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制作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1644发布日期:2018-07-07 00:3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烧麦制作生产线。



背景技术:

烧麦(steamedporkdumplings),著名汉族小吃。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手工制作出来的烧麦口感好,外观漂亮,但是成型效率低,劳动量大,而且随着用人成本的增加,手工制作烧麦的成本大大增加。

为了克服手工制作烧麦存在的缺陷,市面上出现了用于生产烧麦的机器,例如。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91645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烧麦压皮机,在机架两侧分别装有对称凸轮,该对称凸轮轴上铰接有模具推杆,该机架上方固接有安装台,该安装台装有入料箱,所述压料装置的对称活动曲柄分别装在机架两侧,该对称活动曲柄间连接有活动连杆,该活动连杆上装有成型模具,所述传送机构传送轮安装在机架两端,该传送轮上装有传送带。

上述专利通过压皮机的压料装置可将成型模具进行挤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者的工作量,由于通过模具成型,在提供了成品质量的同时,又增加了成品的种类和样式,拓展了成品的应用领域。但是只能生产出烧麦皮,而不能完成整个烧麦的成型,需要人工包馅,效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低的,而且需要人工参与成型,成型后的外观和大小都取决于工人的操作,不能包出大小一致的烧麦,而且人工参与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高效、高品质的烧麦制作生产线,整个生产线自成一体,烧麦制作过程中完全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去操作,大大提高了烧麦的制作效率,适用于烧麦的规模化批量生产,且烧麦的大小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烧麦制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烧麦成型机、装盘机、速冻仓、第一理料装置、覆膜机、第二理料装置、装箱机和封箱机,所述烧麦成型机的出口连接装盘机的入口,所述装盘机的出口连接速冻仓,所述速冻仓通过第一理料装置与所述覆膜机相连,所述覆膜机通过第二理料装置与所述装箱机相连,所述装箱机的出口通过传输带连接封箱机,所述装盘机的入口处设置有校正装置;

所述烧麦成型机用于将烧麦成型,并将成型的烧麦运送至所述装盘机;所述装盘机用于将所述烧麦装入托盘,所述校正装置对装盘机入口的烧麦进行调整,并将盛装烧麦的托盘运送至速冻仓;所述速冻仓用于将装入托盘后的烧麦进行冷冻,并运送至第一理料装置;所述第一理料装置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运送至覆膜机;所述覆膜机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表面覆膜,并将覆膜后的烧麦运送至第二理料装置;所述第二理料装置用于将覆膜后的烧麦进行托盘整理,并运送至装箱机;所述装箱机用于将整理后的托盘进行装箱,并运送至封箱机;所述封箱机用于将装箱的纸箱进行灌胶封箱。

所述校正装置的上端通过气缸连接在装盘机上,下端与装盘机入口的烧麦相对应,所述校正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设置有导轨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套入导轨,所述伸缩杆拉动活动板在导轨往复运动,所述竖板上固定有双向拉杆,所述双向拉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推板,所述双向拉杆拉动两端的推板做往复运动。

所述导轨设置为两根,且均套入活动板。

所述推板成竖直的“z"字形,且向内凹入。

所述第一理料装置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理料装置的一侧边设置有推杆,另一侧边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滑板,所述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推杆,所述传感器、推杆和滑板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速冻仓内设置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向上呈螺旋状。

所述速冻仓内设置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呈水平“弓”形排列状。

所述接装箱机上设置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上设置有负压装置。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成型后的烧麦依次经过连接装盘机、速冻仓、第一理料装置、覆膜机、第二理料装置、装箱机和封箱机,烧麦从制造、冷冻、包装完全实现自动化,整个生产线自成一体,无需人工去操作,大大提高了烧麦的制作效率,适用于烧麦的规模化批量生产,且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烧麦大小一致,且通过装盘机的入口处设置有校正装置,烧麦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置的变化,校正装置调整烧麦在装盘前的位置,使装盘机能准确的事情烧麦进行转盘,避免出错拾取不到烧麦而装空,提高了装盘的准确率。

2、通过伸缩杆拉动活动板向内方向移动,活动板推动位置偏移的烧麦向竖板面垂直方向移动,烧麦靠近竖板面,再通过双向拉杆向内拉动两个推板,使烧麦沿竖板面平行方向向中间位置移动,在两个方向推动烧麦,从而调整了烧麦的精确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通过导轨设置为两根,稳定性强,推动过程中活动板不会发生倾斜。

4、通过推板成竖直的“z"字形,有效利用空间,推板下端部分能够推动烧麦,同时上端能够错开烧麦的位置。

5、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托盘内烧麦的重量,就计数得出托盘内烧麦数量,如果烧麦没有装满托盘,称重传感器发出信号,启动推杆,推杆将没有装满烧麦的托盘推出,托盘从滑板上向外移动脱离第一理料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检测并拾取未装满烧麦的托盘,避免有空托盘进行下一步工序,提高装箱的合格率。

6、通过速冻仓内呈螺旋状的输送带,延长成型烧麦在速冻仓的冷冻时间,使成型烧麦有足够的时间冷冻,同时也可以减少速冻仓的体积,降低设备的占用空间。

7、通过速冻仓内呈呈水平“弓”字状的输送带,延长成型烧麦在速冻仓的冷冻时间。

8、通过机械手臂上的负压装置,能够对托盘实现负压吸紧,避免抓取使托盘受损,保证托盘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线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校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烧麦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烧麦成型机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接皮板的俯视图。

图7为接皮板的仰视图。

图8为接皮板上通孔露出结构示意图。

图9为接皮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10为接皮板的侧视图。

图11为托板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托板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为托板侧视图。

图中标记:1、烧麦成型机,2、装盘机,3、速冻仓,4、第一理料装置,5、覆膜机,6、第二理料装置,7、装箱机,8、封箱机,9、气缸,10、横板,11、竖板,12、托盘,13、烧麦,14、活动板,15、导轨,16、伸缩杆,17、推板,18、双向拉杆,21、校正装置,201、接皮板,202、供馅装置,203、面皮输送装置,204、环形轨道,205、接皮工位,206、注馅工位,207、落料工位,208、成型凹槽,209、通孔,210、托板,211、滚子,212、齿条推杆,213、左板,214、右板,215、第一小齿轮,216、第二小齿轮,217、第三小齿轮,218、推块,219、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烧麦制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烧麦成型机1、装盘机2、速冻仓3、第一理料装置4、覆膜机5、第二理料装置6、装箱机7和封箱机8,所述烧麦成型机1的出口连接装盘机2的入口,所述装盘机2的出口连接速冻仓3,所述速冻仓3通过第一理料装置4与所述覆膜机5相连,所述覆膜机5通过第二理料装置6与所述装箱机7相连,所述装箱机7的出口通过传输带连接封箱机8,所述装盘机2的入口处设置有校正装置21;

所述烧麦成型机用于将烧麦13成型,并将成型的烧麦13运送至所述装盘机2;所述装盘机2用于将所述烧麦13装入托盘12,所述校正装置21对装盘机2入口的烧麦13进行调整,并将盛装烧麦13的托盘12运送至速冻仓3;所述速冻仓3用于将装入托盘12后的烧麦13进行冷冻,并运送至第一理料装置4;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13运送至覆膜机5;所述覆膜机5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13表面覆膜,并将覆膜后的烧麦13运送至第二理料装置6;所述第二理料装置6用于将覆膜后的烧麦13进行托盘12整理,并运送至装箱机7;所述装箱机7用于将整理后的托盘12进行装箱,并运送至封箱机8;所述封箱机8用于将装箱的纸箱进行灌胶封箱。

第一步,放皮装置将面皮落在烧麦成型机1的接皮工位上,接皮工位上的面皮移动到注馅工位上,馅料被注馅装置向下捅在面皮中部,注馅装置继续向下捅皮料,使得面皮进入到成型凹槽内,并且面皮呈u型,烧麦成型;

第二步,将成型后的烧麦13被输送带送入装盘机2内,装盘机2将若干个烧麦13装入托盘内;

第三步,将装好烧麦13的托盘12输入第一理料装置4上,第一理料装置4将装好烧麦13的托盘12输送进入速冻仓3内进行冷冻,装好烧麦13的托盘12被冷冻后继续呗第一理料装置4输送入覆膜机5内;

第四步,覆膜机5内对托盘12的上开口进行覆膜,将烧麦13密封在托盘12内;

第五步,将密封后的托盘12通过第二理料装置6输送到装箱机8内,装箱机8将若干个装有烧麦13的托盘12拾取到一个纸箱内;

第六步,将装箱机7装好的纸箱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封箱机8内,封箱机8对纸箱进行灌胶封箱。

通过成型后的烧麦13依次经过连接装盘机2、速冻仓3、第一理料装置4、覆膜机5、第二理料装置6、装箱机7和封箱机8,烧麦从制造、冷冻、包装完全实现自动化,整个生产线自成一体,无需人工去操作,大大提高了烧麦的制作效率,适用于烧麦的规模化批量生产,且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烧麦大小一致。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烧麦制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烧麦成型机1、装盘机2、速冻仓3、第一理料装置4、覆膜机5、第二理料装置6、装箱机7和封箱机8,所述烧麦成型机1的出口连接装盘机2的入口,所述装盘机2的出口连接速冻仓3,所述速冻仓3通过第一理料装置4与所述覆膜机5相连,所述覆膜机5通过第二理料装置6与所述装箱机7相连,所述装箱机7的出口通过传输带连接封箱机8,所述装盘机2的入口处设置有校正装置21;

所述烧麦成型机用于将烧麦13成型,并将成型的烧麦13运送至所述装盘机2;所述装盘机2用于将所述烧麦13装入托盘12,所述校正装置21对装盘机2入口的烧麦13进行调整,并将盛装烧麦13的托盘12运送至速冻仓3;所述速冻仓3用于将装入托盘12后的烧麦13进行冷冻,并运送至第一理料装置4;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13运送至覆膜机5;所述覆膜机5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13表面覆膜,并将覆膜后的烧麦13运送至第二理料装置6;所述第二理料装置6用于将覆膜后的烧麦13进行托盘12整理,并运送至装箱机7;所述装箱机7用于将整理后的托盘12进行装箱,并运送至封箱机8;所述封箱机8用于将装箱的纸箱进行灌胶封箱。

第一步,放皮装置将面皮落在烧麦成型机1的接皮工位上,接皮工位上的面皮移动到注馅工位上,馅料被注馅装置向下捅在面皮中部,注馅装置继续向下捅皮料,使得面皮进入到成型凹槽内,并且面皮呈u型,烧麦成型;

第二步,将成型后的烧麦13被输送带送入装盘机2内,装盘机2将若干个烧麦13装入托盘内;

第三步,将装好烧麦13的托盘12输入第一理料装置4上,第一理料装置4将装好烧麦13的托盘12输送进入速冻仓3内进行冷冻,装好烧麦13的托盘12被冷冻后继续呗第一理料装置4输送入覆膜机5内;

第四步,覆膜机5内对托盘12的上开口进行覆膜,将烧麦13密封在托盘12内;

第五步,将密封后的托盘12通过第二理料装置6输送到装箱机8内,装箱机8将若干个装有烧麦13的托盘12拾取到一个纸箱内;

第六步,将装箱机7装好的纸箱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封箱机8内,封箱机8对纸箱进行灌胶封箱。

如图2至3所示,所述校正装置21的上端通过气缸9连接在装盘机2上,下端与装盘机2入口的烧麦13相对应,所述校正装置21包括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下端设置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上设置有导轨15和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套入导轨15,所述伸缩杆16拉动活动板14在导轨15往复运动,所述竖板11上固定有双向拉杆18,所述双向拉杆18的两端均连接有推板17,所述双向拉杆18拉动两端的推板17做往复运动。

所述导轨15设置为两根,且均套入活动板14。

所述推板17成竖直的“z"字形,且向内凹入。

通过成型后的烧麦13依次经过连接装盘机2、速冻仓3、第一理料装置4、覆膜机5、第二理料装置6、装箱机7和封箱机8,烧麦从制造、冷冻、包装完全实现自动化,整个生产线自成一体,无需人工去操作,大大提高了烧麦的制作效率,适用于烧麦的规模化批量生产,且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烧麦大小一致。

通过伸缩杆16拉动活动板14向内方向移动,活动板14推动位置偏移的烧麦向竖板面垂直方向移动,烧麦13靠近竖板面,再通过双向拉杆18向内拉动两个推板17,使烧麦13沿竖板11面平行方向向中间位置移动,在两个方向推动烧麦13,从而调整了烧麦13的精确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通过导轨15设置为两根,稳定性强,推动过程中活动板14不会发生倾斜。

通过推板17成竖直的“z"字形,有效利用空间,推板下端部分能够推动烧麦,同时上端能够错开烧麦的位置。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烧麦制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烧麦成型机1、装盘机2、速冻仓3、第一理料装置4、覆膜机5、第二理料装置6、装箱机7和封箱机8,所述烧麦成型机1的出口连接装盘机2的入口,所述装盘机2的出口连接速冻仓3,所述速冻仓3通过第一理料装置4与所述覆膜机5相连,所述覆膜机5通过第二理料装置6与所述装箱机7相连,所述装箱机7的出口通过传输带连接封箱机8,所述装盘机2的入口处设置有校正装置21;

所述烧麦成型机用于将烧麦13成型,并将成型的烧麦13运送至所述装盘机2;所述装盘机2用于将所述烧麦13装入托盘12,所述校正装置21对装盘机2入口的烧麦13进行调整,并将盛装烧麦13的托盘12运送至速冻仓3;所述速冻仓3用于将装入托盘12后的烧麦13进行冷冻,并运送至第一理料装置4;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13运送至覆膜机5;所述覆膜机5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13表面覆膜,并将覆膜后的烧麦13运送至第二理料装置6;所述第二理料装置6用于将覆膜后的烧麦13进行托盘12整理,并运送至装箱机7;所述装箱机7用于将整理后的托盘12进行装箱,并运送至封箱机8;所述封箱机8用于将装箱的纸箱进行灌胶封箱。

如图2至3所示,所述校正装置21的上端通过气缸9连接在装盘机2上,下端与装盘机2入口的烧麦13相对应,所述校正装置21包括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下端设置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上设置有导轨15和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套入导轨15,所述伸缩杆16拉动活动板14在导轨15往复运动,所述竖板11上固定有双向拉杆18,所述双向拉杆18的两端均连接有推板17,所述双向拉杆18拉动两端的推板17做往复运动。

所述导轨15设置为两根,且均套入活动板14。

所述推板17成竖直的“z"字形,且向内凹入。

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9,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的一侧边设置有推杆11,另一侧边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滑板10,所述称重传感器9通过信号线连接推杆11,所述称重传感器9、滑板10和推杆11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速冻仓3内设置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向上呈螺旋状。

所述速冻仓3内设置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呈水平“弓”形排列状。

所述接装箱机7上设置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上设置有负压装置。

通过成型后的烧麦13依次经过连接装盘机2、速冻仓3、第一理料装置4、覆膜机5、第二理料装置6、装箱机7和封箱机8,烧麦从制造、冷冻、包装完全实现自动化,整个生产线自成一体,无需人工去操作,大大提高了烧麦的制作效率,适用于烧麦的规模化批量生产,且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烧麦大小一致。

通过伸缩杆16拉动活动板14向内方向移动,活动板14推动位置偏移的烧麦向竖板面垂直方向移动,烧麦13靠近竖板面,再通过双向拉杆18向内拉动两个推板17,使烧麦13沿竖板11面平行方向向中间位置移动,在两个方向推动烧麦13,从而调整了烧麦13的精确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通过导轨15设置为两根,稳定性强,推动过程中活动板14不会发生倾斜。

通过推板17成竖直的“z"字形,有效利用空间,推板下端部分能够推动烧麦,同时上端能够错开烧麦的位置。

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托盘内烧麦的重量,就计数得出托盘内烧麦数量,如果烧麦没有装满托盘,称重传感器发出信号,启动推杆,推杆将没有装满烧麦的托盘推出,托盘从滑板上向外移动脱离第一理料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检测并拾取未装满烧麦的托盘,避免有空托盘进行下一步工序,提高装箱的合格率。

通过速冻仓3内呈螺旋状的输送带,延长成型烧麦在速冻仓的冷冻时间,使成型烧麦有足够的时间冷冻,同时也可以减少速冻仓的体积,降低设备的占用空间。

通过速冻仓3内呈呈水平“弓”字状的输送带,延长成型烧麦在速冻仓的冷冻时间。

通过机械手臂上的负压装置,能够对托盘实现负压吸紧,避免抓取使托盘受损,保证托盘的完整性。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烧麦制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烧麦成型机1、装盘机2、速冻仓3、第一理料装置4、覆膜机5、第二理料装置6、装箱机7和封箱机8,所述烧麦成型机1的出口连接装盘机2的入口,所述装盘机2的出口连接速冻仓3,所述速冻仓3通过第一理料装置4与所述覆膜机5相连,所述覆膜机5通过第二理料装置6与所述装箱机7相连,所述装箱机7的出口通过传输带连接封箱机8,所述装盘机2的入口处设置有校正装置21;

所述烧麦成型机用于将烧麦13成型,并将成型的烧麦13运送至所述装盘机2;所述装盘机2用于将所述烧麦13装入托盘12,所述校正装置21对装盘机2入口的烧麦13进行调整,并将盛装烧麦13的托盘12运送至速冻仓3;所述速冻仓3用于将装入托盘12后的烧麦13进行冷冻,并运送至第一理料装置4;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13运送至覆膜机5;所述覆膜机5用于将冷冻后的烧麦13表面覆膜,并将覆膜后的烧麦13运送至第二理料装置6;所述第二理料装置6用于将覆膜后的烧麦13进行托盘12整理,并运送至装箱机7;所述装箱机7用于将整理后的托盘12进行装箱,并运送至封箱机8;所述封箱机8用于将装箱的纸箱进行灌胶封箱。

如图2至3所示,所述校正装置21的上端通过气缸9连接在装盘机2上,下端与装盘机2入口的烧麦13相对应,所述校正装置21包括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下端设置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上设置有导轨15和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套入导轨15,所述伸缩杆16拉动活动板14在导轨15往复运动,所述竖板11上固定有双向拉杆18,所述双向拉杆18的两端均连接有推板17,所述双向拉杆18拉动两端的推板17做往复运动。

所述导轨15设置为两根,且均套入活动板14。

所述推板17成竖直的“z"字形,且向内凹入。

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9,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的一侧边设置有推杆11,另一侧边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滑板10,所述称重传感器9通过信号线连接推杆11,所述称重传感器9、滑板10和推杆11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速冻仓3内设置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向上呈螺旋状。

所述速冻仓3内设置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呈水平“弓”形排列状。

所述接装箱机7上设置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上设置有负压装置。

通过成型后的烧麦13依次经过连接装盘机2、速冻仓3、第一理料装置4、覆膜机5、第二理料装置6、装箱机7和封箱机8,烧麦从制造、冷冻、包装完全实现自动化,整个生产线自成一体,无需人工去操作,大大提高了烧麦的制作效率,适用于烧麦的规模化批量生产,且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烧麦大小一致。

通过伸缩杆16拉动活动板14向内方向移动,活动板14推动位置偏移的烧麦向竖板面垂直方向移动,烧麦13靠近竖板面,再通过双向拉杆18向内拉动两个推板17,使烧麦13沿竖板11面平行方向向中间位置移动,在两个方向推动烧麦13,从而调整了烧麦13的精确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通过导轨15设置为两根,稳定性强,推动过程中活动板14不会发生倾斜。

通过推板17成竖直的“z"字形,有效利用空间,推板下端部分能够推动烧麦,同时上端能够错开烧麦的位置。

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托盘内烧麦的重量,就计数得出托盘内烧麦数量,如果烧麦没有装满托盘,称重传感器发出信号,启动推杆,推杆将没有装满烧麦的托盘推出,托盘从滑板上向外移动脱离第一理料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检测并拾取未装满烧麦的托盘,避免有空托盘进行下一步工序,提高装箱的合格率。

通过速冻仓3内呈螺旋状的输送带,延长成型烧麦在速冻仓的冷冻时间,使成型烧麦有足够的时间冷冻,同时也可以减少速冻仓的体积,降低设备的占用空间。

通过速冻仓3内呈呈水平“弓”字状的输送带,延长成型烧麦在速冻仓的冷冻时间。

通过机械手臂上的负压装置,能够对托盘实现负压吸紧,避免抓取使托盘受损,保证托盘的完整性。

如图4至13所示,所述烧麦成型机1包括所述烧麦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204,所述环形轨道204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205、注馅工位206和落料工位207,所述接皮工位205处设置有面皮输送装置203,所述注馅工位206处设置有供馅装置202,所述环形轨道204上还设置有可环绕在环形轨道204上运动的接皮板201,所述接皮板201上设置有成型凹槽208,所述成型凹槽208内设置有通孔209,通孔209的底部设置有可将通孔209遮挡和露出的托板210,所述托板210包括有可绕旋转轴转动的左板213和右板214。

所述左板213通过转轴与第一小齿轮215相连,所述右板214通过转轴与第二小齿轮216相连,所述第一小齿轮215和第二小齿轮216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小齿轮215或者第二小齿轮216的下方通过其转轴连接有第三小齿轮217,所述第三小齿轮217与长条形的齿条推杆212相互啮合。

所述成型凹槽208为多个,与之对应的多个托板210的齿条推杆212均固定在推块218的一端,所述推块218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外侧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滚子215和压轮219。

所述装盘机2为“东莞市言鼎机械有限公司”的继电器自动装盘及换盘机,型号为:yd-自动装盘及换盘机。

所述速冻仓3为“诸城市佳美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水饺速冻机,属于隧道式速冻设备,型号为:jm900,制温范围:-32°c,外形尺寸为4000*2740*3450mm。

所述第一理料装置4和第二理料装置6均为“佛山市海德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面包全自动理料机,信号为hdl。

所述覆膜机为“温州齐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封口覆膜机,型号为:bg系列,

外形尺寸为2600*650*1350mm。

所述装箱机为“上海庐达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跌落式装箱机,产品品牌为:庐达(ludpack),型号为:ld-05zs。

所述封箱机为“上海奉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胶带式封口机,型号为:fx-01,外形尺寸为:1020*850*1350m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