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视力疲劳、改善视力、抗氧化、保护视网膜的复合软胶囊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1489发布日期:2018-12-11 23:0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缓解视力疲劳、改善视力、抗氧化、保护视网膜的复合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认为视疲劳的发生与眼肌的使用不当或过度紧张有关,视疲劳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眼球长时间处于搜索注视状态,眼外肌和睫状肌代谢增加,造成代谢废物—氧自由基产生积累增加,从而造成及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下降。二是视细胞消耗过度,而所需营养物质供应不及时,造成黄斑及视网膜恢复时间延长,导致视疲劳加重。因此,通过清除和抑制自由基、增强黄斑、保护视网膜等均可达到缓解视疲劳的目的。而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的主要色素和抗氧化成分,许多眼科疾病都与叶黄素的缺乏有很大关系,可见叶黄素对于眼睛起着重要保护作用。然而,目前国内缓解视疲劳的保健产品所用原料主要有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的中草药类,如枸杞子、菊花等,和以现代医学研究理论为依据的原料,如维生素、越橘、叶黄素等。这些保健食品都从不同作用机理上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保健功能。而近几年我国视疲劳的人数呈几何数增长,人们的视力健康观念也越来越强,逐步意识到要时刻保持眼部健康养护。且目前市售的一些缓解视疲劳的产品的品质良莠不齐,这些产品的日服用量都无法满足人体对叶黄素的日摄取量需求;或者不易于吸收达到视网膜,即人体吸收的效果差,能够达到的缓解视疲劳和视保健的效果也差强人意。由此可见,现有的一些缓解视疲劳产品的品质良莠不齐,不能满足人体对叶黄素的日摄取量需求,或者存在吸收效果差,不能够很好地达到缓解视疲劳和视保健目的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解视力疲劳、改善视力、抗氧化、保护视网膜的复合软胶囊,旨在解决现有的缓解视疲劳产品的品质良莠不齐,不能满足人体对叶黄素的日摄取量需求,或者存在吸收效果差,不能够很好地达到缓解视疲劳和视保健目的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缓解视力疲劳、改善视力、抗氧化、保护视网膜的复合软胶囊,包括内容物和囊皮;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内容物包括如下组分:叶黄素提取物38~50份、原花青素提取物155~180份、大豆油255~270份和蜂蜡14~23份;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囊皮包括如下组分:明胶230~260份、甘油118~130份、去离子水235~260份和二氧化钛1~2份。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复合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的复合软胶囊配方称取各组分,备用;所述内容物料液的制备步骤包括:将所述大豆油和蜂蜡投放到制备容器中,并加热升温至70~80℃,溶解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混合油料;将所述原花青素提取物和叶黄素提取物加入所述混合油料中,搅拌25~35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料;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研磨,再抽真空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过筛得到所述内容物料液,备用;所述囊皮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将所述去离子水、甘油置于溶胶罐中,加热升温至60℃;向所述溶胶罐中分别投入所述明胶和二氧化钛,继续加热升温至80℃,边加热边搅拌,使所述明胶溶解完全,得到第一胶液;待所述第一胶液保温1~2小时后,进行抽真空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后过筛,得到所述囊皮胶液,并使所述囊皮胶液的温度保持在55~60℃,备用;将所述内容物料液与囊皮胶液加入到压制成型装置中压制成胶丸;将所述胶丸输送到滚笼中进行定型干燥;用95%的酒精洗脱残留在定型干燥后的胶丸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并置于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20~35%的环境下干燥24~48小时后按预定的规格进行包装。上述复合软胶囊中各种原物料的功效及成分的具体说明如下:叶黄素提取物:是以万寿菊花为原料,经萃取、皂化、精制等工艺制备得到叶黄素粉体,再将该叶黄素粉体与植物油(优选使用葵花油)进行混合、乳化、均质而得的叶黄素油悬液。叶黄素又名植物黄体素,属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其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抗氧化性好,安全无毒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等多个领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医学研究人员就发现植物所含天然叶黄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有保护视觉、抗氧化、抗癌等作用。叶黄素广泛存在与蔬菜、水果、花卉中。例如,胡萝卜、芥蓝、绿色花椰菜、菠菜、芦笋、绿色莴苣、金盏花(万寿菊)等。由于叶黄素晶体不稳定,易受光、氧、水分、重金属、氧化剂货还原剂的作用而降解,生物利用率很低,将其制成油悬液,可提高叶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原花青素提取物:是以葡萄籽为原料,经与7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过滤、层析、洗脱、浓缩、喷雾干燥、过筛等工艺流程制备得到的葡萄籽提取粉末。该葡萄籽提取粉末中含有大量多酚类、脂质类和矿物类等,有益于人体的化学成分。经多项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粉末中多酚类物质中的原花青素是主要的功能成分,有非常好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原花青素拥有强有力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在体内其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并可以抑制晶状体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对视网膜结构有良好保护作用,缓解视疲劳。原花青素广泛分布于植物性食物中,主要存在于葡萄、高粱、苹果、可可豆等豆类以及野生水果,如玫瑰果、樱桃、木莓、黑莓、红莓、草莓中。其中葡萄是原花青素最丰富,最重要的来源,尤其是葡萄籽中尤其丰富。本发明是以叶黄素油悬液、葡萄籽提取粉末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具有缓解视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其中,叶黄素油悬液中的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色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能过滤对眼睛有害的蓝光,并作为抗氧化剂消除自由基的侵害,发挥缓解视疲劳的作用;葡萄籽提取粉末中的原花青素可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晶状体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视网膜结构来缓解视疲劳。二者合用,可有效改善眼部营养,缓解视疲劳。大豆油:市售的食用大豆油制品。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营养价值很高。蜂蜡: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有: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芳香物质等。蜂蜡在工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在食品工业中,蜂蜡利用其良好的塑型性、脱离性、成膜和防水、防潮湿、防氧化变质等特性,被作为食品业的重要用料及离型剂使用,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装和外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大豆油和蜂蜡的复配使用可以改善叶黄素提取物和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流动性。明胶、甘油、二氧化钛、焦糖色均为食品级的原辅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软胶囊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采用天然植物提取出来的叶黄素提取物和原花青素提取物,与大豆油、蜂蜡等物料进行配伍使用,其中的叶黄素提取物和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协同效果,叶黄素提取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是视网膜黄斑色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能过滤对眼睛有害的蓝光,并作为抗氧化剂消除自由基的侵害;原花青素提取物含有的原花青素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极强,可以抑制晶状体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对视网膜结构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二者复配使用可以显著地提高人体对叶黄素的吸收率和吸收效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满足人体对叶黄素的日摄取量需求,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和达到较好的视保健效果。而且,本发明产品的原料来源广泛、质量可靠、价格实惠,且经检测,该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服用本产品后并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因此,该产品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食用。本发明的复合软胶囊具有外观光洁、美观,可掩盖药物的不适味道,口感好,且生物利用率高,适于广大需要的群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软胶囊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采用天然植物提取出来的叶黄素提取物和原花青素提取物,与大豆油、蜂蜡等物料进行配伍使用,其中的叶黄素提取物和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协同效果,叶黄素提取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是视网膜黄斑色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能过滤对眼睛有害的蓝光,并作为抗氧化剂消除自由基的侵害;原花青素提取物含有的原花青素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极强,可以抑制晶状体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对视网膜结构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二者复配使用可以显著地提高人体对叶黄素的吸收率和吸收效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满足人体对叶黄素的日摄取量需求,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和达到较好的视保健效果。而且,本发明产品的原料来源广泛、质量可靠、价格实惠,且经检测,该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服用本产品后并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因此,该产品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食用。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按照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备用:叶黄素提取物38、原花青素提取物160、大豆油260、蜂蜡15、明胶230、甘油130、去离子水240、二氧化钛1.5。优选的,在称取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之前先分别过100目筛进行筛分,采用筛分后的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上述叶黄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万寿菊花颗粒(干品),经萃取、皂化、精制等工序提取出叶黄素粉体,再将该叶黄素粉体与植物油(如葵花油等)进行混合、乳化、均质后得到均匀的叶黄素油悬液。其中,从万寿菊花颗粒(干品)中提取叶黄素粉体的提取率约为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叶黄素提取物中的叶黄素含量为18%。上述原花青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籽,并加入该葡萄籽6倍量的70%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并过滤,得到残渣和滤液;将该滤液浓缩(在压强为-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进行静置分层,得到上清液;上清液经聚酰胺柱层析后,依次用去离子水、7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压强-0.06~-0.09mpa,温度60℃)至相对密度为1.1左右,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提取粉末;再对葡萄籽粉末进行过筛处理(100目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原花青素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为7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复合软胶囊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复合软胶囊的内容物料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将大豆油和蜂蜡投放到制备容器中,并加热升温至75℃,溶解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混合油料;步骤二、将原花青素提取物和叶黄素提取物加入上述混合油料中,搅拌25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料;步骤三、将上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研磨,再抽真空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过筛得到内容物料液,备用;2、复合软胶囊的囊皮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四、将去离子水、甘油置于溶胶罐中,加热升温至60℃;步骤五、向溶胶罐中分别投入明胶和二氧化钛,继续加热升温至80℃,边加热边搅拌,使明胶溶解完全,得到第一胶液;步骤六、待第一胶液保温1小时后,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0.06~0.08mpa)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后过筛(100目筛),得到囊皮胶液,并使囊皮胶液的温度保持在55℃左右,备用;步骤七、将上述内容物料液与囊皮胶液加入到压制成型装置(如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胶丸。本发明产品的压制规格可为每粒0.5g,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其他的压制规格,如每粒0.6g等。步骤八、将胶丸输送到滚笼中进行定型干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滚笼中,让胶丸随着滚笼滚动(4转/min),定型干燥4小时,使其降温及散去表面的水分,出笼。操作间控制在温度18℃,相对湿度30%。步骤九、用95%的酒精洗脱残留在定型干燥后的胶丸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并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20%的环境下干燥24小时后按预定的规格进行包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定型干燥后的胶丸,用95%的食用酒精洗去胶丸表面上残余的油液等杂质,并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20%的环境下干燥24小时,干燥以表皮无粘潮感、软硬适中为宜。然后,拣丸,剔除异形丸、有气泡或漏油丸等不合格品,得合格胶丸。将合格的胶丸按照预定的规格进行包装,例如,可将合格的胶丸分装于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中,每瓶装60粒。可理解的,合格胶丸的包装规格还可以是100粒/盒,80粒/瓶不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来灵活确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软胶囊内容物料液和囊皮胶液可以分别置于不同的制备容器中同时进行制备,然后再将两者进行混合压制成胶丸。当然也可以先制备软胶囊内容物料液(或者囊皮胶液),再制备囊皮胶液(或者内容物料液),最后再将两者进行混合压制成胶丸。实施例2:按照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备用:叶黄素提取物40、原花青素提取物165、大豆油255、蜂蜡23、明胶250、甘油125、去离子水250、二氧化钛1.4。优选的,在称取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之前先分别过100目筛进行筛分,采用筛分后的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上述叶黄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万寿菊花颗粒(干品),经萃取、皂化、精制等工序提取出叶黄素粉体,再将该叶黄素粉体与植物油(如葵花油等)进行混合、乳化、均质后得到均匀的叶黄素油悬液。其中,从万寿菊花颗粒(干品)中提取叶黄素粉体的提取率约为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叶黄素提取物中的叶黄素含量为19%。上述原花青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籽,并加入该葡萄籽6倍量的70%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并过滤,得到残渣和滤液;将该滤液浓缩(在压强为-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进行静置分层,得到上清液;上清液经聚酰胺柱层析后,依次用去离子水、7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压强-0.06~-0.09mpa,温度60℃)至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70℃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提取粉末;再对葡萄籽粉末进行过筛处理(100目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原花青素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为5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复合软胶囊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复合软胶囊的内容物料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将大豆油和蜂蜡投放到制备容器中,并加热升温至80℃,溶解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混合油料;步骤二、将原花青素提取物和叶黄素提取物加入上述混合油料中,搅拌3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料;步骤三、将上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研磨,再抽真空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过筛得到内容物料液,备用;2、复合软胶囊的囊皮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四、将去离子水、甘油置于溶胶罐中,加热升温至60℃;步骤五、向溶胶罐中分别投入明胶和二氧化钛,继续加热升温至80℃,边加热边搅拌,使明胶溶解完全,得到第一胶液;步骤六、待第一胶液保温2小时后,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0.06~0.08mpa)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后过筛(100目筛),得到囊皮胶液,并使囊皮胶液的温度保持在60℃左右,备用;步骤七、将上述内容物料液与囊皮胶液加入到压制成型装置(如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胶丸。本发明产品的压制规格可为每粒0.5g,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其他的压制规格,如每粒0.6g等。步骤八、将胶丸输送到滚笼中进行定型干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滚笼中,让胶丸随着滚笼滚动(5转/min),定型干燥2小时,使其降温及散去表面的水分,出笼。操作间控制在温度20℃,相对湿度35%。步骤九、用95%的酒精洗脱残留在定型干燥后的胶丸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并置于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30%的环境下干燥36小时后按预定的规格进行包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定型干燥后的胶丸,用95%的食用酒精洗去胶丸表面上残余的油液等杂质,并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30%的环境下干燥48小时,干燥以表皮无粘潮感、软硬适中为宜。然后,拣丸,剔除异形丸、有气泡或漏油丸等不合格品,得合格胶丸。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按照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备用:叶黄素提取物45、原花青素提取物170、大豆油265、蜂蜡20、明胶250、甘油125、去离子水250、二氧化钛1.4、焦糖色3.5。优选的,在称取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和焦糖色之前先分别过100目筛进行筛分,采用筛分后的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和焦糖色。上述叶黄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万寿菊花颗粒(干品),经萃取、皂化、精制等工序提取出叶黄素粉体,再将该叶黄素粉体与植物油(如葵花油等)进行混合、乳化、均质后得到均匀的叶黄素油悬液。其中,从万寿菊花颗粒(干品)中提取叶黄素粉体的提取率约为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叶黄素提取物中的叶黄素含量为20%。上述原花青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籽,并加入该葡萄籽6倍量的70%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并过滤,得到残渣和滤液;将该滤液浓缩(在压强为-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进行静置分层,得到上清液;上清液经聚酰胺柱层析后,依次用去离子水、7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压强-0.06~-0.09mpa,温度60℃)至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提取粉末;再对葡萄籽粉末进行过筛处理(100目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原花青素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为6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复合软胶囊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复合软胶囊的内容物料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将大豆油和蜂蜡投放到制备容器中,并加热升温至75℃,溶解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混合油料;步骤二、将原花青素提取物和叶黄素提取物加入上述混合油料中,搅拌35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料;步骤三、将上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研磨,再抽真空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过筛得到内容物料液,备用;2、复合软胶囊的囊皮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四、将去离子水、甘油置于溶胶罐中,加热升温至60℃;步骤五、向溶胶罐中分别投入明胶和二氧化钛,继续加热升温至80℃,边加热边搅拌,使明胶溶解完全,得到第一胶液;步骤六、待第一胶液保温2小时后,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0.06~0.08mpa)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后过筛(100目筛),得到囊皮胶液,并使囊皮胶液的温度保持在60℃左右,备用;步骤七、将上述内容物料液与囊皮胶液加入到压制成型装置(如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胶丸。本发明产品的压制规格可为每粒0.5g。步骤八、将胶丸输送到滚笼中进行定型干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滚笼中,让胶丸随着滚笼滚动(4转/min),定型干燥3小时,使其降温及散去表面的水分,出笼。操作间控制在温度18℃,相对湿度30%。步骤九、用95%的酒精洗脱残留在定型干燥后的胶丸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并置于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25%的环境下干燥48小时后按预定的规格进行包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定型干燥后的胶丸,用95%的食用酒精洗去胶丸表面上残余的油液等杂质,并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25%的环境下干燥48小时,干燥以表皮无粘潮感、软硬适中为宜。然后,拣丸,剔除异形丸、有气泡或漏油丸等不合格品,得合格胶丸。实施例4:按照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备用:叶黄素提取物50、原花青素提取物180、大豆油265、蜂蜡14、明胶260、甘油118、去离子水235、二氧化钛1。优选的,在称取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之前先分别过100目筛进行筛分,采用筛分后的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上述叶黄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万寿菊花颗粒(干品),经萃取、皂化、精制等工序提取出叶黄素粉体,再将该叶黄素粉体与植物油(如葵花油等)进行混合、乳化、均质后得到均匀的叶黄素油悬液。其中,从万寿菊花颗粒(干品)中提取叶黄素粉体的提取率约为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叶黄素提取物中的叶黄素含量为22%。上述原花青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籽,并加入该葡萄籽6倍量的70%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并过滤,得到残渣和滤液;将该滤液浓缩(在压强为-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进行静置分层,得到上清液;上清液经聚酰胺柱层析后,依次用去离子水、7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压强-0.06~-0.09mpa,温度60℃)至相对密度为1,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进风温度为175℃,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提取粉末;再对葡萄籽粉末进行过筛处理(100目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原花青素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为6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复合软胶囊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复合软胶囊的内容物料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将大豆油和蜂蜡投放到制备容器中,并加热升温至80℃,溶解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混合油料;步骤二、将原花青素提取物和叶黄素提取物加入上述混合油料中,搅拌35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料;步骤三、将上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研磨,再抽真空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过筛得到内容物料液,备用;2、复合软胶囊的囊皮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四、将去离子水、甘油置于溶胶罐中,加热升温至60℃;步骤五、向溶胶罐中分别投入明胶和二氧化钛,继续加热升温至80℃,边加热边搅拌,使明胶溶解完全,得到第一胶液;步骤六、待第一胶液保温1.5小时后,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0.06~0.08mpa)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后过筛(100目筛),得到囊皮胶液,并使囊皮胶液的温度保持在60℃左右,备用;步骤七、将上述内容物料液与囊皮胶液加入到压制成型装置(如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胶丸。本发明产品的压制规格可为每粒0.5g,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其他的压制规格,如每粒0.6g等。步骤八、将胶丸输送到滚笼中进行定型干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滚笼中,让胶丸随着滚笼滚动(4~5转/min),定型干燥3.5小时,使其降温及散去表面的水分,出笼。操作间控制在温度26℃,相对湿度45%。步骤九、用95%的酒精洗脱残留在定型干燥后的胶丸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并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35%的环境下干燥24小时后按预定的规格进行包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定型干燥后的胶丸,用95%的食用酒精洗去胶丸表面上残余的油液等杂质,并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35%的环境下干燥24小时,干燥以表皮无粘潮感、软硬适中为宜。然后,拣丸,剔除异形丸、有气泡或漏油丸等不合格品,得合格胶丸。实施例5:按照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备用:叶黄素提取物45、原花青素提取物155、大豆油270、蜂蜡18、明胶245、甘油125、去离子水260、二氧化钛2。优选的,在称取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之前先分别过100目筛进行筛分,采用筛分后的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上述叶黄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万寿菊花颗粒(干品),经萃取、皂化、精制等工序提取出叶黄素粉体,再将该叶黄素粉体与植物油(如葵花油等)进行混合、乳化、均质后得到均匀的叶黄素油悬液。其中,从万寿菊花颗粒(干品)中提取叶黄素粉体的提取率约为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叶黄素提取物中的叶黄素含量为21%。上述原花青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籽,并加入该葡萄籽6倍量的70%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并过滤,得到残渣和滤液;将该滤液浓缩(在压强为-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进行静置分层,得到上清液;上清液经聚酰胺柱层析后,依次用去离子水、7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压强-0.06~-0.09mpa,温度60℃)至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70℃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提取粉末;再对葡萄籽粉末进行过筛处理(100目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原花青素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为7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复合软胶囊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复合软胶囊的内容物料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将大豆油和蜂蜡投放到制备容器中,并加热升温至70℃,溶解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混合油料;步骤二、将原花青素提取物和叶黄素提取物加入上述混合油料中,搅拌25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料;步骤三、将上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研磨,再抽真空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过筛得到内容物料液,备用;2、复合软胶囊的囊皮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四、将去离子水、甘油置于溶胶罐中,加热升温至60℃;步骤五、向溶胶罐中分别投入明胶和二氧化钛,继续加热升温至80℃,边加热边搅拌,使明胶溶解完全,得到第一胶液;步骤六、待第一胶液保温2小时后,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0.06~0.08mpa)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后过筛(100目筛),得到囊皮胶液,并使囊皮胶液的温度保持在55℃左右,备用;步骤七、将上述内容物料液与囊皮胶液加入到压制成型装置(如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胶丸。本发明产品的压制规格可为每粒0.5g,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其他的压制规格,如每粒0.6g等。步骤八、将胶丸输送到滚笼中进行定型干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滚笼中,让胶丸随着滚笼滚动(5转/min),定型干燥2小时,使其降温及散去表面的水分,出笼。操作间控制在温度20℃,相对湿度35%。步骤九、用95%的酒精洗脱残留在定型干燥后的胶丸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并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20%的环境下干燥48小时后按预定的规格进行包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定型干燥后的胶丸,用95%的食用酒精洗去胶丸表面上残余的油液等杂质,并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20%的环境下干燥48小时,干燥以表皮无粘潮感、软硬适中为宜。然后,拣丸,剔除异形丸、有气泡或漏油丸等不合格品,得合格胶丸。实施例6:按照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备用:叶黄素提取物48、原花青素提取物170、大豆油260、蜂蜡20、明胶255、甘油120、去离子水245、二氧化钛1.4、焦糖色3.5。优选的,在称取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和焦糖色之前先分别过100目筛进行筛分,采用筛分后的原花青素提取物、二氧化钛和焦糖色。上述叶黄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万寿菊花颗粒(干品),经萃取、皂化、精制等工序提取出叶黄素粉体,再将该叶黄素粉体与植物油(如葵花油等)进行混合、乳化、均质后得到均匀的叶黄素油悬液。其中,从万寿菊花颗粒(干品)中提取叶黄素粉体的提取率约为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叶黄素提取物中的叶黄素含量为20%。上述原花青素提取物由以下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籽,并加入该葡萄籽6倍量的70%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并过滤,得到残渣和滤液;将该滤液浓缩(在压强为-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进行静置分层,得到上清液;上清液经聚酰胺柱层析后,依次用去离子水、7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压强-0.06~-0.09mpa,温度60℃)至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进风温度为155℃,出风温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提取粉末;再对葡萄籽粉末进行过筛处理(100目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原花青素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为6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复合软胶囊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复合软胶囊的内容物料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将大豆油和蜂蜡投放到制备容器中,并加热升温至75℃,溶解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混合油料;步骤二、将原花青素提取物和叶黄素提取物加入上述混合油料中,搅拌25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料;步骤三、将上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研磨,再抽真空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过筛得到内容物料液,备用;2、复合软胶囊的囊皮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四、将去离子水、甘油置于溶胶罐中,加热升温至60℃;步骤五、向溶胶罐中分别投入明胶和二氧化钛,继续加热升温至80℃,边加热边搅拌,使明胶溶解完全,得到第一胶液;步骤六、待第一胶液保温1.5小时后,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0.06~0.08mpa)脱泡,然后再解除真空后过筛(100目筛),得到囊皮胶液,并使囊皮胶液的温度保持在58℃左右,备用;步骤七、将上述内容物料液与囊皮胶液加入到压制成型装置(如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胶丸。本发明产品的压制规格可为每粒0.5g,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其他的压制规格,如每粒0.6g等。步骤八、将胶丸输送到滚笼中进行定型干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压制出的胶丸用输送带输送到滚笼中,让胶丸随着滚笼滚动(5转/min),定型干燥4小时,使其降温及散去表面的水分,出笼。操作间控制在温度22℃,相对湿度28%。步骤九、用95%的酒精洗脱残留在定型干燥后的胶丸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并置于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32%的环境下干燥36小时后按预定的规格进行包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定型干燥后的胶丸,用95%的食用酒精洗去胶丸表面上残余的油液等杂质,并在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32%的环境下干燥36小时,干燥以表皮无粘潮感、软硬适中为宜。然后,拣丸,剔除异形丸、有气泡或漏油丸等不合格品,得合格胶丸。对比例1: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仅于:原料中不含原花青素提取物。对比例2: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原料中不含叶黄素提取物。对比例3: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仅于:葡萄籽提取粉末的制备方法中,将70%乙醇替换成水,其他步骤不变进行提取。对比例4: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仅于:原料中的叶黄素提取物为叶黄素粉末。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试验例进一步做详细说明:试验一、微生物指标测试1、试验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2、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从上表1的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的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卫生安全性良好。试验二、理化指标检测1、试验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2、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2项目指标执行标准检测结果崩解时限,min≤6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0酸价,(koh)mg/g≤3.0gb5009.229第二法1.02过氧化值,meq/kg≤10.0gb5009.227第一法1.56灰分,%≤6.0gb5009.41.82铅(以pb计),mg/kg≤1.5gb5009.120.056砷(以as计),mg/kg≤1.0gb5009.110.15汞(以hg计),mg/kg≤0.3gb5009.170.023从上表2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的各项理化指标测试结果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性良好。试验三、有效成分检测1、试验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内容物样品。2、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本方法选自《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王光亚、白鸿主编)中“叶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第一法。其中,本发明产品的有效成分为叶黄素和原花青素。(一)试验样品的叶黄素含量测定:①样品预处理: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各20~30粒的胶囊内容物置于编号为1~6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均匀,并分别准确称取适量样品约1.000g,置于100ml棕色容量瓶(编号1~6)中,即1号容量瓶对应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内容物,2号容量瓶对应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内容物……依此类推,6号容量瓶对应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内容物;分别往6个容量瓶中加入5ml60℃的水,并放置于60℃超声水浴中,超声提取5分钟,冷却后,再分别加入无水乙醇至100ml定容刻度,再在旋涡混合器中充分振荡均匀,静置,吸取上清液置于小塑料离心管中,并在10000r/min高速离心3分钟,分别取出一定量(0.20ml-0.5ml)上清液于10ml对应的具塞试管(编号1~6)中,用高纯氮气小心吹干,再加1.0ml甲醇溶解,制得各实施例软胶囊内容物的hplc进样液。②标准溶液的标定和配制:取叶黄素标准品约1mg,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在5ml棕色容量瓶中,用下法标定其准确浓度:准确吸取0.06ml标准溶液,加于5.0ml无水乙醇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无水乙醇调零点,用1cm比色皿于446nm处测定吸光度值(吸光度值约在0.4左右),并计算叶黄素标准液的浓度,平行测定三份,取均值。叶黄素(μg/ml)=(a×5.06)/(0.2560×0.06),式中:a为标准溶液在446nm处的吸光度值;0.2560为叶黄素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入射光线波长446nm,比色皿厚度为1cm,溶液浓度为1mg/l的吸光系数;5.06为测定过程中稀释倍数的换算系数。在测定前将叶黄素标准贮备液用甲醇稀释再配成2.0~18.0μg/ml的标准使用液。③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100a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二氯甲烷+甲醇(85+10+5,v/v/v);检测波长:446nm;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④测定:分别吸取(2.0、6.0、10.0、14.0、18.0)μg/ml的标准使用液及样品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以标准溶液出峰的保留时间定性,记录相应的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图,以外标法定量。⑤结果计算:式中:x:样品中叶黄素的含量(mg/100g);c:从标准曲线查得样液中叶黄素的浓度(μg/ml);m:样品质量(g);v1:样品定容体积(ml);v2:样品测定液体积(ml);1000:μg转换成mg的换算系数。其中,各试验样品的叶黄素含量检测结果如下表3所示:表3试验样品试验结果(叶黄素含量(mg))实施例116.2实施例217.1实施例318.0实施例419.8实施例518.9实施例618.0对比例415.5从上表3的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内容物中叶黄素的含量为18%~22%,折合成本产品叶黄素的日用量为16.2~19.8mg/日,可满足人体的日摄取量需求(一般认为日摄入量6mg~10mg)。另有研究表明,以每天12mg叶黄素的剂量给受试者服用,可有效缓解受试者的视疲劳状况,而本发明产品的叶黄素日用量与之相近,因此本产品的叶黄素日用量安全有效。另外,从上述实施例3和对比例3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直接采用叶黄素粉末和先将叶黄素粉末与植物油混合形成叶黄素油悬液后制备复合软胶囊,其内容物中的叶黄素的含量结果是采用叶黄素油悬液相对较高一些,因此,这也表明了将叶黄素粉末与植物油混合后再与其他原料复配,可以提高叶黄素在胶囊内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二)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1、试验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6和对比例3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内容物样品。2、试验方法: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测定。3、试验结果: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内容物中的原花青素的含量为55~70%,折合成原花青素日用量为187.9~239.2mg/日。我国2003-2005年批准注册的gspe类产品原花青素的每日用量范围较大,主要集中在50~250mg/日,占相关产品的80%。欧美、日本等国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一般推荐用量为100-300mg/日,我国原花青素的常用量与国际上基本是一致。可见,本发明产品的原花青素日用量在常用量范围内,每日使用量安全有效。对比例4的软胶囊内容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为40%,可见采用水提取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明显低于本发明采用70%乙醇提取的提取率。试验四、感官检测1、试验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2、试验方法:gb16740。3、试验结果如下表4所示。表4从上表4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均符合上述感官指标的要求,产品的感官状态良好。试验五、急性经口毒性测试1、试验液的制备:分别称取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25克,打碎后放入编号为1-6号的容量瓶中,加入超纯水定容至100ml,混匀作为试验液。2、预试验:采用5000mg/kg体重剂量的试验液对试验动物进行经口灌胃试验,未发现试验动物出现死亡,故正式试验设计剂量为5000mg/kg体重。3、正式试验:选取70只健康的、体重18~20克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成7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并编号为1~7,其中,组1为空白对照组,按0.2ml/10g体重的量用灌胃针经口1次灌胃给予超纯水;组2~组7分别按0.2ml/10g体重的量用灌胃针经口1次灌胃给予1~6号试验液,即组2给予1号试验液,组3给予2号试验液,……以此类推,组7给予6号试验液。灌胃前各组动物禁食16小时,自由饮水,灌胃后给予正常饮食,常规管理;在室温22℃±1℃,湿度60%±5%的环境下饲养相同的天数,每天观察小鼠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并记录,14天试验完成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其中,在本试验过程中,中毒指试验过程中,小鼠出现震颤、抽搐、流涎、腹泻、嗜睡或昏迷等症状。经口毒性分级如下表5所示:表5ld50(mg/kg)≤5051~500501~5000>5000毒性分级高毒中等毒低毒实际无毒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各组受试动物的饮食活动正常,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及死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符合软胶囊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5000mg/kg体重,可见其安全性好。试验六、使用效果测试1、试验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和对比例1~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产品。2、试验方法:分别随机选择老年志愿者(60~70岁)、年轻志愿者(16~25岁)、中年志愿者(30~45岁)各100名,这些志愿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眼睛不适情况(如视物不清、眼睛涩痛症状、视疲劳等)并将这些志愿者平均分为10组,即老年组1~10组,年轻组11~20组、中年组21~30组。老年组1~10组分别对应本发明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即老年组1对应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老年组2对应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以此类推,老年组10对应对比例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年轻组11~20也分别对应本发明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即年轻组11对应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年轻组12对应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以此类推,年轻组20对应对比例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中年组21~30也分别对应本发明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即年轻组21对应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年轻组22对应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以此类推,年轻组30对应对比例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样品试验。每组志愿者分别服用对应的试验样品,用法用量为每天2次,每次口服1粒(规格每粒0.5克),每周随访受试志愿者服用受试品后的效果并记录。3、试验结果: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软胶囊的各试验组的随访反馈结果良好,受试者的视力疲劳等眼部不适状均在服用该产品1~2周后即开始逐步减缓或消失,起效快且效果好,随访3个月后,受试者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而对比例1~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的各试验组的受试者在服用该产品大多数是在3~4周后,其眼部不适的症状才开始有所减轻,因此,对比例1~4对于缓解视疲劳等眼部不适症状的效果较差,起效时间长。典型案例:①李某,男,65岁,电焊工退休人员,因长期的电焊工作,导致眼睛容易疲劳、涩痛、且视物模糊不清或者视物流泪。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复合软胶囊后,第2周开始,眼睛疲劳的程度有所缓解,眼睛涩痛感降低,视物较为清晰,后连续服用3个月后,眼部疲劳和涩痛症状消失,可清晰视物,视物流泪症状大大减轻,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②周某,女,20岁,学生,经常上网看视频、玩手机,眼睛干涩、肿痛,视力下降,容易出现视物有重影,容易视疲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搞得复合软胶囊1周后,眼睛不干涩,眼睛肿痛症状明显减轻,视力不再下降,且视物重影现象减少,视疲劳症状明显减轻,后连续服用3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的反应。③邝某,女,35岁,工厂流水线工作者,经常感觉视疲劳,眼睛出现红血丝,视物不清楚。服用对比例3提供的复合软胶囊3周后,上述症状开始有所减轻。④许某,男,28岁,作家,因经常伏案写作,眼睛十分容易疲劳,眼睛干涩疼痛,且出现视物不清楚的症状。服用对比例4提供的复合软胶囊3周后,上述症状均不见明显减轻,后连续服用6周后,上述症状稍有减轻。⑤梁某,男,45岁,建筑工程师,经常感觉视疲劳,近视并出现视力退化的症状。连续服用对比例2提供的复合软胶囊5周后,上述症状稍有减轻。⑥杜某,女,52岁,医生,经常感到视力疲劳,视物不清,眼睛干涩疼痛。服用对比例3提供的复合软胶囊4周后,上述症状开始有所减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软胶囊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采用天然植物提取出来的叶黄素提取物和原花青素提取物,与大豆油、蜂蜡等物料进行配伍使用,其中的叶黄素提取物和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协同效果,叶黄素提取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是视网膜黄斑色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能过滤对眼睛有害的蓝光,并作为抗氧化剂消除自由基的侵害;原花青素提取物含有的原花青素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极强,可以抑制晶状体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对视网膜结构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二者复配使用可以显著地提高人体对叶黄素的吸收率和吸收效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满足人体对叶黄素的日摄取量需求,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和达到较好的视保健效果。而且,本发明产品的原料来源广泛、质量可靠、价格实惠,且经检测,该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服用本产品后并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因此,该产品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食用。本发明的复合软胶囊具有外观光洁、美观,可掩盖药物的不适味道,口感好,且生物利用率高,适于广大需要的群体。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