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8958发布日期:2019-01-22 21:1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



背景技术:

发酵茶是茶叶制作工艺的一种,它是指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因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即所谓的绿茶.因为不发酵,因此气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绿。绿茶因制程不同又可分为二种:一为使用蒸气蒸青后再施以干燥而成,称为煎茶;另一绿茶是以锅炒青制成,如龙井茶、珠茶。煎茶会因久存而渐渐退色,逐渐失去风味,但炒青之绿茶则较无此缺点;半发酵是指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中叶绿素破坏,并使之发酵程度由20%至70%不等,是为半发酵茶,如铁观音、武夷岩茶等。半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日光之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揉捻及干燥而成。如此兼具绿茶的清香甘醇以及红茶的色泽果香,极具特色.此茶因为部份发酵,因此叶子呈现“绿叶红镶边”的特殊美感;全发酵是指100%发酵的茶叶,因冲泡后之茶色呈现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极具特色,称之为红茶,如阿萨姆红茶.红茶的香味会因种类之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气味,难以形容,但饮后由喉咙深处所散发出来的香味,令人有清爽舒畅之感觉,不过茶渍较重,喝后最好刷牙;而后发酵则是采摘的鲜叶经杀青、揉捻后还需进行渥堆,渥堆是黑茶生产的关键工序,茶叶经揉捻后不解块便保温保湿开始堆放。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微生物参与茶叶内含成分的转化,形成黑茶独有的醇厚顺滑的口感特征以及减肥降三高等功效。

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发酵的方式一般是放置在恒温容器中并由茶叶自身内部的酶自行发酵,这种发酵方式在制茶时可以做到较大规模制作同种茶叶,这对于茶农来说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方式,但是在需要制作不同茶叶的时候,则需要不断调节恒温容器内的温度,这样的操作既费时也浪费金钱,在现代化制茶工艺中,显得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包括发酵机主体,所述发酵机主体表面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发酵机主体内部放置有底部漏盘,所述底部漏盘上方放置有二层托盘,且二层托盘上方放置有顶部托架,所述发酵机主体内部上方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控制面板和电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发酵机主体内部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一搭扣、第二搭扣和第三搭扣,所述加热器表面罩有耐高温保护罩,所述耐高温保护罩一侧固定在金属底板表面,所述金属底板一侧表面焊接有加热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支撑杆、第一搭扣、第二搭扣和第三搭扣关于发酵机主体中轴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耐高温保护罩和加热管固定在金属底板同一侧,且加热管固定在耐高温保护罩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耐高温保护罩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耐高温保护罩均与分布在金属底板一侧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热管共设置有十八个,且十八个加热管六个一组,分别分布在耐高温保护罩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类似于日照的方式进行发酵处理,在发酵机内部设置了三种不同高度,不同造型的托盘,用于在机器内部同时烘焙发酵多种茶叶,通过内部高度以及距离加热器的不同距离导致的托盘的受热程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发酵不同茶叶的目的,多个加热管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机器内部温度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发酵机主体、2-控制面板、3-电源开关、4-密封门、5-底层漏盘、6-二层托盘、7-顶部托架、8-控制器、9-加热器、10-连接杆、11-支撑杆、12-第一搭扣、13-第二搭扣、14-第三搭扣、15-耐高温保护罩、16-加热管、17-金属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包括发酵机主体1,发酵机主体1表面连接有密封门4,发酵机主体1内部放置有底部漏盘5,底部漏盘5上方放置有二层托盘6,且二层托盘6上方放置有顶部托架7,发酵机主体1内部上方固定有控制器8,控制器8与控制面板2和电源开关3电性连接,控制器8与加热器9电性连接,发酵机主体1内部通过连接杆10与支撑杆11连接,支撑杆11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一搭扣12、第二搭扣13和第三搭扣14,加热器9表面罩有耐高温保护罩15,耐高温保护罩15一侧固定在金属底板17表面,金属底板17一侧表面焊接有加热管16

连接杆10、支撑杆11、第一搭扣12、第二搭扣13和第三搭扣14关于发酵机主体1中轴线对称,耐高温保护罩15和加热管16固定在金属底板17同一侧,且加热管16固定在耐高温保护罩15内部,耐高温保护罩15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耐高温保护罩15均与分布在金属底板17一侧表面,加热管16共设置有十八个,且十八个加热管16六个一组,分别分布在耐高温保护罩15内部。

工作原理:该种智能温控式茶叶发酵机使用时,首先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3,再打开密封门4将需要发酵的茶叶放在底部漏盘5、二层托盘6和顶部托架7上,通过控制器8连接的控制面板2控制加热器9内部的加热管16的开闭来控制发酵机主体1内部的温度的稳定,从而达到发酵不同种类茶叶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