,汤色嫩绿明亮,绿叶条索鲜明,怡情雅志;香气清高持久,茶馥枣香并存,沁人心脾;茶汤浓醇鲜爽,引后舌根生津,回味幽长;采用本发明加工制备得到的圆铃大枣枣芽茶,每次取4~6克,用85~90℃热水冲泡,每天饮用2-3次,即具有明显的安神和改善睡眠的作用。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圆铃大枣枣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鲜叶每年采用茌平地标特产圆铃大枣枣树开春时柔嫩芽叶,采摘2-3公分以内鲜嫩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长鲜叶作为原料;所述圆铃大枣枣树树龄为10~20年;2.分类除杂对采摘的鲜叶进行筛选,剔除不能使用的叶片。然后按照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长鲜叶等进行多个等级的分类;3.摊青除湿将分类后的鲜叶摊开凉开萎凋去除一部分叶片中的水分,摊晾时间为3~5h;4.下锅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时,投叶500克,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5.起锅清风将初次炒干杀青的鲜芽摊薄凉开历时60分钟,多次翻动降低温度。6.回锅搓揉锅温70~75℃,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10分钟,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出香过程。7.起锅解团将搓揉成团的芽茶,再次摊薄凉开历时60分钟,多次翻动降低温度。8.干燥闻香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继续在锅内翻炒,锅温70~75℃,待叶质柔软,散发茶香时即时出锅,控制时间为12~15分钟。9.初干整形当九成干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30~40℃,足干叶含水量7%,历时6~8分钟。10.出锅冷却将炒好的芽茶,摊开多次翻动降低温度。11.分级拣剔将凉至常温的芽茶,再次进行挑选分级,剔除不成形,品相差的次品。12.包装储藏将不同级别的成品,按照对应的包装形式进行包装入库储藏。对比例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鲜叶采摘的圆铃大枣枣树树龄为3~10年;对比例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鲜叶采摘的圆铃大枣枣树树龄为20~30年;对比例3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采用酸枣芽叶为原料。营养组分分析:实施例1及对比例1-3营养组分比较结果如表1: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枣树树龄采摘的鲜叶其营养成分差异显著,同时,尽管实施例1总蛋白、脂类、总糖含量并非最高,但是其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为最高,表明采用本发明制备工艺能够有效分解总蛋白等,从而丰富枣芽茶的口感,提升其保健价值,同时,在制备过程中,酚类和黄酮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从而减少枣芽茶的涩味。感官评价分析:对实施例1及对比例1-3最终制成的成品茶叶进行感官评价,各组取茶叶4克,用200毫升85~90℃热水冲泡制成茶汤,具体的结果见表2。表2茶汤光泽度茶汤口感实施例1汤色明亮口感绵爽、甜滑对比例1汤色发暗口感较绵爽,有涩感对比例2汤色发暗口感发涩对比例3汤色发暗口感酸涩由上述表格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枣芽茶冲泡而成的茶汤汤色明亮,口感绵爽、甜滑,茶叶冲泡次数多,汤味持久;而对比例1、2虽然采用相同工艺制备,但是枣芽茶采摘鲜叶的枣树树龄不同,制备的茶汤汤色发暗,有涩感;而采用酸枣叶为原料采用实施例1相同制备工艺,茶汤光泽度及口感同样不佳。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