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杂交构树为原料提升猪肉品质的饲料及其制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5940发布日期:2018-11-24 10:52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杂交构树综合化利用领域和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杂交构树为原料提升猪肉品质的饲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构树别名彀、楮树、野杨梅子、鹿仔树等,为桑科构树属,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或灌木,雌雄异株,树皮暗灰色且平滑,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及陕西、山西、河北、甘肃、湖北、湖南等地区。

构树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在我国南宋时期,就用将构树用于饲养牲畜方面的记载。《农书》畜养篇中记载构叶养牛的方法:“宜预收豆、楮之叶,与黄落之桑,春碎而贮积之。天寒即以米泔和剉草、糠麸以饲之。”其中楮之叶指的就是构树叶片。进入21世纪后,利用构树作为原料制备牲畜饲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对构树进行发酵,制备功能化更高、营养价值更好的饲料是其中的热点之一。在构树发酵过程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或纤维素酶、蛋白酶能够有效地提高禽畜对构树粗蛋白、粗纤维素的消化效率。

中国专利cn106858111a提供了一种添加发酵杂交构树粉的猪饲料,该饲料可以提高猪肉的品质。

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增大,如何在提高猪肉品质的同时提升猪的免疫力,是提高猪饲养水平的保证之一。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及猪的免疫力的饲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以杂交构树为原料提升猪肉品质的饲料,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饲料由如下组分构成:

杂交构树发酵物40~45%、玉米45~50%、大豆粕5~6%、麸皮2~9%、糖蜜1%;

其中,杂交构树发酵物由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1)按重量份计,取100份嫩枝态的杂交构树树杆粉碎物,15份大豆粕、10份麸皮、5~15份杜仲叶粉碎物和5~8份沙棘果果浆混合,加入水,使得混合物水含量为10~12%;

(2)对步骤(1)所得物接种混合菌,密封后,于25~30℃下发酵15~20天即得;

所述混合菌按细菌数目百分比计由如下菌种组成:50%纳豆芽孢杆菌、35%地衣芽孢杆菌、15%解淀粉芽孢杆菌;

其中,所述纳豆芽孢杆菌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2801;所述地衣芽孢杆菌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1379;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10011。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菌株均为现有菌株,本发明不涉及上述菌株的选育分离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制备所述杂交构树发酵物时,所述步骤(1)中,所述杜仲叶粉碎物的重量份数为1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制备所述杂交构树发酵物时,所述步骤(1)中,所述沙棘果果浆的重量份数为6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制备所述杂交构树发酵物时,所述步骤(1)中,所述嫩枝态的杂交构树树杆粉碎物和/或杜仲叶粉碎物的粒径为60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饲料由如下组分构成:

杂交构树发酵物42%、玉米48%、大豆粕6%、麸皮3%、糖蜜1%。

在制备所述杂交构树发酵物时,所述步骤(2)中,接种量为1~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制备所述杂交构树发酵物时,所述步骤(2)中,接种量为2%。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所述杂交构树发酵物、玉米、大豆粕、麸皮和糖蜜进行充分混合,即可。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饲料在制备提高猪免疫力的组合物或制剂方面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直接利用杂交构树的叶片与玉米、大豆粕、麸皮和糖蜜进行混合制备得到猪饲料,但发现其对于猪的免疫力并没有提升效果。随后,我们对杂交构树进行发酵处理,在相应的研究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添加一定量的杜仲叶粉碎物和沙棘果果浆配合杂交构树进行发酵,可以提升猪的免疫力,但将杜仲叶粉碎物替换为杜仲叶粉碎物之后,免疫力提升效果大幅减弱。

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饲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本发明的饲料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并可提高猪的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和实验例中的杂交构树为杂交构树101,为天水德农供销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组培育苗,清水金桑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植于清水县金集镇。

实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百分比准备原料并将准备好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制得饲料:

杂交构树发酵物42%、玉米48%、大豆粕6%、麸皮3%、糖蜜1%;

其中,杂交构树发酵物由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1)按重量份计,取100份嫩枝态的杂交构树树杆粉碎物,15份大豆粕、10份麸皮、10份杜仲叶粉碎物和6份沙棘果果浆混合,加入水,使得混合物水含量为12%;

(2)对步骤(1)所得物接种混合菌,密封后,于25~30℃下发酵20天即得;

所述混合菌按细菌数目百分比计由如下菌种组成:50%纳豆芽孢杆菌、35%地衣芽孢杆菌、15%解淀粉芽孢杆菌;

其中,纳豆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2801;地衣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1379;解淀粉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10011。

实施例2

按照下述重量百分比准备原料并将准备好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制得饲料:

杂交构树发酵物40%、玉米45%、大豆粕5%、麸皮9%、糖蜜1%;

其中,杂交构树发酵物由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1)按重量份计,取100份嫩枝态的杂交构树树杆粉碎物,15份大豆粕、10份麸皮、15份杜仲叶粉碎物和8份沙棘果果浆混合,加入水,使得混合物水含量为12%;

(2)对步骤(1)所得物接种混合菌,密封后,于25~30℃下发酵20天即得;

所述混合菌按细菌数目百分比计由如下菌种组成:50%纳豆芽孢杆菌、35%地衣芽孢杆菌、15%解淀粉芽孢杆菌;

其中,纳豆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2801;地衣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1379;解淀粉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10011。

实施例3

按照下述重量百分比准备原料并将准备好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制得饲料:

杂交构树发酵物45%、玉米45%、大豆粕5%、麸皮4%、糖蜜1%;

其中,杂交构树发酵物由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1)按重量份计,取100份嫩枝态的杂交构树树杆粉碎物,15份大豆粕、10份麸皮、5份杜仲叶粉碎物和6份沙棘果果浆混合,加入水,使得混合物水含量为12%;

(2)对步骤(1)所得物接种混合菌,密封后,于25~30℃下发酵15天即得;

所述混合菌按细菌数目百分比计由如下菌种组成:50%纳豆芽孢杆菌、35%地衣芽孢杆菌、15%解淀粉芽孢杆菌;

其中,纳豆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2801;地衣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1379;解淀粉芽孢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是cgmccno.10011。

实验例1

选择平均体重为90kg的健康猪240头(体重差异不显著),等量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和对照组5。

对照组2所用饲料:将杂交构树叶粉碎物替代实施例1中的杂交构树发酵物,保持其它原料组分不变,制备饲料。

对照组3所用饲料:在制备杂交构树发酵物时,采用中国专利zl02104092.3中所用的生香酵母菌种及米曲霉菌种。

对照组4所用饲料:在制备杂交构树发酵物时,采用北京科伟博公司的发酵菌合剂,其配方为:酵母菌20%(浓度为100亿/kg),枯草芽孢杆菌25%(浓度为100亿/kg),地衣芽孢杆菌15%(浓度为1000亿/kg),乳酸菌25%(浓度为100亿/kg),解淀粉芽孢菌15%(浓度为1000亿/kg)。

对照组5所用饲料:在制备杂交构树发酵物时,将杜仲叶粉碎物替换为杜仲叶粉碎物,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试验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进行免疫及驱虫,试验时间为30天。试验结束称试验猪末重并记录耗料量,计算料肉比(f/g)。试验结束时,对各组的猪进行屠宰,测定下列指标:背膘厚、眼肌面积、嫩度、肌内脂肪和滴水损失。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采食量(adfi):准确记录各栏试验猪的喂料量与余料量,计算每头猪每周的平均日采食量及全期平均日采食量;

日增重(adg):试验猪每周开始及结束早上7:30空腹称重,计算每头猪每周的平均日增重及全期平均日增重;

料肉比(f/g):根据采食量和增重计算。

注:肉色评分标准是1分为灰白肉色(异常肉色),2分为轻度灰白肉色(倾向异常肉色),3分为正常鲜红色,4分为正常深红色,5分为暗黑色(异常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