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杀青机及茶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5990发布日期:2019-05-03 18:5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杀青机及茶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青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滚筒杀青机及茶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茶叶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众多的饮用群体。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清香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杀青按供热方式不同有炒杀和蒸杀之分,目前,我国使用的茶叶杀青设备主要是滚筒杀青机、热风杀青机、蒸汽杀青机等三大类,其杀青的效果各有各的优缺点。滚筒杀青机是一种常用的炒杀机械,利用滚筒筒壁进行传热,结构简单,滚筒杀青机极大的提高了茶叶的加工质量与速度,提升了茶叶档次,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喜爱。

但是,现有的滚筒杀青机存在受热不均的问题,使用滚筒杀青机对名优绿茶进行杀青时,特别是肥厚的单芽茶叶,由于茶叶受热不均,且仅仅通过筒壁的传热很难杀透杀匀,在生产实践中,往往要将芽叶杀到焦边焦尖才能保证芽叶杀透杀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叶底和汤色,影响了茶叶的色泽和质量,使茶叶的成品率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筒杀青机及茶叶加工装置,解决现有的滚筒杀青机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筒杀青机及茶叶加工装置,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装配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转动装配有滚筒,所述滚筒装配有动力机构,所述滚筒转动装配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延伸至滚筒内部,且主轴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翻炒板,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摆动翻炒机构,所述设备平台还装配有热风机构。

进一步,所述摆动翻炒机构包括支架、气缸,所述支架固定装配在设备平台上,所述主轴固定装配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部固定装配有摆动板,所述支架内壁顶部固定装配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转动装配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装配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气缸的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装配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装配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固定装配在摆动板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热风机和进风套,所述热风机固定装配在设备平台上,所述滚筒右侧壁中心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套转动装配在进风口中,所述热风机通过进风套与滚筒内部连通,所述滚筒左侧壁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壁固定装配有遮挡网。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装配有多个支撑轮,且多个支撑轮沿滚筒轴心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滚筒外壁开设有与支撑轮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支撑轮与限位槽底部贴合。

进一步,所述翻炒板底部固定装配有铲茶部,所述铲茶部底部与滚筒内壁贴合,所述铲茶部两侧设有弧面。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固定装配在滚筒外壁上,所述设备平台固定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备平台装配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转动装配有滚筒,滚筒装配有动力机构,滚筒转动装配有主轴,主轴的一端延伸至滚筒内部,且主轴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翻炒板,主轴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摆动翻炒机构,通过滚筒自转配合摆动翻炒机构驱动翻炒板往复运动翻炒茶叶使茶叶受热均匀,从而解决现有的滚筒杀青机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备平台装配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装配有多个支撑轮,且多个支撑轮沿滚筒轴心圆周阵列分布,滚筒外壁开设有与支撑轮相配合的限位槽,支撑轮与限位槽底部贴合,通过多个支撑轮的支撑,以及通过限位槽与支撑轮配合可限制滚筒的轴向位移,使滚筒转动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翻炒板底部固定装配有铲茶部,铲茶部底部与滚筒内壁贴合,铲茶部两侧设有弧面,通过弧面将茶叶铲起,可获得更好的翻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摆动翻炒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设备平台1;支撑机构2;底座21、支撑轮22、限位槽23;滚筒3;动力机构4;大齿轮41、电机42、驱动齿轮43;主轴5;翻炒板6;摆动翻炒机构7;支架71、气缸72、摆动板74、第一铰接座75、第一铰接轴76、第二铰接座77、第二铰接轴78、第三铰接座79;热风机构8;热风机81、进风套82、进风口83、排风口84、遮挡网85;铲茶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滚筒杀青机及茶叶加工装置,包括设备平台1,设备平台1装配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转动装配有滚筒3,滚筒3装配有动力机构4,滚筒3转动装配有主轴5,主轴5的一端延伸至滚筒3内部,且主轴5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翻炒板6,主轴5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摆动翻炒机构7,设备平台1还装配有热风机构8。

通过动力机构4驱动滚筒3自转,同时摆动翻炒机构7驱动翻炒板6往复做翻炒动作,从而使茶叶受热均匀,从而解决现有的滚筒3杀青机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具体而言,摆动翻炒机构7包括支架71、气缸72,支架71固定装配在设备平台1上,主轴5固定装配有连接座73,连接座73底部固定装配有摆动板74,支架71内壁顶部固定装配有第一铰接座75,第一铰接座75转动装配有第一铰接轴76,第一铰接轴76转动装配有第二铰接座77,第二铰接座77与气缸72的后端盖固定连接,气缸72的活塞杆转动装配有第二铰接轴78,第二铰接轴78转动装配有第三铰接座79,第三铰接座79固定装配在摆动板74的一侧。

气缸72与外部气源连接,由外部气源驱动,由装配在支架71上的控制器内的控制芯片控制做往复运动,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便不再详述。

具体而言,热风机构8包括热风机81和进风套82,热风机81固定装配在设备平台1上,滚筒3右侧壁中心开设有进风口83,进风套82转动装配在进风口83中,热风机81通过进风套82与滚筒3内部连通,滚筒3左侧壁开设有排风口84,排风口84内壁固定装配有遮挡网85。

热风机81具体包括鼓风机和加热器,热风机8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由外部电源进行供电,热风机81通过进风套82将热风送入滚筒3内部,热风对茶叶进行烘干,同时将茶叶产出的水分经由排风口84排出。

遮挡网85起到遮挡滚筒3内部茶叶的目的,避免热风从排风口84排出时将茶叶吹出。

具体而言,支撑机构2包括底座21,底座21上转动装配有多个支撑轮22,且多个支撑轮22沿滚筒3轴心圆周阵列分布,滚筒3外壁开设有与支撑轮22相配合的限位槽23,支撑轮22与限位槽23底部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具体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滚筒3两端的底部,每个支撑机构2的支撑轮22具体设有三个,可从三个方向对滚筒3起到支撑作用,使滚筒3旋转时更加稳定。

支撑轮22嵌入至限位槽23中且支撑轮22的外表面与限位槽23的底部贴合,使滚筒3转动时不会发生轴向位移,使滚筒3转动更加稳定。

具体而言,翻炒板6底部固定装配有铲茶部9,铲茶部9底部与滚筒3内壁贴合,铲茶部9两侧设有弧面。

铲茶部9底部具体为与滚筒3内壁半径相等的弧面,铲茶部9底部与滚筒3内壁贴合,可避免铲茶时将茶叶铲碎,保证茶叶的完整性,同时通过铲茶部9两侧的弧面更容易将茶叶铲起,可获得更好的翻炒效果。

具体而言,动力机构4包括大齿轮41,大齿轮41固定装配在滚筒3外壁上,设备平台1固定装配有电机42,电机42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驱动齿轮43,驱动齿轮43与大齿轮41啮合。

电机4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由外部电源供电,从而使电机42驱动驱动齿轮43转动,大齿轮41与滚筒3同轴设置,以使滚筒3转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电机42驱动驱动齿轮43转动,驱动齿轮43驱动大齿轮41转动,大齿轮41驱动滚筒3转动,同时气缸72驱动摆动板74绕主轴5座往复运动,从而驱动主轴5往复旋转,主轴5驱动翻炒板6往复摆动做翻炒动作,通过滚筒3自转配合摆动翻炒机构7驱动翻炒板6往复运动翻炒茶叶使茶叶受热均匀,从而解决现有的滚筒3杀青机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备平台1装配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转动装配有滚筒3,滚筒3装配有动力机构4,滚筒3转动装配有主轴5,主轴5的一端延伸至滚筒3内部,且主轴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翻炒板6,主轴5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摆动翻炒机构7,通过滚筒3自转配合摆动翻炒机构7驱动翻炒板6往复运动翻炒茶叶使茶叶受热均匀,从而解决现有的滚筒3杀青机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