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鸡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0244发布日期:2019-02-15 22:0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鸡饲料。



背景技术:

肉鸡的现代化饲养中,饲料关系到肉鸡的成长周期、营养成分等。为了保证肉鸡的正常生产,防止疾病,有很多饲料采用了抗生素,这样虽然保证了肉鸡的生长过程中很少患病,但抗生素间接被人们吸收,对人体造成了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提高肉鸡的免疫力,提高抗疾病能力的饲料,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肉鸡饲料,配方按重量比如下:玉米590-690、豆粕243-285、小麦70-80、棉粕19-24、磷酸氢钙4.9-5.2、钙粉9-11、赖氨酸3.2-3.8、氯化胆碱0.7-1.2、dl-甲硫氨酸1.4-1.5、植酸酶0.12-0.15、苏氨酸0.07-0.09、氯化钠2.5-3、生物添加剂2.8-4.7。

所述生物添加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四者的比例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1-2:0.8-1:0.5-1:0.5-0.7;

制备方法如下:

(1)粉状原料经投料口隔栅初步筛选后,进入刮板输送机,然后进入提升机,经圆筒初清筛除杂、永磁筒除铁后,通过分配器,粒度合格原料进入配料仓;

(2)粒状原料经投料口隔栅初步筛选后,进入刮板输送机,然后进入提升机,经圆筒初清筛除杂、永磁筒除铁后,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料风绞龙、提升机,通过分配器,进入配料仓;

(3)配料仓原料准备就绪后,所有原料按照配方要求用量和设定的下料顺序,进入自动配料秤,配料结束后进入混合机,混合90秒—155秒后,物料进入成品仓,经定量包装秤,生产出分装配合饲料成品;

(4)预混料、添加比例≤0.2%的原料及手投添加剂,从混合机顶部手投口人工添加,以确保配料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所述生物添加剂中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需要事先活化,活化方法是:按每公斤添加剂加400-500克红糖、10公斤纯净水,混合均匀后,24-26摄氏度增氧2-2.5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是:生物添加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不会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是绿色无公害添加剂,乳酸菌的使用能够克服抗生素对消化道内其他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不良影响,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抗药性和耐药性,降低药物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减少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按重量比如下:玉米590、豆粕260、小麦80、棉粕19、磷酸氢钙5.0、钙粉11、赖氨酸3.2、氯化胆碱1.0、dl-甲硫氨酸1.5、植酸酶0.12、苏氨酸0.08、氯化钠3、生物添加剂2.8。

所述生物添加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四者的比例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1:0.8:0.5:0.5。

制备方法如下:

(1)粉状原料经投料口隔栅初步筛选后,进入刮板输送机,然后进入提升机,经圆筒初清筛除杂、永磁筒除铁后,通过分配器,粒度合格原料进入配料仓;

(2)粒状原料经投料口隔栅初步筛选后,进入刮板输送机,然后进入提升机,经圆筒初清筛除杂、永磁筒除铁后,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料风绞龙、提升机,通过分配器,进入配料仓;

(3)配料仓原料准备就绪后,所有原料按照配方要求用量和设定的下料顺序,进入自动配料秤,配料结束后进入混合机,混合90秒—155秒后,物料进入成品仓,经定量包装秤,生产出分装配合饲料成品;

(4)预混料、添加比例≤0.2%的原料及手投添加剂,从混合机顶部手投口人工添加,以确保配料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所述生物添加剂中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需要事先活化,活化方法是:按每公斤添加剂加450克红糖、10公斤纯净水,混合均匀后,24-26摄氏度增氧2-2.5小时。

实施例2

配方按重量比如下:玉米690、豆粕243、小麦75、棉粕24、磷酸氢钙4.9、钙粉10、赖氨酸3.8、氯化胆碱0.7、dl-甲硫氨酸1.45、植酸酶0.15、苏氨酸0.07、氯化钠2.8、生物添加剂3.7。

所述生物添加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四者的比例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1.5:1:0.5:0.7。

制备方法如下:

(1)粉状原料经投料口隔栅初步筛选后,进入刮板输送机,然后进入提升机,经圆筒初清筛除杂、永磁筒除铁后,通过分配器,粒度合格原料进入配料仓;

(2)粒状原料经投料口隔栅初步筛选后,进入刮板输送机,然后进入提升机,经圆筒初清筛除杂、永磁筒除铁后,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料风绞龙、提升机,通过分配器,进入配料仓;

(3)配料仓原料准备就绪后,所有原料按照配方要求用量和设定的下料顺序,进入自动配料秤,配料结束后进入混合机,混合90秒—155秒后,物料进入成品仓,经定量包装秤,生产出分装配合饲料成品;

(4)预混料、添加比例≤0.2%的原料及手投添加剂,从混合机顶部手投口人工添加,以确保配料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所述生物添加剂中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需要事先活化,活化方法是:按每公斤添加剂加400克红糖、10公斤纯净水,混合均匀后,24-26摄氏度增氧2-2.5小时。

实施例3

配方按重量比如下:玉米650、豆粕285、小麦70、棉粕22、磷酸氢钙5.2、钙粉9、赖氨酸3.6、氯化胆碱1.2、dl-甲硫氨酸1.4、植酸酶0.14、苏氨酸0.09、氯化钠2.5、生物添加剂4.7。

所述生物添加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四者的比例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2:1:1:0.7。

制备方法如下:

(1)粉状原料经投料口隔栅初步筛选后,进入刮板输送机,然后进入提升机,经圆筒初清筛除杂、永磁筒除铁后,通过分配器,粒度合格原料进入配料仓;

(2)粒状原料经投料口隔栅初步筛选后,进入刮板输送机,然后进入提升机,经圆筒初清筛除杂、永磁筒除铁后,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料风绞龙、提升机,通过分配器,进入配料仓;

(3)配料仓原料准备就绪后,所有原料按照配方要求用量和设定的下料顺序,进入自动配料秤,配料结束后进入混合机,混合90秒—155秒后,物料进入成品仓,经定量包装秤,生产出分装配合饲料成品;

(4)预混料、添加比例≤0.2%的原料及手投添加剂,从混合机顶部手投口人工添加,以确保配料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所述生物添加剂中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需要事先活化,活化方法是:按每公斤添加剂加450克红糖、10公斤纯净水,混合均匀后,24-26摄氏度增氧2-2.5小时。

本发明的配方的营养指标如下表

本发明配方的组成原理如下:

磷酸氢钙,白色单斜晶系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通常以二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ahpo4·2h2o)的形式存在。

主要用途是补充肉鸡饲料中的磷、钙元素;促使饲料消化,使家禽体重增加,以增加产肉量。

氯化胆碱,英文名称:cholinechloride

中文别名:氯化胆脂、氯化2-羟乙基三甲铵、增蛋素

氯化胆碱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预防肝脏、肾脏中的脂肪积累及其组织变性;可促进氨基酸的再组合;可提高氨基酸,尤其是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在体内的利用率。

dl-甲硫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品种,是动物饲料里一种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加有蛋氨酸的饲料产品可促进动物快速生长。

植酸酶,可采用植酸酶5000,是远方中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绵阳禾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的生物制品。能够水解饲料中的植酸磷而释放出无机磷,提高饲料中的磷的利用率,减少无机磷源的使用,降低饲料配方成本,同时可降低动物粪便中磷的排放,保护环境,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畜禽饲料添加剂。

苏氨酸,是一种必需的氨基酸,在配合饲料中加入l-苏氨酸,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可以调整饲料的氨基酸平衡,促进禽畜生长;②可改善肉质;③可改善氨基酸消化率低的饲料的营养价值;④可降低饲料配方成本。

所述生物添加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用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可采用武汉丰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包装规格为每袋1公斤,其中,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需要预先活化,配方中的含量是指采购的该产品的净重。其作用如下:

1乳酸菌在肉鸡机体内的作用机理

1.1.1促生长作用

合成维生素和菌体蛋白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合成菌体蛋白,在微生物自身溶菌酶和肉鸡胃酸、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作用下,菌体蛋白可以分解并被肉鸡肠道消化吸收;乳酸菌还能合成b族维生素,供肉鸡机体利用,当饲料中b族维生素不足时,有明显的加强的加强代谢的作用。黄庆生等报道,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玉米粉和小麦粉,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72%和85%,蛋氨酸分别增加40%和46%,硫胺素和核黄素均有所增加,游离氮增加160%和40%,游离铁增加130%和90%,游离钙增加150%和120%,总体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1.1.2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在偏酸性环境中,肉鸡机体内的一些消化酶(如蛋白酶等)才能被激活,分解营养物质。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好挥发性脂肪酸,能够降低消化道ph,激活消化酶,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李路胜等选用温室麻鸡1日龄母雏,采用基础日粮(不含有抗生素和乳酸菌)、基础日粮+黄曲霉毒素0.0125%、基础日粮+乳酸菌制剂1.5%(饮水)、基础日粮+乳酸菌制剂1.5%(拌料后发酵6h)。试验期为72d,分文前期(1~4周)、中期(5~8周)、后期(9~11周),结果表明,发酵组可显著降低盲肠ph、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淀粉酶活性(p<0.05)。此外,肠道内ph降低,还能够活化矿物质离子(钙、镁离子等),促进畜禽肠道中矿物质的消化吸收。

1.2调节消化道微生态

1.2.1黏附的生理效应

乳酸菌能够定植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并形成一层“生物膜”,维持肠粘膜的完整性,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的损害。此外,乳酸菌还具有通过下调特异性信号传递直接影响免疫反应的作用。当乳酸菌黏附到动物肠道后或者受到病原菌感染时,可以激活map—激酶途径和nf—kb途径,从而产生免疫反应,促进多核白细胞从微脉管系统向肠控转移。而这些细胞可以参与吞噬和杀死入侵的外援微生物。乳酸菌进入肠道能否黏附于宿主某段肠道的黏膜细胞表面,形成稳定的优势菌群,是决定乳酸菌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活菌制剂对宿主的黏附作用有种属特异性,从某一种动物分离到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只对这类动物消化道上皮有较好的粘附性,对其他动物则呈现低黏附性或不黏附。

1.2.3改善微生物菌群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乳酸、乙酸等),能够降低消化道中的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使肠道处于酸性环境。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一般易在ph为6~8的中性环境中生存,而乳酸菌产生的肠道酸性环境,对于某些致病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葡萄球菌等)有颉颃作用。产生的过氧化氢能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细菌(如单假孢菌属)、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属等。乳酸菌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蛋白质或肽类,如各种乳酸杆菌素和双歧杆菌素,对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有颉颃作用,双歧杆菌等还可以将结合的胆酸分解为游离的胆酸,后者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比前者更强。温彩霞等利用由鸡粪肠球菌、鸡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复合型菌剂灌喂雏鸡后,在用绵羊红细胞腹腔注射免疫4d,使雏鸡体内产生溶血素(igm),通过测定其血清中溶血素的效价,发现灌服不同菌量的雏鸡所产生的溶血素效价比没有灌服的对照组所产生的溶血素效价高出22%~32%,添加乳酸菌对肠道沙门氏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2.4清除有毒有害物质

乳酸菌能够清除肠道内毒性胺、硫化物、酚类和吲哚等有害物质,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肉鸡的快速生长。李路胜等报道,乳酸菌能显著降低盲肠内胺浓度。

1.3提高免疫力

乳酸菌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刺激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

1.4乳酸菌在肉鸡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目前,许多大型养殖场仍在大量使用饲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性显著提高。乳酸菌是活菌,不会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是绿色无公害添加剂,乳酸菌的使用能够克服抗生素对消化道内其他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不良影响,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抗药性和耐药性,降低药物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减少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1.4.1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苗晓微等分别向肉鸡仔日粮中添加等量的抗生素和乳酸菌与中药结合生元制剂,结果表明,乳酸菌与中药合生元组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陈桂香等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将aa肉鸡70992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使用抗生素,3个试验组完全不适用抗生素,而是通过饮水、饲料、环境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菌,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从出栏只数、成活率、出栏平均体重均有高于抗生素组的趋势,肉料比均低于抗生素组(p<0.05)。李路胜等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方式添加乳酸菌组与抗生素组在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比饮水组有所提高。曲湘勇等选择21日龄黄羽肉鸡18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0、0.01%、0.02%,试验期2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剂0.0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个试验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饲料消耗比对照组分别低8.75%和15.62%,乳酸菌制剂消耗比对照组可明显降低肉鸡饲料生产的成本。李明实在1日龄雄性仔螺丝肉鸡日粮中罗伊氏乳杆菌两亚种和卷曲乳杆菌,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107cfu·g-1,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22.20%,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对肉仔鸡的体重增加有明显效果(p<0.05),在添加乳酸菌后饲料转化率然稍有增加,摄入量和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1周龄肉仔鸡蒲冲乳酸菌后,盲肠中乳酸菌的数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盲肠中酵母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乳酸菌能增加肉仔鸡体重和提高盲肠中乳酸菌的数量。

1.4.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乳酸杆菌可以促进肉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易力等研究发现,乳酸杆菌能显著提高康达尔鸡21日龄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提高42日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能够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杭柏林等将植物乳杆菌和粪链球菌2株乳酸菌分别添加到肉鸡饲料中,结果表明,2株乳酸菌均能够促进肉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胸腺和脾脏中的t细胞数,提高e-c3br和e-icr的花环形成率,提高机体nd-hi抗体水平。

1.4.3抗菌作用

乳酸菌能通过自身的生长繁殖及其产生的代谢物对有害菌产生抑制作用。韩秋霞等研究体外条件下肉鸡源乳酸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乳酸菌菌悬液离心后所得菌体沉淀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而上清液中的胞外代谢产物有明显抑菌作用,上清液中抑菌作用约一半以上是由乳酸菌产生,其余的抑菌效果则来源于乳酸菌产生的其他抑菌物质。郭金玲等研究了乳酸菌、乳酸菌上清液、抗生素及mrs对照液对鸡治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乳酸杆菌菌液及培养后的无菌上清液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的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乳酸菌培养时间的不同,乳酸菌培养液的ph逐渐降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马治宇等采用给肉鸡饲喂乳酸菌及其培养液,检测其对肉鸡肠道菌群影响,结果表明,在14、28、35、42日龄时日粮中添加乳酸菌菌粉和乳酸菌菌液能显著抑制盲肠中大肠埃希菌的增殖(p<0.05),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培养残液和灭活菌液总体上对盲肠菌群无显著影响(p>0.05)。

2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广泛分布,在土壤和植物表面普遍存在,它可以产生内生孢子,抗逆性强,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较广泛。

2.1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枯草芽孢杆菌能迅速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和蛋白多肽类抗菌物质,抑制肠道病原细菌生长繁殖,提高有益微生物在肠道细菌种间的竞争优势(胡东兴等,2001)。

2.2分泌多种酶类,提高动物消化酶活性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分泌多种酶类,具有较强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还有果胶酶、葡聚糖酶等分解植物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酶,它们与消化道中内源酶共同发挥作用,提高动物消化酶活性,改善饲料利用率。

2.3产生多种营养素,参与机体新陈代谢

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肠道内生长繁殖,能产生维生素、促生长因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可以提高动物对钙、磷的利用率,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

2.4提高动物免疫力

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通过淋巴循环活化全身的免疫防御系统,提高动物免疫力。

2.5枯草芽孢杆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2.5.1枯草芽孢杆菌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

对枯草芽孢杆菌应用在肉鸡养殖上的研究很多,添加益生素能提高肉鸡成活率,提高增重及饲料效率。潘康成等(2005)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胴体和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试验末期平均体重、净增重、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鸡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增加。

a.y-l.teo和h-m.tan(2006)选用1日龄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抗菌素处理组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每组又分为2个处理a和b。3个处理组均对b处理肉鸡进行大肠杆菌攻毒。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在21日龄和42日龄时,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a和b两个处理增重优于抗生素处理组,显著高于大肠杆菌处理组。在饲料转化率比较中,枯草芽孢杆菌在三组中饲料转化率也是最优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不同处理对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增重和料肉比的影响

注:同列中不同肩标表示差异显著(p<0.05)

乳酸杆菌是肠道中固有有益菌,对动物体的健康生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2中为不同处理对32日龄和42日龄空肠食糜中乳酸杆菌含量的影响,数据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空肠食糜中乳酸杆菌含量较高,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对乳酸杆菌有扶持作用,从而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定殖。

表2不同处理对32日龄和42日龄空肠食糜中乳酸杆菌含量的影响(logcfu/g)

3饲料用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指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的寡糖,通过α(1-6)、α(1-2)或α(1-3)糖苷键连接。饲料mos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壁提取物(mul和perry,1994)。

mos饲料添加剂的代谢特点是:不为单胃动物消化道酶分解。以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以及小肠粘膜上的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等二糖酶为基础,分解饲料中的淀粉、糖原、蔗糖、乳糖为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形式供机体利用,这几乎就是单胃哺乳动物消化道酶分解多糖的全部能力。mos及其他功能性寡糖与很多饲料纤维类似,都含有大量不能为消化道酶打断的化学键,在小肠几乎不被消化利用而进入消化道后段被浓缩,并为动物消化道菌群(主要为消化道后段菌群)选择性发酵利用,以有机酸、ch4、co2、h2的形式放出或参与代谢,提供能量。

饲料用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如下:

3.1通过优化肠道微生态系,对宿主起到有益的保健功能

3.1.1mos优化肠道微生态系的作用机制

饲料中添加mos,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形成以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的肠道菌丛。据报道(alltech,1994),mos或其他寡糖可以作为一种生长代谢的营养物质,被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选择性发酵利用,并促进其生长繁殖。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芽孢梭菌等致病性菌,却因无法利用导致饥饿死亡。一些较新的研究还认为,寡糖不仅只充当一种碳源或营养物质,更重要的作用是参与双歧杆菌的生长调节及粘附等作用,这些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1.2对宿主的有益保健功能

对宿主的有益保健功能,是通过形成以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的肠道菌群而实现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歧杆菌具有提高机体抗体水平,促进巨嗜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消化能力,提高机体抗感染力和预防、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通过降低肠道ph值或通过双歧杆菌对不利菌在空间、营养上的屏蔽竞争作用,来抑制有害菌如腐败菌、致病型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在肠道的定植和生长;促进各种矿物质如ca、fe、mg、zn的吸收利用,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双歧杆菌还具有消除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脂质以及腐败细菌产生的吲哚、胺、酚类,降低肠道气味等的有益保健功能;能合成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和叶酸等多种维生素,并能控制内毒素血症(wakiguchi,1985);能预防贫血和佝偻病,可以降低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形成(hoover,1993)。乳酸杆菌在这方面也具有相似的功能,它们是维持肠道健康的重要优势菌群。

目前尚无报道证实,添加mos具有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等的保健功能;而直接研究mos对微生态调节的文献也很少,并存在分歧。如:spring(1995)提出mos甚至不能被肠道细菌降解。从目前对双歧杆菌糖苷酶研究情况来看,并无明显降解mos的酶(苏文金等,1996)。但也有试验证实mos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alltech,1994)。

3.2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粘附和排除作用

病原菌在粘膜上皮表面的特异性粘附,是通过病原菌表面特异性的凝集素,与宿主粘膜上皮细胞相应的糖受体相互作用完成的。除沙门氏杆菌尚存疑问外,多数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特异性粘膜粘附有较大的相关性(white等,1978)。这主要由于在健康状态下,动物存在有局部抗病菌感染的免疫机制(粘液及尿液的冲刷、肠绒毛的蠕动、局部抗体、溶菌酶等),如果不通过这种特异性粘附,病菌就很难在粘膜上皮表面上定植而被排出体外。

多数肠道细菌可以通过甘露糖特异性凝集素在粘膜上皮细胞上定植。目前研究表明膜上含有d-甘露糖、β-半乳糖、l-岩藻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或唾液酸等糖的复合物,它们都可以作为与病原菌凝集素结合的受体。而甘露糖特异性凝集素由于其分布广泛,倍受重视。多数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o6、o5、o2、o125)、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肠炎沙门氏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伤寒杆菌)、克雷伯氏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均具有甘露糖特异性凝集素,主要分布于菌毛(ⅰ型)上,少数分布于鞭毛或外被膜上。关于这一点,zhou等(1995)、oyofo(1989)、ofek(1977)、lindquist(1987)、sharon(1990)等通过利用d-甘露糖及其衍生物抑制病菌黏附的体外试验,间接给予了验证。eshdat、karan、klemm等则直接采用先进的生化技术给予了直接的验证。

饲料中小剂量的mos可与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含甘露糖的受体,竞争病原微生物甘露糖特异性凝集素的结合位点。一般看法认为,mos与病原菌凝集素结合,结合后mos饱和了病原菌凝集素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相应受体结合的位点,阻碍了病原菌的粘膜黏附,又由于mos有非消化性,这种复合物就可顺利通过胃肠道被排出体外(newmman,1994)。也有可能是mos和病原菌结合后,病原菌无法利用其提供的营养而饥饿死亡。另外还有一种看法认为,饲料mos是通过封闭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病原微生物的结合位点,来阻止其粘膜黏附的。有趣的是ofek(1977)研究发现,当加入6或12mg/ml的甲基α-d-甘露糖苷,可使已黏附在粘膜细胞上的大肠杆菌在2~5min内有25%解离。duguid和old(1980)针对此现象研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甘露糖可以结合到菌毛的亲水集团上,进一步增加菌毛亲水性,促使其细胞表面的脱落。

3.3免疫调节剂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mos可以增强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这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1助剂活性

长时间以来,关于脂多糖lps线性甘露聚糖侧链的强烈助剂活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在此基础上,sharon和lis(1993)研究提出,mos不仅能连接在细菌上,而且能连接在毒素、病毒、真核生物上,结合后mos可以作为这些外源性抗原的助剂,缓解抗原的吸收,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如美苏威动物保健品公司利用芦荟开发生产的“乙酰甘露聚糖”产品,作为马立克氏疫苗的佐剂,在畜牧生产实践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3.3.2促进肝脏分泌甘露结合蛋白

janeway(1993)研究认为,含甘露糖的寡糖可以通过刺激肝脏分泌甘露结合蛋白,甘露结合蛋白是钙依赖型凝集素,主要通过识别结合甘露糖,在动物免疫脆弱期,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发挥调理和天然抗感染免疫的功能,甘露结合蛋白与酵母多糖结合无需clq存在即可激活clr2、cls2。另据报道,酵母多糖可直接活化c3,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3.3.3mos还可以通过与肠绒毛免疫细胞表面蛋白受体相互作用(chesson,1993)或通过干预存在于淋巴结和粘膜固有层记忆细胞上的信号系统进行免疫调节(lessard和brisson,1987)。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mos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alltech,1994;1995)。

4复合酶制剂

4.1有效分解营养物质,提高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

大部分饲粮主要由谷类、饼粕类等植物性原料组成,而这些植物性原料中细胞壁的存在降低了养分的消化和吸收。植物细胞壁是由多种聚化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组成的,也含有少量蛋白质、酚类和脂肪酸等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氢键或共价键相互交联结合共同构成细胞壁结构,支持和保护细胞的内容物。由于鱼体消化系统不能分泌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等,所以在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制剂(如纤维素分解酶类)能有效地打破植物性饲料原料的细胞壁,使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释放出来,使之充分与消化道内源酶发生作用,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进而提高鱼体的生产性能。

4.2消除抗营养因子,降低食糜粘度,提高饲料消化率

配合饲料植物性原料中存在的nsp含量丰富,包括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戊聚糖、纤维素和果胶质等,这些大分子物质可吸收大量的水分,或溶于水后使食糜在肠道内的粘度增强;同时,nsp还可使肠粘膜表面不动水层增厚,致使营养物质扩散受阻,吸收率下降,影响鱼类对有效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添加外源酶制剂(如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糖酶和纤维素酶等),在内源酶的协同作用下,可将纤维素、果胶质以及糖蛋白降解为单糖和寡糖,降低了消化道内容物的粘稠度,减少了此类物质对动物消化利用的障碍,加速了排空速度,增加了养分的消化吸收,改善鱼类的消化机能。

4.3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促进养分消化吸收

家禽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消化酶的活性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幼体消化道和酶系统的发育很不完善,主要消化酶分泌不足,远不能满足其分解大分子营养物质的需要,这就为外源性消化酶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外源酶制剂的添加可提供更多可供分解的基质以刺激内源酶的分泌量,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4.4促进氮磷的消化吸收,减少环境污染

酶制剂作为一种代谢调节剂,可以改善机体的代谢机能,提高养分的利用率,特别是氮磷的有效利用,进而降低氮磷的排泄,有效地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增进水产动物的健康,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如植酸酶等。

4.5提高家禽的免疫抵抗力,增进动物健康

酶制剂作为蛋白质的一种,是微生物发酵的天然产物,无毒、无副作用。同时,酶菌在发酵过程中分泌出一些维生素、矿物元素、蛋白质等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全面吸收,增强家禽的体质和抗病能力。添加外源酶制剂提高了家禽对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促进了免疫球蛋白、淋巴因子、前列腺素免疫因子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

4.6改善肠道菌群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