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茶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873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高效茶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揉捻机领域,具体涉及高效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揉捻是茶叶制作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同时是破坏茶叶细胞、揉出茶汁,使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茶叶便于冲泡,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茶叶是采用人工揉捻,但是人工揉捻会增大人工的成本,揉捻效果根据操作人员的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且无法做到大批量的生产。现代茶叶生产一般使用专业的揉捻机进行揉捻。

现有的茶叶揉捻机,效率极低,上料也要停机上料,下料也要停机下料,十分浪费时间,还没有一种设备可以不间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高效茶叶揉捻机,来解决现有的高效茶叶揉捻机效率低下,上料下料都需要停机,无法不间断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效茶叶揉捻机,包括入料斗,所述的入料斗下方设置有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下方设置有落料槽,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所述的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一揉捻机构,所述的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二揉捻机构,所述的第三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三揉捻机构,所述的第三揉捻机构的宽度大于第二揉捻机构,所述的第二揉捻机构的宽度大于第一揉捻机构,所述的第一揉捻机构、第二揉捻机构和第三揉捻机构都包括倾斜盘、挡块和旋转杆,所述的倾斜盘低的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的倾斜盘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的旋转杆的底部设置有揉捻块,所述的揉捻块与凸起配合,所述的挡块具有两个状态,与倾斜盘垂直和与倾斜盘平行两种状态,所述的挡块与倾斜盘之间设置有转轴和扭簧,所述的筒体还设置有卷筒,卷筒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与挡块连接,当挡块倾斜盘平行时,第一揉捻机构上的茶叶掉落至第二揉捻机构,第二揉捻机构上的茶叶掉落至第三揉捻机构。通过第一揉捻机构、第二揉捻机构和第三揉捻机构的倾斜盘相互的朝向,完成多个倾斜盘的持续落料,揉捻过程一直可持续化,效率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连接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的扇叶位于筒体的下方。散热,在多个揉捻机构同时运行,内部蒸汽多,需要排除,否则会影响茶叶口感。

作为优选,所述的入料斗内设置有转盘和入料盘,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单孔,所述的入料盘圆周均匀设置有入料孔。完成间歇式定量落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倾斜盘的下方设置有震动电机。震动电机,在挡块与倾斜盘平时时启动,茶叶掉落更加顺利。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揉捻机构、第二揉捻机构和第三揉捻机构都包括电机,多个电机用同个控制系统模块控制。电机可以同时开启和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三次揉捻,完成全自动上料卸料,可以不停机不间断使用,大大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筒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入料盘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入料盘和转盘配合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挡块与倾斜盘垂直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挡块与倾斜盘平行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旋转杆与揉捻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高效茶叶揉捻机,包括入料斗1,所述的入料斗1下方设置有筒体2,所述的筒体2的下方设置有落料槽4,所述的筒体2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和第三固定座7,所述的第一固定座5固定连接有第一揉捻机构8,所述的第二固定座6固定连接有第二揉捻机构9,所述的第三固定座7固定连接有第三揉捻机构10,所述的第三揉捻机构的宽度大于第二揉捻机构,所述的第二揉捻机构的宽度大于第一揉捻机构,所述的第一揉捻机构8、第二揉捻机构9和第三揉捻机构10都包括倾斜盘、挡块81和旋转杆84,所述的倾斜盘低的一侧设置有挡块81,所述的倾斜盘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的旋转杆的底部设置有揉捻块83,所述的揉捻块83与凸起配合,所述的挡块81具有两个状态,与倾斜盘垂直和与倾斜盘平行两种状态,所述的挡块81与倾斜盘之间设置有转轴和扭簧,所述的筒体2还设置有卷筒,卷筒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与挡块81连接,当挡块81倾斜盘平行时,第一揉捻机构8上的茶叶掉落至第二揉捻机构9,第二揉捻机构9上的茶叶掉落至第三揉捻机构10,所述的筒体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连接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的扇叶位于筒体2的下方,所述的入料斗1内设置有转盘11和入料盘12,所述的转盘11上设置有单孔,所述的入料盘圆周均匀设置有入料孔,所述的倾斜盘的下方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的第一揉捻机构8、第二揉捻机构9和第三揉捻机构10都包括电机,多个电机用同个控制系统模块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把茶叶倒入入料斗1内,入料斗1的转盘11用步进电机控制,间隔一端时间转动45度,把单孔对准入料孔,两者对齐后,茶叶自动落入至筒体2内,一段时间到达后,转盘11继续转动45度,停止落入茶叶。

茶叶落在筒体2的第一揉捻机构8上,第一揉捻机构8启动,旋转杆84旋转,揉捻块83与凸起发生相对摩擦,揉捻茶叶,挡块81原本在扭簧的作用下,与倾斜盘垂直,防止茶叶泄漏,茶叶在第一揉捻机构8揉捻完毕后,在卷筒的作用下,钢丝绳收拢,挡块81与倾斜盘平行,茶叶继续下落。

茶叶到达第二揉捻机构9,第二揉捻机构9的揉捻块83,与倾斜盘的间距更近,揉捻块83与凸起发生相对摩擦,揉捻压力应掌握"轻、重、轻",因为在最初的时候,茶叶还比较脆弱,茶汁还未曾破,未曾被揉捻出来,所以轻压、待中间时,茶汁出来,茶叶比较湿润,所以可以重压、最后茶叶基本成形,防止揉碎条形,要尽量轻揉,第二揉捻机构9完成重揉捻。

当茶叶到达第二揉捻机构9后,转盘11继续转动45度茶叶继续可以落到第一揉捻机构8上。

茶叶在第二揉捻机构9上,挡块81原本在扭簧的作用下,与倾斜盘垂直,防止茶叶泄漏,茶叶在第二揉捻机构8揉捻完毕后,在卷筒82的作用下,钢丝绳收拢,挡块81与倾斜盘平行,茶叶继续下落。

茶叶到达第三揉捻机构10,揉捻块83与凸起发生相对摩擦,揉捻茶叶,挡块81原本在扭簧的作用下,与倾斜盘垂直,防止茶叶泄漏,揉捻完毕后,在卷筒82的作用下,钢丝绳收拢,挡块81与倾斜盘平行,茶叶落入至落料槽4。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高效茶叶揉捻机,包括入料斗,入料斗下方设置有筒体,筒体的下方设置有落料槽,筒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一揉捻机构,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二揉捻机构,第三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三揉捻机构,第三揉捻机构的宽度大于第二揉捻机构,第二揉捻机构的宽度大于第一揉捻机构,当挡块倾斜盘平行时,第一揉捻机构上的茶叶掉落至第二揉捻机构,第二揉捻机构上的茶叶掉落至第三揉捻机构。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三次揉捻,完成全自动上料卸料,可以不停机不间断使用,大大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葛莲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晶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0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