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去土功能的大蒜根须与蒜叶同时去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4584发布日期:2018-07-24 08:04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蒜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去土功能的大蒜根须与蒜叶同时去除设备。



背景技术:

大蒜(garlic)又叫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独蒜、独头蒜,是蒜类植物的统称。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农谚说“种蒜不出九(月),出九长独头”,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辣气,味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大蒜是秦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经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众喜食。

大蒜在成熟后,只有蒜头部分可以长时间保存,而蒜叶和根须均需要对其进行处理,而该项工作较为繁琐,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在现有技术中,出现有根须去除设备,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且根须常常会出现缠绕刀片的现象,造成设备的损坏;此外,蒜叶也需要去除,但是在去除根须的同时无法去除蒜叶,还需要另外进行蒜叶的去除,导致工作量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去土功能的大蒜根须与蒜叶同时去除设备,以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土功能的大蒜根须与蒜叶同时去除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上开设有蒜头通孔,蒜头通孔左侧的承载板朝左下方倾斜设置,蒜头通孔右侧的承载板朝右下方倾斜设置,且蒜头通孔上方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同时切割装置;所述蒜头通孔下侧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底端与位于壳体内底部的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下方的壳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滤网朝左下方倾斜设置,缓冲装置左侧的承载板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下侧布置有去土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同时切割装置包括刀片安装板,刀片安装板与壳体内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复位装置,刀片安装板下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刀片,且刀片安装板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升降通孔,升降板穿过升降通孔设置,且升降板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左侧的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上布置有一半的轮齿,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底端固定设置在刀片安装板的上侧,且支撑套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顶端与壳体内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刀片分别位于蒜头通孔两侧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缓冲板上侧与蒜头通孔下侧相贴合,缓冲板下方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下侧与电动推杆自由端固定连接,且支撑块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极,第一磁极上侧通过第一支撑弹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极,且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磁极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顶端与缓冲板下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呈正方体状,安装板内开设有空腔,空腔下侧的安装板上开设有移动通槽,空腔内设置有移动球,移动球右侧与空腔右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相连接,移动球左侧固定连接有铁块,且空腔左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去土装置包括竖直杆,竖直杆顶端与移动球下侧固定连接,竖直杆下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顶端与竖直杆底端固定连接,且竖直杆下部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连接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去上杆,去土杆的倾斜角度与滤网的倾斜角度相同,且去土杆下侧布置有刷毛。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承载板左端的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进出口,承载板右端的壳体侧壁上开设有根须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滤网左端的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蒜头出口,壳体底部开设有灰土出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后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继而带动两个刀片向下运动对蒜叶和根据进行同时去除工作,有效提高了对大蒜的加工效率,减少了操作工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二,当刀片作用到缓冲板上时,第一支撑弹簧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向上作用力;而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的距离减小,其排斥力增加,可以有效的对缓冲板进行缓冲作用;

第三,电磁铁产生磁性对铁块进行吸引,从而带动移动球向左侧移动,移动球带动去土装置向左侧移动;随后对电磁铁断电,磁性消失,移动球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去土装置向右侧移动;继而再次对电磁铁通入电流,如此反复便可实现去土装置的往复运动,对蒜头表面的土进行有效去除;

第四,在第二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刷毛可以始终对滤网上的蒜头进行去土,不会因刷毛位置的升高而无法去除,或因刷毛位置的降低与滤网造成干涉。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同时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图5中的a-a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去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去土功能的大蒜根须与蒜叶同时去除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承载板2上开设有蒜头通孔4,蒜头通孔4左侧的承载板2朝左下方倾斜设置,蒜头通孔4右侧的承载板2朝右下方倾斜设置,且蒜头通孔4上方的壳体1内部设置有同时切割装置5,所述同时切割装置5包括刀片安装板501,刀片安装板501与壳体1内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复位装置503,刀片安装板501下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刀片502,且刀片安装板501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板506,所述壳体1上部开设有升降通孔505,升降板506穿过升降通孔505设置,且升降板506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507,齿条507左侧的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010,支撑架5010上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09,转轴509一端与电机(图中未示出)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轴509上固定连接有齿轮508,齿轮508上布置有一半的轮齿,且齿轮508与齿条207相啮合,在需要对蒜叶和根须进行同时去除时,需要使两个刀片502同时下降,从而完成对蒜叶和根据的同时去除,其具体做法为: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509顺时针转动,转轴509顺时针转动后带动齿轮508顺时针转动,与齿轮508相啮合的齿条507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板506向下运动,继而带动两个刀片502向下运动对蒜叶和根据进行同时去除工作,有效提高了对大蒜的加工效率,减少了操作工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装置503包括支撑套筒5031,支撑套筒5031底端固定设置在刀片安装板501的上侧,且支撑套筒503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032,第一复位弹簧50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柱5033,第一导向柱5033顶端与壳体1内顶部固定连接,当升降板506下降后,会对第一复位弹簧5032进行拉伸;当齿轮508继续转动时,齿轮508与齿条507失去啮合,则刀片安装板501在第一复位弹簧5032作用下上升,以便能够进行下一次的切割处理。

所述刀片502分别位于蒜头通孔505两侧的正上方,在切割时,蒜头是位于蒜头通孔505内,则两个刀片502可以分别对蒜叶和根据进行快速有效的去除。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蒜头通孔505下侧设置有缓冲装置6,缓冲装置6底端与位于壳体1内底部的电动推杆7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缓冲板601,缓冲板601上侧与蒜头通孔4下侧相贴合,缓冲板601下方设置有支撑块602,支撑块602下侧与电动推杆7自由端固定连接,且支撑块602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603,第一凹槽603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极604,第一磁极604上侧通过第一支撑弹簧605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极606,且第一磁极604和第二磁极606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磁极606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607,第一支撑柱607顶端与缓冲板601下侧固定连接,当刀片502作用到大蒜上时,为了提高切割效果,需要使大蒜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则不会产生蒜叶无法切断与蒜头一起向下运动现象的发生,因此设置有缓冲板601,缓冲板601对大蒜头进行支撑,同时为了防止刀片502对缓冲板601造成较大的冲击力,还需要设置一定的缓冲量:当刀片502作用到缓冲板601上时,第一支撑弹簧605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向上作用力;而第一磁极604和第二磁极606之间的距离减小,其排斥力增加,可以有效的对缓冲板进行缓冲作用;一次切割结束后,使电动推杆7的自由端下降,则切割后的蒜头从蒜头通孔4内冒出,然后电动推杆7的自由端朝上运动,进行下一次的切割处理。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2下方的壳体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10,滤网10朝左下方倾斜设置,缓冲装置6左侧的承载板2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下侧布置有去土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安装板801,安装板801呈正方体状,安装板801内开设有空腔802,空腔802下侧的安装板801上开设有移动通槽803,空腔802内设置有移动球805,移动球805右侧与空腔802右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806相连接,移动球805左侧固定连接有铁块807,且空腔802左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804,切割后的蒜头落到滤网10上后向左下方运动,由于蒜头晒干后,表面残留的土也被干燥,此时对残留的土进行去除较为方便,此处对电磁铁804通入电流,电磁铁804产生磁性对铁块807进行吸引,从而带动移动球805向左侧移动,移动球805带动去土装置9向左侧移动;随后对电磁铁804断电,磁性消失,移动球805在第二复位弹簧806作用下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去土装置9向右侧移动;继而再次对电磁铁804通入电流,如此反复便可实现去土装置9的往复运动,对蒜头表面的土进行有效去除;

此处对电磁铁804通入脉冲电流即可保证磁性的间歇性产生,而脉冲电流为现有技术。

请参阅图1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去土装置9包括竖直杆901,竖直杆901顶端与移动球805下侧固定连接,竖直杆901下方设置有连接柱902,连接柱90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二凹槽903,第二凹槽903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弹簧904,第二支撑弹簧904顶端与竖直杆901底端固定连接,且竖直杆901下部位于第二凹槽903内;所述连接柱902底端固定连接有去土杆905,去土杆905的倾斜角度与滤网10的倾斜角度相同,且去土杆905下侧布置有刷毛906,去土装置9往复移动后,底部布置去土杆905上的刷毛906对蒜头表面的土进行有效的去除;而在第二支撑弹簧904的作用下,刷毛906可以始终对滤网10上的蒜头进行去土,不会因刷毛906位置的升高而无法去除,或因刷毛906位置的降低与滤网10造成干涉。

所述承载板2左端的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出口11,承载板2右端的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根须出口12,将整颗大蒜3从进出口11处送入,切割下来的蒜叶从进出口11处排出,根须从根须出口12排出。

所述滤网10左端的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蒜头出口13,壳体1底部开设有灰土出口14。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在需要对蒜叶和根须进行同时去除时,需要使两个刀片502同时下降,从而完成对蒜叶和根据的同时去除,其具体做法为: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509顺时针转动,转轴509顺时针转动后带动齿轮508顺时针转动,与齿轮508相啮合的齿条507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板506向下运动,继而带动两个刀片502向下运动对蒜叶和根据进行同时去除工作,有效提高了对大蒜的加工效率,减少了操作工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升降板506下降后,会对第一复位弹簧5032进行拉伸;当齿轮508继续转动时,齿轮508与齿条507失去啮合,则刀片安装板501在第一复位弹簧5032作用下上升,以便能够进行下一次的切割处理;

当刀片502作用到大蒜上时,为了提高切割效果,需要使大蒜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则不会产生蒜叶无法切断与蒜头一起向下运动现象的发生,因此设置有缓冲板601,缓冲板601对大蒜头进行支撑,同时为了防止刀片502对缓冲板601造成较大的冲击力,还需要设置一定的缓冲量:当刀片502作用到缓冲板601上时,第一支撑弹簧605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向上作用力;而第一磁极604和第二磁极606之间的距离减小,其排斥力增加,可以有效的对缓冲板进行缓冲作用;一次切割结束后,使电动推杆7的自由端下降,则切割后的蒜头从蒜头通孔4内冒出,然后电动推杆7的自由端朝上运动,进行下一次的切割处理;

由于蒜头晒干后,表面残留的土也被干燥,此时对残留的土进行去除较为方便,此处对电磁铁804通入电流,电磁铁804产生磁性对铁块807进行吸引,从而带动移动球805向左侧移动,移动球805带动去土装置9向左侧移动;随后对电磁铁804断电,磁性消失,移动球805在第二复位弹簧806作用下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去土装置9向右侧移动;继而再次对电磁铁804通入电流,如此反复便可实现去土装置9的往复运动,对蒜头表面的土进行有效去除;

去土装置9往复移动后,底部布置去土杆905上的刷毛906对蒜头表面的土进行有效的去除;而在第二支撑弹簧904的作用下,刷毛906可以始终对滤网10上的蒜头进行去土,不会因刷毛906位置的升高而无法去除,或因刷毛906位置的降低与滤网10造成干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