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珠形苦丁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1579发布日期:2018-09-29 00:0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珠形苦丁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及华南地区(江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是纯天然保健饮料。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袋泡苦丁茶、苦丁茶冲剂、苦丁茶含片、复合型苦丁茶等。

苦丁茶的传统加工方式是:将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萎凋,萎凋可以是自然萎凋、日照萎凋和加温萎凋;萎凋后的茶叶依次进行杀青和揉捻,最后进行干燥即可。这样的方式加工的苦丁茶,其外形一般以片状的较多,而由于苦丁茶干燥后叶片比较薄脆,所以片状的形态容易导致在包装、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而破碎,进而影响其销售,并且冲泡后茶汤中容易有较多的细小碎片,影响茶汤的澄清度,所以口感和经济价值都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珠形苦丁茶的加工工艺,以解决传统苦丁茶加工工艺得到的苦丁茶呈片状,导致易破碎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珠形苦丁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萎凋:将采摘的新鲜叶放在摊青室中进行萎凋6~8h,鲜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避免阳光直射,得到茶青;

步骤二、杀青:准备洁净的炒锅,将锅烧热至发红,在锅壁抹上植物油,然后倒入清水,将清水煮沸后把萎凋得到的茶青放入,边放便搅拌,待茶青在沸水中加热30~60s后将茶青滤出;

步骤三、冷却:步骤二种滤出的茶青立即放入12~17℃的凉水中冷却;

步骤四、脱水:冷却后的茶青放入脱水机中脱水,取出解块使其松散;

步骤五、初揉:采用手工揉捻,在58~68℃下进行揉捻,揉捻时沿同一方向揉捻15~20min,揉捻过程中一边揉捻一般抖动;

步骤六、复揉:初揉完成后,放置15~20min再进行第二次揉捻,复揉时间为15~20min,每3~5min更换一次力度;

步骤七、做形:采用手工做形,将复揉后的茶叶置于手心,两手相互揉戳,揉戳6~8次,每次揉戳6~10s,每次揉戳的方向保持一致,每次揉戳过后两手相互按压手心的茶叶;

步骤八、炒干:做形完成后,烧制炒锅,使锅温在70~80℃,快速翻炒至茶堆的含水量低于7%,即可起锅。

本发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方案将萎凋后的茶青使用沸水进行杀青,茶青在沸水中停留30~60s,这种杀青方式以及杀青的时间内,可以是叶片表皮的气孔极具张开,使其中的有机物质在相对高温下相互转化和溢出细胞外,利于增强苦丁茶的茶香。

2、本发明方案的杀青方式,在锅壁涂抹植物油可以在加入清水后,在清水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对水温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避免加入茶叶后水温急剧下降而不利于茶叶均匀的杀青,另外,植物油可以少量的附着在茶青的表面,在杀青的时间内,可以在叶面气孔张开的同时,将茶叶中的芳香性气味成分溶解到细胞外,提升了茶叶的香味浓度。

3、杀青后立即凉水冷却,可以使张开的气孔遇冷又急速收缩,将芳香性气味成分锁住。同时,冷热交替,可以使茶叶中的香草腥味明显的消除,而且能够避免较长时间的高温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

4、两次揉捻可以确保茶叶均匀的呈现出卷曲状态,增强每一粒茶叶的硬度,进而增强每一粒茶叶抵抗外力而不轻易破碎的强度。

5、本发明方案的做形方式,在揉戳的过程中叶片逐渐卷曲,获得的茶叶成原颗粒状,而且揉戳6~8次,每次揉戳6~10s,每次揉戳的方向保持一致,每次揉戳过后两手相互按压手心的茶叶,经过这样的过程,卷曲后的茶叶在炒干及存放过程中都不易张开,冲泡的时候遇水逐渐舒展开,舒展开的叶片完整,无杂物,茶汤清透。

进一步,步骤一中摊青室内的温度为15~20℃;湿度为75%~85%。萎凋的目的是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促进鲜叶中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而每种茶叶的叶片厚度、大小和构造是有所区别的,本方案是无数次的验证后确定的适合苦丁茶的萎凋温度和湿度,在此条件下萎调的苦丁茶鲜叶的叶质柔软而不出现暗黄,青草气味明显变淡,其外观和气味都是最佳的状态。

进一步,步骤二中,锅壁抹油后使用皮纸将油擦拭掉,以至于锅中无青烟冒出。锅壁涂抹油后,如果涂抹量稍多,则锅底会积油,经过高温后油易变黑冒浓烟,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茶叶表面明显的留下油渍,影响苦丁茶的外观,所以采用本方案可以解决前述缺陷问题。

进一步,步骤二中使用的植物油为茶油。茶油具有茶的清香味,所以使用茶油加工苦丁茶能够增添茶香味,主要可以避免其他植物油导致串味而影响苦丁茶本身的气味。

进一步,步骤三中凉水的温度为15℃。水温过低会将茶叶的温度降低过多,在揉捻的时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通过摩擦升高茶叶温度,才能够使得揉捻的效果产生,水温过高则有可能中部的一些茶叶温度不能够快速的降低,使得高温持续的时间稍有延长,容易导致部分茶叶的叶片被烫熟,这样就会影响茶叶的口感,所以通过验证确定本方案的温度是最适宜的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珠形苦丁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萎凋:萎凋:将采摘的新鲜叶放在摊青室中进行萎凋,摊青室内的温度为15~20℃;湿度为80%,萎凋8h,鲜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避免阳光直射,得到茶青;

步骤二、杀青:准备洁净的炒锅,将锅烧热至发红,在锅壁抹上花生油、葵花油、橄榄油、茶油等植物油,优选茶油,抹油后停留8~10s后使用皮纸将多余的油擦拭掉,以至于锅中无青烟冒出;然后倒入清水,将清水煮沸后把萎凋得到的茶青放入,边放便搅拌,待茶青在沸水中加热30~60s后将茶青滤出;

步骤三、冷却:步骤二种滤出的茶青立即放入17℃的凉水中冷却;

步骤四、脱水:冷却后的茶青放入脱水机中脱水,取出解块使其松散;

步骤五、初揉:采用手工揉捻,在58~68℃下进行揉捻,揉捻时沿同一方向揉捻15~20min,揉捻过程中一边揉捻一般抖动;

步骤六、复揉:初揉完成后,放置15~20min再进行第二次揉捻,复揉时间为15~20min;初揉和复揉都按照“轻——重——轻”的揉捻原则进行,每3~5min更换一次力度;

步骤七、做形:采用手工做形,将复揉后的茶叶置于手心,两手相互揉戳,揉戳7次,每次揉戳6~10s,每次揉戳的方向保持一致,每次揉戳过后两手相互按压手心的茶叶,按压以重→轻→重的原则进行;

步骤八、炒干:做形完成后,烧制炒锅,使锅温在70~80℃,快速翻炒至茶堆的含水量低于7%,即可起锅。

实施例2:一种珠形苦丁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萎凋:萎凋:将采摘的新鲜叶放在摊青室中进行萎凋,摊青室内的温度为15~20℃;湿度为80%,萎凋8h,鲜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避免阳光直射,得到茶青;

步骤二、杀青:准备洁净的炒锅,将锅烧热至发红,在锅壁抹上花生油、葵花油、橄榄油、茶油等植物油,优选茶油,抹油后停留8~10s后使用皮纸将多余的油擦拭掉,以至于锅中无青烟冒出;然后倒入清水,将清水煮沸后把萎凋得到的茶青放入,边放便搅拌,待茶青在沸水中加热30~60s后将茶青滤出;

步骤三、冷却:步骤二种滤出的茶青立即放入15℃的凉水中冷却;

步骤四、脱水:冷却后的茶青放入脱水机中脱水,取出解块使其松散;

步骤五、初揉:采用手工揉捻,在58~68℃下进行揉捻,揉捻时沿同一方向揉捻15~20min,揉捻过程中一边揉捻一般抖动;

步骤六、复揉:初揉完成后,放置15~20min再进行第二次揉捻,复揉时间为15~20min;初揉和复揉都按照“轻——重——轻”的揉捻原则进行,每3~5min更换一次力度;

步骤七、做形:采用手工做形,将复揉后的茶叶置于手心,两手相互揉戳,揉戳6次,每次揉戳6~10s,每次揉戳的方向保持一致,每次揉戳过后两手相互按压手心的茶叶,按压以重→轻→重的原则进行;

步骤八、炒干:做形完成后,烧制炒锅,使锅温在70~80℃,快速翻炒至茶堆的含水量低于7%,即可起锅。

实施例3:一种珠形苦丁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萎凋:萎凋:将采摘的新鲜叶放在摊青室中进行萎凋,摊青室内的温度为15~20℃;湿度为80%,萎凋8h,鲜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避免阳光直射,得到茶青;

步骤二、杀青:准备洁净的炒锅,将锅烧热至发红,在锅壁抹上花生油、葵花油、橄榄油、茶油等植物油,优选茶油,抹油后停留8~10s后使用皮纸将多余的油擦拭掉,以至于锅中无青烟冒出;然后倒入清水,将清水煮沸后把萎凋得到的茶青放入,边放便搅拌,待茶青在沸水中加热30~60s后将茶青滤出;

步骤三、冷却:步骤二种滤出的茶青立即放入12℃的凉水中冷却;

步骤四、脱水:冷却后的茶青放入脱水机中脱水,取出解块使其松散;

步骤五、初揉:采用手工揉捻,在58~68℃下进行揉捻,揉捻时沿同一方向揉捻15~20min,揉捻过程中一边揉捻一般抖动;

步骤六、复揉:初揉完成后,放置15~20min再进行第二次揉捻,复揉时间为15~20min;初揉和复揉都按照“轻——重——轻”的揉捻原则进行,每3~5min更换一次力度;

步骤七、做形:采用手工做形,将复揉后的茶叶置于手心,两手相互揉戳,揉戳8次,每次揉戳6~10s,每次揉戳的方向保持一致,每次揉戳过后两手相互按压手心的茶叶,按压以重→轻→重的原则进行;

步骤八、炒干:做形完成后,烧制炒锅,使锅温在70~80℃,快速翻炒至茶堆的含水量低于7%,即可起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