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3776发布日期:2018-08-31 20:40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而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世界的1/4左右。我国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然而,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却十分落后,相比较发达国家1/2以上产量都用于加工,我国加工量仅为5%。2016年,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脱皮技术一直是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要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必须解决该问题。目前,马铃薯脱皮技术主要分为人工脱皮、机械脱皮、蒸汽脱皮、红外辐射脱皮和化学脱皮等几种方式。其中人工脱皮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蒸汽和辐射脱皮均是利用马铃薯表皮吸收辐射或热蒸汽使马铃薯表皮松动进行剥落,以上两种脱皮方法成本较高,而化学脱皮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实现软化马铃薯表皮的目的,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机械脱皮装置,有通过摩擦进行脱皮和通过切削刀片进行脱皮的方法,但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物料表面损伤严重,有效成分损失的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脱净率高、损失率低的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所述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包括出料口、上机体、进料口、电机、喷水装置、出料控制装置、锁紧装置、脱皮辊、接料板、水泵、过滤装置、水箱、泄水阀、下机架、螺旋毛刷辊、管道和门把手,所述上机体位于下机架的上方,所述脱皮辊和螺旋毛刷辊交替固接在上机体上,所述喷水装置和进料口均位于脱皮辊和螺旋毛刷辊的上方,所述接料板、水箱和水泵位于脱皮辊和螺旋毛刷辊的下方,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水箱的内部,所述出料口和传动系统位于脱皮辊和螺旋毛刷辊的两侧,且传动系统与进料口位于同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机体通过螺栓与下机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脱皮辊和螺旋毛刷辊交替呈U形安装在上机体上,相邻脱皮辊和螺旋毛刷辊的间距为1.5 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包括脱皮辊、螺旋毛刷辊和喷水装置,脱皮时,在马铃薯相互挤压及重力的作用下,以及一定压力水的冲刷,脱皮辊与马铃薯相互摩擦去皮,去除的表皮杂质和水通过所述脱皮辊和螺旋毛刷辊形成的间隙排除,当达到设定工作时间后,脱完皮清洗干净的马铃薯通过螺旋毛刷辊输送到出料口。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脱净率高、损失率低、渣料分离完整等优点。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薯类脱皮装置主示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薯类脱皮装置左示图

附图3是实用新型新型薯类脱皮装置俯视图

附图中1为出料口、2为上机体、3为进料口、4为电机、5为喷水装置、6为出料控制装置、7为锁紧装置、8为脱皮辊、9为接料板、10为水泵、11为过滤装置、12为水箱、13为泄水阀、14为下机架、15为螺旋毛刷辊、16为管道、17为门把手。

(五)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如下:

参考图1-3,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所述新型马铃薯脱皮装置包括出料口(1)、上机体(2)、进料口(3)、电机(4)、喷水装置(5)、出料控制装置(6)、锁紧装置(7)、脱皮辊(8)、接料板(9)、水泵(10)、过滤装置(11)、水箱(12)、泄水阀(13)、下机架(14)、螺旋毛刷辊(15)、管道(16)和门把手(17)。所述上机体(2)位于下机架(14)的上方,所述脱皮辊(8)和螺旋毛刷辊(15)交替固接在上机体上,所述喷水装置(5)和进料口(3)均位于脱皮辊(8)和螺旋毛刷辊(15)的上方,所述接料板(9)、水箱(12)和水泵(10)位于脱皮辊(8)和螺旋毛刷辊(15)的下方,所述过滤装置(11)位于水箱的内部,所述出料口(1)和传动系统位于脱皮辊(8)和螺旋毛刷辊(15)的两侧,且传动系统与进料口(3)位于同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4)为正反转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机体(2)通过螺栓与下机架(14)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脱皮辊(8)和螺旋毛刷辊(15)交替呈U形安装在上机体上,相邻两脱皮辊(8)和螺旋毛刷辊(15)的间距为1.5 cm。

所述的脱皮辊(8)的表面设置有砂带或粗砂纸。

所述的螺旋毛刷辊(15)应分别安装在上机体(2)的最下端和最上端,位于最下端的螺旋毛刷辊(15)表面的毛刷应呈螺旋状排列。

所述的上机体(2)通过螺栓或合页与下机架(14)连接。

所述的水泵的一端与水箱(12)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16)与喷水装置(5)相连。

所述的出料控制装置(6)通过门把手(17)连接在上机体(2)上。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