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除畜禽粪便臭味的微生物-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7651发布日期:2018-11-07 08:0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粪便除臭剂,特别涉及一种祛除畜禽粪便臭味的微生物-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畜牧业养殖逐渐从传统的饲养模式向集约化、区域化方向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畜禽粪便的污染进入水体、土壤、大气,给养殖场附近的环境以及周边地区居民造成了很大的生态压力。饲料中添加微生物的方法,是从源头减排污染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但实际应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其作用受畜禽自身生理机能的影响,若畜禽因自身病理因素,影响其消化吸收时,微生物除臭剂的除臭效果就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祛除畜禽粪便臭味的微生物-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祛除畜禽粪便臭味的微生物-中药合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微生物可溶性粉1~3份和中药可溶性粉0.3~0.7份,所述微生物可溶性粉包括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与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其比例为1~3:1;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可溶性粉包括以下组份:焦山楂25~45份、焦神曲15~30份、焦麦芽20~40份、槟榔20~45份、苍术25~40份、陈皮20~45份、厚朴15~35份、其余为甘草,总份数为200份。

一种祛除畜禽粪便臭味的微生物-中药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化后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鞘氨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2h后,进行离心,收集菌体,然后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液,再进行离心,收集菌体,加入1%的蔗糖和1%的淀粉溶液使其充分溶解,将菌液倒入培养皿中,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微生物可溶性粉;

(2)将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槟榔、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去除杂质,加水浸泡50~70min后,大火煮沸,文火煎熬25~35min,过滤,取其滤液,药材再加水大火煮沸,文火煎熬25~35min,过滤,取其滤液,将两次收集的滤液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平皿中,于超低温冰箱中速冻,将完全冰冻的药液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即得中药可溶性粉剂;

(3)取微生物可溶性粉1~3份、中药可溶性粉剂0.3~0.7份,水1000份配制成溶液进行喂食,现用现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分别将2~4份细菌巨大芽孢杆菌、2~4份鞘氨醇单胞菌加入到100~120份的水中,活化25~35分钟,所述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鞘氨醇单胞菌的接种量均为1.5~2.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离心的转速为6000r/min,离心时间为10~20min。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1%的蔗糖和1%的淀粉溶液的加入量总共为200ml。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50℃,真空度为11~15pa。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各中药在砂锅中进行煮沸和文火煎熬。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50℃,真空度为1~2pa。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巨大芽孢杆菌和鞘氨醇单胞菌的硝化作用及中药配方促进畜禽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降低粪便中的氮含量而减少畜禽粪便臭味。焦山楂、焦麦芽和焦神曲有健脾和胃以及舒肝化滞等功效,含多种酶类和维生素,可以调节肠道功能,消除肠道病菌,可有助于提高胰液的分泌量,同时增加蛋白质总量和淀粉酶活性,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消化系统吸收,有助于提高畜禽的食欲;苍术具有祛湿健脾之功效,促进气血运行;陈皮具有缓解腹胀,脾胃气滞等症状;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抑制胃酸分泌过多,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这些中药可调节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增强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增加了畜禽对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进而提高了微生物制剂的除臭效果。

本发明的微生物-中药合剂除臭剂,不仅可以祛除畜禽粪便臭味,还可以促进畜禽消化机能,增加饲料利用率和鸡的生产性能;此添加剂为微生物-中药合剂,用量小,无毒副作用;改善了畜禽养殖环境,卫生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将3g细菌巨大芽孢杆菌、3g鞘氨醇单胞菌分别加入到110ml水中,活化30min,取活化后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4ml、鞘氨醇单胞菌4ml分别接种到200ml的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0h后,以6000r/mim进行离心,离心15min,收集菌体,然后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液,再以6000r/mim进行离心,离心15min,收集菌体,加入100ml的1%蔗糖和100ml的1%淀粉溶液充分溶解,将菌液倒入培养皿中,在真空度为13pa,冷冻温度为-50℃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分别得到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和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每克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中,巨大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109cfu/g;每克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中,鞘氨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0.6×109cfu/g;

(2)将焦山楂35g、焦神曲20g、焦麦芽25g、槟榔30g、苍术35g、陈皮25g、厚朴25g、甘草5g,去除杂质,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60min后,大火煮沸,文火煎熬30min,过滤,取其滤液,药材再加水大火煮沸,文火煎熬30min,过滤,取其滤液,将两次收集的滤液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平皿中,于超低温冰箱中速冻,在真空度为1.5pa,冷冻温度为-50℃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即得中药可溶性粉剂;

(3)取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1.2g、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0.8g,中药可溶性粉剂0.5g,水1000g配制成溶液进行喂食,现用现配。

实施例2:

(1)将2g细菌巨大芽孢杆菌、2g鞘氨醇单胞菌分别加入到100ml水中,活化25min,取活化后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5ml、鞘氨醇单胞菌5ml分别接种到200ml的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h后,以6000r/mim进行离心,离心10min,收集菌体,然后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液,再以6000r/mim进行离心,离心20min,收集菌体,加入120ml的1%蔗糖和80ml1%的淀粉溶液充分溶解,将菌液倒入培养皿中,在真空度为11pa,冷冻温度为-50℃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分别得到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和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每克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中,巨大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109cfu/g;每克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中,鞘氨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0.6×109cfu/g;

(2)焦山楂25g、焦神曲20g、焦麦芽20g、槟榔40g、苍术25g、陈皮35g、厚朴30g、甘草5g,去除杂质,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50min后,大火煮沸,文火煎熬25min,过滤,取其滤液,药材再加水大火煮沸,文火煎熬35min,过滤,取其滤液,将两次收集的滤液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平皿中,于超低温冰箱中速冻,在真空度为1.0pa,冷冻温度为-50℃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即得中药可溶性粉剂;

(3)取两种菌种的微生物可溶性粉各1.5g、中药可溶性粉剂0.7g,水1000g配制成溶液进行喂食,现用现配。

实施例3:

(1)将4g细菌巨大芽孢杆菌、4g鞘氨醇单胞菌分别加入到120ml水中,活化35min,取活化后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3ml、鞘氨醇单胞菌3ml分别接种到200ml的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2h后,以6000r/mim进行离心,离心20min,收集菌体,然后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液,再以6000r/mim进行离心,离心10min,收集菌体,加入80ml的1%蔗糖和120ml的1%淀粉溶液充分溶解,将菌液倒入培养皿中,在真空度为15pa,冷冻温度为-50℃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分别得到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和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每克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中,巨大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109cfu/g;每克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中,鞘氨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0.6×109cfu/g;

(2)将焦山楂30g、焦神曲15g、焦麦芽30g、槟榔35g、苍术35g、陈皮20g、厚朴23g、甘草12g,去除杂质,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70min后,大火煮沸,文火煎熬35min,过滤,取其滤液,药材再加水大火煮沸,文火煎熬25min,过滤,取其滤液,将两次收集的滤液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平皿中,于超低温冰箱中速冻,在真空度为2.0pa,冷冻温度为-50℃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即得中药可溶性粉剂;

(3)取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可溶性粉0.65g、鞘氨醇单胞菌微生物可溶性粉0.35g,中药可溶性粉剂0.3g,水1000g配制成溶液进行喂食,现用现配。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