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橘皮味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9926发布日期:2018-12-19 05:3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橘皮味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中茶叶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橘皮,又称为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功效主要有:

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术、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该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茶叶中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等达450多种,无机矿物元素如钾、钙、镁、钴、铁、铝、钠等达40多种。

而茶叶加工方式也多种多样,品茶的方式也纷繁复杂,茶香味更是千奇百怪。茶香的种类直接绝地品茶者是否要继续品尝下去,而特殊的茶香味正是吸引顾客的一种方式。在一般常见的茶香味中,橘皮味是罕见的,橘皮味更是一些年轻女性消费者的最爱。但是,目前为止,各式各样的茶香味的茶类还比较稀缺,特殊味道的茶叶市场占有率还比较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橘皮味的茶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茶叶预处理;

(2)杀青;

(3)萎凋;

(4)橘皮调味粉的制作;

(5)混合炒制;

(6)筛选;

(7)包装待销。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茶叶预处理包括茶叶的采摘,清洗等。采摘选择夏秋茶,单芽或一芽一叶亦或单芽多叶。清洗用温度为16℃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沥干,置于空调室中以摊晾厚度4-6cm,温度27℃摊晾,摊晾至湿度为8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杀青采用高温蒸汽杀青,杀青时间3-5h。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刚杀青完毕茶叶以厚度为5-10cm厚度摊开,以杀青后的余温度摊晾4-7h,至湿度摊晾至30-35%左右。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橘皮调味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将橘皮表皮清洗干净,去掉枝条和梗,制得2*3cm2的橘皮片,置于烘箱中100-105℃烘干。再用功率为3000w的粉碎机粉碎橘皮得到可以过150-180目筛子的橘皮粉,待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混合炒制所述橘皮味调味粉调和为30-45g/kg橘皮粉的量添加到茶叶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炒制为在90-105℃温度下慢速炒制1-2.5h,然后再用105-130℃温度下快速炒制5-8min,直到含水率在3%以下并且散发有橘皮味为止。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筛选为用40目筛子进行筛选,筛掉残余杂质和炒制过的橘皮粉末。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保存为塑封袋密封保存,规格为12*13cm,重量为200±2g/袋。

本发明原理为在茶叶炒制的时候加入特制的橘皮调味粉,混合炒制,再经过高温炒制过程,橘皮味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泡出的茶谈茶香浓郁,清新可口,汤色微橘黄色。饮用该法泡制法茶,有益健胃消食、提高食欲、止痰止咳等。实乃居家必备之饮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茶叶预处理;茶叶预处理包括茶叶的采摘,清洗等。采摘选择夏秋茶,单芽或一芽一叶亦或单芽多叶。清洗用温度为16℃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沥干,置于空调室中以摊晾厚度4cm,温度27℃摊晾,摊晾至湿度为80%。

(2)杀青;杀青采用高温蒸汽杀青,杀青时间3h。

(3)萎凋;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刚杀青完毕茶叶以厚度为5cm厚度摊开,以杀青后的余温度摊晾4h,至湿度摊晾至30%左右。

(4)橘皮调味粉的制作;橘皮调味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将橘皮表皮清洗干净,去掉枝条和梗,制得2*3cm2的橘皮片,置于烘箱中100℃烘干。再用功率为3000w的粉碎机粉碎橘皮得到可以过150目筛子的橘皮粉,待用。

(5)混合炒制;混合炒制所述橘皮味调味粉调和为30g/kg橘皮粉的量添加到茶叶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炒制为在90℃温度下慢速炒制1h,然后再用105℃温度下快速炒制5min,直到含水率在3%以下并且散发有橘皮味为止。

(6)筛选;筛选为用40目筛子进行筛选,筛掉残余杂质和炒制过的橘皮粉末。

(7)包装待销。保存为塑封袋密封保存,规格为12*13cm,重量为200±2g/袋。

本发明原理为在茶叶炒制的时候加入特制的橘皮调味粉,混合炒制,再经过高温炒制过程,橘皮味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泡出的茶谈茶香浓郁,清新可口,汤色微橘黄色。饮用该法泡制法茶,有益健胃消食、提高食欲、止痰止咳等。实乃居家必备之饮品。

实施例2

(1)茶叶预处理;茶叶预处理包括茶叶的采摘,清洗等。采摘选择夏秋茶,单芽或一芽一叶亦或单芽多叶。清洗用温度为16℃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沥干,置于空调室中以摊晾厚度5cm,温度27℃摊晾,摊晾至湿度为80%。

(2)杀青;杀青采用高温蒸汽杀青,杀青时间4h。

(3)萎凋;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刚杀青完毕茶叶以厚度为7cm厚度摊开,以杀青后的余温度摊晾5h,至湿度摊晾至34%左右。

(4)橘皮调味粉的制作;橘皮调味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将橘皮表皮清洗干净,去掉枝条和梗,制得2*3cm2的橘皮片,置于烘箱中103℃烘干。再用功率为3000w的粉碎机粉碎橘皮得到可以过170目筛子的橘皮粉,待用。

(5)混合炒制;混合炒制所述橘皮味调味粉调和为40g/kg橘皮粉的量添加到茶叶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炒制为在104℃温度下慢速炒制2h,然后再用110℃温度下快速炒制7min,直到含水率在3%以下并且散发有橘皮味为止。

(6)筛选;筛选为用40目筛子进行筛选,筛掉残余杂质和炒制过的橘皮粉末。

(7)包装待销。保存为塑封袋密封保存,规格为12*13cm,重量为200±2g/袋。

本发明原理为在茶叶炒制的时候加入特制的橘皮调味粉,混合炒制,再经过高温炒制过程,橘皮味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泡出的茶谈茶香浓郁,清新可口,汤色微橘黄色。饮用该法泡制法茶,有益健胃消食、提高食欲、止痰止咳等。实乃居家必备之饮品。

实施例3

(1)茶叶预处理;茶叶预处理包括茶叶的采摘,清洗等。采摘选择夏秋茶,单芽或一芽一叶亦或单芽多叶。清洗用温度为16℃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沥干,置于空调室中以摊晾厚度6cm,温度27℃摊晾,摊晾至湿度为80%。

(2)杀青;杀青采用高温蒸汽杀青,杀青时间5h。

(3)萎凋;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刚杀青完毕茶叶以厚度为10cm厚度摊开,以杀青后的余温度摊晾7h,至湿度摊晾至35%左右。

(4)橘皮调味粉的制作;橘皮调味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将橘皮表皮清洗干净,去掉枝条和梗,制得2*3cm2的橘皮片,置于烘箱中105℃烘干。再用功率为3000w的粉碎机粉碎橘皮得到可以过180目筛子的橘皮粉,待用。

(5)混合炒制;混合炒制所述橘皮味调味粉调和为45g/kg橘皮粉的量添加到茶叶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炒制为在105℃温度下慢速炒制2.5h,然后再用130℃温度下快速炒制8min,直到含水率在3%以下并且散发有橘皮味为止。

(6)筛选;筛选为用40目筛子进行筛选,筛掉残余杂质和炒制过的橘皮粉末。

(7)包装待销。保存为塑封袋密封保存,规格为12*13cm,重量为200±2g/袋。

本发明原理为在茶叶炒制的时候加入特制的橘皮调味粉,混合炒制,再经过高温炒制过程,橘皮味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泡出的茶谈茶香浓郁,清新可口,汤色微橘黄色。饮用该法泡制法茶,有益健胃消食、提高食欲、止痰止咳等。实乃居家必备之饮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