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冷鲜肉迁移的保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5622发布日期:2018-11-14 01:06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冷鲜肉迁移的保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接触材料应用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冷鲜肉迁移的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稀(polyvinylchloridepolymer,简称pvc),是氯乙稀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分子式为-[ch2-chcl]-n。由于pvc食品保鲜膜具有柔韧性好、高透明度、耐寒和价格低廉等特点被大量用于超市中的果蔬及新鲜肉制品的托盘包装。但是pvc分子链间作用力强,pvc制品坚硬,因此不得不加入大量的增塑剂来提高pvc保鲜膜韧性和柔软度。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增塑剂都有造成肝脏、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损伤的报道,长期接触增塑剂会使得增塑剂在人体内积累。因此,研究抑制pvc食品保鲜膜中增塑剂向食品中的迁移,对于保障包装食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增塑剂的迁移过程分为三步:增塑剂从内部扩散至pvc表面—增塑剂穿过pvc表面—增塑剂从pvc表面进入外部介质。因此,抑制增塑剂迁移主要有三种方法:(1)使用分子量更高、耐迁移性更好的增塑剂;(2)增加增塑剂和pvc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增大增塑剂迁移过程中受到的阻碍;(3)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对软质pvc进行表面处理或者包覆,使得增塑剂无法通过制品表面。但是,增加增塑剂分子量,抑制其迁移,在限制增塑剂迁移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增塑效率;通过制品表面交联、制品表面涂层等方法虽然可以降低增塑剂迁移,但是方法繁琐,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冷鲜肉具有味道鲜美、口感细嫩、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当前鲜肉产品发展的方向。目前冷鲜肉多采用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的方式,pvc保鲜膜与冷鲜肉直接接触,不可避免的存在pvc保鲜膜中的增塑剂向冷鲜肉中迁移。因此,如何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冷鲜肉中的迁移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冷鲜肉迁移的保存方法。该方法结合微冻和冰层对冷鲜肉进行保鲜,有效降低了pvc保鲜膜中增塑剂的迁移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效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冷鲜肉迁移的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冷鲜肉浸没在纯净水中5~60s后取出,速冻4~20min,在冷鲜肉表面均匀的形成1~3mm厚的冰层;(2)将覆盖有冰层的冷鲜肉用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微冻条件下保藏。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冷鲜肉包括:冷鲜猪肉、冷鲜牛肉、冷鲜羊肉、冷鲜鸡肉和冷鲜鸭肉。优选的,步骤(1)中,将冷鲜肉浸没在纯净水中之前,还包括:将冷鲜肉切分成适当大小的步骤。优选的,步骤(1)中,将冷鲜肉浸没在纯净水中10~30s后取出。优选的,步骤(1)中,在-18℃下进行速冻。优选的,步骤(1)中,速冻时间为10~15min。优选的,步骤(2)中,微冻的温度为-2℃~0℃;更优选为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冰层+微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保存,可以显著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冷鲜肉中的迁移量。(2)本发明采用了微冻的保鲜技术,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冷鲜肉的食用品质。(3)本发明的保存方法成本低廉,抑制增塑剂迁移的效果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食品包装材料。附图说明图1:4℃冷藏的猪肉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增塑剂迁移量的变化趋势。图2:采用本发明的保存方法的猪肉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增塑剂迁移量的变化趋势。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正如
背景技术
部分所介绍的,抑制增塑剂迁移的方法虽然有多种,但多数方法集中于表面改性或交联、添加纳米填料或研发新型增塑剂等方面,其原料成本高,需要新型的设备而无法广泛的普及。本发明人在前期的研究中曾以乙醇水混合溶液为介质,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浸泡处理,阻碍增塑剂分子向外迁移,达到抑制向所包装食品中迁移的目的,同时保持膜材料的机械强度、透明度、耐寒性等性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显著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的迁移量,迁移量降低50%以上。但是,上述研究均是以pvc膜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思路是如何抑制增塑剂从pvc膜中迁出。而以pvc膜材料所包装的食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食品进行处理以抑制增塑剂迁入到食品中,目前还未见报道。基于此,本发明转换研发思路,首次提出结合微冻和冰层对冷鲜肉进行保存,有效降低了pvc保鲜膜中增塑剂的迁移量。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给出的有效降低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冷鲜肉迁移的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预冷的冷鲜肉切分成适当大小,浸没在纯净水中5~60s后取出,迅速在-18℃下速冻4~20min,使冷鲜肉表面均匀的形成1~3mm的冰层;(2)将覆盖有冰层的冷鲜肉用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微冻条件下保藏。pvc保鲜膜中的增塑剂多是弱极性或非极性的物质,在接触极性介质时较难迁移出来。因此,本发明首先将冷鲜肉浸没在水中,然后进行速冻处理,在冷鲜肉的表面均匀的形成冰层,通过极性的冰层阻断增塑剂向冷鲜肉中迁移。另外,微冻是介于冷藏和冷冻之间,温度在冰点及以下1-2℃的保藏手段,通过微冻可以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水分冻结造成的机械伤。本发明通过微冻和冰层相结合,有效降低了pvc保鲜膜中增塑剂的迁移量。其中,在pvc膜/肉接触面覆盖冰层以阻碍增塑剂的迁移;微冻条件下保存,一方面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水分冻结造成的机械伤,另一方面,在微冻条件下可以保持冰层的厚度,持续维持冰层阻碍增塑剂迁移的效果。再者,由于本发明的保存对象为冷鲜肉,冷鲜肉的品质也是保存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将冷鲜肉在纯净水中浸没的时间、速冻的温度、速冻的时间以及在冷鲜肉表面形成的冰层厚度,都会影响到冷鲜肉的品质。本发明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对增塑剂的迁移抑制效果以及对冷鲜肉品质的影响,经多次试验发现,当冷鲜肉在纯净水中浸没的时间为5~60s,在-18℃下速冻4~20min,冰层厚度为1~3mm时,其对增塑剂的迁移抑制效果较佳,同时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冷鲜肉的品质。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得到。实施例1:1.将待储藏的冷鲜猪肉切分成适当大小,将冷鲜肉和纯净水放置于低温环境下预降温。2.将降温后的冷鲜肉浸没在纯净水中10s后取出,迅速放置于-18℃的冷柜中速冻4min,使肉表面均匀的形成1~3mm的冰层。3.将步骤2中带有冰层的冷鲜肉用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包装后的冷鲜肉置于0℃的环境下保鲜储藏。对比例1:将与实施例1同一批次的冷鲜猪肉切分成适当大小,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在4℃下进行冷藏。对比例2:将与实施例1同一批次的冷鲜猪肉切分成适当大小,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在0℃下进行保鲜储藏。对比例3:将与实施例1同一批次的冷鲜猪肉切分成适当大小,将冷鲜肉浸没在纯净水中70s后取出,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在0℃下进行保鲜储藏。对比例4:将与实施例1同一批次的冷鲜猪肉切分成适当大小,将冷鲜肉浸没在纯净水中10s后取出,迅速放置于-18℃的冷柜中速冻24min,使肉表面形成冰层。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在4℃下进行保鲜储藏。对比例5:将与实施例1同一批次的冷鲜猪肉切分成适当大小,将冷鲜肉浸没在纯净水中3s后取出,迅速放置于-18℃的冷柜中速冻3min,使肉表面形成冰层。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pvc保鲜膜进行托盘包装,在0℃下进行保鲜储藏。试验例1: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储藏的猪肉储藏保鲜10天,并于每一天提取猪肉中的增塑剂,通过气相色谱(配fid检测器)检测。结果见图1和图2。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储藏保鲜10天,对比例1的猪肉中增塑剂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含量为541.08μg/g,实施例1的猪肉中增塑剂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含量为6.19μg/g,与对比例1相比,迁移到实施例1的冷鲜猪肉中的增塑剂量可降低98.85%,增塑剂迁移达到平衡的时间从3天延长至8天。试验例2: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2-5储藏的猪肉储藏保鲜7天,并于第7天测定猪肉中增塑剂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的含量;并对猪肉的汁液损失和细菌总数进行检测。(增塑剂含量的测定方法同试验例1;猪肉的汁液损失和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参照“不同包装方式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戴瑨,梁荣蓉,罗欣等,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年第40卷第6期171-176页)。结果见表1。表1:增塑剂含量及猪肉品质检测结果组别增塑剂含量汁液损失细菌总数实施例15.96μg/g3.6%3lg(cfu/g)对比例2521.20μg/g6.9%6lg(cfu/g)对比例3489.36μg/g5.4%5lg(cfu/g)对比例417.28μg/g6.3%7lg(cfu/g)对比例589.54μg/g4.9%6lg(cfu/g)同时对各组冷鲜猪肉的的颜色、黏度和气味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发现,实施例1组的冷鲜猪肉的色泽保持稳定的鲜红色,气味、黏度正常,其颜色、气味和黏度均明显优于对比例2-对比例5组的冷鲜猪肉。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保存方法不仅能显著降低pvc保鲜膜中的增塑剂向猪肉中的迁移量,同时还能很好的保持冷鲜猪肉的食用品质。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