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增氧清洗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0038发布日期:2018-08-14 13:0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腌制食品清洗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火腿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火腿增氧清洗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腿是一种受国人喜爱的传统食品。在火腿加工过程中,火腿腌制后的清洗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它不仅对清洗的水质、水温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清洗的时间和清净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它将直接影响到火腿的食用品质和火腿的风味。人们经过长期的火腿加工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以及科学试验,火腿清洗的温度和水质,以10℃~15℃的流动水质为最佳。为此,传统的火腿加工工艺中,将火腿腌制后的火腿清洗工序通常安排在深秋或初冬季节进行,因为此时水温较低,细菌的活性较差,且繁殖率较低,不容易对火腿在清洗过程中的肉质产生感染和繁殖。由于火腿清洗工序中对水温的要求,不仅给火腿清洗的洁净度带来了难度,而且也增大了清洗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由于洗涤季节性的制约,限制了传统的火腿加工工艺的生产周期,严重影响了采用传统的火腿加工工艺生产的火腿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制造容易,能满足传统的火腿加工过程中,火腿腌制后的火腿清洗工序要求的火腿增氧清洗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火腿增氧清洗池,包括有清洗池、制冷装置、空气增氧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制冷装置由制冷压缩机、制冷冷却盘管和制冷剂所构成;空气增氧装置由增氧泵和空气增氧管所构成;所述的制冷冷却盘管和空气增氧管安装在清洗池的底部;制冷冷却盘管和制冷压缩机相连接,并构成一循环回路;鼓风机和空气增氧管相连接,在空气增氧管上,设置有出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在清洗池的底部的制冷冷却盘管呈S形连接结构,以提高其致冷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在清洗池的底部的空气增氧管呈多排天线结构,以确保清洗池增氧冲击无死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洗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在清洗池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排污口用于清洗后污水和沉淀物的排放,溢流口用于火腿清洗后产生的漂浮物和油腻的排放。

经过上述设计后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造容易,工艺合理,它不仅有效克服了传统的火腿加工过程中火腿清洗季节性的制约,满足了火腿腌制后的火腿清洗工序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火腿加工生产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制冷冷却盘管和增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洗池 2-制冷压缩机 3-制冷冷却盘管 4-增氧泵 5-空气增氧管 6-出气孔 7-排污口 8-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火腿增氧清洗池,包括有清洗池、制冷装置、空气增氧装置,制冷装置由制冷压缩机2、制冷冷却盘管3和制冷剂所构成;空气增氧装置由增氧泵4和空气增氧管5所构成;所述的制冷冷却盘管3和空气增氧管5安装在清洗池1的底部;制冷剂、制冷冷却盘管3和制冷压缩机2相连接,并构成一循环回路;增氧泵4和空气增氧管5相连接,在空气增氧管5上,设置有出气孔6。

安装在清洗池1的底部的制冷冷却盘管3呈S形连接结构,以提高其致冷冷却效果。

安装在清洗池1的底部的空气增氧管5呈多排天线结构,以确保清洗池增氧冲击无死角。

在清洗池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7,在清洗池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8;排污口7用于清洗后污水和沉淀物的排放,溢流口8用于火腿清洗后产生的漂浮物和油腻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火腿清洗时,先将清洗池1加入清水,然后起动制冷装置,使清洗池1内的水温降至10℃~15℃;将火腿放入在清洗池内,使池内的水平面与清洗池的溢流口8持平;起动空气增氧装置4,增氧泵4吹出的高速气体,经空气增氧管5从清洗池1的底部排出,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冲击被清洗的火腿表面,气泡撞击破裂并产生能量,对被清洗的火腿表面起到了良好的冲击刷洗作用。由于清洗池1底部的空气增氧管5是呈多排天线结构排列的,可确保清洗池内无增氧冲击死角,这样,即可将火腿表面的污物和油腻清洗干净。而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漂浮物和油腻,可在清洗过程中由溢流口8自动的排出。而经过清洗后的沉淀物则可通过排污口7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