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粮食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603发布日期:2019-01-02 21:39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粮食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粮食烘干机。



背景技术:

“及时烘干,安全入仓”是粮食生产的最后关键环节,既能起到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用,又能得到有效提高粮食品质的功效。为了减少田间损失和保证收获质量,一般要求适时收获,但这时收获的粮食大都水分较高,人工晾晒困难,因此,粮食机械化干燥是粮食“颗粒归仓”重要保证手段。

我国粮食收获后,因气候潮湿、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而导致在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出现霉变和发芽变质,及在晾晒过程中的抛洒损失,合计可达我国粮食总产量的5%,约700亿斤以上,经济损失高达300~600亿元,气候异常的年份粮食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发展粮食烘干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储粮损失,是确保丰产丰收、稳定粮食总量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影响粮食的等级、加工质量和食用品质,从而影响到粮农和粮食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现有粮食烘干设备通常通过内部的盘管散发热量或者在烘干设备内通入热风来进行烘干,无论哪种方式,都由于粮食堆积,使得烘干不均匀、烘干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粮食烘干机烘干不均匀、烘干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粮食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粮食烘干机,包括烘干塔和向烘干塔内输送热风的供热装置,所述烘干塔的顶部设有一拱形部,烘干塔内设有与拱形部配合的拱形隔板,以使拱形部和拱形隔板之间形成第一粮食通道;烘干塔内竖向设有多个分流隔板,相邻分流隔板之间以及分流隔板与烘干塔内壁之间形成与第一粮食通道连通的第二粮食通道,第二粮食通道下方设有倾斜的输料隔板;所述供热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烘干塔中部的出风管,出风管通过送风管与外部热风炉连接,所述出风管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口,拱形隔板、分流隔板和输料隔板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所述拱形部的顶部设有与第一粮食通道连通的进料口,烘干塔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拱形部上还设有透气口。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启动热风炉,热风经送风管进入出风管中,并经出风口均匀吹向拱形隔板、分流隔板以及输料隔板,然后将需要干燥的粮食从进料口投入,由于拱形部和拱形隔板形成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一粮食通道,进入进料口的粮食分别沿两个第一粮食通道下滑,实现初步分流,粮食下滑过程中,热风通过拱形隔板上的通风孔与粮食直接接触,对粮食进行初步烘干,初步烘干后的粮食落入第二粮食通道,再次分流,有效避免粮食大批量堆积,粮食在下落过程中,热风穿过分流隔板上的通风孔,同时对多条第二粮食通道内的粮食进行第二次烘干,完成第二次烘干后的粮食落至输料隔板上进行第三次烘干。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烘干塔内设置拱形隔板、分流隔板和输料隔板实现三次烘干,烘干效率高,并且粮食不会大批量堆积,可与热风充分接触,烘干均匀。

进一步地,出料管可拆卸连接有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的顶部连接有与进料口连通的进料管。当粮食水分含量较高时,若从烘干塔出来的粮食水分不合要求,可使出料管与螺旋输送器连接,启动螺旋输送器,将粮食重新送回烘干塔内,可实现循环烘干,保证烘干效果,完成烘干后,断开出料管与螺旋输送器的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第二粮食通道的底部设置倒八字形的限流口,限流口用于减少粮食的下落量,避免落至输料隔板上的粮食过多,导致无法与热风充分接触,影响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限流口处安装转轴,转轴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翻粮板,有利于控制粮食的下落速度,并通过翻粮板控制粮食的下落量,同时保证限流口不会堵塞。

进一步地,输料隔板包括沿指向出风管的方向向下倾斜的第一输料隔板和设置在第一输料隔板下方并沿指向烘干塔内壁的方向向下倾斜的第二输料隔板。输料隔板可以设置为多组,以延长粮食第三次烘干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支撑烘干塔的支撑柱,以及驱动螺旋输送器的旋转轴转动的电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烘干塔内设置拱形隔板、分流隔板和输料隔板实现三次烘干,烘干效率高,并且粮食不会大批量堆积,可与热风充分接触,烘干均匀,烘干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输送器,可将烘干后的粮食重新送回烘干塔内,实现循环烘干,保证烘干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烘干塔内设置出风管即可使初步烘干、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同时进行,有效提高热风的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限流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出料管,3-出风管,4-支撑柱,5-热风炉,6-送风管,7-第二输料隔板,8-第一输料隔板,9-烘干塔,10-分流隔板,11-拱形部,12-拱形隔板,13-透气口,14-进料口,15-进料管,16-螺旋输送器,17-出风口,18-限流口,19-电机,2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效粮食烘干机,包括烘干塔9和向烘干塔9内输送热风的供热装置,所述烘干塔9的顶部设有一拱形部11,烘干塔9内设有与拱形部11配合的拱形隔板12,以使拱形部11和拱形隔板12之间形成第一粮食通道;烘干塔9内竖向设有多个分流隔板10,相邻分流隔板10之间以及分流隔板10与烘干塔9内壁之间形成与第一粮食通道连通的第二粮食通道,第二粮食通道下方设有倾斜的输料隔板;所述供热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烘干塔9中部的出风管3,出风管3通过送风管6与外部热风炉5连接,所述出风管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口17,拱形隔板12、分流隔板10和输料隔板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所述拱形部11的顶部设有与第一粮食通道连通的进料口14,烘干塔9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2,拱形部11上还设有透气口13。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启动热风炉5,热风经送风管6进入出风管3中,并经出风口17均匀吹向拱形隔板12、分流隔板10以及输料隔板,然后将需要干燥的粮食从进料口14投入,由于拱形部11和拱形隔板12形成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一粮食通道,进入进料口14的粮食分别沿两个第一粮食通道下滑,实现初步分流,粮食下滑过程中,热风通过拱形隔板12上的通风孔与粮食直接接触,对粮食进行初步烘干,初步烘干后的粮食落入第二粮食通道,再次分流,有效避免粮食大批量堆积,粮食在下落过程中,热风穿过分流隔板10上的通风孔,同时对多条第二粮食通道内的粮食进行第二次烘干,完成第二次烘干后的粮食落至输料隔板上进行第三次烘干。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烘干塔内设置拱形隔板12、分流隔板10和输料隔板实现三次烘干,烘干效率高,并且粮食不会大批量堆积,可与热风充分接触,烘干均匀。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出料管2可拆卸连接有螺旋输送器16,螺旋输送器16的顶部连接有与进料口14连通的进料管15。当粮食水分含量较高时,若从烘干塔9出来的粮食水分不合要求,可使出料管2与螺旋输送器16连接,启动螺旋输送器16,将粮食重新送回烘干塔9内,可实现循环烘干,保证烘干效果,完成烘干后,断开出料管2与螺旋输送器16的连接即可。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第二粮食通道的底部设置倒八字形的限流口18,限流口18用于减少粮食的下落量,避免落至输料隔板上的粮食过多,导致无法与热风充分接触,影响烘干效果。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限流口18处安装转轴20,转轴20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翻粮板,有利于控制粮食的下落速度,并通过翻粮板控制粮食的下落量,同时保证限流口18不会堵塞。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输料隔板包括沿指向出风管3的方向向下倾斜的第一输料隔板8和设置在第一输料隔板8下方并沿指向烘干塔9内壁的方向向下倾斜的第二输料隔板7。输料隔板可以设置为多组,以延长粮食第三次烘干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2,还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用于支撑烘干塔9的支撑柱4,以及驱动螺旋输送器16的旋转轴转动的电机19。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