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7745发布日期:2019-07-13 08:1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作为我国的特有饮料拥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茶叶的烘干技术及其重要,它不仅可以保存茶叶内的各种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茶叶的保存期限。最传统的一种干茶技术就是热炒,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会对茶叶内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而且还浪费时间,直到茶叶烘干机的出现改善了这种情况。现有的茶叶烘干设备功能强大而且种类繁多,但大多体积庞大成本较高,通常适用于专业的茶叶加工厂;一些小型的茶叶烘干设备又不能同时兼顾茶叶的烘干效率和保证营养成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干燥装置,受力均匀、烘干效率高、能保证营养成分,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在中小型茶叶烘干装置的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箱体、电机、进风箱、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箱体呈圆筒状结构且内部安装有水平转动轴,沿着所述水平转动轴轴向呈环状固定分布有多组转动支架且所述转动支架末端固定安装有承接装置,所述承接装置呈椭球状凹槽结构,所述水平转动轴两端固定安装有一组连接杆且连接杆之间安装有刮刷装置,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封盖和出风口,所述箱体可拆卸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下部分为收集槽且底部为网筛结构,所述电机安装于箱体的一侧外部且与水平转动轴连接,所述进风箱安装于与电机相对的另一侧外部且所述进风箱内安装有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箱体内部紧贴近风箱的一侧还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部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所述风箱上部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且与温度检测器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箱体上部的封盖,放入待烘干的新鲜茶叶并关闭封盖,电机启动后带动水平转轴转动,启动风机和加热丝工作,加热丝将风机处理过后的风加热,加热过后的热风通过进风口通入箱体,旋转的茶叶与热风均匀接触;水平转轴带动刮刷装置沿着圆筒状箱体内壁滑动,避免茶叶粘贴在箱体内壁;承接装置可以容纳一定的茶叶,避免了茶叶在旋转过程中大量囤积在箱体底部不能很好的受热;收集槽的底部为网筛结构,使茶叶在旋转过程中一些细小的砂砾或石子流出箱体;顶部的出风口,将干燥过程中吹出的灰尘或水汽排出;温度控制装置可以查看到当前箱体内的温度,便于用户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茶叶加工完毕后,由于上下两部分为可拆卸结构,因此可以将收集槽很方便地取下来,取出茶叶或者读箱体进行清洗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茶叶受力均匀、烘干效率高、能保证营养成分,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在中小型茶叶烘干装置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外侧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滚轮,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部分内侧还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在茶叶的烘干过程中对茶叶进行杀菌消毒。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圆筒形箱体的半径,使得茶叶在旋转过程中,刮刷装置能很好地避免茶叶粘在圆筒形箱体内壁。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刮刷装置的刷毛材质为棉线且长度为两厘米,在对茶叶进行挂刷的过程中避免破坏茶叶的营养。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箱体设计为圆筒状结构,使得刮刷装置在运动过程中能沿着箱体内壁刮刷,避免了茶叶粘在箱体内壁,使得茶叶受热均匀,保证了茶叶的加工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安装有水平转动轴且所述水平转动轴上呈环状固定有多组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末端固定有承接装置;承接装置在水平转动轴运转过程中能容纳茶叶并带动茶叶进行旋转,避免了茶叶囤积在箱体底部影响茶叶受热和加工质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为可拆卸结构且下部分为收集槽;将箱体设计为可拆卸结构,使得用户无论在茶叶加工完毕后进行茶叶收集还是箱体清洗都十分便利。

(4)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槽底部设置为网筛结构,使得茶叶在旋转过程中一些细小的砂砾或石子能够流出箱体。

(5)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器且外部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可以查看到当前箱体内的温度,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

(6)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脚有四个且底端分别安装有滚轮,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7)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上部分内侧还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能对茶叶进行杀菌消毒,保证了茶叶的加工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为承接装置示意图;

图4为箱体下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电机;3、进风箱;4、温度控制装置;5、水平转动轴;6、转动支架;7、承接装置;8、连接杆;9、刮刷装置;10、封盖;11、出风口;12、温度检测器;13、风机;14、加热装置;15、进风口;16、支撑脚;17、滚轮;18、紫外线杀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茶叶干燥装置,如图1或图2所示,包括:包括:箱体1、电机2、进风箱3、温度控制装置4;所述箱体1呈圆筒状结构且内部安装有水平转动轴5,沿着所述水平转动轴5轴向呈环状固定分布有多组转动支架6且所述转动支架6末端固定安装有承接装置7,所述承接装置呈椭球状凹槽结构,所述水平转动轴5两端固定安装有一组连接杆8且连接杆8之间安装有刮刷装置9,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封盖10和出风口11,所述箱体1可拆卸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下部分为收集槽且底部为网筛结构,所述电机2安装于箱体1的一侧外部且与水平转动轴5连接,所述进风箱3安装于与电机2相对的另一侧外部且所述进风箱3内安装有风机13和加热装置14,所述箱体1内部紧贴近风箱3的一侧还设置有进风口15,所述进风口上部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2,所述风箱3上部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4且与温度检测器12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箱体1上部的封盖10,放入待烘干的新鲜茶叶并关闭封盖10,电机2启动后带动水平转轴5转动,启动风机13和加热丝工作,所述加热丝安装于所述风机13右侧,加热丝将风机处理过后的风加热,加热过后的热风通过进风口通入箱体,旋转的茶叶与热风均匀接触;水平转轴带动刮刷装置9沿着圆筒状箱体1内壁滑动,避免茶叶粘贴在箱体1内壁;如图3所示,承接装置7可以容纳一定的茶叶,避免了茶叶在旋转过程中大量囤积在箱体1底部不能很好的受热;如图4所示,收集槽的底部为网筛结构,使茶叶在旋转过程中一些细小的砂砾或石子流出箱体1;顶部的出风口11,将干燥过程中吹出的灰尘或水汽排出;温度控制装置4可以查看到当前箱体1内的温度,便于用户对加热装置14进行控制。茶叶加工完毕后,由于上下两部分为可拆卸结构因此可以将收集槽很方便地取下来,取出茶叶或者读箱体1进行清洗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茶叶受力均匀、烘干效率高、能保证营养成分,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在中小型茶叶烘干装置领域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外侧的支撑脚16,所述支撑脚16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7,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所述箱体1上部分内侧还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18,能够对茶叶进行杀菌消毒,保证了茶叶的质量;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8的长度为圆筒形箱体1的半径,所述刮刷装置9的刷毛材质为棉线且长度为两厘米,茶叶在旋转过程中,连接杆8能固定刮刷装置9使之沿着箱体1内壁滑动,避免了茶叶粘在圆筒形箱体1内壁,使得茶叶受热均匀;所述加热装置14为加热丝,能够对风箱内的空气加热并通入箱体1,对茶叶进行干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茶叶受力均匀、烘干效率高、能保证营养成分,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在中小型茶叶烘干装置领域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