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果实采后物流运输减损的振动锻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4974发布日期:2019-01-14 18:1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果采后物流运输领域,涉及一种食用水果成熟采收后物流运输的减振减损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猕猴桃果实采后物流运输减损的振动锻炼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果实在采后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振动,猕猴桃果实容易受到振动伤害,导致果肉和果皮遭受破坏,果实品质下降,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对于高成熟度采摘的猕猴桃果实,虽然高成熟度的猕猴桃果实风味品质较佳,但是抗振能力差,运输过程中振动受损尤为严重。因此,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产生的机械伤,商业上的通常做法是在果实成熟度较低,果实较硬,尚未充分表现出应有的风味时就采摘果实。果实成熟度直接影响猕猴桃果实的风味品质,采摘果实成熟度较低的猕猴桃果实虽然减少了运输过程中振动带来的机械损伤,但是以牺牲猕猴桃果实的风味价值为代价的。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绿色果蔬采摘后果实仍具有一定的活性,能够对光照作出响应,能延长果蔬的货架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高成熟度猕猴桃果实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振动损耗大,因此商业上一般采摘成熟度较低猕猴桃果实,牺牲了猕猴桃果实风味品质的问题,提供一种猕猴桃果实采后物流运输减损的振动锻炼方法,通过锻炼提高猕猴桃果实的物流抗振能力,为高成熟度猕猴桃果实的物流减损提供思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猕猴桃果实采后物流运输减损的振动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挑选无病害、无损伤、成熟度达到九成熟至十成熟的猕猴桃果实;

b、将猕猴桃果实置于泡沫分隔托盘上,保证果实相互之间不接触碰撞,将猕猴桃果实室内阴干至20℃以下;

c、将猕猴桃果实连同泡沫分隔托盘放置于振动架上,每层猕猴桃果实上方30~50cm处均匀设置led灯,led灯光照强度为6~12μmol·m-2·s-1

d、对猕猴桃果实依次进行若干个阶段的适应性振动锻炼,每个阶段振动强度逐渐增大,每个阶段均保持光照强度稳定的led光照;

e、经过适应性振动锻炼的猕猴桃果实转移到冷库仓储,预备物流运输。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led光照由红蓝光进行配比,步骤d中各阶段的蓝光比重逐步增大。

作为优选,步骤d中每个阶段的适应性振动锻炼之后留有静置阶段,静置阶段维持led光照。

作为优选,步骤d中,各阶段的适应性振动锻炼均为扫频正弦振动。

作为优选,步骤d中,对猕猴桃果实依次进行分阶段适应性振动锻炼,包括:

阶段一、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1,振动频率5-10hz,振动加速度为0.1g,持续时间30min;

阶段二、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1,振动停止,猕猴桃果实静置30-60min;

阶段三、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1.5,振动频率10-20hz,振动加速度为0.3g,持续时间60min;

阶段四、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1.5,振动停止,猕猴桃果实静置60-90min;

阶段五、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2,振动频率20-50hz,振动加速度为0.5g,持续时间120min;

阶段六、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2,振动停止,猕猴桃果实静置60-120min。

作为优选,步骤e中,猕猴桃果实的冷库储存过程中维持红蓝光配比为1:2的led光照。

红光和蓝光是植物吸收的主要光源,也是植物主要光受体的信号光源。许多植物能在红蓝组合光照射下正常生长,已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植物在红蓝组合光下的生长状况优于在单色红光或蓝光下的生长状况。led红蓝灯中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碳水化合物积累。蓝光有助于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和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花色素,维生素合成。猕猴桃果实为绿色果实,果皮和果肉中富含叶绿素,在采摘后一段时间仍具备活性,能对红蓝光做出响应,进行光合作用。在猕猴桃采后间歇性振动适应性锻炼过程中,led红蓝光光配比的照射光总强度不变,蓝光比例逐渐增加。采后间歇性振动适应性锻炼,先让猕猴桃果实适应1:1红蓝光照射环境;而后的振动锻炼中随振动加强逐步增加蓝光比例,促进干物质的形成,以弥补由于轻微振动造成的果实干物质消耗;增加果实对道路运输振动的抗性。

振动适应性锻炼可以通过在振动架自动控制完成,操作人员只需要定时进行振动产品批次的更换即可。结合间歇性振动适应性锻炼和led光照技术对猕猴桃果实进行采后处理,起到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快速软化阶段、保绿保硬的作用,从而提高猕猴桃果实对采后物流运输过程机械振动的抗振能力,减少采后物流运输过程机械振动对高成熟度的猕猴桃果实的机械损伤,抑制采后腐烂,延缓成熟衰老进程,维持猕猴桃果实采后物流运输及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另外,本发明针对猕猴桃快速软化阶段果实易软的特性,振动适应性锻炼选择了频率为5hz以上的扫频正弦振动和逐次加强的较低量级的加速度参数,逐步接近实际运输过程中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参数,但振动适应性锻炼最终振动阶段的振动强度仍然低于实际物流运输过程(振动幅度0-0.5g,1-200hz)的最大振动强度一个量级,避免在处理阶段就在果实表面形成机械伤,从而提高果品外观品质,充分发挥猕猴桃果实的商品价值。

本发明提出对采后猕猴桃果实进行适应性振动锻炼,并在适应性振动锻炼过程中保持led光照,增强采后猕猴桃果实的抗振性能,使采摘高成熟度的猕猴桃果实进行运输时降低损耗率,提高猕猴桃果实的商品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猕猴桃果实采后物流运输减损的振动锻炼方法。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a、挑选无病害、无损伤、成熟度达到九成熟至十成熟的猕猴桃果实;

b、将猕猴桃果实置于泡沫分隔托盘上,保证果实相互之间不接触碰撞,将猕猴桃果实室内阴干至20℃以下;

c、将猕猴桃果实连同泡沫分隔托盘放置于振动架上,每层猕猴桃果实上方30~50cm处均匀设置led灯,led灯光照强度为8μmol·m-2·s-1

d、对猕猴桃果实依次进行分阶段适应性振动锻炼,包括:

阶段一、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1,振动频率5-10hz,振动加速度为0.1g,持续时间30min;

阶段二、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1,振动停止,猕猴桃果实静置30-60min;

阶段三、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1.5,振动频率10-20hz,振动加速度为0.3g,持续时间60min;

阶段四、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1.5,振动停止,猕猴桃果实静置60-90min;

阶段五、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2,振动频率20-50hz,振动加速度为0.5g,持续时间120min;

阶段六、led灯红蓝光配比为1:2,振动停止,猕猴桃果实静置60-120min;

各阶段的适应性振动锻炼均为扫频正弦振动;

e、经过适应性振动锻炼的猕猴桃果实转移到冷库仓储,预备物流运输。猕猴桃果实的冷库储存过程中维持红蓝光配比为1:2的led光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