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696发布日期:2019-04-29 11:4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生产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茶揉捻机。



背景技术:

安化黑毛茶NY/T5019-2001和DB43/T103-1996生产规范中指出,安化黑毛茶是指在界定区域内种植的安化云台山大叶种、槠叶齐、安华适制群体品种等适制安化黑茶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艺加工成的干毛茶。其中揉捻过程要求中杀青一出锅就需要进行初糅操作,加压遵循“轻-重-轻”原则,转速以40转/分,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而现有的揉捻机大都是电机驱动曲柄转动,进而带动人字架、揉筒和丝杆机构。揉捻过程中,压盖相对揉盘在其上方作偏心圆周运动,桶中茶叶因受压盖和揉盘上棱骨的作用而卷曲成条并实现细胞扭曲破碎。这种揉捻机基本上都不具备“轻-重-轻”的加压规律,成品茶与人工加压揉捻的品质相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揉捻机无法实现规律性加压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规律性加压揉捻,揉捻方式更加趋近于人工操作的制茶揉捻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制茶揉捻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弧形截面的揉锅,揉锅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的中部设有倾斜转动的揉捻组件,所述揉捻部件包括贯穿盖板转轴及轴套,所述转轴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和与转轴连接转动的揉头,揉头与揉锅内壁倾斜挤压连接,所述轴套中部设有球形转动部,盖板中部设有与转动部配合的球形凹槽;揉捻组件的上方设有驱动其沿转动部进行倾斜转动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揉捻组件之间设有弹性伸缩的转动臂,揉捻组件外侧设置限位板,揉捻组件与限位板中部带有规律凸起部的限位孔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揉锅的内壁设有环形凸棱,所述揉头外侧设有与凸棱相配合的压接部。

优选的,所述凸棱和压接部的截面均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揉锅与机架可拆卸连接,揉锅两侧分别设有固定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利用斜置的揉捻组件沿着转动部转动的方式,既能够实现对揉锅内茶叶揉捻,又能通过上方规律性凸起部调整揉头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揉捻的压力,从而达到“轻-重-轻”的加压规律,而使得成品茶符合要求,成品的品质更好。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转动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 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4 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揉锅,10.盖板,11.凹槽,12.凸棱,13.揉头,14.通孔,2.机架,3.固定销,4.转轴,42.轴套,42.转动部,5.限位板,51.凸起部,6.转动电机,61.转动电机轴,7.转动臂,8.驱动电机,9.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茶揉捻机,包括带有若干支撑腿的机架2,机架的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弧形截面的揉锅1,揉锅的开口为圆形且向上设置,揉锅采用销接或者挂耳的方式安装在机架的下部,揉锅内放置杀青后的茶叶。揉锅的上方设有盖板10,盖板与机架固定,盖板的中部开设通孔,连接至揉锅的内部,通孔外部向下凹陷,形成球形的凹槽11,通孔则位于凹槽的最底端,如图2所示。通孔内倾斜地贯穿有揉捻组件,具体地说,揉捻部件包括贯穿盖板转轴4及轴套42,转轴上端与驱动电机8的电机轴连接,转轴的下端与揉头13固定,实现对揉头的驱动,而轴套通过安装座9与店驱动电机固定,轴套与凹槽连接处为球形的转动部42,转动部与凹槽配合形成转动部在凹槽内可转动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揉捻组件通过转动部与凹槽配合形成倾斜转动结构,上方驱动电机在圆周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下方揉头绕着转动部所在的轴线做水平面内的圆周转动,而驱动电机转轴转动带动揉头沿着转轴转动,实现水平转动与绕转轴自转相结合的动作过程。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揉捻组件的水平画圆转动,揉捻组件的上方设有驱动其沿转动部进行倾斜转动的转动电机6,转动电机固定在机架的顶部,转动电机与揉捻组件之间设有弹性伸缩的转动臂7,揉捻组件外侧设置限位板5,揉捻组件与限位板中部带有规律凸起部的限位孔内部接触连接,限位板能够使得揉捻组件在中部限位孔内运动。这样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臂转动,从而使揉捻组件贴紧限位孔的内壁圆周运动,而当揉捻组件与凸起部接触时,由于转动臂中部设有带有弹簧的伸缩部,转动半径会减小,从而致使下方的揉头揉压半径减小,揉头与侧壁的间距减小,造成揉压压力的减小,从而实现“轻-重-轻”的加压规律,本申请中为了实现揉头与侧壁之间压力随着间距可调,采用侧壁上设置凸棱12的结构,当揉头揉捻半径减小时压力减小。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中揉头和揉锅的内壁设有环形凸棱12,揉头外侧设有与凸棱相配合的压接部,凸棱和压接部的截面均为弧形。工作时揉头的压接部与凸棱配合,揉头沿着环形凸棱圆形转动的同时自转,将茶叶在压接部和凸棱进行挤压并旋转揉搓,达到揉捻的目的,而上方的转动电机和转动臂作用下,揉压组件的转动半径随着限位板内凸起部51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进而影响揉头与凸棱配合间隙,改变压力值。

如图4所述另一种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种凹陷的弧形压接部不同,揉头整体呈凸起的弧形压接部,此种结构所进行揉捻的茶叶量更小,适合更小批量,更高品质的茶叶生产,相应的生产效率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