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6028发布日期:2019-04-12 23:1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酶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



背景技术:

817杂交肉鸡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肉用鸡品种,具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肉味优良、纤维细嫩等特点,比较适合国内消费者的口味,加工产品味道好,是制作扒鸡、烤鸡、熏鸡的优选原料,颇受消费者青睐。该品种的市场需要量和和饲养量呈现逐年上涨趋势,目前年出栏量约12亿只,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国内肉鸡市场以快大型肉鸡和黄羽肉鸡为主,由于817在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方面不同,饲料消化利用率有待提高;此外,饲料霉变等引发的鸡腺胃炎频繁,影响了817肉鸡的生长性能。复合酶制剂在提高饲料消化率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的肉鸡复合酶主要以快大型白羽肉鸡作为对象进行相关研究,没有专门针对817肉鸡的专用复合酶。

现有技术快大型肉鸡复合酶,对817而言针对性较差,不能有效提高817肉鸡饲料的消化率,且现有快大型肉鸡复合酶多采用是几种单酶的组合,例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或者木聚糖酶+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果胶酶,由于这种单酶组合多是根据多次试验的结果进行复配,针对817肉鸡这种配方并不适用。原因是817在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方面与快大型肉鸡不同,日粮配方不同,需要针对817提供专用复合酶,提高其饲料消化利用率和抗病力。本发明拟开发一种针对817的肉鸡专用复合酶,采用不同来源的同种单酶和相同作用不同性质的组合单酶进行复配,根据817肉鸡饲料进行复合酶制作,达到提高817饲料消化利用率、生长性能,降低死淘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专门用于817肉鸡饲料,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改善生长性能,降低死淘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包括以下酶组分:木聚糖酶组分25000-30000u/g、甘露聚糖酶组分2700-2900u/g、蛋白酶组分11000-15000u/g、淀粉酶组分6000-6800u/g、β-葡聚糖酶4500-5000u/g;α-半乳糖苷酶80-150u/g,葡萄糖氧化酶300-1800u/g,脂肪酶1000-1500u/g。

所述木聚糖酶组分由黑曲霉来源的木聚糖酶和酵母来源的木聚糖酶按1:5-7重量比制成;所述甘露聚糖酶组分由酸性甘露聚糖酶和中性甘露聚糖酶按1:1.5-2.5重量比制成;所述蛋白酶组分由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角蛋白酶按1:1-2:0.5-2重量比制成;所述组合淀粉酶组分由中温α-淀粉酶、普鲁蓝酶、糖化酶按1:10-13:0.5-1.5重量比制成。

木聚糖酶组分由黑曲霉-菌株编号cicc2462来源的木聚糖酶和酵母-菌株编号gs115来源的木聚糖酶按1:5-7重量比制成。

所述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在817肉鸡日粮饲料制备中的应用。

所述复合酶在817肉鸡日粮饲料中的添加量为180-620g/吨;优选添加量为600g/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针对817的肉鸡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研制,采用不同菌种来源的同种单酶组合,以及相同作用、不同性质的组合单酶进行复配,制备复合酶,达到了提高817饲料消化利用率、生长性能,降低死淘率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该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包括以下酶组分:木聚糖酶组分27000u/g、甘露聚糖酶组分2800u/g、蛋白酶组分13000u/g、淀粉酶组分6400u/g、β-葡聚糖酶4800u/g;α-半乳糖苷酶115u/g,葡萄糖氧化酶1000u/g,脂肪酶1200u/g;

所述木聚糖酶组分由黑曲霉-菌株编号cicc2462来源的木聚糖酶和酵母-菌株编号gs115来源的木聚糖酶按1:6重量比制成;

所述甘露聚糖酶组分由酸性甘露聚糖酶和中性甘露聚糖酶按1:2重量比制成;

所述蛋白酶组分由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角蛋白酶按1:1:1重量比制成;

所述组合淀粉酶组分由中温α-淀粉酶、普鲁蓝酶、糖化酶按1:12:1重量比制成。

实施例2

该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包括以下酶组分:木聚糖酶组分25000u/g、甘露聚糖酶组分2700u/g、蛋白酶组分11000u/g、淀粉酶组分6000u/g、β-葡聚糖酶4500u/g;α-半乳糖苷酶80u/g,葡萄糖氧化酶300u/g,脂肪酶1000u/g;

所述木聚糖酶组分由黑曲霉来源-菌株编号cicc2462的木聚糖酶和酵母-菌株编号gs115来源的木聚糖酶按1:5重量比制成;

所述甘露聚糖酶组分由酸性甘露聚糖酶和中性甘露聚糖酶按1:1.5重量比制成;

所述蛋白酶组分由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角蛋白酶按1:1:0.5重量比制成;

所述组合淀粉酶组分由中温α-淀粉酶、普鲁蓝酶、糖化酶按1:10:0.5重量比制成。

实施例3

该提高817肉鸡生长性能的专用复合酶包括以下酶组分:木聚糖酶组分30000u/g、甘露聚糖酶组分2900u/g、蛋白酶组分15000u/g、淀粉酶组分6800u/g、β-葡聚糖酶5000u/g;α-半乳糖苷酶150u/g,葡萄糖氧化酶1800u/g,脂肪酶1500u/g;

所述木聚糖酶组分由黑曲霉-菌株编号cicc2462来源的木聚糖酶和酵母-菌株编号gs115来源的木聚糖酶按1:7重量比制成;

所述甘露聚糖酶组分由酸性甘露聚糖酶和中性甘露聚糖酶按1:2.5重量比制成;

所述蛋白酶组分由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角蛋白酶按1:2:2重量比制成;

所述组合淀粉酶组分由中温α-淀粉酶、普鲁蓝酶、糖化酶按1:13:1.5重量比制成。

评价试验:

一、将各实施例的专用复合酶与快大型复合酶加入鸡日粮饲料,对817肉鸡的饲料效果进行对比试验

选择市面上效果优异的快大型肉鸡复合酶:复合酶a、复合酶b、复合酶c、复合酶d,具体为罗酶宝、和美酵素、溢多酶p-8601、肉禽专用复合酶512ra,以及本发明实施例1-3的专用复合酶;以817日粮为基础,进行体外酶解效果和动物试验,验证本发明实施例的专用复合酶对817肉鸡的饲喂效果。

1、体外酶解实验,具体操作方法:称取1.0g(±0.0002g)饲料原料(过60目筛,各处理3个重复)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8ml模拟胃液,1ml1%抗生素,边振荡边迅速加入1ml稀释至相应酶活的酶液,混合均匀后,于41℃水浴振荡4h。保温4h后,在离心管中迅速加入6ml小肠缓冲液,1.6ml模拟肠液,继续41℃水浴恒温振荡保温15h。离心10min,用移液器取上清液备用测定还原糖。将剩余的残渣加入30ml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离心10min,倒掉上清,重复两次,然后加入20ml95%乙醇以同样的方式洗涤三次。最后将盛有滤渣的离心管置于60℃恒温干燥箱烘干12h,再转入105℃恒温干燥箱烘干至恒重,电子分析天平称重用于计算干物质消化率。

实验测定项目如表1,实验结果如表2。

表1本发明817肉鸡专用复合酶与快大型肉鸡复合酶的体外酶解试验设计

表2本发明817肉鸡专用复合酶与快大型肉鸡复合酶的体外酶解效果

由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效果更好,本发明实施例1的专用复合酶酶解后还原糖含量比现有快大型肉鸡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5.88%、2.26%、11.22%、16.04%,干物质消化率比现有快大型肉鸡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19.76%、16.57%、24.37%、30.14%;本发明实施例2的专用复合酶酶解后还原糖含量比现有快大型肉鸡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6.78%、3.13%、12.16%、17.03%;干物质消化率比现有快大型肉鸡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23.03%、19.80%、27.76%、33.70%;本发明实施例3的专用复合酶酶解后还原糖含量比现有快大型肉鸡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6.78%、3.13%、12.16%、17.03%;干物质消化率比现有快大型肉鸡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23.03%、19.75%、27.76%、33.70%。可见,跟快大型肉鸡复合酶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专用复合酶显著提高了还原糖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

2、动物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选取健康0日龄817肉鸡,分成7个处理组,如下表3。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6只鸡,共计1386只鸡。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见表4。实验结果见表5。

表3本发明817肉鸡专用复合酶与快大型肉鸡复合酶的动物试验设计

表4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注:a:预混料为每kg日粮提供:铁82mg;铜10.5mg;锰60.5mg;锌40.2mg;碘0.36mg;硒0.16mg;va1520iu;vd3406iu;ve52iu;vk34.1mg;硫胺素(vb1)6.2mg;核黄素(vb2)12.1mg;吡哆醇(vb6)6.1mg;氰钴胺素(vb12)0.05mg;生物素0.21mg;叶酸2.1mg;烟酸50.5mg;泛酸钙25.2mg。

b:表中的营养水平值为计算值。

表5本发明817肉鸡专用复合酶与快大型肉鸡复合酶对817生长性能的影响(1-52d)

由表5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专用复合酶效果显著。对adfi,实施例1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5.81%、1.27%、2.26%、4.13%,实施例2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6.55%、1.99%、2.98%、4.86%,实施例3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5.5%、0.98%、1.97%、3.83%;对adg,实施例1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13.27%、9.58%、9.33%、9.83%,实施例2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12.77%、9.09%、8.84%、9.34%,实施例3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11.69%、8.05%、7.80%、8.30%;对f/g,实施例1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比复合酶a、b、c、d分别降低6.59%、7.69%、7.14%、5.45%;实施例2比复合酶a、b、c、d分别降低5.39%、6.51%、5.95%、4.24%,实施例3比复合酶a、b、c、d分别降低5.39%、6.51%、5.95%、4.24%;对出栏体重,实施例1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13.38%、9.88%、9.20%、9.88%,实施例2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12.74%、9.26%、8.59%、9.26%,实施例3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12.10%、8.64%、7.98%、8.64%;对成活率,实施例1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6.45%、3.13%、2.06%、3.13%,实施例2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6.24%、2.92%、1.86%、2.92%,实施例3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比复合酶a、b、c、d分别提高5.91%、2.60%、1.55%、2.60%。由结果可见,跟快大型复合酶相比,实施例1的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显著提高了生产性能。

二、本发明817专用复合酶在817肉鸡上的不同梯度的效果试验

试验分为体外酶解试验和动物试验。体外酶解实验,实验设计见表6,试验结果见表7。

表6本发明817专用复合酶与快大型肉鸡复合酶的体外酶解试验设计

表7本发明专用复合酶与快大型肉鸡复合酶的体外酶解效果

由表7可知,体外酶解效果,817肉鸡专用复合酶添加量在600g/t时,干物质消化率和还原糖含量最高,超出600g/t,干物质消化率和还原糖含量提升不显著,从经济及成本考虑,添加量600g/t最好,400g/t次之,低于200g/t较差。

对实施例2的专用复合酶进行动物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选取健康0日龄817肉鸡,分成5个处理组,具体见表9,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6只鸡,共计990只鸡。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见表4。试验结果见表10。

表9试验设计

表10对817生长性能的影响(1-52d)

由表10可知,日粮中添加600g/t时,817肉鸡的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超出600g/t,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提升不显著,料肉比也降低不显著,从经济及成本考虑,添加量600g/t最好,400g/t次之,低于200g/t较差。动物试验结果跟体外酶解试验结果一致。可见,日粮中817肉鸡专用复合酶的最佳添加量为600g/t。

三、经济效益分析

以快大型复合酶(a、b、c、d)生长性能的平均值为对照,817肉鸡专用复合酶200g/t、400g/t、600g/t与其相比产生的经济效益,具体见表11。由表可见,817肉鸡复合酶从200-600g/t不同的添加量,对1万只的817肉鸡场,每批鸡可比目前市场上的快大型复合酶多创造6800-16900元,一年可创造约2万-5万(以一年3批鸡进行计算)。

表11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