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浸泡促增长的鲍鱼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30240发布日期:2018-09-14 21:3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耐浸泡促增长的鲍鱼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产饲料领域。
背景技术
:鲍鱼自古被誉为海味珍品之冠,无论是其肉滋阴壮肾,还是其壳明目清肝,都在人类经济史上长期扮演着不可多得的角色。但近代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加剧,鲍鱼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不断攀升,因而鲍鱼人工养殖应运而生。我国人工鲍鱼养殖研究始于1960年代末,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区养鲍业已成为沿海地方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鲍鱼养殖方式主要为在海水面4米以下用沉箱养殖,喂饵时把沉箱提出水面投饵后再放入水中,费时费工,因此一般3~5天投喂一次。传统养殖饵料主要为海带、裙带菜、紫菜等鲜活海生植物,这些海生植物作为鲍鱼饵料的优点是在海水中还是活体,不会变质腐烂,投饵方便,一周或10天投一次省时省力,缺点是营养不全面,养殖周期长并且这些海生植物有季节性。随着鲍鱼养殖的讯速发展,鲍鱼饲料也因时孕育而生,既解决了天然海藻季节性供应难题,也比较全面地满足了鲍鱼的营养需求。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鲍鱼配合饲料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粉状饲料,适用于稚鲍和幼鲍;另一种是沉性片状饲料,适用于成鲍。这些鲍鱼饲料产品为鲍鱼规模化和产业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现有的商品化鲍鱼饲料养殖效果不能尽如人意。首先,在营养需求与诱食性方面,为满足鲍鱼的营养需求以及饲料的诱食性,鲍鱼饲料企业大多采取增加鱼粉用量,鱼粉诱食效果较好,蛋白质营养丰富,但是鲍鱼对鱼粉蛋白的转化效率并不高,用量过多容易造成鲍鱼生长过程新陈代谢紊乱,影响鲍鱼的生长发育。其次,在水中稳定性方面,根据鲍鱼的摄食特点和养殖模式(5~7天喂料1次),鲍鱼饲料要求投饵后易吸水变软又不易崩解和腐败的片状饲料,为了确保鲍鱼饲料的水中稳定性许多鲍鱼饲料配方中添加过多的粘合剂、松散剂和防腐剂,不利鲍鱼的消化吸收。尽管如此,现有的鲍鱼饲料在水中稳定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由于水中稳定性不足,容易导致蛋白,油脂等营养成分浸出,造成饲料变质腐败导致病害产生。此外,鲍鱼的感官特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通常肉色呈米黄色的鲍鱼被认为是优质鲍鱼,销售价格较高,而关于开发新的鲍鱼饲料原料保持鲍鱼健康肉色的饲料配方尚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浸泡促增长的鲍鱼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鲍鱼营养需求、消化、摄食以及养殖模式特点,选用的原料极具适合鲍鱼人工养殖,在满足诱食性的同时提高了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在满足鲍鱼撮食需求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水中稳定性—投饵后易吸水变软又不易崩解和腐败的片状饲料,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养殖鲍鱼呈现健康肉色的效果,是一种具有良好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鲍鱼饲料。本发明所提供的耐浸泡促增长的鲍鱼配合饲料,由粉状饲料制成;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粉状饲料的组成如下: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裙带菜,是海捞的野生裙带菜经过晒干粉碎制成,它是野生鲍鱼的天然饵料,价格约为5000元/吨。经本发明养殖实验证明,当裙带菜的含量小于20%时,鲍鱼的摄食量下降,其含量大于30%会降低配方中的营养成分从而降低鲍鱼的生长速度。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鱼排粉替代常规配方中的鱼粉,具有如下优点:1、鱼排粉是食品加工厂鱼下脚料(鱼皮、鱼排、鱼骨、鱼头等)经高温蒸煮、压榨、烘干、过筛等程序精制而成,其蛋白质为55%,左右,比进口鱼粉(65%)低10%,但价格仅为进口鱼粉的三分之二,2、由于是用鱼下脚料生产的,其灰分含量较高,在20%左右,钙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有利于其贝壳的钙质形成。由于高品质的鱼粉资源严重匮乏,价格高达13000元/吨,鱼排粉价格为约8000元/吨,因此本发明通过用鱼排粉替代鱼粉进行科学配伍明显降低饲料成本。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寡肽鱼溶粉,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对低值鱼粉以及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的蛋白质降解成可溶蛋白、多肽、寡肽、游离氨基酸等易吸收消化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有极强的诱食力(其诱食比鱼粉高7~10倍),可以显著促进鲍鱼摄食和消化,加快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增进鲍鱼的生长速度。另外,寡肽鱼溶粉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对鲍鱼的生长性能、消化和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许多的寡肽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能抑制和杀灭鲍鱼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延缓片状饲料在海水中浸泡腐败变质的进程。可商购,目前价格为12000元/吨左右。经本发明养殖实验证明,其含量小于5%时,鲍鱼的摄食量下降,其含量大于8%时会降低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米糠,是稻米加工副产品,年产量超过1千万吨,其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5%。米糠蛋白是目前已知谷物中过敏性最低的蛋白,其可溶性蛋白质约占70%,氨基酸种类丰富。鲍足肌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而米糠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谷氨酸,其次是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二者的氨基酸组成特点极其相似。米糠的呈味氨基酸相对含量为48.42%,与海带(48.93%)接近,价格约为2000元/吨,仅海带粉的八分之一(海带粉价格约16000元/吨左右)。米糠中含有大量的粘性多糖,有利于鲍鱼饲料凝结,方便制作片状饲料,极大降低饲料散失率,满足鲍鱼饲料具有较好水中稳定性的要求,延长“投饵-冲洗”周期。米糠的粗脂肪含量在17%,米糠脂肪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植物油,脂肪酸种类丰富,其中富含鲍鱼所需亚油酸,相对含量高达40.70%。此外,油脂氧化产生的的自由基会导致色素分子不饱和键氧化断裂,使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物质失去色素功能,引起鲍鱼肉色异常,出现变白、变灰等症状。米糠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能有效抑制脂质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饲料腐败变质的进程。目前米糠主要应用于畜禽饲料中,挖掘米糠在鲍鱼人工配合饲料中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经本发明养殖实验证明,当米糠含量大于25%会导致饲料蛋白无法满足鲍鱼营养需求以及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苏氨酸菌体蛋白,是工业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苏氨酸的副产品,粗蛋白质含量高达70%,营养价值高且价格低廉(约6000元/吨),必需氨基酸较为平衡,尤其富含苏氨酸,苏氨酸具有如下的特点:1、可以调整饲料的氨基酸平衡,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2、可改善肉质;3、可提高摄食量;4、可降低饲料原料成本;在欧盟国家(主要是德国、比利时、丹麦等)和美洲国家,已广泛地应用于饲料行业。鲍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sc/t1004-2004)规定鲍鱼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需在25%以上,其含量大于12%会引起鲍鱼摄食性能降低。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谷朊粉和面粉除提供部分蛋白源外主要起到增加加工性能作用。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啤酒酵母主要起促进消化的功能,同时有助于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磷酸二氢钾补充磷元素。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矿物质(包括cu、zn、mn、fe、co、ni、se等)、氯化胆碱与渔用多维(包括va、vb1、vb2、vd3、vb6、vb12、vc、ve、vk3、烟酸、叶酸、泛酸钙、生物素等)等均作为添加剂,可在市场上采购,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提供鱼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促进鱼体新陈代谢,其添加量均不高。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采用的甜菜碱主要起到补充平衡营养。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还可包括蛹虫草培养基和姜黄素中至少一种,优选包括这两种组分;所述粉状饲料中,所述蛹虫草培养基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为2%~5%,所述姜黄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3%。所述蛹虫草培养基指的是蛹虫草人工培育结束后剩下的基座,可商购。目前,在蛹虫草的人工培育过程中,主要还是注重具备较高活性成分如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子实体的收获,而对于蛹虫草培养基(基座)的利用较少。蛹虫草培养基其虽已被代谢利用,但其主要成分仍为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同时富含有效的蛹虫草活性成分,如虫草素、虫草多糖等。蛹虫草活性成分具有显著增强增强群体免疫水平,降低疫病的发生率的功效,同时还有助于改善肉质和风味。因此在鲍鱼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应用,不仅可增强鱼体免疫水平,降低病害的发生率,而且有助于改善肉质和风味。在本发明中蛹虫草的适宜添加量为2%~5%,≥5%时饲料成本增加。所述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植物姜黄等的根茎中提取得到一种的黄色酸性多酚类物质,主链为不饱和脂族及芳香族基团,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本发明使用姜黄素能起到如下作用:1、色泽稳定且无毒,为本发明中提供黄色色素来源;2、具有抑菌、抗氧化功能延缓片状饲料在海水浸泡中腐败变质;3、能够提高鲍鱼的免疫力,防止病害发生。具体地,本发明鲍鱼配合饲料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粉状饲料的组成为下述1)-4)中任一种:1)2)3)4)可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述鲍鱼配合饲料:配制所述粉状饲料,依次经调制、压片成型、熟化和烘干即得。本发明主要根据上述蛋白源及功能原料进行科学配伍。用鱼排粉替代鱼粉效能相近但成本明显降低,且有利于平衡鲍鱼的生长速度与贝壳的钙质化速度;寡肽鱼溶粉为体外预消化蛋白,能够显著增强诱食效果,同时饲料转化效率也得到大大提高;利用米糠氨基酸组成与鲍足肌相近、呈味氨基酸含量与海带接近、含有大量粘性多糖等优势,开发其作为鲍鱼人工饲料原料,提高饲料的营养性、水中稳定性以及鲍鱼的摄食性能需求;对植物蛋白米糠和苏氨酸菌体蛋白和动物蛋白鱼排粉和寡肽鱼溶粉进行科学配伍,平衡各必需氨基酸,使配方中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比例满足鲍鱼需求;运用姜黄素保持人工养殖鲍鱼的健康体色;充分利用寡肽鱼溶粉、米糠、蛹虫草培养基和姜黄素等抗菌抗氧化活性成分延缓片状饲料海水浸泡后腐败变质过程,同时增强鲍鱼的体质,防止病害发生。与现有的其它配合饲料相比,本发明开发了鱼排粉、寡肽鱼溶粉、米糠、蛹虫草培养基和姜黄素等对鲍鱼具有诱食、促生长、抗菌防病功能的饲料原料,具有如下优点:1、不用价格昂贵的海带粉,减少了鱼粉和裙带菜的用量,显著减低了饲料成本;2、摄食量提高15%~30%,饲料效率提高10%以上;3、生产的片状饲料满足鲍鱼撮食需求—投饵后易吸水变软又不易崩解和腐败,不添加抗氧化剂和防腐剂,饲料在海水中的保质期在5天以上;4、可明显增强鲍鱼的免疫机能和抗应激能力,发病率降低约60%,死亡率降低约30%;5、养殖的鲍鱼肉质结实富有弹性,颜色呈现健康米黄色或浅棕色,接近野生体色。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耐浸泡促增长鲍鱼配合饲料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下述实施例中,寡肽鱼溶粉购自福州科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氨酸菌体蛋白购自山东奥诺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蛹虫草培养基购自江苏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发明用鱼排粉替代鱼粉效能相近但成本明显降低,且有利于平衡鲍鱼的生长速度与贝壳的钙质化速度;寡肽鱼溶粉为体外预消化蛋白,能够显著增强诱食效果,同时饲料转化效率也得到较大提高;利用米糠氨基酸组成与鲍足肌相近、呈味氨基酸含量与海带接近、含有大量粘性多糖等优势,开发其作为鲍鱼人工配合饲料原料,提高饲料的营养性、水中稳定性以及鲍鱼的摄食性能需求;对植物蛋白米糠和苏氨酸菌体蛋白和动物蛋白鱼排粉和寡肽鱼溶粉进行科学配伍,平衡各必需氨基酸,使配方中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比例满足鲍鱼需求;运用姜黄素保持人工养殖鲍鱼的健康体色;充分利用寡肽鱼溶粉、米糠、蛹虫草培养基和姜黄素等抗菌抗氧化活性成分延缓片状饲料海水浸泡后腐败变质过程,同时增强鲍鱼的体质,防止病害发生。实施例1、表1鲍鱼配合饲料的组成裙带菜27%鱼排粉8%寡肽鱼溶粉8%米糠15%苏氨酸菌体蛋白9%面粉15%谷朊粉8%蛹虫草培养基4%啤酒酵母3%磷酸二氢钾1%矿物质1%甜菜碱0.3%氯化胆碱0.3%渔用多维0.2%姜黄素0.2%按照表1中的配方以及图1所示的流程配制幼鲍片状饲料,主要使用于喂养鲍壳长1.5~6cm阶段的鲍鱼,饲料粗蛋白含量≥32%,饲料片状个体经海水浸泡5天,全过程保持韧性、结构完整、无裂纹,不易溃散,无霉变腐败。与现有幼鱼阶段的鲍鱼配合饲料(裙带菜26%、进口鱼粉17.2%、豆粕28%、酪蛋白5%、面粉18%、啤酒酵母3%、磷酸二氢钙1%、矿物质1%、甜菜碱0.3%、氯化胆碱0.3%、渔用多维0.2%)相比,本实施例制备的鲍鱼配合饲料的成本降低1100元/吨,且诱食性好。设置实验,每组包括100只体重、体长、健康相同的幼鱼阶段鲍鱼,对照组为现有幼鱼阶段的鲍鱼配合饲料,实验组为本实施例鲍鱼配合饲料,每组设置3平行,实验期为3个月;经对比,经本实施例配合饲料喂养的鲍鱼的摄食量较对照组提高28.3%,饲料转化效率较对照组提高22.9%,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64%,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3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鲍鱼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相对于其他鲍鱼幼鱼阶段配合饲料,具有吸水性佳(海水浸泡4小时后,质量为初始质量的2.4倍)、成本低、诱食性好,生长快,养殖效果佳。实施例2、表2鲍鱼配合饲料的组成按照表2中的配方以及图1所示的流程配制成鲍片状饲料,主要使用于喂养鲍壳长6cm以上阶段的鲍鱼,饲料粗蛋白含量≥28%,饲料片状个体经海水浸泡5天,全过程保持韧性、结构完整、无裂纹,不易溃散,无霉变腐败。与现有成鱼阶段的鲍鱼配合饲料(裙带30%、进口鱼粉15%、豆粕25.3%、酪蛋白3.5%、面粉19%、啤酒酵母4%、磷酸二氢钙1%、矿物质1%、甜菜碱0.6%、氯化胆碱0.3%、渔用多维0.3%)相比,本实施例制备的鲍鱼配合饲料的成本降低1610元/吨,且诱食性好。设置实验,每组包括80只体重、体长、健康相同的成鱼阶段鲍鱼,对照组为现有成鱼阶段的鲍鱼配合饲料,实验组为本实施例鲍鱼配合饲料,每组设置3平行,实验期为3个月;经对比,经本实施例配合饲料喂养的鲍鱼的摄食量较对照组提高18.9%,饲料转化效率较对照组提高15.3%,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67%,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35%。可以看出,采用本实施例的鲍鱼片状饲料相对于其他鲍鱼成鱼阶段配合饲料,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质量在海水浸泡在24h至120h区间内稳定在初始质量的2倍左右)、成本低、诱食性好,生长快,养殖效果佳,鲍鱼肉质结实有弹性,肉色呈现健康米黄色,经济效益好。实施例3、表3鲍鱼配合饲料的组成按照表3中的配方以及图1所示的流程配制鲍片状饲料,营养丰富,诱食性好、蛋白质含量≥33%;抗溃散性强,短期投喂肥满度提高快,能改善鲍鱼商品鱼的肉质和风味,建议出售前一个月集中投喂。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组成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裙带菜的含量为19%,此时鲍鱼摄食量减低。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组成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寡肽鱼溶粉的含量为4%,此时鲍鱼摄食量降低。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组成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寡肽鱼溶粉的含量为9%,此时幼鲍饲料的水中稳定性变差。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组成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米糠的含量为26%,此时幼鲍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对比例5、与实施例3的组成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苏氨酸菌体蛋白的含量为13%,此时鲍鱼摄食量降低。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