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72497发布日期:2018-09-07 23:0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壳寡糖作为免疫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改善动物免疫功能、可以替代部分抗生素和降低药残的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我国鱼类养殖业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养殖产量逐年递增,经济效益高。我国也成为全球第一的养殖大国。然而,多种原因导致的养殖鱼病害频发。在提高鱼类本身抗病机制上下手无法快速对鱼严峻的病害形势进行缓解。研究发现,存在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如酵母多糖,少量维生素,壳寡糖等小分子可以有效提高生物的免疫的能力。

鲟鱼是亚冷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8-25℃,当水温高于28℃后摄食率急剧下降,随即而来的是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下降,此时只要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达到一个较低的浓度,鲟鱼就极易感染病原菌而发病,并且死亡率很高。据本公司统计,每年夏季单单因为感染肿嘴病病原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而死亡的鲟鱼损失就达几百万元。大量研究表明壳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改善动物免疫功能、可以替代部分抗生素和降低药残等作用。因此,壳寡糖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壳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水产动物(如对虾、鲍鱼、罗非鱼、虹鳟鱼)的饲料中,不仅可以增强其免疫力和抗病力,提高养殖成活率,还能间接减少其他治疗药物使用,从而降低药物残留,提高水产品质量。

壳寡糖是指低聚的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氨基葡萄糖,它通常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壳聚糖的降解而获得。研究发现,聚合度为2-10的壳寡糖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功能。研究发现,一定聚合度的壳寡糖具有提高生物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癌细胞生长,甚至可以调节生物的消化道中微生物的种属和比例的变化等多种作用。目前,壳寡糖已经在生物,医药,化学、养殖等诸多方面有了初步的应用。但是将壳寡糖作为鱼类的饲料添加剂方面的研究还待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利用壳寡糖作为免疫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改善动物免疫功能、可以替代部分抗生素和降低药残。筛选合适的壳寡糖添加比例,最终确定一个较为经济、实用的含壳寡糖饲料配方,提高集约化养殖下的鲟鱼免疫力及抗病能力。这对于促进鲟鱼产业发展、解决产业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对于提升我国鲟鱼研究水平、促进我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包括基料与辅料,所述辅料为壳寡糖,辅料的加入量为基料重量的1-1.5%。

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壳寡糖为小分子,其可不经过消化直接进入到生物体内,因此可在不改变其自身性质的情况下进入生物体,甚至是生物的细胞、且可以提升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激活免疫细胞、减少肠道内有害菌群的数量,增加和改善肠道中有益菌群的数量等特点。因此本发明中将壳寡糖作为本发明的免疫添加剂;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鱼类免疫能力,尤其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亲鱼饵料,可用于增强免疫抗病能力的鲟鱼饲料。本发明提供的饵料配方可在整个鱼类的生长过程中提高和调控鱼类免疫,尤其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血清中抗菌性蛋白如溶菌酶的浓度,其他免疫相关性蛋白的浓度和活性,而且可以提高鱼体对更高浓度的病原菌的耐受性。

通过壳寡糖溶液或者将壳寡糖饲料使用到鱼类养殖中,在短时间内即实现了对养殖物种初期阶段免疫能力的影响,其可有效调高免疫相关蛋白的浓度和活性,提高抑菌杀菌能力,提高对环境中病原菌弄度的耐受性。对鱼类而言,非特异性免疫中的抗菌和杀菌功能在其免疫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通过提高这一功能,可有效提高鱼类抗病能力,而对于壳寡糖而言,其作为一个小小分子,在经过鱼类消化道时可以有效保留原始物质的特征,快速进入生物体内,直接作用于细胞层面,可参与鱼类各项生命活动。

为实现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的调控,可以单独施用壳寡糖溶液,也可以在将壳寡糖中加入其它的鱼类可吸收进入体内的物质中,因为壳寡糖的特定物理化学特定,加入的其它物质不受壳寡糖在物理化学方面的影响,也就是壳寡糖并不能降低其它物质的活性,反而可能由于壳寡糖在影响生物体免疫功能的同时,促进其它物质对鱼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是正面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壳寡糖的加入方式为干粉、溶液、水乳剂或水悬浮剂。

作为优选,所述基料为由鲟鱼亲鱼膨化饲料、鳗鲡成鳗配合饲料、鱼油、棉粕粉、植物叶、大豆卵磷脂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物制成,鲟鱼雌鱼特制软颗粒饲料中各原料按重量重量份数分别为:鲟鱼亲鱼膨化饲料30-40份、鳗鲡成鳗配合饲料15-20份、鱼油3-6份、棉粕粉3-5份、植物叶2-4份、大豆卵磷脂4-8份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物15-20份。

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发酵培养物是将基本培养基用复合微生物菌液按3∶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烘干制得;其中所述基本培养基是由30wt%的鱼粉、30wt%的发酵花生秧粗粉与40wt%的葵花粕粉混合制成,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液为乳酸杆菌液、酵母菌液、与地衣芽孢杆菌液按3∶1∶2的体积比混合而成,各菌液有效活菌数为106-107个/ml。

作为优选,所述亲鱼饵料中还包括基料重量的0.1-0.15%的助剂,助剂为质量比为1∶2的菲黄竹叶黄素与甘氨酸。

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料的制备:按原料配比称取基料各原料,混合并粉碎成0.15-0.25mm的颗粒;

(2)基料与辅料的混合:将辅料与基料一起混合,使用转鼓式混合机充分混合原料,再经过饵料机制作成有利于消化吸收的壳寡糖亲鱼饵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壳寡糖添加饲料使用到鱼类养殖中,在短时间内即实现了对养殖物种初期阶段免疫能力的影响,其可有效调高免疫相关蛋白的浓度和活性,提高抑菌杀菌能力,提高对环境中病原菌浓度的耐受性。对鱼类而言,非特异性免疫中的抗菌和杀菌功能在其免疫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通过提高这一功能,可有效提高鱼类抗病能力。为实现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的调控,可以将壳寡糖中加入鱼类饲料中,可简单有效的,通过一种可消化吸收的物质进行对鱼类免疫功能的调控,在应用时,方便有效,无需繁琐的使用过程即可提高鱼类免疫抗病功能,尤其是非特异性免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包括基料与辅料,所述辅料为壳寡糖,辅料的加入量为基料重量的1%。所述壳寡糖的加入方式为干粉。

所述基料为由鲟鱼亲鱼膨化饲料、鳗鲡成鳗配合饲料、鱼油、棉粕粉、植物叶、大豆卵磷脂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物制成,鲟鱼雌鱼特制软颗粒饲料中各原料按重量重量份数分别为:鲟鱼亲鱼膨化饲料30份、鳗鲡成鳗配合饲料15份、鱼油3份、棉粕粉3份、凤尾竹叶2份、大豆卵磷脂4份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物15份。

所述微生物发酵培养物是将基本培养基用复合微生物菌液按3∶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烘干制得;其中所述基本培养基是由30wt%的鱼粉、30wt%的发酵花生秧粗粉与40wt%的葵花粕粉混合制成,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液为乳酸杆菌液、酵母菌液、与地衣芽孢杆菌液按3∶1∶2的体积比混合而成,各菌液有效活菌数为106-107个/ml。

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料的制备:按原料配比称取基料各原料,混合并粉碎成0.15-0.25mm的颗粒;

(2)基料与辅料的混合:将辅料与基料一起混合,使用转鼓式混合机充分混合原料,再经过饵料机制作成有利于消化吸收的壳寡糖亲鱼饵料。

实施例2

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包括基料与辅料,所述辅料为壳寡糖,辅料的加入量为基料重量的1.2%。所述壳寡糖的加入方式为溶液。

所述基料为由鲟鱼亲鱼膨化饲料、鳗鲡成鳗配合饲料、鱼油、棉粕粉、植物叶、大豆卵磷脂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物制成,鲟鱼雌鱼特制软颗粒饲料中各原料按重量重量份数分别为:鲟鱼亲鱼膨化饲料35份、鳗鲡成鳗配合饲料18份、鱼油5份、棉粕粉4份、葔竹叶3份、大豆卵磷脂5份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物18份。

所述微生物发酵培养物是将基本培养基用复合微生物菌液按3∶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烘干制得;其中所述基本培养基是由30wt%的鱼粉、30wt%的发酵花生秧粗粉与40wt%的葵花粕粉混合制成,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液为乳酸杆菌液、酵母菌液、与地衣芽孢杆菌液按3∶1∶2的体积比混合而成,各菌液有效活菌数为106-107个/ml。

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料的制备:按原料配比称取基料各原料,混合并粉碎成0.15-0.25mm的颗粒;

(2)基料与辅料的混合:将辅料与基料一起混合,使用转鼓式混合机充分混合原料,再经过饵料机制作成有利于消化吸收的壳寡糖亲鱼饵料。

实施例3

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包括基料与辅料,所述辅料为壳寡糖,辅料的加入量为基料重量的1.5%。所述壳寡糖的加入方式为水悬浮剂。

所述基料为由鲟鱼亲鱼膨化饲料、鳗鲡成鳗配合饲料、鱼油、棉粕粉、植物叶、大豆卵磷脂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物制成,鲟鱼雌鱼特制软颗粒饲料中各原料按重量重量份数分别为:鲟鱼亲鱼膨化饲料40份、鳗鲡成鳗配合饲料20份、鱼油6份、棉粕粉5份、葔竹叶4份、大豆卵磷脂8份与微生物发酵培养物20份。

所述微生物发酵培养物是将基本培养基用复合微生物菌液按3∶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烘干制得;其中所述基本培养基是由30wt%的鱼粉、30wt%的发酵花生秧粗粉与40wt%的葵花粕粉混合制成,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液为乳酸杆菌液、酵母菌液、与地衣芽孢杆菌液按3∶1∶2的体积比混合而成,各菌液有效活菌数为106-107个/ml。

所述亲鱼饵料中还包括基料重量的0.15%的助剂,助剂为质量比为1∶2的菲黄竹叶黄素与甘氨酸。

一种提高鲟鱼免疫力的壳寡糖亲鱼饵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料的制备:按原料配比称取基料各原料,混合并粉碎成0.15-0.25mm的颗粒;

(2)基料与辅料的混合:将辅料与基料一起混合,使用转鼓式混合机充分混合原料,再经过饵料机制作成有利于消化吸收的壳寡糖亲鱼饵料。

对同一批次的鲟鱼进行饲养,养殖实验在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生态养殖基地进行,采用陆地水泥池流水养殖,养殖用水来自上游水库,分为4组,先用商品饲料驯养1周,待摄食正常后,1-3组使用实施例1-3制备的壳寡糖亲鱼饵料,4组即对照组继续用商品饲料饲养,时间6个月,每组样本量为100条。测试数据见表1。

表1、测试数据

由表1可见,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后,1-3组的acp活力存在提高,随着饲喂时间的增加,acp活力逐渐提高;随着壳寡糖饲料饲喂时间的增加可以使鲟鱼血清中的acp与akp的活力逐渐升高。

提高鲟鱼血清中的sod与cat活力,但是随着壳寡糖饲料的饲喂的时间增加,与对照组相比1-3组sod与cat有显著性提高。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