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2291发布日期:2018-12-14 21:4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吹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铁观音”等。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它还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达到防辐射的效果,从而保护女性皮肤。用茶叶洗脸,还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减缓皮肤老化。

传统的茶叶吹干的工艺,主要采用天然风干或者晒干,效果不仅不好还会破坏茶叶,而且自然状态下的风干或者晒干会有太多细菌和杂质;而现有的吹干装置,吹干效果都不太理想,吹干的效果不够均匀,基于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吹干装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吹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吹干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基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吹风机、控制电箱和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二号吹风机,所述二号吹风机设有二号吹风管,所述二号吹风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支管,所述支管的管口固定连接有通风网片,所述机箱的基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固定连接有进料槽,所述机箱的一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固定连接有出料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远离基面的一面固定设有一号桌腿、二号桌腿、三号桌腿和四号桌腿。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箱固定在机箱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箱电性连接一号吹风机和二号吹风机。

优选的,所述通风网片固定在机箱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机箱与出料槽相对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一号吹风机固定连接有一号吹风管,所述一号吹风管的端口为喇叭状且固定在机箱的通风口处。

优选的,所述通风网片只能供风通过,不能通过茶叶及别的杂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机箱内部设有多个吹风支管,使得吹风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吹干效果更好。

2、本发明中通过控制电箱可以控制吹风机的风力大小,实现了能够适应多种茶叶和不同吹干程度的茶叶,更加多元化。

3、本发明中吹干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的吹干效果更好,能适应不同吹干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吹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吹干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吹干装置的控制电箱与吹风机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吹干装置的通风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2一号吹风机、3控制电箱、4机箱、5二号吹风机、6二号吹风管、7支管、8通风网片、9进料槽、10出料槽、11一号桌腿、12二号桌腿、13三号桌腿、14四号桌腿、15一号吹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1-4,一种茶叶吹干装置,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的基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吹风机2、控制电箱3和机箱4,机箱4内设有二号吹风机5,二号吹风机5设有二号吹风管6,二号吹风管6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支管7,支管7的管口固定连接有通风网片8,机箱4的基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固定连接有进料槽9,机箱4的一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固定连接有出料槽10。

支撑台1远离基面的一面固定设有一号桌腿11、二号桌腿12、三号桌腿13和四号桌腿14。控制电箱3固定在机箱4的外壁。控制电箱3电性连接一号吹风机2和二号吹风机5。通风网片8固定在机箱4的内壁。机箱4与出料槽10相对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口。一号吹风机2固定连接有一号吹风管15,一号吹风管15的端口为喇叭状且固定在机箱4的通风口处。通风网片8只能供风通过,不能通过茶叶及别的杂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控制电箱3控制开启一号吹风机2和二号吹风机6,先测试一下风力,然后将茶叶从进料槽9倒进机箱4中,茶叶在机箱4中受一号吹风机2的风力向出料槽方向的力,受二号吹风机6的风力有向上的力,从而茶叶在机箱4内翻转并向出料槽10运动,可以控制控制电箱3的功率大小来调节一号吹风机2和二号吹风机6的大小,来调节茶叶的出箱时间,从而控制吹干程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茶叶吹干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基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吹风机、控制电箱和机箱,机箱内设有二号吹风机,二号吹风机设有二号吹风管,二号吹风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支管,支管的管口固定连接有通风网片,机箱的基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固定连接有进料槽,机箱的一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固定连接有出料槽。本发明通过机箱内部设有多个吹风支管,使得吹风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吹干效果更好,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程度的吹干。

技术研发人员:汪先升;吴琼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香妃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06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