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武夷岩茶的带湿鲜采茶叶除湿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772发布日期:2019-03-22 20:43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武夷岩茶的带湿鲜采茶叶除湿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带湿鲜采茶叶的除湿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武夷岩茶以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鲜滑回甘等品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传统武夷岩茶加工中,日光萎凋是茶叶加工首道工序,对茶叶品质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武夷岩茶采摘以4-5月春茶为主,该采摘季节雨水较频繁,雨水后采摘的新鲜茶叶,一方面表面附着的雨水较多,同时鲜叶内含水分也很高、导致内含物相对较少。

新鲜茶叶表面水的存在,对后续萎凋、炒青工序产生影响。而在阴雨天高湿度的外部条件下,做青叶的水分散发慢,影响叶内化学变化的进行,在后续制茶过程中容易造成茶条索松散,滋味淡薄青涩。目前,对表面水的处理,往往采用离心式脱水机进行脱除,茶叶需要装袋处理,操作繁琐、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带湿鲜采茶叶的表面除湿工艺及装置,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带湿鲜茶叶的表面水脱除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予以实现:

一种适用于带湿鲜采茶叶的除湿装置,包括加料口、冷风循环管路、除尘器、除湿器、风机、阻力隔板、立式除湿舱、皮带输送机和出料口。带湿鲜采茶叶的除湿过程为:带湿鲜采茶叶从加料口进入除湿装置,风机将冷风从下向上进行输送,物料在下降的过程中与逆向的冷风接触使得表面湿分快速蒸发除去,除湿后的茶叶经出料口掉落进入皮带输送机,然后被输送至下一工序或被收集。

所述立式除湿舱为三段式圆筒,其中中段圆筒的直径大于上下段圆筒,因此一定通量的冷风在流过立式除湿舱时在上下段的流速明显高于中段的流速,带湿鲜采茶叶在除湿舱上段快速蒸发掉大部分湿分,剩余少量的表面湿分在经过除湿舱中下段时被完全除去。

所述风机的运转频率可调,工作时除湿舱上段的风速为3-6m/s,除湿舱中部的风速为1-3m/s。

所述阻力隔板的作用是防止除湿过程中冷风从出料口大量逸出,工作时阻力隔板保持常闭状态,当物料积压到一定量时可开启使得物料从出料口排出,随后再次保持常闭状态。

所述除湿原理是基于低湿冷风与鲜采茶叶的气固逆流接触,快速脱除叶片的表面水。

所述除湿方式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脱除,除湿器配备湿度传感器,保证循环冷风经除湿后湿度值低于20%。

所述新鲜冷风对物料除湿后可经除尘除湿净化后再次循环使用。

附图

图1为带湿鲜采茶叶的除湿装置结构图

其中1、加料口;2、冷风循环管路;3、除尘器;4、除湿器;5、风机;6、气动开关;7、出料口;8、皮带输送机;9、立式除湿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适用于带湿鲜采茶叶的除湿装置,包括加料口1、冷风循环管路2、除尘器3、除湿器4、风机5、阻力隔板6、立式除湿舱9、皮带输送机8和出料口7。带湿鲜采茶叶从加料口1进入除湿装置,风机5将冷风从下向上进行输送,物料在下降的过程中与逆向的冷风接触使得表面湿分快速蒸发脱除。立式除湿舱由三段式组成,分别为a段、b段和c段,其中b段圆筒的直径大于a、c段,因此一定通量的冷风在流经除湿舱a、b和c段时各段的流速也不一样。冷风在a段的流速较快,利于前期快速除去茶叶表面附着的大部分湿分;冷风在b段的流速较慢,利于缓慢且彻底地除去最靠近茶叶表面的湿分层。新鲜冷风对物料进行除湿后可经冷风循环管路2依次通过除尘器3和除湿器4进行除尘除湿处理,处理完成后的冷风经循环管路进入风机5被循环使用。除湿后的茶叶经出料口7掉落进入皮带输送机8,然后被输送至下一工序或被收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带湿鲜采茶叶的表面除湿工艺及装置,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带湿鲜茶叶的表面水脱除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其包括加料口、冷风循环管路、除尘器、除湿器、风机、阻力隔板、立式除湿舱、皮带输送机和出料口。带湿鲜采茶叶的除湿过程为:带湿鲜采茶叶从加料口进入除湿装置,风机将冷风从下向上进行输送,物料在下降的过程中与逆向的冷风接触使得表面湿分快速蒸发除去,除湿后的茶叶经出料口掉落进入皮带输送机,然后被输送至下一工序或被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夷山市通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2
技术公布日:2019.0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