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型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5993发布日期:2018-11-14 01:0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红茶制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花香型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红茶是利用乌龙茶茶青作为原料,经晒青、晾青、做青后,进行揉切、发酵、干燥、精制等工序加工而成。乌龙红茶不仅具有乌龙茶花香的鲜灵持久,而且还有红茶鲜浓强的滋味、冲奶茶香味极佳的特点,加奶后汤色棕红或玫瑰红芳香味浓爽,冷、热茶汤均能口齿留香。

但是目前制作的乌龙红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发酵过程不稳定,茶浆味道出不来以及干燥过程控制不好等等,导致花香味道不浓郁,且发酵过度等使得红茶的品质遭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发酵过程稳定,茶浆的味道浓郁,且花香味道浓,发酵不过度的具有花香型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花香型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

(1)首先采摘新鲜的乌龙茶茶叶,在20-25℃进行晾青10-18小时;

(2)让后将晾青后的茶叶进行摇青,摇青分为两次操作:第一次摇青3-5min,然后搁置1.5-2.5小时之后进行第二次摇青15-25min;

(3)将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即采用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60-70min;

(4)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35℃,时间为3-4小时,发酵时的环境湿度控制为85-90%;

(5)将发酵后的茶叶过红锅:具体的将铁锅烧热至80-90℃,茶叶在该温度范围内的热锅中翻炒3-5min;

(6)将过红锅后的茶叶再进行一次揉捻,揉捻时间为4-6min;

(7)揉捻结束后进行干燥:第一次在100-115℃下干燥10-15min,第二次在80-90℃下干燥25-35min。

作为优选,步骤(2)第一次摇青4-4.5min,然后搁置2小时之后进行第二次摇青18-22min。

作为优选,步骤(4)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9-30℃,时间为3.5-4小时,发酵时的环境湿度控制为88-90%。

作为优选,步骤(6)再进行一次揉捻的揉捻时间为5min.

作为优选,步骤(7)揉捻结束后进行干燥:第一次在108-110℃下干燥12-15min,第二次在85-90℃下干燥28-32min。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精确控制晾青的时间不超过18小时,这种时间的控制可以保证红茶的品质不受到影响,且还能有效的实现晾青的效果,香味最佳;且晾青后的茶叶不会出现爆点、枯萎暗淡,汤涩口等不良现象发生。

2.本发明的摇青工艺采用两次先后不同时间段和摇青时间的控制,可以保证乌龙红茶的滋味浓厚耐泡、香气明显。

3.本发明的发酵精确控制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糖苷酶类的水解,充分发挥其花香型气味,获得的产品花香型更加的浓郁持久。

4.本发明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过红锅步骤,且精确限定了红锅的温度和翻炒时间,这些参数和步骤的设定可以使得茶叶充分的定型,不再会产生二次发酵或者自发酵,从而锁定茶叶内的各种营养成分和香味成分,获得的茶叶花香味道更加的浓郁且散发持久,味道稳定。

5.本发明还进行了第二次揉捻,这一步揉捻可以将茶叶中的茶浆进一步释放出来,使得茶叶的茶香味更浓,且浓度更高,可以多次浸泡,色泽气味变化不明显。

6.本发明的干燥采用两次干燥,两次干燥,降低茶叶含水量,利用高温停止酶促氧化作用,散失青臭气。

7.本发明采用乌龙茶作为红茶原料,并且首次采用过红锅工艺和复揉捻工艺(第二次揉捻),保证茶叶发酵恰到好处,而且茶香味和花香味更加浓郁充实,多次浸泡仍然能保证味道的稳定性。且整个处理工艺参数和步骤的设定形成协同作用,最终解决现有红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有花香型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

(1)首先采摘新鲜的乌龙茶茶叶,在25℃进行晾青10小时;

(2)让后将晾青后的茶叶进行摇青,摇青分为两次操作:第一次摇青4min,然后搁置2小时之后进行第二次摇青20min;

(3)将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即采用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60min;

(4)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时间为3.5小时,发酵时的环境湿度控制为90%;

(5)将发酵后的茶叶过红锅:具体的将铁锅烧热至85℃,茶叶在该温度范围内的热锅中翻炒4min;

(6)将过红锅后的茶叶再进行一次揉捻,揉捻时间为5min;

(7)揉捻结束后进行干燥:第一次在110℃下干燥12min,第二次在85℃下干燥30min;晾凉到常温即为本发明的有花香型的乌龙红茶。

上述步骤(7)第一次干燥,主要是为了在相对高的温度下将茶叶进行短时间的烘干,该温度可以保证茶叶既不会二次发酵且还能够将茶叶内外均匀干燥,条索紧实且叶底舒展、摊叶厚度1-2cm;第二次为相对低一点的温度进行二次烘干,摊叶厚度11-15cm;该温度的控制和时间的控制可以保证茶叶进一步的干燥能实现折梗即断,手捻茶条成粉末,茶香明显,条索紧实油润;获得的茶叶,色泽均匀,浸泡后花香味道浓郁,经过多大6次的浸泡,仍能散发出花香味道,且浸泡的茶水的色泽变化不大。两次干燥时间间隔可以为50min。

实施例2

有花香型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

(1)首先采摘新鲜的乌龙茶茶叶,在25℃进行晾青15小时;

(2)让后将晾青后的茶叶进行摇青,摇青分为两次操作:第一次摇青4min,然后搁置2小时之后进行第二次摇青20min;

(3)将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即采用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65min;

(4)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2℃,时间为4小时,发酵时的环境湿度控制为89%;

(5)将发酵后的茶叶过红锅:具体的将铁锅烧热至88℃,茶叶在该温度范围内的热锅中翻炒3.5min;

(6)将过红锅后的茶叶进行再进行一次揉捻,揉捻时间为6min;

(7)揉捻结束后进行干燥:第一次在115℃下干燥12min,第二次在85℃下干燥30min。

上述步骤(7)第一次干燥,主要是为了在相对高的温度下将茶叶进行短时间的烘干,该温度可以保证茶叶既不会二次发酵且还能够将茶叶内外均匀干燥,条索紧实且叶底舒展、摊叶厚度3-4cm;第二次为相对低一点的温度进行二次烘干,摊叶厚度12-13cm;该温度的控制和时间的控制可以保证茶叶进一步的干燥能实现折梗即断,手捻茶条成粉末,茶香明显,条索紧实油润;获得的茶叶,色泽均匀,浸泡后花香味道浓郁,经过多达3-6次的浸泡,仍能散发出花香味道,且浸泡的茶水的色泽变化不大。两次干燥时间间隔可以为45min。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