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磨豆干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3698发布日期:2018-11-20 18:24阅读:3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磨豆干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豆干是豆腐干的简称,中国传统豆制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久放不坏,是中国各大菜系中都有一道美食;豆干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手磨豆干制作方法,主料为:大豆、大茴、小茴、甘草、肉桂、公丁研成粉末成为五香粉,精盐或酱油,栀子水。

一种手磨豆干制作方法,加工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优秀大豆先用石磨干磨,除去豆皮,再通过水浸、磨浆、开水冲浆、过滤、煮沸、点卤,然后将豆腐脑妥入以稀布垫的木方格内,四角复包,压榨至干,成白豆腐干;

步骤2、将白豆腐干抹上五香粉和精盐,腌制后,清水洗净,用光滑嫩石将其下面磨至光滑,景干后抹上栀子水染成黄色;

步骤3、将豆腐干放在特制烘笪上,微火烘焙;

作为优选,大豆应选择色泽光亮、籽粒大小均匀、颗粒饱满,杂质小于5%、粗蛋白大于34%,水分小于18%的豆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实施例:一种手磨豆干制作方法,加工步骤如下:准备大豆60千克做加工前的清洁处理:清除大豆中的杂质,如泥土、沙子、石块、金属、草籽等,并且洗掉部分大豆表面的微生物,防止浸泡时大豆变质,要求冲洗到水清亮;然后浸泡60千克大豆在110千克水中,容器的容积需2.1立方米,软水浸泡的豆腐出品率高于井水或河水,判定浸泡适度的标准:籽粒吸水后膨胀饱满无皱皮现象,表皮脱落小于三分之一,将豆粒分开后无黄心,也不发白,中心部分呈细凹线;将两千克大豆加水4.7千克水,采用分次加水,多次磨制,浆渣分离的工艺,要求浆液无渣、细腻,浆渣用手捏无浆汁、不粘手;然后连续进行煮浆,将热豆浆均匀加入凝固剂后达到充分凝固要有一个过程时间一般为8到18分钟;点浆成形的豆腐脑进行破碎、压榨;切制后的胚子要及时移到通风处,最后烘烤胚子温度调至80到105℃之间,时间18到23分钟之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磨豆干制作方法,通过原料成分进行选取与搭配,进而使得手磨豆干的口感和营养成分较为合理,并且本发明在通过在制备工艺中,将大豆进行干磨、清水洗净、烘焙处理,进而使得制备的豆干的口感得到改善,并且在豆干的制作过程中,与其他原料发生微观生化反应,进而提高了豆干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渝金源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5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