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578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是一个多学科领域综合应用的组合动物饲料产品,具体是指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仔猪配合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同时使用无机的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锌、一水硫酸锰等金属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和无机磷,养殖动物长期饲用常规仔猪用配合饲料,将造成抗生素耐药性的潜在危害和过量未消化吸收的抗生素随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饲料中大量使用铜铁锌锰等无机金属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和无机磷,动物机体对它们的消化吸收率不高,部分未消化吸收的微量元素和无机磷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粪污形成的肥料或处理物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等的环境污染。

虽然抗生素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保护以及动物集约化养殖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其误用,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以及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因此,控制细菌抗生素耐药十分重要。

目前,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大量使用。一方面,一些抗生素作为兽药控制细菌性感染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一些抗生素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敏感菌大量死亡,耐药菌得以大量繁殖,促进和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不同种类抗生素的使用,促进了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即产生可以耐药3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控制这些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往往需要更换新抗生素和增加抗生素剂量。然而,这样的防治方法往往使残存的多重耐药菌的耐药谱更宽,耐药能力更强。因此,发明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的新技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50年代,由于多糖显著免疫活性的发现,各国学者逐渐从真菌、海藻、高等植物等生物体中获得的多糖中发现其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其中以多糖的促进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尤为突出。多糖作为一种免疫促进和调节剂,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等功用。活性多糖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效果确切、纯天然,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研究。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目前,甘氨酸主要作为畜禽特别是宠物等食用的饲料增加氨基酸的营养性添加剂与引诱剂。在仔猪阶段的饲料中,存在甘氨酸以螯合方式与铜铁锌锰形成有机螯合物,提高养殖动物对铜铁锌锰的消化吸收率,以减少铜铁锌锰的使用量。迄今为止,无甘氨酸促进抗生素抑制耐药菌生长以及甘氨酸和葡萄糖联用促进抗生素作用的报道,也无甘氨酸、葡萄糖与胞外多糖在仔猪配合饲料中联合使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细菌对预防和防治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预防细菌包括耐药菌危害的仔猪用配合饲料。

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发明的产品应用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不含有任何饲料药物添加剂,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01%-5.0%的甘氨酸,葡萄糖0.01%-5.0%,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1%-5.0%的胞外多糖。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甘氨酸0.001%-5.0%;葡萄糖0.05%-5.0%;胞外多糖0.01%-5.0%;磷酸二氢钙0.1%-1.5%;石粉0.1%-1.2%;食盐0.1%-0.6%;有机铜制剂0.01%-0.2%;有机铁制剂0.01%-0.2%;有机锌制剂0.02%-0.2%;有机锰制剂0.02%-0.2%;有机微量元素预制剂0.01%-3.0%;赖氨酸0.1%-0.6%;蛋氨酸0.02%-0.5%;苏氨酸0.02%-0.6%;多维0.01%-0.05%;甜菜碱0.01-0.2%;甜味剂0.01-0.03%;抗氧化剂0.01-0.3%;防霉剂0.01%-0.3%;酶制剂0.01%-0.2%;优质玉米30%-70.0%:;43%豆粕2%-30.0%;46%豆粕2%-30.0%;大豆油1%-4.0%。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还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磷酸氢钙0-2.0%;胆碱0-1.5%;色氨酸0-0.5%;植酸酶0-2.0%;酸化剂0-2%;优质小麦0-20.0%;优质大麦0-20.0%;发酵豆粕0-15.0%;膨化玉米0-10.0%;膨化大豆0-20.0%;乳清粉0-8.0%;进口鱼粉0-5.0%;白糖0-3.0%;大豆油0.01-4.0%;中草药载体0-5.0%。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载体指陈皮、山楂、丁香、牛至油等具抗菌和诱食作用的植物深加工混合剂。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氨酸纯度达99%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为一水葡萄糖,纯度达99.8%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胞外多糖为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糖类,包括微生物胞外多糖或植物胞外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在仔猪阶段直接饲喂仔猪使用。

甘氨酸和葡萄糖这两种小分子物质协同使用时,可促进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使细菌体内抗生素含量增加更显著,且可提高多种细菌和细菌的临床耐药菌对卡那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开创性的技术是将甘氨酸、葡萄糖和胞外多糖作为无抗仔猪配合饲料的核心功能性添加剂原料与其他营养素和饲料原料结合,根据现代动物营养模型合理搭配,科学组合应用,配制成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产品,通过其中的小分子物质甘氨酸与葡萄糖复配在配制无抗仔猪配合饲料中使用,通过甘氨酸、葡萄糖和胞外多糖的联合作用,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和机体机能,提高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达到预防和防治细菌包括耐药菌危害的目的。比现有长期在仔猪配合饲料中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抗生素)作为抗细菌耐药性药物的应用上,具有更高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对有机金属元素的组合应用及仔猪营养的平衡,极大降低铜铁锌锰等金属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和无机磷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饲料中未消化吸收铜铁锌锰等金属微量元素和无机磷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添加甘氨酸和葡萄糖可促进进入细菌体内抗生素含量的研究结果。

图2为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对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结果。

图3为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对提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结果。

图4为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对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结果。

图5为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对提高溶藻弧菌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结果。

图6为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的敏感性的结果。

图7为大肠杆菌临床菌耐药性测定结果。

图8为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协同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菌对土霉素的敏感性的结果。

图9为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迟缓爱德华菌对强力霉素敏感性的研究结果。

图10为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对强力霉素敏感性的研究结果。

图11为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菌对强力霉素敏感性的研究结果。

图12为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的结果。

图13为大肠杆菌临床菌耐药性测定结果

图14为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协同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甘氨酸和葡萄糖可增加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的数量

细菌死亡与进入细菌内部的抗生素数量有关。为研究甘氨酸和葡萄糖对促进抗生素进入细菌内部的作用,从lb平板上挑取迟缓爱德华菌eib202单菌落接种于5mllb培养基中,30℃200rpm振荡培养24h达饱和状态。离心收集菌液,8000rpm离心5min,除去上清并以0.85%生理盐水洗涤菌体,最后用1×m9(含10mm乙酸盐)悬浮菌体,调菌液od值至0.2,然后分别分装5ml于试管中作为试验样本备用。将实验分为5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分别为不添加任何物质和添加抗生素;另3组为实验组,在添加抗生素情况下,分别添加甘氨酸、葡萄糖、甘氨酸和葡萄糖。30℃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离心清洗菌体,超声波破碎,用卡那霉素elisa检测试剂盒(北京中检维康技术有限公司,clovertechnologygroupinc)测定卡那霉素含量。结果见图1。添加甘氨酸后,比只加抗生素时进入细菌体内抗生素增加了6.57倍,添加葡萄糖后,体内抗生素含量增加了4.74倍,而添加了葡萄糖和甘氨酸后,进入抗生素含量大幅度提高,增加了13.21倍。说明甘氨酸和葡萄糖这两种小分子物质协同使用时可以显著提高进入细菌体内的抗生素含量。

实施例2

甘氨酸和葡萄糖可提高多种细菌对卡那霉素抗生素的敏感性

挑取多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y15),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单克隆到100mllb液体培养基中,37℃或30℃200rpm培养16h达饱和状态。收集20ml菌液,8000rpm离心5min,除去上清并以等体积0.85%生理盐水洗涤菌体,最后用1×m9(含10mm乙酸盐)悬浮菌体,调菌液od至0.2,然后分别分装5ml于试管中,以添加卡那霉素为对照组,再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10mm葡萄糖、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为实验组,37℃或30℃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取100μl菌液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见图2-图5。由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图2),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16.38倍和32.75倍,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327.5倍;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图3),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1.97倍和1.71倍,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20.99倍;对于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图4),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1.05倍和34.86倍,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305倍;对于溶藻弧菌(图5),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1.3倍和72.75倍,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646.67倍。这些结果表明分别添加了甘氨酸和葡萄糖后,细菌包括耐药菌的杀菌效率都有提高,而同时添加了甘氨酸和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说明甘氨酸和葡萄糖复配联用可以提高多种细菌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

实施例3

甘氨酸和/或葡萄糖提高大肠杆菌及其临床耐药菌菌对土霉素的敏感性

(一)甘氨酸和/或葡萄糖提高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的敏感性

大肠杆菌试验样本的准备:从lb平板上挑取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于5毫升lb培养基中,37℃200rpm振荡培养16小时达饱和状态。离心收集菌液,8000rpm离心5min,除去上清并以0.85%生理盐水洗涤菌体,最后用1×m9(含10mm乙酸盐)悬浮菌体,调菌液od值至0.2,然后分别分装5ml于试管中备用。

将准备好的样本分为5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分别为不添加任何物质和添加土霉素;另3组为实验组,在添加土霉素情况下,分别添加甘氨酸、葡萄糖、甘氨酸和葡萄糖。37℃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取100μl菌液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见图6。由结果可以看出,与只添加土霉素比较,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3.78倍(生存率由只添加土霉素的16.38%下降为添加土霉素和甘氨酸后的4.33%)和4.85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土霉素和葡萄糖后的3.38%),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11.18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土霉素及葡萄糖和甘氨酸后的1.47%),通过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后,大肠杆菌在用土霉素处理时生存率明显下降,说明这两种物质可以提高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的敏感性,且具有协同作用。

(二)甘氨酸和/或葡萄糖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对土霉素的敏感性

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耐药性的测定: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目前从临床上分离得到的多为多重耐药菌。从猪场分离获得了一株大肠杆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图7)表明此株菌对罗红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微克/毫升,对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0微克/毫升,对庆大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微克/毫升,对克林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0微克/毫升,对头孢他啶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488微克/毫升,对巴洛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微克/毫升,对氨苄青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0微克/毫升,对阿米卡星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微克/毫升,表明大肠杆菌临床菌是一个多重耐药菌。

甘氨酸和/或葡萄糖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对土霉素的敏感性研究:将准备好的样本(按照上述大肠杆菌的方法制备实验样本)分为5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分别为不添加任何物质和添加土霉素;另3组为实验组,在添加土霉素情况下,分别添加甘氨酸、葡萄糖、甘氨酸和葡萄糖。37℃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取100μl菌液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见图8。由结果可以看出,与只添加土霉素比较,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1.32倍(生存率由只添加土霉素的72.95%下降为添加土霉素和甘氨酸的55.22%)和1.6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土霉素和葡萄糖的45.68%),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2.73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土霉素以及甘氨酸和葡萄糖的26.58%),通过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后,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在用土霉素处理时生存率明显下降,说明这两种物质可以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对土霉素的敏感性,且具有协同作用。

实施例4

甘氨酸和/或葡萄糖提高细菌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

(一)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迟缓爱德华菌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

将准备好的样本分为5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分别为不添加任何物质和添加强力霉素;另3组为实验组,在添加强力霉素情况下,分别添加甘氨酸、葡萄糖、甘氨酸和葡萄糖。30℃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取100μl菌液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见图9。由结果可以看出,与只添加强力霉素比较,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5.97倍(生存率由只添加强力霉素的96.61%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和甘氨酸的16.19%)和7.08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和葡萄糖的13.64%),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11.18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以及葡萄糖和甘氨酸的8.64%)。

(二)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

将准备好的样本分为5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分别为不添加任何物质和添加强力霉素;另3组为实验组,在添加强力霉素情况下,分别添加甘氨酸、葡萄糖、甘氨酸和葡萄糖。37℃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取100μl菌液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见图10。由结果可以看出,与只添加强力霉素比较,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1.49倍(生存率由只添加强力霉素的99.71%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和甘氨酸后的67.24%)和2.96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和葡萄糖后的33.62%),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4.09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以及甘氨酸和葡萄糖后的24.42%)。

(三)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菌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

将准备好的样本分为5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分别为不添加任何物质和添加强力霉素;另3组为实验组,在添加强力霉素情况下,分别添加甘氨酸、葡萄糖、甘氨酸和葡萄糖。37℃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取100μl菌液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见图11。由结果可以看出,与只添加强力霉素比较,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1.35倍(生存率由只添加强力霉素的96.59%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和甘氨酸后的71.59%)和1.41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和葡萄糖后的68.4%),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2.33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强力霉素以及甘氨酸和葡萄糖后的41.4%)。

通过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后,多种细菌包括迟缓爱德华菌、大肠杆菌以及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在用强力霉素处理时生存率明显下降,说明这两种物质可以提高这些细菌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且具有协同作用。

实施例5

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及其大肠杆菌临床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

(一)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

试验样本的准备:从lb平板上挑取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于5毫升lb培养基中,37℃200rpm振荡培养16小时达饱和状态。离心收集菌液,8000rpm离心5min,除去上清并以0.85%生理盐水洗涤菌体,最后用1×m9(含10mm乙酸盐)悬浮菌体,调菌液od值至0.2,然后分别分装5ml于试管中备用。

将准备好的样本分为5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分别为不添加任何物质和添加阿莫西林;另3组为实验组,在添加阿莫西林情况下,分别添加甘氨酸、葡萄糖、甘氨酸和葡萄糖。37℃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取100μl菌液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见图12。由结果可以看出,与只添加阿莫西林比较,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9.36倍(生存率由只加阿莫西林的25.29%下降为添加阿莫西林和甘氨酸的2.7%)和9.56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阿莫西林和葡萄糖的2.64%),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18.55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阿莫西林以及甘氨酸和葡萄糖的1.36%)。

(二)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临床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

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耐药性的测定: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目前从临床上分离得到的多为多重耐药菌。从猪场分离获得了一株大肠杆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图13)表明此株菌对罗红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微克/毫升,对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0微克/毫升,对庆大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微克/毫升,对克林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0微克/毫升,对头孢他啶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488微克/毫升,对巴洛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微克/毫升,对氨苄青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0微克/毫升,对阿米卡星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微克/毫升,表明大肠杆菌临床菌是一个多重耐药菌。

甘氨酸和葡萄糖可提高大肠杆菌临床多重耐药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研究:将准备好的样本(采用上述大肠杆菌同样的样本制备方法)分为5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分别为不添加任何物质和添加阿莫西林;另3组为实验组,在添加阿莫西林情况下,分别添加甘氨酸、葡萄糖、甘氨酸和葡萄糖。37℃200rpm摇床中孵育6h后,取100μl菌液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见图14。由结果可以看出,与只添加阿莫西林比较,分别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分别提高了5.06倍(生存率由只加阿莫西林的89.32%下降为添加阿莫西林和甘氨酸的17.64%)和7.55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阿莫西林和葡萄糖的11.82%),而同时添加20mm甘氨酸和10mm葡萄糖后,杀菌效率提高了13.64倍(生存率下降为添加阿莫西林以及葡萄糖和甘氨酸的6.55%)。

通过添加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后,大肠杆菌用阿莫西林处理时生存率显著下降,说明甘氨酸和/或葡萄糖可以提高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且具有协同作用。

实施例6

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在仔猪保育阶段的使用试验

试验目的

针对温度较低季节和温差较大的猪场,仔猪保育阶段存在着呼吸道混合感染的状况及可能,通常养猪过程中阶段性针对仔猪进行呼吸道疾病的抗生素组合预防疾病,本试验验证仅含有甘氨酸、葡萄糖和胞外多糖而无任何抗生素的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在仔猪阶段与饲料药物添加剂(抗生素)联用进行疾病预防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的效果。

试验方法

1、动物选择与分组:从仔猪出生25日龄断奶起开始进行试验前期准备。选择试验猪场自繁经产第三胎、第四胎同期相近时间发情配种的母猪30头所生的仔猪,按该猪场常规做法从产床转栏至保育猪舍后,将断奶后仔猪随机分成16栏,每栏18-20头,从仔猪出生35日龄选择10栏体重相近健康状况相似的仔猪,分成5组,1个组2栏合计36-38头。

2、试验处理及日粮组成:试验仔猪分5个处理组:对照组及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5个组所用的饲料日粮如下:

对照组饲料日粮,其重量组成为:产品标签标注每1kg产品中含有20%土霉素钙500mg和50%吉他霉素粉剂100mg的市售仔猪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0%、优质玉米47.0%、膨化玉米10.0%、膨化大豆8.0%、46%豆粕11.0%、发酵豆粕6%、乳清粉3.0%、进口鱼粉2.0%、白糖2.0%、大豆油1.0%,合计100%。以上日粮每1kg加上防治用兽药10%阿莫西林粉剂1000mg、20%强力霉素粉剂500mg,与饲料搅拌均匀后连续用药7天。

试验1组采用本专利的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重量组成为:甘氨酸5.0%、葡萄糖0.05%、胞外多糖0.01%、磷酸二氢钙0.1%、磷酸氢钙0.9%、石粉0.8%、食盐0.4%、有机铜制剂0.16%、有机铁制剂0.15%、有机锌制剂0.12%、有机锰制剂0.12%、有机微量元素预制剂0.2%、赖氨酸0.25%、蛋氨酸0.11%、苏氨酸0.18%、色氨酸0.01%、多维0.02%、甜菜碱0.02%、胆碱0.05%、甜味剂0.01%、抗氧化剂0.1%、防霉剂0.1%、酶制剂0.04%、酸化剂0.1%、优质玉米50.0%、膨化玉米10.0%、膨化大豆10.0%、46%豆粕6.0%、发酵豆粕6.0%、大豆浓缩蛋白6.0%、白糖2.0%、大豆油1.0%,合计100%。

试验1组饲料日粮:以上试验1组的无抗仔猪配合饲料1000kg,加上预防用饲料药物添加剂20%土霉素钙粉剂500g、50%吉他霉素粉剂100g,与饲料搅拌均匀后连续用药7天。

试验组2采用本专利的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重量组成为:甘氨酸0.5%、葡萄糖2.0%、胞外多糖0.2%、磷酸二氢钙0.4%、磷酸氢钙0.6%、石粉0.6%、食盐0.1%、有机铜制剂0.15%、有机铁制剂0.13%、有机锌制剂0.13%、有机锰制剂0.1%、有机微量元素预制剂3.0%、赖氨酸0.15%、蛋氨酸0.05%、苏氨酸0.12%、色氨酸0.07%、多维0.01%、胆碱0.08%、甜味剂0.015%、抗氧化剂0.2%、防霉剂0.1%、酶制剂0.02%、酸化剂0.1%、优质玉米48.0%、膨化玉米10.0%、膨化大豆8.0%、46%豆粕11.0%、发酵豆粕5.0%、乳清粉2.0%、进口鱼粉3.0%、白糖1.0%、大豆油2.0%、陈皮粉1.195%,合计100%。

试验组2饲料日粮:以上试验2组的无抗仔猪配合饲料1000kg,加上预防用饲料药物添加剂20%土霉素钙粉剂500g、50%吉他霉素粉剂100g,与饲料搅拌均匀后连续用药7天。

试验组3采用本专利的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重量组成为:甘氨酸0.05%、葡萄糖5.0%、胞外多糖1.0%、磷酸二氢钙1.2%、石粉0.4%、食盐0.2%、有机铜制剂0.14%、有机铁制剂0.14%、有机锌制剂0.13%、有机锰制剂0.11%、有机微量元素预制剂0.02%、赖氨酸0.35%、蛋氨酸0.02%、苏氨酸0.03%、多维0.035%、甜菜碱0.06%、甜味剂0.02%、抗氧化剂0.1%、防霉剂0.1%、酶制剂0.02%、酸化剂0.2%、优质玉米48.0%、优质小麦10.0%、46%豆粕10.0%、43%豆粕15.0%、乳清粉3.0%、进口鱼粉2.0%、大豆油2.0%、陈皮粉0.675%,合计100%。

试验组3饲料日粮:以上试验3组的无抗仔猪配合饲料1000kg,加上防治用兽药10%阿莫西林粉剂1000g、20%强力霉素粉剂500g,与饲料搅拌均匀后连续用药7天。

试验组4采用本专利的一种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其重量组成为:甘氨酸0.001%、葡萄糖0.01%、胞外多糖5.0%、磷酸二氢钙0.7%、磷酸氢钙0.2%、石粉0.9%、食盐0.5%、有机铜制剂0.13%、有机铁制剂0.16%、有机锌制剂0.1%、有机锰制剂0.09%、有机微量元素预制剂1.2%、赖氨酸0.45%、蛋氨酸0.3%、苏氨酸0.45%、色氨酸0.12%;多维0.05%、甜菜碱0.07%、甜味剂0.03%、抗氧化剂0.2%、防霉剂0.1%、酶制剂0.02%、酸化剂0.219%、优质玉米50.0%、膨化玉米10.0%、膨化大豆10.0%、46%豆粕11.0%、大豆浓缩蛋白4.0%、白糖2.0%、大豆油2.0%,合计100%。

试验组4饲料日粮:以上试验4组的无抗仔猪配合饲料1000kg,加上防治用兽药10%阿莫西林粉剂1000g、20%强力霉素粉剂500g,与饲料搅拌均匀后连续用药7天。

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都在试验正式开始的第5天开始在仔猪配合饲料混合生产时另加以上所示的预防和防治用饲料药物添加剂(抗生素)和兽药,并连续用药7天。

3.饲养管理:5组10栏仔猪饲养在同一幢仔猪舍相邻的猪栏中,除漏缝地板外的地面为保温地板,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槽饮水,通风良好。各组仔猪均采取相同的自由饲喂方式。

4、观察、记录:试验前后记录仔猪的期初头数和期初重、期末头数和期末重,试验期中注意观察、记录猪只情况,异常猪只及时处理。

结果与讨论

经过30天的正式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结果统计

从表1可以看到:

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在试验期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2.6,2.7,2.8,10.8(%);

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在试验期间日均增重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4.5,395.7,365.0,388.2,266.4(g/日/头)。

以上效果验证试验证明,仔猪阶段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甘氨酸、葡萄糖和胞外多糖与20%土霉素钙粉剂和50%吉他霉素粉剂联用;试验3组和试验4组试验甘氨酸、葡萄糖和胞外多糖与10%阿莫西林粉剂和20%强力霉素粉剂联用,在预防和防治仔猪死亡和确保生产性能上优于对照组的20%土霉素钙、50%吉他霉素粉剂、10%阿莫西林粉剂和20%强力霉素粉剂四者的联用。说明仅含有甘氨酸、葡萄糖和胞外多糖而无任何抗生素的无抗仔猪配合饲料在仔猪阶段通过阶段性的与合适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和兽药联用,可起到提高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达到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和机体机能,预防和防治细菌包括耐药菌危害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