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鄂茶10号品种单芽加工优质绿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1913阅读:1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鄂茶10号品种单芽加工优质绿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鄂茶10号”[camellia.sinensis(l.)o.kuntzecv.e-chano.10](原名宣苔27号)是宣恩县农业局和华中农业大学从恩施苔子茶群体茶园的自然杂交后代中,经单株选择育成的湖北省特色地方茶树良种。该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省茶2007001,200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政发[2009]43号文件将“鄂茶10号”列为全省良种主推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强、产量高、适机采的特性,适宜于制作绿茶,突出的品质是滋味鲜爽,香气高长,带金银花香。然而,实践表明,杀青叶经过揉捻做形后叶色较暗,影响商品价值,尤其是夏秋茶更为明显,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加工工艺造成茶叶色泽暗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鄂茶10号品种单芽加工优质绿茶的方法,该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制得产品具有“外形紧直光滑、色泽光洁亮绿、汤色清绿、滋味鲜醇、芽叶直立”的品质特征;产品外形色泽品质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加工的鄂茶10号优绿茶产品,提高了茶叶的经济利用价值,有利于鄂茶10号的推广种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鄂茶10号品种单芽加工优质绿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鄂茶10号优质绿茶;

(2)鲜叶采摘:晴天上午11点之前,鲜叶采摘标准为单芽,手工采摘,采摘时鲜叶停留在手里的时间控制在30秒内,迅速放进透气的竹篮,不挤压,鲜叶在竹篮里的叶层厚度控制在20cm之内;

(3)摊放:将鲜叶原料摊放在平台上,控制摊叶厚度≤3cm,摊放时间控制在3h左右,得到摊放叶;

(4)杀青:将摊放叶通过滚筒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70±5℃,控制杀青时间为60s左右,杀青叶含水量约为63-65%,杀青叶快速冷却后回潮0.5-1h,得到杀青叶;

(5)理条:将杀青叶投入理条机中理条,叶量0.3-0.4kg,锅温110±5℃,时间10-12min,使茶叶含水量至50-52%,将所述的茶叶外观理成条状,并将理条叶冷却回潮0.5h,得到理条叶;

(6)做形:将理条叶投入做形机中做形,叶量0.5-0.6kg,锅温130±5℃,时间8-10min,使茶叶含水量至40-43%,将所述的茶叶外观制成直条状,并将做形叶冷却回潮0.5h,得到做形叶;

(7)紧条:将做形叶投入紧条机中紧条,叶量0.7-0.8kg,锅温150±5℃,时间10-12min,使茶叶含水量至25-28%,将所述的茶叶外观加工成紧直的形状,并将紧条叶冷却回潮0.5h,得到紧条叶;

(8)滚条:将紧条叶投入滚条机中滚条,叶量20-30kg,转速18~19r/min,室温滚条,时间5-6h,将所述的茶叶的形状制成光滑、紧直,得到滚条叶;

(9)润色:将滚条叶投入滚条机中润色,叶量20-30kg,转速18~19r/min,叶温40±2℃,时间1-2h,将所述的茶叶外观色泽制成亮绿色,茶叶的形状保持光滑、紧直的品质,得到润色叶;

(10)干燥:将润色叶置于热风整形平台上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60±5℃,控制摊叶厚度≤2cm,每15min翻动1次,使茶叶含水量至5%左右,得到绿茶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鄂茶10号品种单芽加工优质绿茶的方法,具有以下的明显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工艺提高了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色泽品质:杀青叶不经过揉捻,并且在低温下分阶段成形,随着含水量的降低逐渐增加叶量,将条索理直,能够缓解叶绿素在做形过程中因湿热作用而导致的降解,保证了绿茶的绿色品质。同时,由于鄂茶10号芽叶叶绿素含量高,本发明利用滚条和润色工艺将茶叶的色泽制成光洁亮绿色,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绿茶,产品的色泽识别度高;

(2)本发明的工艺改善了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形状品质:传统的直条形茶一般外形紧直,很难制成光滑的品质,本发明利用独特的滚条工艺,滚条过程不加温,利用茶叶和滚条机不锈钢筒壁的摩擦作用将茶叶的形状制成光滑的条形,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绿茶;同时,对于不太标准的单芽鲜叶,如果没有滚条工艺,成品茶叶的芽头外会被残缺的叶子包裹,不整齐,外形品质差,而经过本发明的滚条工艺后,残缺的叶子脱落,仅留下芽头,茶叶整齐一致;

(3)本发明将杀青理条、做形、紧条、滚条、润色有机结合,在理直条形的同时将外形制成光滑和亮绿色的品质,克服了以往工艺仅仅是加工成直条形,外观色泽质量差的缺陷;

(4)由于本发明工艺仅主要涉及7种加工机械,机械化程度高,工艺参数可控,制茶品质稳定;而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利用该工艺制作的优质绿茶品质提高2个级,市场售价同比提高4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鄂茶10号品种单芽加工优质绿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鄂茶10号优质绿茶;

(2)鲜叶采摘:晴天上午11点之前,鲜叶采摘标准为单芽,手工采摘,采摘时鲜叶停留在手里的时间控制在30秒内,迅速放进透气的竹篮,不挤压,鲜叶在竹篮里的叶层厚度控制在20cm之内;

(3)摊放:将鲜叶原料摊放在平台上,控制摊叶厚度3cm,摊放时间控制在3h左右,得到摊放叶;

(4)杀青:将摊放叶通过滚筒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70±5℃,控制杀青时间为60s左右,杀青叶含水量约为64%,杀青叶快速冷却后回潮1h,得到杀青叶;

(5)理条:将杀青叶投入理条机中理条,叶量0.35kg,锅温110±5℃,时间12min,使茶叶含水量至51%,将所述的茶叶外观理成条状,并将理条叶冷却回潮0.5h,得到理条叶;

(6)做形:将理条叶投入做形机中做形,叶量0.55kg,锅温130±5℃,时间10min,使茶叶含水量至42%,将所述的茶叶外观制成直条状,并将做形叶冷却回潮0.5h,得到做形叶;

(7)紧条:将做形叶投入紧条机中紧条,叶量0.75kg,锅温150±5℃,时间11min,使茶叶含水量至26%,将所述的茶叶外观加工成紧直的形状,并将紧条叶冷却回潮0.5h,得到紧条叶;

(8)滚条:将紧条叶投入滚条机中滚条,叶量25kg,转速18r/min,室温滚条,时间5.5h,将所述的茶叶的形状制成光滑、紧直,得到滚条叶;

(9)润色:将滚条叶投入滚条机中润色,叶量25kg,转速18r/min,叶温40±2℃,时间1.5h,将所述的茶叶外观色泽制成亮绿色,茶叶的形状保持光滑、紧直的品质,得到润色叶;

(10)干燥:将润色叶置于热风整形平台上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60±5℃,控制摊叶厚度2cm,每15min翻动1次,使茶叶含水量至5%左右,得到绿茶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利用鄂茶10号品种单芽加工优质绿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鄂茶10号优质绿茶;

(2)鲜叶采摘:晴天上午11点之前,鲜叶采摘标准为单芽,手工采摘,采摘时鲜叶停留在手里的时间控制在30秒内,迅速放进透气的竹篮,不挤压,鲜叶在竹篮里的叶层厚度控制在20cm之内;

(3)摊放:将鲜叶原料摊放在平台上,控制摊叶厚度2cm,摊放时间控制在3h左右,得到摊放叶;

(4)杀青:将摊放叶通过滚筒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70±5℃,控制杀青时间为60s左右,杀青叶含水量约为65%,杀青叶快速冷却后回潮0.8h,得到杀青叶;

(5)理条:将杀青叶投入理条机中理条,叶量0.35kg,锅温110±5℃,时间10min,使茶叶含水量至52%,将所述的茶叶外观理成条状,并将理条叶冷却回潮0.5h,得到理条叶;

(6)做形:将理条叶投入做形机中做形,叶量0.5-0.6kg,锅温130±5℃,时间8-10min,使茶叶含水量至40-43%,将所述的茶叶外观制成直条状,并将做形叶冷却回潮0.5h,得到做形叶;

(7)紧条:将做形叶投入紧条机中紧条,叶量0.8kg,锅温150±5℃,时间10min,使茶叶含水量至26%,将所述的茶叶外观加工成紧直的形状,并将紧条叶冷却回潮0.5h,得到紧条叶;

(8)滚条:将紧条叶投入滚条机中滚条,叶量30kg,转速18~19r/min,室温滚条,时间6h,将所述的茶叶的形状制成光滑、紧直,得到滚条叶;

(9)润色:将滚条叶投入滚条机中润色,叶量20kg,转速18~19r/min,叶温40±2℃,时间2h,将所述的茶叶外观色泽制成亮绿色,茶叶的形状保持光滑、紧直的品质,得到润色叶;

(10)干燥:将润色叶置于热风整形平台上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60±5℃,控制摊叶厚度≤2cm,每15min翻动1次,使茶叶含水量至5%左右,得到绿茶成品。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工艺相同,其唯一区别在于:步骤(4)杀青后有揉捻工序。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工艺相同,其唯一区别在于:步骤(4)杀青后没有理条工序。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工艺相同,其唯一区别在于:步骤(8)没有滚条工序。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工艺相同,其唯一区别在于:步骤(9)没有润色工序。

下面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各工艺的进行评价,其结果如下:

表1不同做形处理下绿茶审评结果

注:感官得分:外形色泽20%、汤色15%、香气25%、滋味30%、叶底10%。

表2滚条处理下鄂茶10号绿茶审评结果

注:感官得分:外形20%、色泽10%、汤色10%、香气25%、滋味25%、叶底10%。

表3润色处理下鄂茶10号绿茶审评结果

注:感官得分:外形20%、色泽10%、汤色10%、香气25%、滋味25%、叶底10%。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其作一些修改和改进。因此,凡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