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猪采食量的发酵棕榈粕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9080发布日期:2018-06-12 17:13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猪采食量的发酵棕榈粕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棕榈粕(PKC)是棕榈果仁榨取棕榈油后的副产品,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作为饲料原料还具有无抗营养因子、无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氧化、适口性好等优点,但其粗纤维含量较高,单胃动物对它的能量和粗蛋白质利用率较低等原因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棕榈粕中分支多糖成分的粗结构限制了棕榈仁粕在单胃动物中的应用,同时棕榈粕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缺乏也同样限制了在猪饲料中的应用。如果能解决好棕榈粕中能量和蛋白在猪饲料中的利用率问题,降解部分粗纤维,补充足够缺乏的必须氨基酸,结合棕榈粕自身的无抗营养因子和适口性好的特点,则该原料可以成为一个优质的蛋白原料,对于缓解猪饲料蛋白资源紧张,成本高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猪采食量的发酵棕榈粕加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可提高猪采食量的发酵棕榈粕加工方法是将棕榈粕加入复合氨基酸溶液,然后加入混合菌株,调水搅拌后将物料保温厌氧发酵,再向发酵后的物料中加入复合氨基酸溶液和I+G,混合并经流化床干燥后,即得加工后的发酵棕榈粕;其中,所述复合氨基酸来源于植物蛋白,植物蛋白通过盐酸高温水解后,得到复合氨基酸溶液,所述复合氨基酸溶液中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40%,将棕榈粕加入复合氨基酸溶液时,所述复合氨基酸溶液的重量为棕榈粕重量的5-15%;所述混合菌株由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按重量比例为(1-3):(1-3):(1-2)组成,添加的所述混合菌株的重量为棕榈粕重量的0.1-1%;所述I+G为5′肌苷酸钠和5′鸟核酸钠按质量比1:1组成的结合物,在向发酵后的物料中加入复合氨基酸溶液和I+G时,复合氨基酸溶液的重量为物料重量的20%-40%,所述I+G的重量为复合氨基酸溶液的0.1-0.5%。

优选地,所述棕榈粕中,蛋白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2-20%,脂肪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10%。

优选地,调水搅拌后所得的物料中水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0-60%。

优选地,保温厌氧发酵条件为:温度28-42℃,时间为1-7d。

优选地,流化床干燥的温度是45-80℃。

与现有技术方案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 棕榈粕的粗纤维降低,原料的氨基酸平衡得到调整,可以用于猪饲料配制。

2.发酵后具有独特的香味,同时产生的发酵代谢产物都可以起到诱食的效果。

3.添加的复合氨基酸含有比例较大的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具有较强的鲜味。

4.I+G和氨基酸结合后可以强烈增加鲜味。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价格低廉的棕榈粕生产一种抗营养因子低、无黄曲毒素污染、适口性好并且蛋白均衡的发酵原料。本发明加工后的棕榈粕添加在猪饲料中可以增加猪的诱食效果,提高猪的采食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500g棕榈粕(粗蛋白16%,脂肪8%)加入50g复合氨基酸溶液(氨基酸含量20%),加入5g混合菌株(乳酸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比例为2:2:1),加入300毫升水搅拌,放入2000mL培养瓶中,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保温37℃发酵48h,加入300g复合氨基酸溶液(氨基酸含量40%)和I+G产品1g,混合搅拌后,流化床60℃左右温度干燥后,得成品,成品的粗蛋白含量43%,含水量10%,脂肪5%。

实施例2

20t棕榈粕(粗蛋白16%,脂肪8%)加入2t复合氨基酸溶液(氨基酸含量20%),加入150kg混合菌株(乳酸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比例为2:2:1),加入11t水搅拌,放入培养槽中,覆盖薄膜,车间保温37℃发酵52h,加入15t复合氨基酸溶液(氨基酸含量40%)和I+G产品15kg,混合搅拌后,大型流化床75℃左右温度干燥后,得成品,成品的粗蛋白含量49%,含水量10%,脂肪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