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4631发布日期:2020-02-25 10:10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滇黄精是中药黄精的基原之一。黄精为常用中药,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功效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治虚损寒热,肺痨咯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为补阴之品;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除上述功效外,黄精还有抗菌作用,尤其是对结核杆菌和真菌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又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近期研究结果还表明黄精对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明显的作用。随着市场对药材黄精需求量的增加和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采集野生黄精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滇黄精的繁殖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和块茎分株繁殖,但滇黄精的种子直播繁殖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子容易发霉,部分种子发霉率高达30-70%;二是部分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出苗时间长达2年;三是出苗不整齐。滇黄精种子因富含营养物质,使用种子繁殖滇黄精种苗时,在合适的温度、水份条件下,土壤中含有大量细菌、真菌,如腐霉菌和镰刀菌等极易引起滇黄精种子霉变、腐烂。另一方面,土壤中有大量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也会咬食滇黄精种子,引起滇黄精种子病变发霉,最终导致滇黄精种子大量霉变、腐烂,造成滇黄精种子的大量损失。滇黄精幼苗乃至成年植株生长过程中,根腐病、螨虫等病虫害危害较普遍,严重时导致幼苗枯萎死亡。申请号为201910034248.2,名称为“一种多花黄精的种子催芽剂及其催芽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花黄精的种子催芽剂及其催芽方法,具体为:一种多花黄精的种子催芽剂及其催芽方法,该催芽剂的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的构成为:木质素酶1%-3%,纤维素酶0.5%-1%,多菌灵1%-10%,其余为蒸馏水。该方法通过配制的种子催芽试剂,打破多花黄精种子休眠,能大大缩短多花黄精种子育苗周期,减少生产成本,可解决多花黄精种苗供应不足的问题。申请号为201810013836.3,名称为“促进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促进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方法。该方法将多花黄精种子进行清洗,以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将清洗后种子依次进行温汤浸种、植物激素浸种;所述植物激素浸种为:先将温汤浸种后的种子于40±5℃在质量浓度0.5~1.5%的kno3溶液浸种24±2h,然后流水冲洗,再放入激素液中浸种12±1h;上述浸种后所得的种子于湿润、25±1℃黑暗培养,从而使种子发芽。该方法能打破多黄花精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的萌发,缩短黄精的生长年限,提高药农收益。申请号为201810901394.6,名称为“一种可提高寿命的多花黄精种子繁育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寿命的多花黄精种子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黄精种子的预处理:a1、选择成熟的黄精种子;a2、4月上旬将上一步储藏的黄精种子取出,将种子浸没在种子处理剂中,种子处理剂中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赤霉素0.05-2%、吲哚乙酸0.02-3%、萘乙酸0.01-1%、5-羟-iaa0.01-1%、吲哚丁酸0.01-1%、6-苄基氨基嘌呤0.01-2%、6-糠基氨基嘌呤0.01-2%、玉米素0.01-2%、余量为水;a3、使用红外线光配合超声波对种子处理;s3、播种。该方法采用种子处理剂对黄精种子进行处理,能够促进黄精种子生长,并采用红外线超声波进行处理,能够提高黄精寿命。申请号为201710878645.9,名称为“一种黄精种子的播前处理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黄精种子的播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将种子置于含有亚硒酸钠的硫酸铜溶液中进行高温浸泡,加快种皮软化,杀灭种子中的存留病虫,促进亚硒酸钠和硫酸铜渗入种子,降低种子内休眠物质活性,加快种子发芽;浸泡后将种子进行冷冻干燥,降低休眠物质活性活性,使种子快速接受高温和低温刺激,模拟播种后经受的外界高低温变化,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加快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申请号为201710181495.6,名称为“滇黄精种子的处理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滇黄精种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优质颗粒饱满种子,并与沙子混合;s2将种子与沙子的混合物进行揉搓,去除绿皮;s3将去除绿皮的种子与沙子混合后进入机器中进行打磨;s4将沙筛除留存种子;经过申请处理后可使黄精种子直接进行栽种,而无需经过休眠期处理,显著的减少了处理周期和成本。此外,还能有效的缩短种子的出苗周期,提高出苗率,有利于种苗的生长。然而,上述现有技术都是集中于黄精种子的处理和种子萌发研究,目前尚没有滇黄精种子包衣剂的相关研究。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及其应用,利用该包衣剂能够减少滇黄精种子的发霉率,降低滇黄精种子的损失,同时打破滇黄精种子休眠期,缩短滇黄精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黄精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黄精种子的萌发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包括保水剂、植物激素、中草药提取物、杀菌剂、挂膜剂和杀虫剂;所述保水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所述植物激素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所述杀菌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所述挂膜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所述杀虫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进一步地,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钠。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和乙烯利,所述赤霉素和乙烯利的使用量分别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包括滇重楼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所述杀菌剂包括多菌灵和满适金,多菌灵和满适金的使用量分别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进一步地,所述挂膜剂为壳聚糖。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为阿维菌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滇黄精种子包衣剂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滇黄精种子的低温处理:将经过后熟处理、健康、无病虫害的成熟滇黄精种子,放置于5℃冰箱中保存;(2)滇黄精种子的预处理:取滇黄精种子,用过氧化氢冲洗浸泡,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浸泡,晾干;(3)对滇黄精种子进行包衣:将保水剂、植物激素、中草药提取物、杀菌剂、挂膜剂和杀虫剂按比例分别倒入专用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轻轻晃动、充分搓揉,直到种子包衣均匀形成包衣膜,再闷处理,然后阴干至不沾手,完成包衣过程。进一步地,在10~12月,取成熟滇黄精果实,置阴凉处后熟10~20日;漂洗去假种皮,获得滇黄精种子,从中筛选成熟、健康、无病虫害的滇黄精种子。进一步地,步骤(2)中,优选地取备好的滇黄精种子,用质量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浸泡1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浸泡1h后,于阴凉干燥处晾干种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的滇黄精种子包衣剂能够减少滇黄精种子的发霉率,降低滇黄精种子的损失,同时打破滇黄精种子休眠期,缩短滇黄精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黄精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黄精种子的萌发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包括保水剂、植物激素、中草药提取物、杀菌剂、挂膜剂和杀虫剂;所述保水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所述植物激素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所述杀菌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所述挂膜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所述杀虫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进一步地,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钠。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和乙烯利,所述赤霉素和乙烯利的使用量分别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包括滇重楼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所述杀菌剂包括多菌灵和满适金,多菌灵和满适金的使用量分别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进一步地,所述挂膜剂为壳聚糖。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为阿维菌素。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滇黄精种子包衣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滇黄精种子的低温处理:将经过后熟处理、健康、无病虫害的成熟滇黄精种子,放置于5℃冰箱中保存;(2)滇黄精种子的预处理:取滇黄精种子,用过氧化氢冲洗浸泡,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浸泡,晾干;(3)对滇黄精种子进行包衣:将保水剂、植物激素、中草药提取物、杀菌剂、挂膜剂和杀虫剂按比例分别倒入专用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轻轻晃动、充分搓揉约10-20分钟,直到种子包衣均匀形成包衣膜,再闷2-3h,然后阴干至不沾手,完成包衣过程。步骤(1)中,优选在10~12月,取成熟滇黄精果实,置阴凉处后熟10~20日;漂洗去假种皮,获得滇黄精种子,从中筛选成熟、健康、无病虫害的滇黄精种子。步骤(1)中,优选地将成熟滇黄精种子放置于5℃冰箱中保存15天。步骤(2)中,优选地取备好的滇黄精种子,用质量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浸泡1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浸泡1h后,于阴凉干燥处晾干种子。实施例3本实施例将通过实验进一步对实施例1的包衣剂的性能作出说明。实验1:本实施例在云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实施。(1)滇黄精种子的低温处理:将经过后熟处理、健康、无病虫害的成熟滇黄精种子,放置于5℃冰箱中保存15天。(2)滇黄精种子的预处理:取滇黄精种子,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浸泡15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浸泡1h,晾干。(3)对滇黄精种子进行包衣:将保水剂、植物激素、中草药提取物、杀菌剂、挂膜剂和杀虫剂按比例分别倒入专用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轻轻晃动、充分搓揉约10分钟,直到种子包衣均匀形成包衣膜,再闷2h,然后阴干至不沾手,完成包衣过程。种药比(重量比):滇黄精种子:100聚丙烯酸钠:2赤霉素:1(以200mg/l水溶液的形式加入);乙烯利:1(以300mg/l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滇重楼提取物:1壳聚糖:2(以1%水溶液的形式加入);阿维菌素:1(以3%乳剂,1:1500倍液的形式加入);多菌灵:1(以50%粉剂的形式加入);满适金:2。以上述方法得到的包子种子作为实验处理组,未包衣种子作为对照处理组,进行滇黄精种子发芽率实验(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方法:每个处理组150粒种子,分为3次重复,每重复50粒种子。发芽床采用双层湿润滤纸,放入光照培养箱中25℃、2500lx12h、90d培养,试验过程中每日给培养皿中加水保持滤纸湿润并记录种子发芽数。(2)实验结果表1滇黄精包衣种子萌发试验结果(x±s,n=3)类别发芽率发霉率休眠种子包衣种子77.37±4.1614.66±1.158.00±5.29对照种子24.67±3.0665.33±3.0610.00±5.29实验2本实验在云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实施。(1)滇黄精种子的低温处理:将经过后熟处理、健康、无病虫害的成熟滇黄精种子,放置于5℃冰箱中保存15天。(2)滇黄精种子的预处理:取滇黄精种子,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浸泡15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浸泡1h,晾干。(3)滇黄精种子的包衣,将保水剂、植物激素、中草药提取物、杀菌剂、挂膜剂和杀虫剂按比例分别倒入专用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轻轻晃动、充分搓揉约20分钟,直到种子包衣均匀形成包衣膜,再闷3h,然后阴干至不沾手,完成包衣过程。种药比(重量比):滇黄精种子:100聚丙烯酸钠:4赤霉素:2(以100mg/l水溶液的形式加入)乙烯利:2(以300mg/l水溶液的形式加入)苦参提取物:2壳聚糖:4(以1%水溶液的形式加入)阿维菌素:2(以3%乳剂,1:1500倍液的形式加入)多菌灵:2(以50%粉剂的形式加入)满适金:1。以上述方法得到的包子种子作为实验处理组,未包衣种子作为对照处理组,进行滇黄精种子发芽率实验(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方法:每个处理组150粒种子,分为3次重复,每重复50粒种子。发芽床采用双层湿润滤纸,放入光照培养箱中25℃、2500lx12h、90d培养,试验过程中每日给培养皿中加水保持滤纸湿润并记录种子发芽数。(2)实验结果表2滇黄精包衣种子萌发试验结果(x±s,n=3)项目发芽率发霉率休眠种子包衣种子71.33±9.0216.67±5.0312.00±8.72对照种子30.00±4.0051.33±6.1118.67±2.31实验1和实验2均表明将实施例1的包衣剂可以实现种子萌发时间短,滇黄精的种子萌芽率从30~50%提高到60~80%,种子发霉率从30%-70%降至10%左右,大大提高了滇黄精种子的萌发率,降低了滇黄精种子的损失。而且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广。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