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全自动真空油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4632发布日期:2020-02-25 10:10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洗全自动真空油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清洗全自动真空油炸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真空油炸锅通常具有如下几点缺点:1、由于食品在油炸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残渣,从而导致锅体底部容易积存残渣,继而导致锅体内残渣越积越厚,使油质变黑,酸价升高,严重时,残渣会包围在锅体内的加热管周围,从而让加热管无法散出热量;2、只能每天人工清理,致使费时、费工、费力,其次,人进入锅内还会使锅体内沾染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同时进行油炸工作和自清洗炸锅内壁的自清洗全自动真空油炸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炸锅、锅盖、炸筐和储油罐,所述炸锅的底部为圆锥状的锅底段,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炸锅的内周壁上设有一圈喷油通道,所述喷油通道上环形设有一圈用于冲刷锅底段内壁的喷油缝;所述锅底段的底部连接有与储油罐连通的主油管,所述主油管上由储油罐至锅底段方向依次串联有x1阀门、过滤器、油泵和x2阀门;所述主油管上并联有上回油管和下回油管,所述上回油管的一端与储油罐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油泵与x2阀门之间的主油管管段上,上回油管上串联有z2阀门;所述下回油管的一端连接在x1阀门与过滤器之间的主油管管段上、另一端连接在x2阀门与锅底段之间的主油管管段上,下回油管上串联有z1阀门;油泵与x2阀门之间的主油管管段上连接有另一端与喷油通道内腔连通的喷油管,喷油管上串联有y1阀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至少可实现三种工作状态:

第一,当需要油炸食品时,将盛放有食品的炸筐放入炸锅中,并扣装好锅盖,之后,仅使x1阀门和x2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并利用油泵将储油罐中的高温油泵入炸锅中,并使炸锅中的油位达到设定高度,使食品全部泡在高温油中后,对食品进行油炸作业。

第二,在油炸过程中,仅使z1阀门和y1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炸锅中的油经下回油管、过滤器、油泵、喷油管、喷油通道,并从喷油缝中高压喷出,从而对锅底段内壁进行冲刷,之后,再从锅底段底部进入下回油管,这样不间断循环,达到冲刷锅底段内壁和滤油的目的。

第三,当油炸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油炸工作结束,仅使z1阀门和z2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炸锅内的油可经过下回油管、过滤器、油泵、上回油管并重新进入储油罐内。

因此,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同时进行油炸工作和自清洗炸锅内壁的工作,且能保证油炸过程中的油体的清洁度,从而提高炸制效果和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喷油通道和喷油缝的结构,所述炸锅包括上端部呈圆筒状的锅体段和下端部的锅底段,所述锅底段的上端部外径大于锅体段的外径,所述锅底段的上边沿处环形设有一圈向锅体段方向延伸的环板,所述环板的内周边沿连接在锅体段的外周壁上并高于锅体段的下边沿,所述环板、锅体段的下端部和锅底段的上端部围绕成喷油通道的内腔,所述锅体段的下边沿与锅底段的内周壁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喷油缝。

为了进行甩油作业,所述锅底段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上端部伸入炸锅内腔中、下端部位于炸锅下方的甩油轴,所述炸锅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甩油轴转动的甩油电机,所述甩油轴的上端部连接有用于支撑并驱动炸筐转动的甩油盘。

为了平稳支撑甩油轴转动,所述锅底段内腔中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中部设有供甩油轴向上穿过的穿装孔,所述穿装孔中安装有用于支撑甩油轴转动的轴承,所述固定盘上均布有上下贯通的漏渣孔。

所述锅底段的内腔底部设有下凹的沉渣腔,所述甩油轴转动连接在沉渣腔的底壁上,所述固定盘连接在沉渣腔顶部,所述主油管连接在沉渣腔的底部。

为了实现真空油炸作业,所述储油罐与锅盖之间连接有抽真空管,所述抽真空管上连接有抽真空泵。

为了在油炸过程中,对炸锅内的油进行加热,所述锅底段的内腔中安装有为油体加热的加热装置。

为了保证食品油炸充分,所述锅盖的中部安装有能伸入炸筐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能与炸筐同轴转动的压料盘,所述压料盘的外径小于炸筐的内径。

为了在甩油过程中,保证炸筐转动平稳,所述炸锅的内周壁上环形安装有多个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上安装有能顶靠在炸筐的外周壁上从而支撑炸筐周向转动的支撑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真空油炸作业,并能同时实现油炸工作和自清洗锅底段工作,且能保证油炸过程中的油的清洁度,提高炸制效果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自清洗全自动真空油炸锅包括炸锅、优选铰装在炸锅顶部的锅盖1、能放入炸锅中的炸筐2和能储存并能加热油体的储油罐3;其中,该炸锅的的底部优选为圆锥状的锅底段4,其次,为了对锅底段4的内壁进行自动清洗,炸锅的内周壁上设有一圈喷油通道5,而喷油通道5上环形设有一圈用于冲刷锅底段4内壁的喷油缝;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喷油通道5和喷油缝的结构,该炸锅优选包括上端部呈圆筒状的锅体段17和下端部的锅底段4,另外,锅底段4的上端部外径大于锅体段17的外径,其次,锅底段4的上边沿处环形焊接有一圈向锅体段17方向延伸的环板18,该环板18的形状优选呈上端部直径应小于下端部直径的圆锥状,另外,环板18的上端边沿连接在锅体段17的外周壁上并高于锅体段17的下边沿,因此,环板18、锅体段17的下端部和锅底段4的上端部围绕成喷油通道5的内腔,而锅体段17的下边沿与锅底段4的内周壁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喷油缝,该喷油缝的间隙可以为1mm;另外,锅底段4的上下高度根据使用需要设置,并尽量保证炸锅具有较大的内壁冲刷面积。

继续参照附图,锅底段4的底部的最低位置还连接有与储油罐3连通的主油管6,该主油管6上由储油罐3至锅底段4方向依次串联有x1阀门7、过滤器8、油泵9和x2阀门10;其次,主油管6上还并联有上回油管11和下回油管12,其中,上回油管11的一端与储油罐3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油泵9与x2阀门10之间的主油管6管段上,上回油管上串联有z2阀门13;其次,下回油管12的一端连接在x1阀门7与过滤器8之间的主油管6管段上、另一端连接在x2阀门10与锅底段4之间的主油管6管段上,下回油管上串联有z1阀门14;另外,油泵9与x2阀门10之间的主油管6管段上还连接有另一端与喷油通道5内腔连通的喷油管15,该喷油管15上串联有y1阀门16,另外,上述阀门优选为电动阀门。因此,上述结构的本发明至少可实现下述三种工作状态:第一,当需要油炸食品时,将盛放有食品的炸筐2放入炸锅中,并扣装好锅盖1,之后,仅使x1阀门7和x2阀门10处于打开状态,并利用油泵9将储油罐3中的高温油泵入炸锅中,并使炸锅中的油位达到设定高度,使食品全部泡在高温油中后,对食品进行油炸作业。第二,在油炸过程中,仅使z1阀门14和y1阀门16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炸锅中的油经下回油管12、过滤器8、油泵9、喷油管15、喷油通道5,并从喷油缝中高压喷出,从而对锅底段4内壁进行冲刷,之后,油体再从锅底段4底部进入下回油管12,这样不间断循环,达到冲刷锅底段4内壁和滤油的目的。第三,当油炸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油炸工作结束,仅使z1阀门14和z2阀门13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炸锅内的油可经过下回油管12、过滤器8、油泵9、上回油管11并重新进入储油罐3内。当然,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也能仅使x1阀门7和y1阀门16处于打开状态,继而利用储油罐3中的油对锅底段4内壁进行冲刷;当然,通过启闭上述不同的阀门或者改变油泵9的输油方向,也可实现其他的工作状态,在此不再一一举述。

继续参照附图,为了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实现真空油炸作业,优选在储油罐3与锅盖1之间连接有抽真空管24,当然,该抽真空管24上应连接有抽真空泵25,因此,能根据需要对炸锅进行抽真空作业,当然,也可以在抽真空泵25与储油罐3之间的抽真空管24上安装有能启闭的抽真空阀门,从而使抽真空泵25仅对炸锅进行抽真空作业。

继续参照附图,为了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炸筐2进行甩油作业,该锅底段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上端部伸入炸锅内腔中、下端部位于炸锅下方的甩油轴19,甩油轴19与锅底段4之间采用液密封结构,相应的,炸锅的底部海安装有驱动甩油轴19转动的甩油电机20,另外,甩油轴19的上端部连接有用于支撑并驱动炸筐2转动的甩油盘21。其次,为了平稳支撑甩油轴19转动,锅底段4内腔中连接有固定盘22,而固定盘22的中部设有供甩油轴19向上穿过的穿装孔,其次,穿装孔中安装有用于支撑甩油轴19转动的轴承,其次,穿装孔的两端还设有避免食用油进入轴承内的液密封结构,该液密封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举述,另外,固定盘22上还均布有上下贯通的漏渣孔;当然,为了使油体中的油渣充分聚集在锅底段4底部,锅底段4的内腔底部最低处还设有下凹的沉渣腔23,相应的,甩油轴19转动连接在沉渣腔23的底壁上,而固定盘22连接在沉渣腔23顶部,其次,主油管6连接在沉渣腔23的底部。另外,为了在甩油过程中,保证炸筐2转动平稳,炸锅的内周壁上环形安装有至少3个滚轮安装座,滚轮安装座上安装有能顶靠在炸筐2的外周壁上从而支撑炸筐2周向转动的支撑轮28。其次,为了保证食品油炸充分,锅盖1的中部安装有能伸入炸筐2内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能与炸筐2同轴转动的压料盘27,压料盘27的外径小于炸筐2的内径,同时,压料盘27上优选均布有上下贯通的通油孔;另外,为了在油炸过程中,对炸锅内的油进行加热,从而保证油炸温度,优选在锅底段4的内腔中安装有为油体加热的加热装置26,该加热装置26可以为盘状的电加热管,该加热装置26优选安装在甩油盘下方的锅底段4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