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肠衣清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6567发布日期:2019-07-31 19:5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肠衣清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肠衣清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肠衣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动物体内的天然肠衣以其独特的口味深受一部分人的喜爱,而且可以作为香肠、腊肠等的载体,其中以猪肠衣受众面最广,也分为大肠衣和小肠衣。但是大肠衣的清理非常费时费力,现在肠衣的清理采用大量的水漫灌,浪费水资源。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1244402.7″,专利名称为″一种天然肠衣加工工具″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清理肠衣的工具,这种肠衣清理工具清理力度小,用来清理大肠衣很难清理干净。所以,现急需一种天然肠衣清理工具,来提高清理效果,更适用于清理大肠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肠衣清理工具,解决现有的肠衣清理工具,清理效果差,很难将大肠衣清理干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然肠衣清理工具,包括旋转体和刮壁体;所述旋转体包括连接圈、内螺旋桨和外螺旋桨,所述内螺旋桨固定在所述连接圈的内壁上,所述外螺旋桨固定在连接圈的外壁上,内螺旋桨与外螺旋桨在同一水流方向下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连接圈上下两侧均固定有连接筒,两个所述连接筒上均套设有所述刮壁体;两个所述连接筒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刮壁体的外轮廓的形状为圆锥台,刮壁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的刮壁齿;所述外螺旋桨最外缘的直径大于所述刮壁体最外缘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刮壁体与连接筒间隙配合。

再进一步的,所述刮壁体的内壁光滑,所述连接筒的外壁光滑。

再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刮壁体的底面分别朝向上下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灌上水,再将整体装置放入肠衣内上下翻倒,刮壁体在肠衣内进行移动时,将肠衣内部的污物刮壁齿将大肠内壁的污物划开,旋转体的外螺旋桨旋转将污物刮下,所述外螺旋桨最外缘的直径大于所述刮壁体最外缘的直径,能够在污物被划开后被外螺旋桨刮下,清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体及连接筒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天然肠衣清理工具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体;101、连接圈;102、内螺旋桨;103、外螺旋桨;2、刮壁体;201、刮壁齿;3、连接筒;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天然肠衣清理工具的具体实施例,包括旋转体1和刮壁体2。所述旋转体1包括连接圈101、内螺旋桨102和外螺旋桨103,所述内螺旋桨102焊接在所述连接圈101的内壁上,所述外螺旋桨103焊接在连接圈101的外壁上,内螺旋桨102与外螺旋桨103在同一水流方向下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连接圈101上下两侧均焊接有连接筒3。所述刮壁体2的外轮廓的形状为圆锥台,刮壁体2的外壁上成型有多个沿轴向的刮壁齿201,刮壁体2的轴心处有一通孔,使刮壁体套设在连接筒上。所述刮壁体2与连接筒3间隙配合,所述刮壁体2的内壁光滑,所述连接筒3的外壁光滑,使刮壁体与连接筒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两个所述连接筒3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有螺母4,使螺母将刮壁体压在连接筒上。

将两个刮壁体套在连接筒上,两个所述刮壁体2的底面分别朝向上下两侧,旋拧上螺母。所述外螺旋桨103最外缘的直径大于所述刮壁体2最外缘的直径。使用时,在大肠内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入大肠内,手捏住大肠的两端,将大肠的两端上下交替更换,使本实用新型在大肠内来回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体在水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刮壁体在大肠内移动进行刮壁,刮壁齿将大肠内壁的污物划开,旋转体的外螺旋桨旋转将污物刮下,往复多次,将污物清理干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