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茶饼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0827发布日期:2019-05-03 20:5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茶饼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艾性温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又被称为“医草”。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目前以艾制茶基本采用干叶“共研粗末”制成粉状泡水冲服,艾在其中起到辅助药效作用,往往流露出艾本身的清香属性较少。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以艾为主材且唯一主材的艾茶。艾草制成的茶一般不需要通过炒制,因此储存时要求的储存条件较为严苛,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艾茶过于干枯失味,或者回潮导致变质。因此通过一种工艺方式将艾茶压制成饼来便于艾茶的常温贮存也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流露艾本身清香属性的艾茶饼,以及艾茶饼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艾茶饼及其加工工艺:包含以下制作步骤

步骤1:采茶:采摘艾尖作为艾茶饼主要制作原料,艾尖为艾草顶部2—3嫩叶;

步骤2:筛茶:采用人工筛选,得到尺寸均匀的艾尖原料;

步骤3:洁净处理:将步骤2中获得的艾尖在清水中浸泡3—10min,然后使用抄网捞出并平铺在平面滤网上,最后使用清水喷淋,洗去表面污水;

步骤4:脱水处理:将步骤3中洁净处理过的艾尖置于离心脱水机内进行脱水3—10min,使艾尖表面水分脱去90%以上;

步骤5:定型烘干:将经过步骤4脱水处理后的艾尖铺展在烘干机的烘干平板上,并置于烘干机内进行热风循环式定型烘干,直至艾尖达到7—8成干;

步骤6:高压成型:将步骤5处理后的艾尖根据饼形大小定量放入压饼机中进行强力挤压成艾茶饼,优选的以300—2000g步骤5中的艾尖进行压制,成饼直径为15—30cm,饼厚1—5cm;

步骤7:干燥处理:将步骤6中得到的艾茶饼置于阴暗处进行自然阴干,阴干环境湿度控制在20—30%,温度控制在20—26℃,直至艾茶饼含水量达到5%—8%之间,得到成型的艾茶饼。

步骤1中艾尖优选为在每年端午前后采摘的艾尖作为主要原材料。

步骤3中在清水中浸泡时清水水温控制在25—30℃。

步骤4中离心脱水机优选为yl-500型落地式三足离心脱水机。

步骤5中烘干机优选ct-c-111型热风循环式烘干机。

烘干机在烘干时内部温度控制在70—85℃。

步骤5中艾尖在烘干平板上的铺设厚度小于等于3cm,且每持续烘干10min进行一次倒层,然后再次进行持续烘干每10min进行一次倒层以此达到均匀烘干的目的。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制作艾茶饼原料选为艾草顶部2—3嫩叶为唯一主材,艾草顶部2—3嫩叶称之为艾尖,艾尖均为嫩尖,以之为材制成的成品茶香气清高持久,清香气醇厚,茶汤金黄艳丽。本方案中采摘端午前后的艾尖因为艾草萌芽于三月,生长于5月,因此端午前后的艾草叶片最为鲜嫩肥美,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口感上都是制作艾茶最佳的采摘选择时节。本方案中筛茶通过人工挑选保证了艾尖原料的均匀度,最终成型的茶饼表面均匀,且在长期储存过程中不易产生碎叶碎渣。本方案中清洁处理过程中先浸泡再喷淋能够洗去艾尖表面90%以上的污渍,避免杂质影响茶汤口感,其中后续的脱水处理便于再进一步的烘干处理。本方案中定型烘干过程中将艾尖铺展的烘干机的烘干平板上,并采用ct-c-111型热风循环式烘干机进行热风循环式烘干,提高了烘干效率,其中在烘干过程中每10min进行一次倒层,能够保证艾尖烘干均匀,避免在后期成饼后内部湿度不匀的问题,因为根据大量实际实验性生产表明,湿度不匀很容易导致同一个茶饼口感不匀,甚至湿度较大的部分容易产生霉变,影响茶饼质量。本方案中干燥处理控制环境湿度20—30%,温度控制住在20—26℃之间,采用自然阴干的方式,保证了在整个干燥过程中茶饼不变形、不生裂,在此种方式下干燥成型的茶饼贮存期限更久,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不易产生口感突变。

总体而言通过本方案可以制作出口感清香醇厚、茶汤色泽金黄纯正,且能够保留艾叶原味清香的艾茶,最终成品制成茶饼,便于储存,且在长期储存过程中表面易形成氧化层,从而对茶饼内部形成保护层,能够有效包裹茶饼内的清香之气。经过本方案制作的艾茶因为不经过炒制,保留了最为原始的艾草清香及药效,经过数道冲泡清香之气依然能够萦绕不断,且长期冲饮能够起到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抗过敏,镇静,护肝利胆,补体激活的药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艾茶饼及其加工工艺:包含以下制作步骤

步骤1:采茶:在端午时节前后采摘艾草顶部3叶的艾尖作为主要制作原料;

步骤2:筛茶:采用人工筛选,祛除尺寸过小的艾尖和尺寸过大的艾尖,得到尺寸均匀的艾尖原料;

步骤3:洁净处理:将步骤2中获得的艾尖在清水中浸泡5min,然后使用抄网捞出并平铺在平面滤网上,最后使用清水喷淋,洗去表面污水;

步骤4:脱水处理:将步骤3中洁净处理过的艾尖置于yl-500型落地式三足离心脱水机内进行脱水3min;

步骤5:定型烘干:将经过步骤4脱水处理后的艾尖铺展在烘干机的烘干平板上,并置于ct-c-111型热风循环式烘干机内进行热风循环式定型烘干,直至艾尖达到7—8成干;

步骤6:高压成型:将步骤5处理后的艾尖根据饼形大小定量放入压饼机中进行强力挤压成艾茶饼,优选的以500g步骤5中的艾尖进行压制,成饼直径为15cm,饼厚1.8cm;

步骤7:干燥处理:将步骤6中得到的艾茶饼置于阴暗处进行自然阴干,阴干环境湿度控制为25%,温度控制在23—26℃之间,直至艾茶饼含水量达到5%,得到成型的艾茶饼。

实施例2

艾尖在步骤5中的ct-c-111型热风循环式烘干机内进行热风循环式定型烘干的过程中每10min进行一次倒层,一次达到均匀烘干的目的,保证成饼后艾茶饼内部湿度均匀。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茶饼及其加工工艺:包含采茶—筛茶—洁净处理—脱水处理—定型烘干—高压成型—干燥处理加工步骤,艾尖采摘艾草嫩尖顶部2—3叶为原料,通过以上工艺制取的艾茶饼具有清香持久、艾草清香气足、艾草药效保留全面的优点,且将艾茶制成艾茶饼更加利于长期贮存。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仲景源艾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1
技术公布日:2019.05.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