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190发布日期:2019-02-15 19:53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设备,具体讲就是对茶叶实施萎凋处理的萎凋机。



背景技术:

萎凋为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序。鲜叶进厂后,含水率约75%,即须将其均匀摊放在萎凋网上挥发水分使其变得柔软而有利于揉捻工序作业。萎凋分为自然摊晾萎凋、萎凋机萎凋两大类,大批量的茶叶加工时多采用萎凋机实施萎凋。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2所示,萎凋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摊放茶叶的网体2,网体2下方有热风通道3,流经热风通道3的热风自网体2下方向上流过网孔加热茶叶使其水分挥发。轴流风机4的出风口与热风通道3之间通过风管5相连,风管5包括顶壁6,顶壁6为沿风流方向倾斜向下布置,造成热风通道 3的进风口处的风流流向为倾斜向下,热风无法直接流向位于热风通道 3进风口处网体2上的茶叶,图2中网体2上位于区域A的茶叶难以挥发水分,区域A的茶叶萎凋效果差,严重影响茶叶整体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茶叶萎凋效果,保证茶叶整体品质的萎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萎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水平设置有用于摊放茶叶的网体,网体下方有热风通道,热风通道的一端设置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加热箱的出风口相连,风机的出风口与热风通道的进风口通过风管连通,所述风管引导热风自下而上流向网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风管引导热风自下而上流向网体,这样一部分热风直接流向位于热风通道进风口处网体上的茶叶,能够明显改善区域A处茶叶的萎凋效果,保证茶叶的整体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风量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萎凋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水平设置有用于摊放茶叶的网体20,网体20下方有热风通道30,热风通道30的一端设置有风机 40,风机40的进风口与加热箱50的出风口相连,风机40的出风口与热风通道30的进风口通过风管60连通,所述风管60引导热风自下而上流向网体20。

上述方案中,通过风管60引导热风自下而上流向网体20,这样一部分热风直接流向位于热风通道30进风口处网体20上的茶叶,能够明显改善区域A处茶叶的萎凋效果,保证茶叶的整体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风管60的顶壁61沿热风输送方向倾斜向上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风管60的进风口呈圆形、出风口呈方形的开口管状,两端开口之间的管身为圆形向方形逐渐过渡形成。使热风输送时更为流畅,改善区域A处茶叶的萎凋效果。

加热箱50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量调节机构80,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板体81,所述板体81两端分别铰接在加热箱50进风口处的相对两侧壁上且该铰接轴与板体81板面平行,板体81在加热箱50进风口处沿铅锤方向均匀间隔布置,连接杆82与若干板体81分别铰接且若干板体81 板面相互平行,拨动连接杆82驱使板体绕铰接轴转动调节加热箱50进风面积。根据实际的工况,操作人员仅需要拨动连接杆82就能够实现风量的调节,确保风的受热量。

所述风机40的功率为2.2kw,转速为2800r/min。提高风速,让风吹到热风通道30右端后,有一定量的散风能到达左端对区域A处茶叶进行萎凋处理,改善区域A的萎凋效果。

加热箱50的出风口与风机40的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热风均化单元 70,所述的热风均化单元70为沿热风流向方向上管径先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的变径管,且变径管出风口的管径大于进风口的管径。变径管先将冷、热风收缩聚集,待冷、热风混合均化后,再扩大分散使得变径管出风口气流温度更加均匀,冷、热分子在径向进行充分热交换。

热风通道30设置于所述网体20下方,热风通道30的底部由前至后逐渐升高式布置。倾斜向上布置的热风通道30能够将热气流均匀地送到整个网体2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