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复合袋泡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29872发布日期:2018-09-14 21:28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袋泡茶的开发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有机原料生产复合袋泡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肉类、奶制品等高蛋白、高油脂食物增多,不少人饮食过量,导致消化不良、肥胖,甚至患上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富贵病”,健康受到影响,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针对这些病症的药物治疗虽因效果显著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药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疗程较长,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我国中医学、中药学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精辟论述。通过食用或饮用有辅助作用的天然植物,可以预防疾病或减少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回归自然的理念升温,国外的消费者越来越崇尚中医药。茶叶的诸多功效早已众所周知,黑茶更是因其特殊的降脂及调理肠胃功效而蜚声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并喜爱品饮黑茶。湖南安化有着“黑茶之乡”的美誉,茯砖茶通过发花工艺,产生金花,具有菌花香等独特的品质特征,是边疆牧民日不可少的健康饮料。许多研究证明其具有很好的降脂减肥及调理肠胃功效,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茯砖茶基本上是呈较大块状,饮用前必须将砖橇散冲泡或者煮饮,不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凑的消费,且国外消费者一般不喜欢喝纯茶饮料。为了迎合更多的消费者的喜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研发新型、方便、快捷、健康、安全的新产品且具有独特风味的复合茶饮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既有很好保健功效,又好喝且方便的有机复合袋泡茶加工方法,以扩大茯砖茶及其他配方原料的消费,让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并接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复合袋泡茶加工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1)选用有机的山楂、蒲公英根、黑茶、薄荷叶、小茴香、陈皮、洋甘菊为原料;

2)将各原料用粉碎机粉碎过4孔和16孔的筛孔,将4孔筛面上原料再粉碎直至过4孔筛,并将16孔筛下的粉末弃掉;

3)将各已粉碎的原料按山楂4.8-5.2g,蒲公英根4.8-5.2g、黑茶9.5-10.5g、薄荷叶5.8-6.2g、小茴香2.8-3.2g、陈皮4.8-5.2g、洋甘菊3.8-4.2g拼堆充分拌匀后,按每个袋泡茶装1.98-2.02g的量装入复合袋泡茶材质的小尼龙袋中,封口,即得。

茯砖茶(黑茶)具有独特的发花工艺,产生金花,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许多研究证明其具有很好的降脂减肥及调理肠胃功效。小茴香性味辛温,有温肾散寒,和胃理气的作用,是治疗疝气、小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材料。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驱绦虫。可辅助治疗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蒲公英根甘,微苦,寒,能用于治疗各种炎症。薄荷叶味道清凉,主要含薄荷油、薄荷醇以及薄荷酮、异薄荷酮、迷迭香酸等成份,可以健胃祛风、祛痰、利胆、抗痉挛,改善感冐发烧、咽喉肿痛,并消除头痛、牙痛、恶心感。陈皮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用。洋甘菊味微苦、甘香,明目、退肝火,治疗失眠,降低血压,可增强活力、提神,可治长期便秘,并可治疗焦虑和紧张造成的消化不良,且对失眠、神经痛及月经痛、肠胃炎都有所助益、减轻头痛。这些原料都是药食同源的,或具有辅助消化、和胃理气、消炎等作用,对调理肠胃功能均有利。本发明将茯砖茶(黑茶)先分散,再按一定比例拼配上述有机药食同源材料,开发出一款滋味醇爽回甘,香气清凉高爽的有机风味复合茶,可以迎合国内外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对扩大调味茶的内销和出口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创新性:

(1)原料配方上的创新:有资料表明本发明所选的原材料均具有辅助调理肠胃的功效,将各原料合理拼配,可以扬长避短,香气更怡人,口感更协调。本发明的配方并不是简单地将各种原料随机混和,而是研发小组根据各原料的滋味、香气等的品质特征及功效的协同性,通过反复探索获得,其原料的选择、拼配比例及产品品质的定型是较大的创新。

(2)产品风格上的创新:茯砖茶基本上是体积相对较大的砖型茶,传统的商品均是以块销售,消费者冲泡时必须用工具撬散才能冲泡,没有工具就不方便饮用。本发明选用有机的茯砖茶原料,先将其砖茶撬散并与所选的其他有机原料一同粉碎过筛后包成袋泡茶,消费者饮用更方便、卫生。

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开发方法及其所得产品主要品质成分含量测定数据:

1.试验试剂

试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茚三酮、三氯化铝、蒽酮、浓硫酸、乙醇、乙腈、甲醇、福林酚、碳酸钠、没食子酸标准品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2.检测内容及方法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硫酸蒽酮法;

氨基酸含量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总黄酮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

水浸出物含量测定:全量法;

多酚含量测定:佛林顿尼斯法。

3.试验研究

先将各原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均过4孔和16孔筛后,取4孔筛底及16孔筛面粗度符合要求的各种原料反复进行每种原料的单因素试验,以香气和滋味分别打分取平均值为评价指标,初步确定各原料单因素的最佳比例水平分别为按山楂6.0g±0.2g、蒲公英根6.0g±0.2g、黑茶12.0g±0.5g、薄荷叶6.0g±0.2g、小茴香3.0g±0.2g、陈皮4.0g±0.2g、洋甘菊3.0g±0.2g拼和。根据单因素的试验结果,设计7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各水平组合复合茶的香气及滋味分别审评打分,计算平均值。正交试验的因素及水平设计如表1所示。

表17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单位:g)

正交试验设计及打分结果统计如表2。重复2次试验取平均值。

表27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及结果

选择各因素(a、b、c、d、e、f和g)平均值k值最大的水平作为要最优的配料水平,结果为a1b1c1d2e2f3g3,即复合茶的最佳配方为a山楂5.0g±0.2g、b蒲公英根5.0g±0.2g、c黑茶10.0g±0.5g、d薄荷叶6.0g±0.2g、e小茴香3.0g±0.2g、f陈皮5.0g±0.2g、g洋甘菊4.0g±0.2g。选择正交试验中几个打分较高的配方组合及最佳配方组合的样品测定其水浸出物、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及黄酮等品质指标的含量结果如表3。

表3部分样品品质成分含量测定(单位:%)

从表3可见,正交试验表中各样品的水浸出物、黄酮、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均以4号样的最高,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配方样品的氨基酸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比4号样高,所测其他品质指标差不多,其滋味更醇且回甘,综合比较,最佳配方样品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选用试验前期研究时所粉碎的各原料的碎样,按a山楂4.8g、b蒲公英根5.2g、c黑茶9.8g、d薄荷叶6.2g、e小茴香3.1g、f陈皮4.2g、g洋甘菊4.2g。香气打分96.0分,滋味打分96.0,平均96.0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601%、4.512%、0.521%、2.844%和3.226%。

实施例二

选用试验前期研究时所粉碎的各原料的碎样,按a山楂5.0g、b蒲公英根4.8g、c黑茶10.5g、d薄荷叶6.0g、e小茴香2.9g、f陈皮3.8g、g洋甘菊3.8g。香气打分95.0分,滋味打分97.0,平均96.0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625%、4.504%、0.514%、2.850%和3.216%。。

实施例三

选用试验前期研究时所粉碎的各原料的碎样,按a山楂5.1g、b蒲公英根4.8g、c黑茶9.5g、d薄荷叶5.8g、e小茴香3.0g、f陈皮4.0g、g洋甘菊4.0g。香气打分96.0分,滋味打分96.0,平均96.0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616%、4.491%、0.556%、2.861%和3.222%。

实施例四

选用试验前期研究时所粉碎的各原料的碎样,按a山楂5.0g、b蒲公英根5.0g、c黑茶10.0g、d薄荷叶6.0g、e小茴香3.0g、f陈皮4.0g、g洋甘菊4.0g。香气打分97.0分,滋味打分96.0,平均96.5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649%、4.497%、0.519%、2.845%和3.24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