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7724发布日期:2019-01-08 20:0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消费的迭代升级,近年来,继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之后,饮用型酸奶作为酸奶的第三种势力快速崛起,已然占据一方市场。饮用型酸奶是一种流动性较好的酸奶,与搅拌型酸奶相比,其不仅保留了酸奶特有的发酵香气与浓香奶味,并且更加清爽,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日食用。饮用型酸奶与凝固型酸奶相比,凝固型酸奶一般为杯装或碗装,需要用勺子食用,而饮用型酸奶一般为盒装或瓶装,用吸管食用,更为方便、更好吸食,特别适合小孩和老人饮用。饮用型酸奶的主要消费者,是一群年龄在18岁到34岁之间,富有朝气、追求时尚、充满好奇心、乐于尝试新产品,但也同时面对各种负担、压力和挑战的人群。因此,除了原味的产品之外,他们更希望体验多样化、趣味、新奇的产品口味,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饮用型酸奶因进行二次均质,酸奶体系本身较为不稳定,再添加果酱,容易破坏酸奶结构,造成酸奶保存期内析水或分层沉淀的现象。并且饮用型酸奶粘度较低,添加果酱后果粒容易沉底,影响产品外观和质量。目前,需要对这类型饮用型酸奶的配方和工艺进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果酱5%~10%、乳清蛋白粉0.5%~1%、蛋黄粉0.1%~0.3%、白砂糖8%~10%、稳定剂0.4%~0.6%和余量的鲜奶;每1000克原料加入0.1~0.3活力单位乳酸菌发酵。

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中,果酱在20℃下的粘度为10cm/min~12cm/min。

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中,果酱为果肉与谷物按质量比1:(1.5~2)组成的混合酱料。

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中,果酱中果肉的颗粒尺寸为3mm×3mm×3mm~5mm×5mm×5mm。

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中,稳定剂为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结冷胶、琼脂、刺槐豆胶中的至少三种。

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乳化剪切:在乳化缸中准备鲜奶,升温至55℃~65℃,开启搅拌,将稳定剂投入缸中,剪切;再加入乳清蛋白粉、蛋黄粉和白砂糖,剪切;

2)冷却: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10℃以下;

3)定容: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输送至调配缸中定容,检测理化指标,暂存;

4)均质:将步骤3)得到的物料升温至60℃~65℃,输送至均质机,在160bar~180bar下均质;

5)巴氏杀菌: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经板片式杀菌机在94℃~96℃下杀菌,然后冷却至40℃~45℃;

6)发酵:通过在线添加菌种设备在步骤5)得到的物料中添加乳酸菌,输送至发酵缸,混合搅拌均匀,进行发酵;

7)破乳:步骤6)的物料达到发酵终点后,开启搅拌;

8)二次均质:采用全自动卫生密封生产工艺,将步骤7)得到的酸奶基料经密闭管道由转子泵输送至均质机进行二次均质,再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20℃以下,暂存在半成品缸中;

9)添加果酱:在半成品缸缸顶添加果酱,将果酱和酸奶基料搅拌均匀;

10)灌装:采用酸奶陶瓷阀自流灌装步骤9)得到的酸奶,得到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产品。

制备方法的步骤6)中,发酵具体是在无菌空气保护下,通过温控发酵工艺,控制发酵缸的温度恒定在40℃~45℃下进行发酵。

制备方法的步骤8)中,二次均质的压力为20bar~50bar。

制备方法的步骤9)中,添加果酱具体为:从半成品缸缸顶的人孔添加果酱,添加时开启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35r/min~45r/min,添加完后果酱后再持续搅拌2min~3min。

制备方法的步骤10)中,灌装所用灌装头滤网的孔径尺寸为6mm~8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得到了一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其粘度低,流动性好,口感顺滑,且制备过程可以保证酸奶的稳定性和质量,不会出现明显的析水和分层现象,还能节省生产成本。

具体如下:

1、一般搅拌型酸奶粘度4000-6000cp,饮用型酸奶粘度180-2500cp,本发明在均质压力范围内可制备粘度适中(280-1200cp)、流动性好、口感顺滑的产品;

2、上述酸奶基料虽粘度较低,但果粒悬浮效果好,产品在保存期21天内果粒悬浮效果稳定,没有出现太明显的沉底现象,并且果粒粒径可达3×3×3-5×5×5mm,保证产品的嚼劲和口感;

3、本发明所采用的稳定剂成分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保存期21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析水和分层现象;

4、本发明限定不同软硬度、不同品种水果的粒径范围,保证产品口感和灌装流畅性;

5、本发明限定果酱粘度、搅拌转速和灌装头滤网的孔径大小,可以有效解决产品在添加果酱和灌装过程中的产泡现象,减少产品表面的泡沫,一方面可以改善产品的外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6、本发明通过在半成品缸添加果酱,不需要额外增设在线果酱添加设备,节省生产成本;并且产品粘度低,可以通过自流灌装,不需要额外在灌装机与半成品缸连接管道增设物料泵,一方面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减少酸奶经过物料泵的次数也可以减少产品粘度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果酱5%~10%、乳清蛋白粉0.5%~1%、蛋黄粉0.1%~0.3%、白砂糖8%~10%、稳定剂0.4%~0.6%和余量的鲜奶;每1000克原料加入0.1~0.3活力单位乳酸菌发酵。

优选的,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中,果酱在20℃下的粘度为10cm/min~12cm/min。

优选的,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中,果酱为果肉与谷物按质量比1:(1.5~2)组成的混合酱料。

优选的,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中,果酱中果肉的颗粒尺寸为3mm×3mm×3mm~5mm×5mm×5mm;进一步的,果肉较软的果酱品种优选果肉的颗粒尺寸为4mm×4mm×4mm~5mm×5mm×5mm;果肉较硬的果酱品种优选果肉的颗粒尺寸为3mm×3mm×3mm~4mm×4mm×4mm。

优选的,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的果酱中,果肉为芒果、草莓、蓝莓、树莓、蔓越莓、苹果、百香果、猕猴桃中的至少一种;谷物为奇亚籽、黑米、燕麦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混合搭配制成的果酱,其产品颗粒感较强,保留水果香气,又有嚼劲。

优选的,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中,稳定剂为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结冷胶、琼脂、刺槐豆胶中的至少三种;进一步优选的,稳定剂为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和结冷胶组成的混合物。

这种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乳化剪切:在乳化缸中准备鲜奶,升温至55℃~65℃,开启搅拌,将稳定剂投入缸中,剪切;再加入乳清蛋白粉、蛋黄粉和白砂糖,剪切;

2)冷却:将步骤1)得到的物料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10℃以下;

3)定容: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输送至调配缸中定容,检测理化指标,暂存;

4)均质:将步骤3)得到的物料升温至60℃~65℃,输送至均质机,在160bar~180bar下均质;

5)巴氏杀菌: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经板片式杀菌机在94℃~96℃下杀菌,然后冷却至40℃~45℃;

6)发酵:通过在线添加菌种设备在步骤5)得到的物料中添加乳酸菌,输送至发酵缸,混合搅拌均匀,进行发酵;

7)破乳:步骤6)的物料达到发酵终点后,开启搅拌;

8)二次均质:采用全自动卫生密封生产工艺,将步骤7)得到的酸奶基料经密闭管道由转子泵输送至均质机进行二次均质,再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20℃以下,暂存在半成品缸中;

9)添加果酱:在半成品缸缸顶添加果酱,将果酱和酸奶基料搅拌均匀;

10)灌装:采用酸奶陶瓷阀自流灌装步骤9)得到的酸奶,得到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产品。

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搅拌的转速为1400r/min~1600r/min。

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将稳定剂投入缸中,剪切4min~6min;再加入乳清蛋白粉、蛋黄粉和白砂糖,剪切4min~6min。

进一步的,制备方法的步骤3)中,检测理化指标具体为采用折光仪检测物料干物,采用乳品理化分析仪测定物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5)中,杀菌的时间为290s~310s。

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6)中,发酵具体是在无菌空气保护下,通过温控发酵工艺,控制发酵缸的温度恒定在40℃~45℃下进行发酵。

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7)中,搅拌的转速为30r/min~40r/min,搅拌的时间为4min~6min。

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8)中,二次均质的压力为20bar~50bar。

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9)中,添加果酱具体为:从半成品缸缸顶的人孔添加果酱,添加时开启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35r/min~45r/min,添加完后果酱后再持续搅拌2min~3min。

进一步的,制备方法的步骤9)中,果酱使用前需用200ppm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外包装后再使用。

优选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0)中,灌装所用灌装头滤网的孔径尺寸为6mm~8mm(直径)。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所述的制备工艺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按原料总和为1000质量份计,实施例1的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包括果酱50份、乳清蛋白粉7份、蛋黄粉2份、白砂糖80份、稳定剂5份、鲜奶为余量;每1000克原料中加入0.1活力单位乳酸菌发酵。

其中,果酱为果肉和燕麦以质量比1:1.5组成的混合果酱,果肉是由粒径为5×5×5mm的草莓果粒和粒径为3×3×3mm的蔓越莓果粒以质量比4:1组成,混合果酱在20℃下的粘度为11cm/min;稳定剂是由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结冷胶组成的混合物,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结冷胶的质量比=3:4:2。

实施例1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如下:

1)乳化剪切:在高速乳化缸中准备好鲜奶,升温至55-65℃,开启搅拌,转速1500r/min,将上述稳定剂投入缸中,剪切5分钟;再加入乳清蛋白粉和白砂糖,剪切5分钟;

2)冷却:将上述物料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10℃以下;

3)定容:将上述物料输送至调配缸中进行定容,采用折光仪确定物料干物,采用乳品理化分析仪测定物料蛋白、脂肪等理化指标,暂存;

4)均质:将上述物料降温至60-65℃,输送至均质机经170bar均质;

5)巴氏杀菌:将上述物料经板片式杀菌机进行95℃,300s杀菌,冷却至40-45℃;

6)发酵:通过在线添加菌种设备在上述物料中添加乳酸菌,输送至发酵缸,开启搅拌4min,将菌种与酸奶混合均匀,开启无菌空气保护,采用温控发酵工艺,保持发酵罐的温度恒定45℃;

7)破乳:达到发酵终点后,开启搅拌,在35r/min下搅拌5min;

8)后均质(二次均质):采用全自动卫生密封生产工艺,将酸奶基料经密闭管道由转子泵输送至均质机进行30bar均质,再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20℃,暂存;

9)添加果酱:半成品缸缸顶添加果酱,果酱需使用200ppm过氧乙酸消毒外包后使用,果酱从半成品缸人孔添加,添加时开启搅拌,40r/min,将果酱倒入半成品缸中,添加完果酱之后再持续搅拌2min,将酸奶基料与果酱搅拌均匀;

10)灌装:自流灌装,采用酸奶专用陶瓷阀灌装酸奶,灌装所用灌装头滤网的孔径尺寸为6mm,保证酸奶的质量以及灌装的精度和流畅性。

实施例2:

按原料总和为1000质量份计,实施例2的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包括果酱80份、乳清蛋白粉10份、蛋黄粉3份、白砂糖100份、稳定剂5份、鲜奶为余量;每1000克原料中加入0.2活力单位乳酸菌发酵。

其中,果酱为果肉和黑米以质量比1:2组成的混合果酱,果肉是由粒径为5×5×5mm的草莓果粒和粒径为3×3×3mm的蔓越莓果粒以质量比4:1组成,混合果酱在20℃下的粘度为10cm/min;稳定剂是由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和结冷胶组成,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结冷胶的质量比=2:4:1:1。

实施例2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如下:

1)乳化剪切:在高速乳化缸中准备好鲜奶,升温至55-65℃,开启搅拌,转速1400r/min,将上述稳定剂投入缸中,剪切5分钟;再加入乳清蛋白粉和白砂糖,剪切5分钟;

2)冷却:将上述物料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10℃以下;

3)定容:将上述物料输送至调配缸中进行定容,采用折光仪确定物料干物,采用乳品理化分析仪测定物料蛋白、脂肪等理化指标,暂存;

4)均质:将上述物料降温至60-65℃,输送至均质机经180bar均质;

5)巴氏杀菌:将上述物料经板片式杀菌机进行95℃,300s杀菌,冷却至40-45℃;

6)发酵:通过在线添加菌种设备在上述物料中添加乳酸菌,输送至发酵缸,开启搅拌3min,将菌种与酸奶混合均匀,开启无菌空气保护,采用温控发酵工艺,保持发酵罐的温度恒定44℃;

7)破乳:达到发酵终点后,开启搅拌,在40r/min下搅拌4min;

8)后均质:采用全自动卫生密封生产工艺,将酸奶基料经密闭管道由转子泵输送至均质机进行50bar均质,再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20℃,暂存;

9)添加果酱:半成品缸缸顶添加果酱,果酱需使用200ppm过氧乙酸消毒外包后使用,果酱从半成品缸人孔添加,添加时开启搅拌,35r/min,将果酱倒入半成品缸中,添加完果酱之后再持续搅拌3min,将酸奶基料与果酱搅拌均匀;

10)灌装:自流灌装,采用酸奶专用陶瓷阀灌装酸奶,灌装所用灌装头滤网的孔径尺寸为6mm,保证酸奶的质量以及灌装的精度和流畅性。

实施例3:

按原料总和为1000质量份计,实施例3的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包括果酱100份、乳清蛋白粉5份、蛋黄粉1份、白砂糖90份、稳定剂5份、鲜奶为余量;每1000克原料中加入0.3活力单位乳酸菌发酵。

其中,果酱为果肉和奇亚籽以质量比1:1.8组成的混合果酱,果肉是由粒径为5×5×5mm的草莓果粒和粒径为3×3×3mm的蔓越莓果粒以质量比2:1组成,混合果酱在20℃下的粘度为11cm/min;稳定剂是由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和结冷胶组成组成,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结冷胶的质量比=1:3:2:1:1。

实施例3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如下:

1)乳化剪切:在高速乳化缸中准备好鲜奶,升温至55-65℃,开启搅拌,转速1600r/min,将上述稳定剂投入缸中,剪切5分钟;再加入乳清蛋白粉和白砂糖,剪切5分钟;

2)冷却:将上述物料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10℃以下;

3)定容:将上述物料输送至调配缸中进行定容,采用折光仪确定物料干物,采用乳品理化分析仪测定物料蛋白、脂肪等理化指标,暂存;

4)均质:将上述物料降温至60-65℃,输送至均质机经160bar均质;

5)巴氏杀菌:将上述物料经板片式杀菌机进行95℃,300s杀菌,冷却至40-45℃;

6)发酵:通过在线添加菌种设备在上述物料中添加乳酸菌,输送至发酵缸,开启搅拌5min,将菌种与酸奶混合均匀,开启无菌空气保护,采用温控发酵工艺,保持发酵罐的温度恒定43℃;

7)破乳:达到发酵终点后,开启搅拌,在30r/min下搅拌6min;

8)后均质:采用全自动卫生密封生产工艺,将酸奶基料经密闭管道由转子泵输送至均质机进行20bar均质,再经冰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至20℃,暂存;

9)添加果酱:半成品缸缸顶添加果酱,果酱需使用200ppm过氧乙酸消毒外包后使用,果酱从半成品缸人孔添加,添加时开启搅拌,45r/min,将果酱倒入半成品缸中,添加完果酱之后再持续搅拌2min,将酸奶基料与果酱搅拌均匀;

10)灌装:自流灌装,采用酸奶专用陶瓷阀灌装酸奶,灌装所用灌装头滤网的孔径尺寸为8mm,保证酸奶的质量以及灌装的精度和流畅性。

下面再对本发明的悬浮果粒饮用型酸奶配方和工艺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稳定剂成分

稳定剂选自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结冷胶、琼脂、刺槐豆胶,各进行如下的对比试验。如无特别说明,其他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

(1)配方1.1稳定剂选用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果胶、琼脂,制成的酸奶产品放置2天表面出现明显析水现象。

(2)配方1.2稳定剂选用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果胶、琼脂,制成的酸奶产品保存期10天出现分层沉淀现象。

(3)配方1.3稳定剂选用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果胶、琼脂,制成的酸奶产品保存期21天表面少量析水,无明显分层沉淀现象,口感较为顺滑,但是果粒悬浮效果较差,保存期5天内沉底明显。

(4)配方1.4稳定剂选用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刺槐豆胶,制成的酸奶产品保存期21天表面少量析水,无明显分层沉淀现象,口感较为顺滑,但是果粒悬浮效果较差,保存期8天内沉底明显。

(5)配方1.5稳定剂选用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结冷胶,制成的酸奶产品保存期21天无明显析水或分层沉淀现象,但口感略微粗糙,不够顺滑,果酱悬浮效果较好。

(6)配方1.6稳定剂选用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结冷胶,制成的酸奶产品保存期21天无明显析水或分层沉淀现象,口感较为顺滑,果酱悬浮效果较好。

(7)配方1.7稳定剂选用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结冷胶,制成的酸奶产品保存期21天无明显析水或分层沉淀现象,口感顺滑,果酱悬浮效果较好。

所以,稳定剂优选为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结冷胶。

二、果酱颗粒尺寸

以混合莓(草莓、蔓越莓)果酱为例,进行如下的对比试验。如无特别说明,其他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

(1)配方2.1选用草莓、蔓越莓均为3×3×3mm;

(2)配方2.2选用草莓、蔓越莓均为5×5×5mm;

(3)配方2.3选用草莓5×5×5mm,蔓越莓4×4×4mm;

(4)配方2.4选用草莓5×5×5mm;

(5)配方2.5选用草莓5×5×5mm,蔓越莓3×3×3mm。

经100名不同年龄层消费者对配方2.1~2.5所制备得到的酸奶产品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配方2.1——70%消费者认为产品颗粒感不强;

(2)配方2.2——55%消费者认为产品颗粒适中,但蔓越莓果皮较硬较大;

(3)配方2.3——79%消费者认为产品颗粒适中,蔓越莓颗粒依然会带来口感的不愉悦;

(4)配方2.4——80%消费者认为产品颗粒感不强,缺乏咀嚼感;

(5)配方2.5——92%消费者认为产品颗粒适中,并且没有产生口感的不愉悦。

三、果酱粘度

分别做果酱粘度(20℃)为9cm/min~13cm/min的试验,对比不同果酱粘度的酸奶产品性能,结果如下(按实施例1的配方和制备方法):

(1)果酱粘度为9cm/min,试验发现,果酱过于粘稠,加入酸奶中不易混合均匀,并且容易成团沉底;

(2)果酱粘度为10cm/min,试验发现,开启搅拌3min即搅拌均匀,果酱在产品内悬浮较好,分散均匀;

(3)果酱粘度为11cm/min,试验发现,开启搅拌3min即搅拌均匀,果酱在产品内悬浮较好,分散均匀;

(4)果酱粘度为12cm/min,试验发现,开启搅拌2min即搅拌均匀,果酱在产品内悬浮较好,分散均匀;

(4)果酱粘度为13cm/min,试验发现,果酱过稀,对酸奶造成较大冲击,产品表面产生很多泡沫,影响产品外观。

所以,选择果酱粘度为10-12cm/min的效果最佳,在此粘度条件下,果酱容易搅拌均匀,并且在产品悬浮较好,不容易气泡。

四、果酱添加方式

在半成品缸缸顶添加果酱,可以充分混匀果酱与酸奶,并且不需额外投入在线果酱添加系统,节省成本。

但缸顶添加果酱会对酸奶基料造成很大的冲击,容易造成大量气泡的产生,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因此在此步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边添加果酱边开启搅拌,使酸奶基料与果酱充分混合均匀,此方法比先添加果酱再开启搅拌效果佳,并且可以减少搅拌开启时间,减少产品粘度损失;2)搅拌转速选取35-45r/min最佳,可以将果酱快速分散均匀,减少气泡产生,并最大程度减少产品粘度损失;3)添加果酱后搅拌时间2-3min最佳,搅拌时间小于2min会造成果酱分散不均匀,大于3min会造成大量气泡产生,影响产品稳定性和外观。

综合上述,缸顶添加果酱时,需要边添加果酱边开启搅拌,搅拌转速35-45r/min,添加果酱后搅拌2-3min,产品状态最佳。

五、二次均质压力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分别选用不同的二次均质压力制备酸奶产品,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1)5.1二次均质压力为10bar,制备得到的5.1酸奶产品粘度(20℃)为1100-1500cp;

(2)5.2二次均质压力为20bar,制备得到的5.2酸奶产品粘度(20℃)为800-1200cp;

(3)5.3二次均质压力为30bar,制备得到的5.3酸奶产品粘度(20℃)为500-900cp;

(4)5.4二次均质压力为40bar,制备得到的5.4酸奶产品粘度(20℃)为360-700cp;

(5)5.5二次均质压力为50bar,制备得到的5.5酸奶产品粘度(20℃)为280-560cp。

经过100名不同年龄层消费者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5.1的产品——43%消费者认为产品口感顺滑,87%消费者认为产品粘度适中;

(2)5.2的产品——63%消费者认为产品口感顺滑,88%消费者认为产品粘度适中;

(3)5.3的产品——78%消费者认为产品口感顺滑,88%消费者认为产品粘度适中;

(4)5.4的产品——90%消费者认为产品口感顺滑,78%消费者认为产品粘度适中;

(5)5.5的产品——96%消费者认为产品口感顺滑,64%消费者认为产品粘度适中。

所以,控制二次均质压力为20-50bar最佳,在此二次均质压力范围下,可以保证产品粘度的同时使产品口感更加顺滑。

六、灌装头滤网的孔径

灌装头滤网可以起到过滤和支撑作用,过滤杂物的同时保证灌装头不漏奶,但是孔径不合适会造成酸奶粘度损失严重,产生较多气泡,并且会破坏果粒和谷物的完整性,造成灌装头堵塞,灌装不顺利。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分别选用不同孔径的灌装头滤网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1)当灌装头滤网孔径为3mm时,严重破坏果粒和谷物完整性,并且灌装过程中经常出现灌装头堵塞现象,灌装不顺利;

(2)当灌装头滤网孔径为5mm时,果粒和谷物完整性良好,但是灌装过程中依然出现灌装头堵塞现象,30-60min出现一次,灌装不顺利;

(3)当灌装头滤网孔径为6mm时,果粒和谷物完整性良好,灌装过程中没有出现灌装头堵塞现象,灌装顺利;

(4)当灌装头滤网孔径为8mm时,果粒和谷物完整性良好,灌装过程中没有出现灌装头堵塞现象,灌装顺利;

(5)当灌装头滤网孔径为9mm时,果粒和谷物完整性良好,灌装过程中没有出现灌装头堵塞现象,但是灌装头有轻微漏奶现象,影响生产卫生。

所以,灌装头滤网孔径选择6mm至8mm最佳,在此孔径范围内,可以保证果粒和谷物的完整性,保证灌装过程顺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