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片加工用的主骨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5804发布日期:2018-07-27 17:3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鱼片加工用的主骨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鱼类在去鳞后大多还是采用人工去骨,人工去骨劳动强度大,而且去骨去腥味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鱼片加工用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去骨速度快的主骨去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鱼片加工用的主骨去除装置,它包括有机架,机架顶部一端水平安装有进鱼输送带,机架顶部另一端安装有导鱼输送带,导鱼输送带一端通过固定辊安装在机架上,固定辊一端通过相应的电机带动运转,进鱼输送带输出端上方设有调节横梁,调节横梁横梁两端设有缓冲组件,导鱼输送带另一端倾斜向下与缓冲组件相连接,安装后的导鱼输送带与进鱼输送带输出端之间形成限位输送通道,进鱼输送带输出端的机架上安装有上去骨刀片和下去骨刀片,上去骨刀片、下去骨刀片分别通过相应的安装轴安装在机架上,安装后的上去骨刀片、下去骨刀片之间形成主骨输出通道,主骨输出通道出口处设有导骨板,上去骨刀片上方设有上导肉板,上导肉板倾斜安装在导鱼输送带下方,上导肉板表面与导鱼输送带之间形成上鱼肉输出通道,下去骨刀片下方设有下导肉板。

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有调节螺杆、缓冲弹簧,其中,调节螺杆安装在调节横梁两端,调节螺杆底部向下穿过导鱼输送带输入端的活动辊后通过限位螺母锁紧,调节螺杆上套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底部与活动辊抵触,缓冲弹簧顶部与调节横梁底部相抵触,安装后的导鱼输送带旋转方向与进鱼输送带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替换,去鳞后的整鱼通过进鱼输送带承托,输送至限位输送通道时,由于限位输送通道的高度带有一定的限位效果,鱼尾会首先进入主骨输出通道,然后鱼身会向上逐渐压缩缓冲弹簧,实现定位,限位输送通道的高度可以通过限位螺母进行调节,鱼尾进入后上去骨刀片、下去骨刀片实现主骨与肉的分离工作,上去骨刀片、下去骨刀片之间的距离可通过相应螺栓进行调节,分切后的上层鱼肉在上鱼肉输出通道的作用下输出,下层的鱼肉落在下导肉板上输出;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去骨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去骨刀片和下去骨刀片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鱼片加工用的主骨去除装置包括有机架1,机架1顶部一端水平安装有进鱼输送带2,机架1顶部另一端安装有导鱼输送带3,导鱼输送带3一端通过固定辊安装在机架1上,固定辊一端通过相应的电机带动运转,进鱼输送带2输出端上方设有调节横梁4,调节横梁4横梁两端设有缓冲组件,导鱼输送带3另一端倾斜向下与缓冲组件相连接,安装后的导鱼输送带3与进鱼输送带2输出端之间形成限位输送通道,进鱼输送带2输出端的机架1上安装有上去骨刀片7和下去骨刀片8,上去骨刀片7、下去骨刀片8分别通过相应的安装轴安装在机架1上,安装后的上去骨刀片7、下去骨刀片8之间形成主骨输出通道,主骨输出通道出口处设有导骨板9,上去骨刀片7上方设有上导肉板10,上导肉板10倾斜安装在导鱼输送带3下方,上导肉板10表面与导鱼输送带3之间形成上鱼肉输出通道,下去骨刀片8下方设有下导肉板11。

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有调节螺杆5、缓冲弹簧6,其中,调节螺杆5安装在调节横梁4两端,调节螺杆5底部向下穿过导鱼输送带3输入端的活动辊后通过限位螺母锁紧,调节螺杆5上套装有缓冲弹簧6,缓冲弹簧6底部与活动辊抵触,缓冲弹簧6顶部与调节横梁4底部相抵触,安装后的导鱼输送带3旋转方向与进鱼输送带2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替换,去鳞后的整鱼通过进鱼输送带承托,输送至限位输送通道时,由于限位输送通道的高度带有一定的限位效果,鱼尾会首先进入主骨输出通道,然后鱼身会向上逐渐压缩缓冲弹簧,实现定位,限位输送通道的高度可以通过限位螺母进行调节,鱼尾进入后上去骨刀片、下去骨刀片实现主骨与肉的分离工作,上去骨刀片、下去骨刀片之间的距离可通过相应螺栓进行调节,分切后的上层鱼肉在上鱼肉输出通道的作用下输出,下层的鱼肉落在下导肉板上输出;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去骨速度快。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