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搓辊板栗刺苞剥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6429发布日期:2018-10-16 17:1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弹性搓辊板栗刺苞剥离机。



背景技术:

板栗在结果时,几个板栗包裹在一个刺苞内,在成熟时,包裹板栗的刺苞会炸出裂缝,采收时,需要将刺苞剥去留下板栗。由于板栗刺苞上的刺比较扎手,手工将刺苞剥离比较困难,工作效率较低。为解决刺苞人工剥离难的问题,本申请人发明人了一种《板栗刺苞脱离机》,专利申请号:201220677374.3,用于将板栗从刺苞中分离出来;该机主要由一级脱离装置和二级脱离装置两部分组成,一级脱离装置采用弹性的网辊和垫板搓压刺苞,使板栗从刺苞中脱离出来,二级脱离装置采用弧形栅和绞辊搅动板栗和刺苞,使板栗从弧形栅漏出,刺苞从弧形栅上部拨出;该专利在使用中申请人发现,当刺苞进入其二级脱离装置时,粘在刺苞内的板栗较少,大量的空刺苞在二级脱离装置中不断搅拌,不仅机械的能耗较大,而且二级分离装置中过多的刺苞堆积容易出现阻塞通道的现象,影响一级脱离后的板栗和刺苞进入二级脱离装置,并且已经分离开的板栗容易混在空刺苞中被拨出。另外,在该机的板栗输出端,采用螺旋输料辊清理板栗中混有的碎屑,不仅清理不干净,很多灰土还会粘在螺旋输料辊,形成泥浆沾污板栗表面。为了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研发了第二代产品《绞笼式板栗刺苞剥离机》,申请号:201410089098.2,在对第一代设备中一级脱离装置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二级脱离装置进行改进,采用搅拌强度稍小的绞笼对刺苞和板栗进行搅拌分离,并且在板栗的输出口外采用吹风嘴对碎屑进行吹分,设备改进后起到一定的效果,混在空刺苞中被拨出的板栗有所减少,板栗表面的清洁度也有所提高,但是,依然有少量板栗被拨出,板栗表面还是存在沾污现象。另外由于板栗在输出口处下落速度快速,会携带碎屑下落,在输出口处设置的吹风嘴吹分碎屑的效果不好,需要较大的功率电机带动。

在前两代设备中,由于一级分离装置中的垫板设计在网辊下方,在工作中,收集到的板栗刺苞上带有少量的灰土和水份,灰土和水份会沾染在垫板和板栗输出口前端的输出辊上,形成泥水,这些泥水会染在板栗上,影响板栗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板栗刺苞脱离机在工作中存在板栗会被浪费、板栗表面沾污严重、板栗中碎屑含量较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搓辊板栗刺苞剥离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搓辊板栗刺苞剥离机,由机架、进料盘、刺苞剥离装置、空苞输出盘、板栗输出装置、吹渣装置和动力系统组成,进料盘安装在机架的右端,刺苞剥离装置安装在机架内中部,空苞输出盘和板栗输出装置安装在机架的左端,吹渣装置和动力系统安装在机架内下部,在机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在机架内安装有挡渣板;吹渣装置主要由风机、吹风嘴和连接管组成;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机和变速箱组成;刺苞剥离装置的搓辊侧上方安装有剥离辊,搓辊和剥离辊的圆周面均为钢丝编织成的网格面,搓辊的转轴一端安装搓辊齿轮,剥离辊的转轴一端安装剥离辊齿轮,在搓辊的上方安装有弧形上搓板,弧形上搓板的左边边沿设计有多块分离的弧形弹性搓片,在剥离辊的下方安装有圆弧形下搓板,在圆弧形下搓板左侧安装有一根固定轴,在固定轴上安装有多个分离的定位转动套,在定位转动套上分别安装有左端向上翘的呈弧形的分离杆,分离杆的左端上部安装有刺苞防卡头,右端下部安装有上翘配重块,空苞输出盘的右端安装在刺苞防卡头下方;

板栗输出装置的梯形料斗的上口位于分离杆的下方,梯形料斗的下口长度小于等于上口,在梯形料斗下口下安装有定速下料仓,定速下料仓的转轴一端安装有下料仓齿轮,在定速下料仓下安装有除灰槽,除灰槽后端设计有板栗下落口,板栗下落口位于定速下料仓的下方,吹渣装置的吹风嘴安装在板栗下落口上部右侧;

在剥离辊齿轮旁安装有换向齿轮,剥离辊齿轮与换向齿轮啮合,动力系统的电机连接变速箱,变速箱通过链条连接搓辊齿轮,搓辊齿轮用链条连接换向齿轮,换向齿轮用链条连接下料仓齿轮,搓辊齿轮逆时针转动。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搓辊和剥离辊的圆周面均采用有弹性的钢丝编织成的网格面,在搓压刺苞时辊面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不会对板栗形成硬搓压,使板栗内部被压出裂痕形成内伤。板栗内部一但被挤压出细小的裂痕内伤,其保质期会大大缩短,会严重影响板栗的市场和价格。

二、在上搓板尾端设计的多块分离式弧形的弹性搓片,其后端与搓辊的间距逐步减小,当粒径不同的板栗和刺苞经过弹性搓片时,各个搓片被顶起的高度随单个物料粒径的不同而不同,各个物料均受到弹性搓片的均匀搓压,避免了由于一个板栗刺苞的粒径过大,而将整块的搓板顶起,搓板间隙过大,体积小的刺苞得不到搓压的情况发生。均匀的搓压不仅可以提高板栗从刺苞中分离出来的效率,同时一些刺苞空壳被搓碎压小,细碎的碎屑会从搓辊的网格和后端的滤灰栅条中漏出,减小了后端物料加工的重量,经实际使用测算,物料经过弹性搓片后重量减小20%至30%,减小了后续加工的工作量。另外,经过本道工序,物料携带的灰土和碎屑会大量从网辊和滤灰栅条中漏出,避免了灰土对板栗表面的沾污。

三、在剥离辊下设计安装的间距均匀、可相互分离转动的弧形分离杆,弧形分离杆下端安装配重,使分离杆上部上翘并贴近剥离辊。当板栗和刺苞经过弧形分离杆时,不同粒径的物料将分离杆向外顶出不同的距离,每一根分离杆均能压住不同粒径的板栗或刺苞,分离杆出现不规则的上下错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板栗和细碎的刺苞从分离杆的间隙中下落,体积较大的空刺苞则受剥离辊的网格带动继续向上运动,最后从刺苞防卡头顶端输出,落入出渣盘中被清出。在弧形分离杆上端设计的刺苞防卡头,其间距设计较小,防止分离杆在上下活动时,其顶端间距增大,空刺苞容易卡在分离杆顶端,造成分离杆不能正常回位的问题。弧形分离杆一次性完成板栗和刺苞的分离。

四、在分离杆下设计的梯形料斗,将下落的板栗和碎屑收集到定速下料仓的梯形料仓中,定速下料仓定速转动,减缓了板栗的下冲速度,安装在板栗下落口上侧的吹风嘴将板栗中携带的碎屑吹出,在板栗下落口下得到干净的板栗;由于板栗经过吹风嘴的位置固定、速度较慢,吹风嘴能有较地将板栗中的碎屑吹出。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板栗刺苞剥离的效率大幅提高,板栗被夹带在刺苞中被拨出的量较少,板栗不会在剥离过程中受损伤,剥离出的板栗表面干净,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搓辊和上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轴上的分离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弹性搓辊板栗刺苞剥离机,由机架、进料盘、刺苞剥离装置、空苞输出盘、板栗输出装置、吹渣装置和动力系统组成,进料盘11安装在机架1的右端,刺苞剥离装置安装在机架1内中部,空苞输出盘26和板栗输出装置安装在机架1的左端,吹渣装置和动力系统安装在机架1内下部,在机架1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4,在机架1内安装有挡渣板16;吹渣装置主要由风机18、吹风嘴21和连接管17组成;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机13和变速箱12组成;刺苞剥离装置的搓辊8侧上方安装有剥离辊4,搓辊8和剥离辊4的圆周面均为钢丝编织成的网格面,搓辊8的转轴一端安装搓辊齿轮9,剥离辊4的转轴一端安装剥离辊齿轮5,在搓辊8的上方安装有弧形上搓板10,弧形上搓板10的左边边沿设计有多块分离的弧形弹性搓片7,在剥离辊4的下方安装有圆弧形下搓板3,在圆弧形下搓板3左侧安装有一根固定轴20,在固定轴20上安装有多个分离的定位转动套19,在定位转动套19上分别安装有左端向上翘的呈弧形的分离杆2,分离杆2的左端上部安装有刺苞防卡头28,右端下部安装有上翘配重块15,空苞输出盘26的右端安装在刺苞防卡头28下方;

板栗输出装置的梯形料斗27的上口位于分离杆2的下方,梯形料斗27的下口长度小于等于上口,在梯形料斗27下口下安装有定速下料仓25,定速下料仓25的转轴一端安装有下料仓齿轮23,在定速下料仓25下安装有除灰槽24,除灰槽24后端设计有板栗下落口22,板栗下落口22位于定速下料仓25的下方,吹渣装置的吹风嘴21安装在板栗下落口22上部右侧;

在剥离辊齿轮5旁安装有换向齿轮6,剥离辊齿轮5与换向齿轮6啮合,动力系统的电机13连接变速箱12,变速箱12通过链条连接搓辊齿轮9,搓辊齿轮9用链条连接换向齿轮6,换向齿轮6用链条连接下料仓齿轮23,搓辊齿轮9逆时针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