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熬糖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7738发布日期:2018-11-13 19:5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熬糖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熬糖锅。



背景技术:

在熬制糖浆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搅拌不均、受热不均等出现糊锅、分散不匀等现象。同时每批次产品均需要装卸料,无法做到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熬糖锅,夹层锅1布置在底座2上,夹层锅1抗菌不锈钢材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螺旋盘设有导热油管3,在密封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4;导热油管3的导热油入口5布置在夹层锅1的顶端外侧,导热油管3的导热油卸油口6布置在夹层锅1的底部。

搅拌装置7通过电机8布置在夹层锅1内部,电机8布置在锅盖9上,入料管10连通储料罐11和夹层锅1内部;出料管12布置在夹层锅1底部,在出料管12上设置第一电磁控制阀门13。

安装在导热油卸油口6上的第二电磁控制阀门14、出料管12上的第一电磁控制阀门13、电机8均电连接控制柜15。

搅拌装置7设置五层搅拌桨16。搅拌桨16为长条状。

自上而下的第一、二、三、五层搅拌桨16为水平布置,第四层搅拌桨16为向下倾斜布置。

搅拌装置7具体为抗菌不锈钢材质。

在搅拌装置7上设置电连接于控制柜15的温度感应装置。

入料管10上设置电连接控制柜15的料泵17。

电机8传动轴外围设置电连接控制柜15的阻尼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熬糖的自动化作业。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柜能够自动化控制第一电磁控制阀门、第二电磁控制阀门、电机、料泵、温度感应装置、阻尼传感器,能够根据糖浆的温度、黏度等信息自动调整搅拌装置的转速、原料的流入速度、成品的流出速度等,进而达到稳定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了抗菌不锈钢材料,能够在生产过程当中起到抑菌效果,保证食品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夹层锅、2底座、3导热油管、4保温材料、5导热油入口、6导热油卸油口、7搅拌装置、8电机、9锅盖、10入料管、11储料罐、12出料管、13第一电磁控制阀门、14第二电磁控制阀门、15控制柜、16搅拌桨、17料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熬糖锅,夹层锅1布置在底座2上,夹层锅1抗菌不锈钢材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螺旋盘设有导热油管3,在密封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4;导热油管3的导热油入口5布置在夹层锅1的顶端外侧,导热油管3的导热油卸油口6布置在夹层锅1的底部。

搅拌装置7通过电机8布置在夹层锅1内部,电机8布置在锅盖9上,入料管10连通储料罐11和夹层锅1内部;出料管12布置在夹层锅1底部,在出料管12上设置第一电磁控制阀门13。

安装在导热油卸油口6上的第二电磁控制阀门14、出料管12上的第一电磁控制阀门13、电机8均电连接控制柜15。

搅拌装置7设置五层搅拌桨16。搅拌桨16为长条状。

自上而下的第一、二、三、五层搅拌桨16为水平布置,第四层搅拌桨16为向下倾斜布置。

搅拌装置7具体为抗菌不锈钢材质。

在搅拌装置7上设置电连接于控制柜15的温度感应装置。

入料管10上设置电连接控制柜15的料泵17。

电机8传动轴外围设置电连接控制柜15的阻尼传感器。

本实施例实现了熬糖的自动化作业。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柜能够自动化控制第一电磁控制阀门、第二电磁控制阀门、电机、料泵、温度感应装置、阻尼传感器,能够根据糖浆的温度、黏度等信息自动调整搅拌装置的转速、原料的流入速度、成品的流出速度等,进而达到稳定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本实施例使用了抗菌不锈钢材料,能够在生产过程当中起到抑菌效果,保证食品安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文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