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4801发布日期:2018-10-30 15:0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营养全面,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类食品、蛋类食品搭配,其营养可以和蛋、奶的营养相比,甚至还超过蛋和奶的营养。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大豆的加工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等处理,使大豆更适合食用或成为符合作其他食品原料,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大豆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卡粒、碎粒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可视窗、固定座、进料口、第二可视窗、电机、传动带、传动轮、传动轴、悬臂、排杆装置、排杆扇、清选筒、清选通道、脱离装置、杆粒分离装置、收集装置、机架、出料口、离心装置、万向轮、推动装置、固定板、第一透明塑料板、左框架、紧固板、右框架、第二透明塑料板、排杆扇叶片、锁定杆、限位装置、稳固装置、通孔、弹性部件、内基座、硬质塑料层。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万向轮配装在机架上;在机架上部连接悬臂,电机固装在悬臂外侧部上,在悬臂内侧部上立向可转动地配装传动轴,传动轮固装在传动轴上侧部上,传动带连接在电机和传动轮上,在传动轴下侧部上固装排杆扇,排杆装置固装在悬臂内侧下部上,且位于排杆扇外部,将其整体包容;在排杆扇下侧部上依次固装清选筒和脱离装置,排杆扇与清选筒、脱离装置成一体;所述杆粒分离装置连接在清选筒和脱离装置外部,杆粒分离装置上端部固定在排杆装置下侧部上,在杆粒分离装置下端配装带有出料口的收集装置。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在脱离装置内部设置有清选通道离心装置连接在机架上,清选通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清选筒和离心装置连接;固定座设置在机架上端部上;在杆粒分离装置外部连接第一可视窗和第二可视窗,将杆粒分离装置整体密封包容;第二可视窗由左框架及配装在左框架上的进料口、固定板、第一透明塑料板、紧固板连接构成,进料口在左框架右下方呈下倾配装,进料口中心线与传动轴轴向成65°-75°角,第一可视窗由右框架及配装在右框架上的固定板、紧固板、第二透明塑料板连接构成,紧固件组将左框架上的紧固板和右框架上的紧固板固定,左框架上的固定板和右框架上的固定板分别与机架上的固定座铰连接。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万向轮的轮轴上连接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的其两臂骑跨在所述万向轮的两侧;所述两臂上开有对齐的圆形孔,所述万向轮的转轴与该两个通孔间隙配合;所述两臂之间沿万向轮的径向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稳固装置的底部上,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轮的轮面相抵。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脱离装置中的大豆脱离齿包括内基座和硬质塑料层,所述硬质塑料层覆盖在内基座表面,且内基座和硬质塑料层的形状相同,均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尖部进行了钝化处理,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每个大豆脱离齿之间均形成了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这样大豆在脱离装置中运动时,不容易卡在大豆脱离齿之间,可有效避免卡粒问题的产生,另外,由于内基座表面覆盖了一层硬质塑料层,既能够为大豆提供足够的分离作用,又不会破坏大豆的表面,甚至造成碎粒,从而保证大豆的加工质量,提高大豆的加工品相。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稳固装置两臂为三角形,所述稳固装置可以旋转收起至露出万向轮的轮面与地面接触;这样方便整个机架的移动。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排杆扇上的排杆扇叶片整体呈扭曲状;具有整体扭曲状的排杆扇叶片产生的上升的吸运气流更大。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稳固装置上开有通孔,所述机架上设有锁定杆,稳固装置收起时,锁定杆穿过通孔,挂起稳固装置,使得稳固装置在移动机架的过程中,更为稳定。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稳固装置上开有两个所述通孔,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所述锁定杆,使得稳固装置在移动机架的过程中,更为稳定。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两个锁定杆上均设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制稳固装置收起时的位置,能让弹性部件与所述万向轮的轮面分离,减小摩擦力,方便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创造结构设计合理,稳固装置不仅使得整个机体在工作时保持稳定,还达到了加快筛分的效果,另外,本发明设计的大豆脱离齿不仅能够有效将大豆从豆荚中分离出来,还不会对大豆的表面造成破坏,大幅度改善加工大豆的品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可视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可视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排杆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工装置中稳固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加工装置中稳固装置部分侧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脱离装置中的大豆脱离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附图标记代表:1、第一可视窗,2、固定座,3、进料口,4、第二可视窗,5、电机,6、传动带,7、传动轮,8、传动轴,9、悬臂,10、排杆装置,11、排杆扇,12、清选筒,13、清选通道,14、脱离装置,15、杆粒分离装置,16、收集装置,17、机架,18、出料口,19、离心装置,20、万向轮,21、推动装置,22、固定板,23、第一透明塑料板,24、左框架,25、紧固板,26、右框架,27、第二透明塑料板,28、排杆扇叶片,29、锁定杆,291、限位装置,30、稳固装置,301、通孔,302、弹性部件,31、内基座,32、硬质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一种多功能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可视窗1、固定座2、进料口3、第二可视窗4、电机5、传动带6、传动轮7、传动轴8、悬臂9、排杆装置10、排杆扇11、清选筒12、清选通道13、脱离装置14、杆粒分离装置15、收集装置16、机架17、出料口18、离心装置19、万向轮20、推动装置21、固定板22、第一透明塑料板23、左框架24、紧固板25、右框架26、第二透明塑料板27、排杆扇扇叶28、锁定杆29、限位装置291、稳固装置30、通孔301、弹性部件302,31、内基座,32、硬质塑料层。

一种多功能加工装置,所述万向轮20、推动装置21配装在机架17上;在机架17上部固装悬臂9,电机5固装在悬臂9外侧部上,在悬臂9内侧部上立向可转动地配装传动轴8,传动轮7固装在传动轴8上侧部上,传动带6连接在电机5和传动轮7上,在传动轴8下侧部上固装排杆扇11,排杆装置10固装在悬臂9内侧下部上,且位于排杆扇11外部,将其整体包容;在排杆扇11下侧部上依次固装清选筒12和脱离装置14,排杆扇11与清选筒12、脱离装置14成一体;杆粒分离装置15连接在清选筒12和脱离装置14外部,杆粒分离装置15上端部固定在排杆装置10下侧部上,在杆粒分离装置15下端配装带有出料口18的收集装置16;在脱离装置14内部设置清选通道13,离心装置19安装在机架17上,清选通道1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清选筒12和离心装置19连通;固定座2设置在机架17上端部上;在杆粒分离装置15外部连接第一可视窗1和第二可视窗4,将杆粒分离装置15整体密封包容。

一种多功能加工装置,所述第二可视窗4由左框架24及配装在左框架24上的进料口3、固定板22、第一透明塑料板23、紧固板25连接构成;第一可视窗1由右框架26及配装在右框架26上的固定板22、紧固板25、第二透明塑料板27连接构成,紧固件组将左框架24上的紧固板25和右框架26上的紧固板25固定,左框架24上的固定板22和右框架26上的固定板22分别与机架17上的固定座2铰连接;进料口3在左框架24右下方呈下倾配装,进料口3中心线与传动轴8轴向成65°-75°角;排杆扇11上的排杆扇扇叶28整体呈扭曲状。

一种多功能加工装置,所述脱离装置14中的大豆脱离齿包括内基座31和硬质塑料层32,所述硬质塑料层32覆盖在内基座31表面,且内基座31和硬质塑料层32的形状相同,均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尖部进行了钝化处理,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每个大豆脱离齿之间均形成了开口大、底部小的结构,这样大豆在脱离装置14中运动时,不容易卡在大豆脱离齿之间,可有效避免卡粒问题的产生,另外,由于内基座31表面覆盖了一层硬质塑料层32,既能够为大豆提供足够的分离作用,又不会破坏大豆的表面,甚至造成碎粒,从而保证大豆的加工质量,提高大豆的加工品相。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稳固装置30上开有通孔301,所述机架17上连接锁定杆29,稳固装置30收起时,锁定杆29穿过通孔301,挂起稳固装置30,使得稳固装置30在移动机架17的过程中,更为稳定。

一种多功能大豆加工装置,所述两个锁定杆29上均设有限位装置291,用于限制稳固装置30收起时的位置,能让弹性部件302与所述万向轮20的轮面分离,减小摩擦力,方便移动。

工作原理:由固定在悬臂9上的电机5输出动力通过传动带6和传动轮7传递给传动轴8,传动轴8带动脱离装置14、清选筒12和排杆扇11同步旋转;待脱物通过向下倾斜的进料口3喂入,在高速旋转的脱离装置14离心力作用下,使待脱物料被带入脱粒室内,待脱物通过脱离装置14上的大豆脱离齿反复击打进行脱粒,由于进料口3的结构设计,不会出现物料反吐现象;与此同时物料在脱离装置14和清选筒12的作用下向上运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豆、外壳和碎茎秆从杆粒分离装置15的筛孔中分离出来进入沉降室,长茎秆被运输到排杆装置10,再被高速旋转的排杆扇11排出机外;在高速旋转的排杆扇11的作用下,具有整体扭曲状的排杆扇扇叶28产生的负压通过杆粒分离装置15的筛孔在沉降室内形成上升的吸运气流,比重较小的杂质被上升的气流带入排杆装置10,通过排杆扇11排出机外;比重较大的大豆、外壳、碎茎秆等通过收集装置16落到出料口18上面,出料口18下设有产生上升气流的离心装置19,离心装置19产生的高压垂直气流将绝大部分外壳和碎茎秆通过清选通道13和清选筒12吹入脱粒室内,在排杆扇11的作用下被运输到排杆装置10内,然后由排杆扇11排出机外,大豆顺着倾斜的出料口18进入收集箱;脱粒完毕后打开左、第一可视窗,对残留在壳体内的碎茎秆和大豆进行快速清理。

万向轮20的轮轴上设有稳固装置30;稳固装置30的两臂为三角形,骑跨在所述万向轮20的两侧;所述两臂上开有对齐的椭圆形孔,所述万向轮20的转轴自由的穿过该两个通孔301,通孔301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的直径;所述两臂之间沿万向轮20的径向设有弹性部件302;所述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稳固装置30的底部上,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轮20的轮面相抵。

当需要移动时,将稳固装置30旋转至露出万向轮20的轮面与地面接触即可。稳固装置30上开有两个通孔,机架17上设有两个锁定杆29,两个锁定杆29上均设有限位装置291,用于限制稳固装置30收起时的位置能让弹性部件302与所述万向轮20的轮面分离,减小摩擦力,方便移动。

使用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