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0002发布日期:2019-02-22 20:11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畜牧业提供更丰富和优质的动物源食品,需求推动了牛羊肉和奶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相应带动了反刍动物饲料的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反刍动物饲料大多有丰富的饲料谷物和油料资源或拥有丰富的牧草、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均高。发展中国多半与我国有相似国情,一是缺少粮食,二是缺少优质牧草,反刍动物饲料对秸秆等非常规饲料依赖性比较大。在饲料需求日益增加的大环境下,如何利用合适的资源来制作合适的饲料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且由于反刍动物的特殊性,消化系统与方式与普通动物不同,对于反刍动物饲料的选择与研发就更加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所述饲料包含以下组分:

发酵基底、发酵菌种、无机盐、外源酶、微量元素;

所述发酵基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豆渣70-90、麦麸10-30、棉杆10-30、尿素2-5;

所述发酵菌种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枯草芽孢杆菌4-8、干酪乳杆菌4-8、植物乳杆菌4-8、布氏乳杆菌4-8;

所述无机盐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氯化钠0.9-1.5、硫酸铵0.15-0.3、碳酸氢钠0.15-0.3;

所述外源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纤维素酶1-5、木聚糖酶1-5、蛋白酶1-3、淀粉酶1-3;

所述微量元素的重量份为0.15-0.3。

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铁、甘氨酸铜、硫酸锌、氯化锰、亚硒酸钠、硫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酵基底处理:

将棉杆、麦麸粉碎后与豆渣混合搅拌均匀,送入灭菌罐使用水蒸汽进行灭菌处理,冷却后加入尿素、氯化钠、硫酸铵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基底;

s2,一次发酵:

将发酵基底送入发酵罐内,加入发酵菌种,喷水进行混合搅拌,调节水分含量在55%-60%之间保持;发酵基底与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2℃-37℃的发酵温度下发酵15-30天;

s3,二次发酵:

一次发酵完毕后,向发酵罐内加入外源酶并混合均匀,随后在32℃-37℃的发酵温度下发酵2-5天;

s4,混合与干燥:

将二次发酵后的产物取出,加入微量元素、碳酸氢钠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低温烘干室在65℃-7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到物料含水量在25%-30%之间;

s5,粉碎与造粒:

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后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饲料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棉杆、麦麸粉碎后为10目的颗粒。

优选的,所述步骤s2、步骤s3的发酵环境为无氧环境;所述步骤s2、步骤s3的发酵过程中定期对发酵罐内的物料进行翻搅。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

本发明的反刍动物用饲料包括发酵基底、发酵菌种、无机盐、外源酶、微量元素。本发明的发酵基底包括豆渣、麦麸、棉杆。该三种物质都是生产生活中使用过后留下的待处理物质。对于粮食数量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农业生产加工后产生的豆渣、麦麸是一个很好的回收利用。棉杆是棉花秸秆,是很好的粮食副产品,每年棉花采收后都会产生大数量的棉杆。棉杆含有较多的粗蛋白,但同时含有较多的纤维素与木质。因此本发明对豆渣、麦麸、棉杆采用发酵处理来降低其纤维素与木质的含量,同时提高了粗蛋白的含量。,

发酵后的饲料能够有较高的营养,以及良好的适口性。本发明采用的混合菌中有大量的乳酸菌,对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

本发明的外源酶包括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不仅参与二次发酵,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反刍动物,它们不是直接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自身的消化和吸收,无论是哪一类营养物质都要首先经瘤胃微生物发酵,发酵过程最终产生的有机酸和一些初级脂肪酸,可经瘤胃吸收作为它们代谢的能源,而其他营养物质则来源于对瘤胃微生物的消化。因此在饲料中添加外源酶,能够协助消化饲料中的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物质,提高反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且对于饲料的发酵基底进行发酵,目的也在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的反刍动物用饲料,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简单,制备方便;本发明采用农业生产后的副产品以及豆渣,经过发酵后添加合适的微量元素,进行造粒得到了饲料成品;本发明的饲料营养丰富,添加对反刍动物瘤胃有益的益生菌与外源酶,通过外源酶与益生菌对反刍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起到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所述饲料包含以下组分:

发酵基底、发酵菌种、无机盐、外源酶、微量元素;

发酵基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豆渣80、麦麸20、棉杆20、尿素4;

发酵菌种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枯草芽孢杆菌6、干酪乳杆菌6、植物乳杆菌5、布氏乳杆菌5;

无机盐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氯化钠1.2、硫酸铵0.23、碳酸氢钠0.2

外源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纤维素酶2、木聚糖酶3、蛋白酶2、淀粉酶1.7;

微量元素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硫酸铁0.07、甘氨酸铜0.12、硫酸锌0.05。

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酵基底处理:

将棉杆、麦麸粉碎到10目后与豆渣混合搅拌均匀,送入灭菌罐使用水蒸汽进行灭菌处理,冷却后加入尿素、氯化钠、硫酸铵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基底;

s2,一次发酵:

将发酵基底送入发酵罐内,加入发酵菌种,喷水进行混合搅拌,调节水分含量在55%-60%之间保持;发酵基底与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5℃的发酵温度下发酵17天,发酵环境为无氧发酵;每天对发酵罐内的物料进行一次翻搅;

s3,二次发酵:

一次发酵完毕后,向发酵罐内加入外源酶并混合均匀,随后在35℃的发酵温度下发酵3天,发酵环境为无氧发酵;每12小时对发酵罐内的物料进行一次翻搅;

s4,混合与干燥:

将二次发酵后的产物取出,加入微量元素、碳酸氢钠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低温烘干室在7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到物料含水量在30%;

s5,粉碎与造粒:

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后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饲料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所述饲料包含以下组分:

发酵基底、发酵菌种、无机盐、外源酶、微量元素;

发酵基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豆渣70、麦麸10、棉杆10、尿素2;

发酵菌种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枯草芽孢杆菌4、干酪乳杆菌4、植物乳杆菌4、布氏乳杆菌4;

无机盐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氯化钠0.9、硫酸铵0.15、碳酸氢钠0.15;

外源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纤维素酶1、木聚糖酶1、蛋白酶1、淀粉酶1;

微量元素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硫酸铁0.05、硫酸锌0.05、氯化锰0.05。

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酵基底处理:

将棉杆、麦麸粉碎到10目后与豆渣混合搅拌均匀,送入灭菌罐使用水蒸汽进行灭菌处理,冷却后加入尿素、氯化钠、硫酸铵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基底;

s2,一次发酵:

将发酵基底送入发酵罐内,加入发酵菌种,喷水进行混合搅拌,调节水分含量在55%-60%之间保持;发酵基底与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2℃的发酵温度下发酵15天,发酵环境为无氧发酵;每天对发酵罐内的物料进行一次翻搅;

s3,二次发酵:

一次发酵完毕后,向发酵罐内加入外源酶并混合均匀,随后在32℃的发酵温度下发酵2天,发酵环境为无氧发酵;每12小时对发酵罐内的物料进行一次翻搅;

s4,混合与干燥:

将二次发酵后的产物取出,加入微量元素、碳酸氢钠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低温烘干室在6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到物料含水量在25%;

s5,粉碎与造粒:

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后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饲料成品。

实施例3

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所述饲料包含以下组分:

发酵基底、发酵菌种、无机盐、外源酶、微量元素;

发酵基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豆渣90、麦麸30、棉杆30、尿素5;

发酵菌种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枯草芽孢杆菌8、干酪乳杆菌8、植物乳杆菌8、布氏乳杆菌8;

无机盐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氯化钠1.5、硫酸铵0.3、碳酸氢钠0.3;

外源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纤维素酶5、木聚糖酶5、蛋白酶3、淀粉酶3;

微量元素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甘氨酸铜0.1、硫酸锌0.05、氯化锰0.05、亚硒酸钠0.05。

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酵基底处理:

将棉杆、麦麸粉碎到10目后与豆渣混合搅拌均匀,送入灭菌罐使用水蒸汽进行灭菌处理,冷却后加入尿素、氯化钠、硫酸铵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基底;

s2,一次发酵:

将发酵基底送入发酵罐内,加入发酵菌种,喷水进行混合搅拌,调节水分含量在55%-60%之间保持;发酵基底与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7℃的发酵温度下发酵30天,发酵环境为无氧发酵;每天对发酵罐内的物料进行一次翻搅;

s3,二次发酵:

一次发酵完毕后,向发酵罐内加入外源酶并混合均匀,随后在37℃的发酵温度下发酵5天,发酵环境为无氧发酵;每12小时对发酵罐内的物料进行一次翻搅;

s4,混合与干燥:

将二次发酵后的产物取出,加入微量元素、碳酸氢钠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低温烘干室在7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到物料含水量在30%;

s5,粉碎与造粒:

将干燥后的物料粉碎后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饲料成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