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性改善的茶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6633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观赏性改善的茶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球,特别是指一种观赏性和口味改善的柠檬红茶球。



背景技术:

通常由球壳和球芯构成的茶球逐步成为一种使用越来越广泛的茶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茶球主要有青柑红茶、佛手茶、苦瓜茶等,其制作主要是将壳体挖孔,然后将烘干后的茶叶填充到壳体内而制作形成。在实际泡饮过程中,目前的茶球的观赏性多较为一般,并且所装配的球芯常因为泡水膨胀而使局部茶叶由填充口被向外推出,致使茶叶在茶汤中扩散,其观赏性进一步进一步减弱,饮用时需要进行过滤处理;而部分体积较大才茶球在泡饮时需要切片,这类的茶品则更容易出现茶叶在茶汤中扩散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观赏性改善的茶球,以克服现有的茶球结构的茶品存在的观赏性较差、茶叶容易扩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观赏性改善的茶球,包括球壳和球芯,该球壳为可挖除内芯的蔬菜球壳或者水果球壳,该球芯装配于该球壳内部,球壳的顶部设有填充口,填充于该球壳内部的茶叶形成该球芯。该填充口装配有至少一朵菊花干片,菊花干片卡设于该填充口与上述球芯之间。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球壳上设有贯通孔;进一步地,填充口设于上述球壳的顶端,球壳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有上述贯通孔。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球壳为柠檬球壳或者青柑球壳或者苦瓜球壳,上述球芯为红茶球芯或者炭焙茶球芯。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茶球,通过填充口卡设的菊花干片的设置,使得茶叶不容易从填充口向外扩散,并且菊花干片在泡开后,其叶瓣向外舒展呈花朵形状,并且叶瓣在茶球发生移动时会在水中自由摇摆,呈现动态的花朵结构,其观赏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贯通孔的配置,使得水可以快速、均匀地进入到茶球内部,使得茶芯的泡制更为均匀,而茶芯的溶出物也能够更为快速、均匀地向水中扩散,贯通孔的形状配置还能进一步够增强茶球的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茶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茶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茶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茶球的笑脸式贯通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观赏性改善的茶球,包括球壳1和球芯2,该球壳1为可挖除内芯的蔬菜球壳1或者水果球壳1,球壳1为柠檬球壳1或者青柑球壳1或者苦瓜球壳1,上述球芯2为红茶球芯2或者炭焙茶球芯2。该球芯2装配于该球壳1内部,球壳1的顶部设有填充口10以及帽盖12,填充口10和帽盖12通常为球壳1在其顶部直接切开形成。填充于该球壳1内部的茶叶形成该球芯2。该填充口10通常装配有一朵菊花干片3,菊花干片3的装配数量可根据菊花干片3的大小和填充口10的开口大小而作适应性的调整。菊花干片3卡设于该填充口10与上述球芯2之间。上述球壳1上设有贯通孔11;进一步地,填充口10设于上述球壳1的顶端,球壳1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有上述贯通孔11。参照图3、图4,贯通孔11的尺寸通常设置为3~8mm,贯通孔11的设置数量通常为3~15个,贯通孔11的形状并局限于图中的圆形和月牙形,还可以是其它形状,如三角形、五角星形、图案构造、字体等。本实用新型的茶球,通过填充口10卡设的菊花干片3的设置,使得茶叶不容易从填充口10向外扩散,并且菊花干片3在泡开后,其叶瓣31向外舒展呈花朵形状,并且叶瓣31在茶球发生移动时会在水中自由摇摆,呈现动态的花朵结构,其观赏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贯通孔11的配置,使得水可以快速、均匀地进入到茶球内部,使得茶芯的泡制更为均匀,而茶芯的溶出物也能够更为快速、均匀地向水中扩散,贯通孔11的形状配置还能进一步够增强茶球的观赏性。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