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68314发布日期:2019-04-20 05:3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果实采后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结合使用对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制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人们维持身体健康,增进营养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是世界上仅次于粮食的农产品。但是水果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巨大,根据一般保守的估计,我国水果采后损失为20%~25%左右,严重的影响了其市场供应和农民的经济收益。导致水果采后损失的因素很多,由于病原菌侵染造成的腐烂是造成水果采后损失的主要原因,其中霉菌是水果采后主要病原菌。引起水果贮藏期间腐烂的霉菌种类很多,但每种水果占优势的致病菌一般有一种。例如,苹果采后腐烂主要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expansum)引起的青霉病及由灰葡萄(botrytis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柑桔采后腐烂主要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italicum)引起的青霉病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digitatum)引起的绿霉病;草莓采后腐烂主要为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引起的根霉病及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等。这些病原菌主要依赖果实伤口或气孔、皮孔等天然开口而侵染。而且,病原真菌对采后水果的危害不仅在于其将导致水果在数量上造成的严重损失,而且由于许多病原真菌能分泌产生许多次生代谢产物从而引起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扩展青霉产生的棒曲霉素,灰葡萄孢产生的葡双醛霉素等。

目前控制果实采后病害的主要方法有低温储藏和使用化学杀菌剂。低温储藏技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果蔬货架期,但我国运输中的冷链技术非常不完善,且果实在冷藏过程中易发生冷害现象,严重影响果蔬的保鲜效果。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采后病害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菌剂。化学杀菌剂具有作用机理明确、效价高且效果稳定,并能控制采前潜伏感染等优点,所以直到现在仍然是控制采后病害的主要方法。但是,化学杀菌剂的长期和大量使用,严重污染环境,有损于人类健康。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单一的化学杀菌剂,病原菌可能进化形成抗药性,直接导致目前允许使用的一些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thiabendazole和imazalil类杀菌剂。因此,寻找毒性低,防效高,低残留和环保的杀菌剂的替代品非常迫切。

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已被证明能有效控制水果采后病害。中国发明专利《基于γ-氨基丁酸结合生防酵母的生物保鲜液及其用途》,专利号:cn103843880b,公开了一种基于γ-氨基丁酸结合罗伦隐球酵母或红冬孢酵母的生物保鲜液。中国发明专利《基于红冬孢酵母和果实激发子活性的柑橘生物保鲜剂》,专利号:201110112540.5,公开了一种由红冬孢酵母悬浮液、赤霉素/激动素、水杨酸、生长素和水组成的柑橘生物保鲜剂。中国发明专利《基于酵母、碳酸氢钠和激发子活性的柑橘生物保鲜剂》,专利号:201110114068.9,公开了一种基于酵母、碳酸氢钠和激发子活性的柑橘生物保鲜剂,该柑橘生物保鲜剂由罗伦隐球酵母悬浮液、粘红酵母悬浮液、红冬孢酵母悬浮液、碳酸氢钠、生长素、水杨酸和水组成。中国发明专利《含有生防酵母的用于控制柑橘采后病害的化学杀菌剂》,专利号:201310224105.0,公开了一种含有红冬孢酵母、咪鲜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嘧霉胺和咯菌腈组成的用于控制柑橘采后病害的化学杀菌剂。中国发明专利《利用红冬孢酵母生物降解棒曲霉素的方法》,专利号:201410058749.1,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冬孢酵母生物降解棒曲霉素的方法。

l-谷氨酸在食品、医药、工业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尤其是在食品方面,它是制造味精的前体。l-谷氨酸己被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epa)确认为gras(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物质,它不仅是人体和动物的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参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食品领域内,l-谷氨酸多被用作代盐剂,营养增补剂,鲜味剂,尤其是以l-谷氨酸单钠盐(俗称“味精”),是除食粮和食盐之化世界消费量最多的一种调味剂。在医药领域内,l-谷氨酸还可与人体中的血氨结合,解除代谢过程中氨的毒害作用从而保护肝脏,可被用作肝脏疾病的辅助药物;参与脑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可作为脑组织的能量物质,改善大脑机能;具有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传质作用,可用于治疗癒痛、脑震荡或神经损伤,也可用作智为低下儿童的补脑剂等;同时谷氨酸的衍生物谷氨醜胺、以谷氨酸盐酸盐可分别用于胃溃瘍和胃酸过低症的治疗。

β-氨基丁酸又名dl-3-氨基丁酸,是从经暴晒的番茄根系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次生代谢非蛋白氨基酸。许多研究发现:β-氨基丁酸作为一种非蛋白氨基酸,能诱导多种作物对多种病害产生抗性。liljeroth(2010)等选用0,0.25,0.5,1,2g/l的β-氨基丁酸对三种马铃薯品种进行温室和田间的测定,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大,β-氨基丁酸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增加,如果和杀菌剂结合效果会更好,并且他们还发现β-氨基丁酸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只维持4~5天,之后效果逐渐下降。汪跃华等(2011)对砂糖桔(非呼吸跃变性)果实进行β-氨基丁酸渗透处理后接种绿霉病菌孢子后发现:不同浓度的β-氨基丁酸处理后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面积均比对照低,其中0.5g/lβ-氨基丁酸效果最好。zhang等(2011)研究了β-氨基丁酸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发现其可以有效抑制扩展青霉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和包子管的伸长。近年来,针对β-氨基丁酸在植物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诱导植物产生获得性抗病性方面,但是,β-氨基丁酸结合生防酵母提高果实生防效力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具体如下:

1、liljeroth,e.,bengtsson,t.,wiik,l.,&andreasson,e.(2010).inducedresistanceinpotatotophytphthorainfestans-effectsofbabaingreenhouseandfieldtestswithdifferentpotatovarieties.europeanjournalofplantpathology,127(2),171-183.

2、汪跃华,徐兰英,庞学群,张昭其.baba处理提高采后砂糖桔对青霉菌的抗病性[j].食品科技,2011,36(03):34-37.

3、zhang,c.f.,wang,j.m.,zhang,j.g.,hou,c.j.,&wang,g.l.(2011).effectsofbeta-aminobutyricacidoncontrolofpostharvestbluemouldofapplefruitanditspossiblemechanismsofaction.postharvestbiologyandtechnology,61(2-3),145-15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使用化学杀菌剂的条件下,采用生物学和化学的方法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保鲜技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制剂:每升制剂中含有1×109~1×1011个生防酵母细胞、100~1000mg的l-谷氨酸/β-氨基丁酸,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制剂的改进:

每升制剂中含有1×1010个生防酵母细胞、1000mg的l-谷氨酸,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制剂的进一步改进:

每升制剂中含有1×1010个生防酵母细胞、100mg的β-氨基丁酸,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制剂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生防酵母采用保藏编号为imi394084的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

注:该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购置于英国国际真菌研究所国际农业与生物中心基因资源保藏中心(internationalmycologicalinstitute,cabigeneticresourcecollection),保藏编号:imi394084,该菌株已经在申请号为200610155209.0的专利中被公开。

作为本发明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制剂的进一步改进:

制备红冬孢酵母细胞的步骤如下:

将活化后红冬孢酵母以体积比1:4~6接到nydb培养基中,在200±20rpm、25~35℃条件下培养24±1小时,收集培养液;将所得培养液于3000±100g离心8~12min后,将所得物用灭菌蒸馏水洗涤,除去nydb培养基后获得红冬孢酵母细胞。

注:所述的nydb培养基为:牛肉浸膏8g、酵母浸粉5g、葡萄糖10g,加水定容至1000ml,高压灭菌(0.1mpa,121℃,20min)。

作为本发明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制剂的进一步改进:

制备红冬孢酵母细胞的步骤如下:

将活化后红冬孢酵母以体积比1:5接到nydb培养基中,在200rpm、28℃条件下培养24h,收集培养液,将所得培养液于3000g离心10min后,用灭菌蒸馏水洗涤,除去nydb培养基后获得红冬孢酵母细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利用上述制剂进行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制剂接种于果实的伤口处,使其完全覆盖果实伤口,待果实伤口处制剂自然风干后,将该果实放入容器中于密封状态下保存。

注:一般病原菌侵染果实是从果实伤口的边缘处开始,故上述接种的原则是制剂可完全覆盖果实伤口处,即,当果实伤口直径为5mm,深度2mm时接种量为30μl。当果实伤口直径为3mm,深度2mm时接种量为20μl。

作为本发明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的改进:

待果实伤口处制剂自然风干后,将该果实放入容器中利用保鲜膜密封后,于室温(15~35℃)下保存。

作为本发明基于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果实为梨果实。

注:本发明所述的梨果实为采摘24h内的梨果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中的红冬孢酵母是从海洋分离得到的天然、安全酵母菌株,存在于大自然中,来源广泛,易于获取,且该菌株遗传稳定,抑菌谱广,不产生抗生素,无化学污染,安全性高;

(2)本发明使用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红冬孢酵母结合使用,与单独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处理或红冬孢酵母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红冬孢酵母的拮抗活性,从而降低水果的腐烂率,进而达到水果贮藏保鲜的目的,具有经济实用、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

(3)本发明所用的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具有成本低、安全无毒、效果好等优点,对于环境及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作用。

(4)l-谷氨酸/β-氨基丁酸和红冬孢酵母结合使用有利于转变长期依赖化学杀菌剂为主的果实真菌病害控制方法,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验1中基于l-谷氨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使用对梨果实青霉病的控制效应对比图,其中图(a)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发病率,图(b)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病斑直径,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性(p=0.05)。

图2为对比实验1中基于d-谷氨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使用对梨果实青霉病的控制效应,其中图(a)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发病率,图(b)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病斑直径,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性(p=0.05)。

图3为实验2中基于β-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使用对梨果实青霉病的控制效应对比图,其中图(a)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发病率,图(b)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病斑直径,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性(p=0.05)。

图4为对比实验2-1中基于γ-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使用对梨果实青霉病的控制效应对比图,其中图(a)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发病率,图(b)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病斑直径,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性(p=0.05)。

图5为对比实验2-2中基于2-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使用对梨果实青霉病的控制效应对比图,其中图(a)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发病率,图(b)为接入病原菌5天后的伤口处理病斑直径,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性(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生防酵母为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保藏号为imi394084),该菌株已经在申请号为200610155209.0的专利中被公开。

病原菌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expansum)。其中所述l-谷氨酸购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1、基于l-谷氨酸和生防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制剂,可按以下步骤配制获得:

1)、活化(现有技术):

①、固体活化:红冬孢酵母在nyda活化培养基中25℃培养48h,然后在相同条件下重复传代培养2次;

其中nyda培养基为:牛肉浸膏8g、酵母浸粉5g、葡萄糖10g,琼脂20g,加水定容至1000ml,高压(0.1mpa,121℃,20min)灭菌。

②、液体培养菌种活化:将上述重复传代培养2次所得的红冬孢酵母用接种环接入一环到nydb种子培养基中,于200rpm、28℃的条件下培养24h;然后在上述相同条件下重复培养1次,获得活化后的红冬孢酵母。

其中nydb培养基为:牛肉浸膏8g、酵母浸粉5g、葡萄糖10g,加水定容至1000ml,高压(0.1mpa,121℃,20min)灭菌。

2)、液体培养(扩大培养):

将步骤②活化后的红冬孢酵母以体积比1/5的接种量接到nydb种子培养基中,于200rpm、28℃的条件下培养24h,收集培养液。

3)、离心分离:

将步骤2)液体培养后的所得物(即,培养液)于3000g(离心力)离心10min,将所得物用灭菌蒸馏水洗三次以去除培养介质(即,nydb培养基),获得红冬孢酵母细胞。

4)、酵母细胞悬浮和确定浓度:

用无菌蒸馏水悬浮步骤3)所得的红冬孢酵母细胞,用血球计数板确定红冬孢酵母细胞的浓度,并用无菌蒸馏水调整到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制剂只有在确保酵母活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的防腐效应,因此所用的红冬孢酵母细胞需菌种活化、并配制成的具有抑菌效果且浓度适宜的红冬孢酵母悬浮液;

本实施例中令红冬孢酵母细胞浓度为2×107cell/ml(即,2×1010cell/l)。

5)、制备制剂:

将步骤4)所得2×107cell/ml的红冬孢酵母细胞悬浮液,与浓度为2000mg/l的l-谷氨酸按体积比1:1混合,获得制剂。

即,每升制剂中含有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0mg的l-谷氨酸,余量为水。

实验1、

1、实验材料:

果实为梨,品种为水晶梨。

病原菌:扩展青霉(penicilliumexpansum),25℃活化7天备用。

2、处理:

(1)水果预处理:选取外观整齐、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果实(即,水晶梨),先用自来水清洗,然后再浸入0.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2min,取出,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洗去残余次氯酸钠,晾干备用。

(2)用消过毒的打孔器在每个果实的表面形成统一大小(5mm)和尽可能相同的深度(2mm)的伤口6个。

每个伤口处分别加入等量(30μl)水(ck)、酵母处理液(107)、100mg/l处理液(100)、1000mg/l处理液(1000)、酵母+100mg/l处理液(107+100)以及酵母+1000mg/l处理液(107+1000),置于室温(25℃)下2h。

上述107表示1×107cell/ml的红冬孢酵母,100表示100mg/l的l-谷氨酸,1000表示1000mg/l的l-谷氨酸。

注:上述6个处理组分别为:

ck:水,即对照。

107: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即,单独使用红冬孢酵母进行处理。

100:每l处理液由100mg的l-谷氨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即,单独使用l-谷氨酸进行处理。

1000:每l处理液由1000mg的l-谷氨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即,单独使用l-谷氨酸进行处理。

107+1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mg的l-谷氨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制备方法可参照实施例1)。

107+10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0mg的l-谷氨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实施例1制备获得)。

(3)在步骤(2)试剂加入2h后的果实的每个伤口处均接入1×104spores/ml扩展青霉penicilliumexpansum菌悬液30μl,处理完毕后在室温(25℃)下贮藏,并用pe塑料膜密封作保湿处理,定时后观察并记录结果,对不同处理组的效力进行比较,结果以平均发病率(%)和平均病斑直径(mm)表示。选取12个果实为一组重复,3个重复,实验重复两次,以相同结果为准。

3、结果:

如图1所示,接入病原菌5天后,以浓度为100mg/l和1000mg/l的l-谷氨酸单独进行处理(处理组100、1000)对梨果实的青霉病均没有抑制作用,而1×107cell/ml的红冬孢酵母单独处理(处理组107)果实伤口后,显著地降低了果实的发病情况。

当l-谷氨酸和红冬孢酵母复合处理后,其发病情况抑制更为突出。与单独使用红冬孢酵母处理相比,红冬孢酵母与l-谷氨酸(1000mg)结合处理(处理组107+1000)后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分别降低了27.78%和5.23mm。因此,本发明提供的l-谷氨酸与红冬孢酵母直接结合处理控制梨果实青霉病害具有显著效果。

对比实验1-1:将实验1中的l-谷氨酸改为d-谷氨酸,按照实验1的步骤进行检测。

即,6个处理液分别为:

ck:水,即对照。

107: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0:每l处理液由100mg的d-谷氨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00:每l处理液由1000mg的d-谷氨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7+1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mg的d-谷氨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7+10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0mg的d-谷氨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所得结果如图2所述。

从图2可以看出,与单独使用红冬孢酵母处理(处理组107)相比,经过红冬孢酵母和d-谷氨酸(1000mg)结合处理的梨果实,在25℃贮藏5天后,梨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病害的抑制效果不及红冬孢酵母与l-谷氨酸结合处理。与单独使用红冬孢酵母相比,红冬孢酵母与d-谷氨酸(1000mg)结合处理(处理组107+1000)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分别降低16.07%和4.49mm。

注:选用与实验1同一批次的水晶梨。

实验2、将实验1中的l-谷氨酸改为β-氨基丁酸,按照实验1的步骤进行检测。

即,6个处理液分别为:

ck:水,即对照。

107: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即,单独使用红冬孢酵母进行处理。

100:每l处理液由100mg的β-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即,单独使用β-氨基丁酸进行处理。

1000:每l处理液由1000mg的β-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即,单独使用β-氨基丁酸进行处理。

107+1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mg的β-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7+10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0mg的β-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所得结果如图3所述。

如图3所示,接入病原菌5天后,使用β-氨基丁酸单独进行处理(处理组100和1000)对梨果实的青霉病害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而使用1×107cell/ml的红冬孢酵母单独处理果实伤口后(处理组107),显著的降低了果实的降低水果的腐烂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β-氨基丁酸和红冬孢酵母复合处理后,其发病情况大幅度的低于红冬孢酵母和β-氨基丁酸单独处理。与单独红冬孢酵母处理相比,100mg/lβ-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复合处理(107+100)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分别降低29.67%和5.52mm。因此,本发明提供的β-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直接结合处理控制梨果实青霉病害具有显著效果。

注:选用与实验1同一批次的水晶梨。

对比实验2-1、将实验2中的β-氨基丁酸改为γ-氨基丁酸,所得到的处理液分别如同实验2进行检测。

即,6个处理液分别为:

ck:水,即对照。

107: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0:每l处理液由100mg的γ-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00:每l处理液由1000mg的γ-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7+1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mg的γ-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7+10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0mg的γ-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所得结果如图4所述。

从图4可以看出,经过红冬孢酵母和γ-氨基丁酸结合处理(处理组107+100和107+1000)的梨果实,在25℃贮藏5天后,梨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单独使用红冬孢酵母(处理组107)也能显著降低梨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但是效果不如结合处理。

与单独使用红冬孢酵母(处理组107)相比,红冬孢酵母与γ-氨基丁酸(1000ppm)结合处理(处理组107+1000)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分别降低21.92%和4.51mm。虽然γ-氨基丁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红冬孢酵母对梨果实青霉病的抑制作用,但是其效果不如β-氨基丁酸。

注:选用与实验2同一批次的水晶梨。

对比实验2-2、将实验2中的β-氨基丁酸改为2-氨基丁酸,所得到的处理液分别如同实验2进行检测。

即,6个处理液分别为:

ck:水,即对照。

107: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0:每l处理液由100mg的2-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00:每l处理液由1000mg的2-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7+1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mg的2-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107+1000:每l处理液由1×1010个红冬孢酵母细胞、1000mg的2-氨基丁酸,以及作为余量的水组成。

所得结果如图5所述。

由图5可以看出,与红冬孢酵母单独处理(处理组107)相比,2-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处理(处理组107+100和107+1000)对梨果实腐烂无显著抑制作用,梨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无显著性变化。

注:选用与实验2同一批次的水晶梨。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氨基丁酸(β-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和2-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处理控制梨果实青霉病发现,2-氨基丁酸不能提高红冬孢酵母的生物防治效果,β-氨基丁酸和γ-氨基丁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冬孢酵母的生防效果,但γ-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的防治效果不如β-氨基丁酸与红冬孢酵母结合。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