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饲料用复合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69200发布日期:2019-04-20 05:4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饲料用复合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卵形鲳鲹,民间被称为:金鲳、鲳鲹、红三黄腊鲳,拉丁文名是:trachinotusovatus,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鲹科carangidae,鲳鲹属trachinotu。卵形鲳鲹是一种暖水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和东海。卵形鲳鲹,属于杂食性偏肉食鱼类,喜集群觅食洄游,争抢食物凶猛,主要以小型软体动物、螺类为食,其体形侧扁,卵圆形,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细嫩,风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过去的十年前,养殖户养殖卵形鲳鲹主要通过投喂冰鲜杂鱼,但是投喂冰鲜杂鱼势必会存在几个方面的风险:冰鲜储存困难,鱼排上保管条件不佳,容易导致冰鲜鱼腐败变质;冰鲜携带病菌,长期投喂冰鲜会污染水体环境并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捕捞冰鲜严重影响野生鱼类资源;同时投喂冰鲜也会额外增加人力成本;动物只摄食冰鲜也会存在营养不均衡等问题。因此,从2010年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通过投喂饲料来养殖卵形鲳鲹,经过十年的发展,卵形鲳鲹已经逐步经过驯化,可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目前是我国海水鱼类中饲料推广比较成功的品种之一,是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地区重要的养殖经济海水鱼类,年饲料需求量高达20万吨。尽管卵形鲳鲹饲料产业和营养学研究已经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工业界仍存在以下几个困难点尚未克服:1、人工配合饲料适口性不如新鲜冰鲜杂鱼,导致摄食饲料的鱼类摄食量低于摄食新鲜冰鲜杂鱼的鱼类。2、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卵形鲳鲹摄食量偏低,导致动物的长速不如摄食新鲜冰鲜杂鱼的鱼类等。大量的研究证明,人工配合饲料的适口性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开发人工配合饲料用诱食剂来解决,但是目前水产饲料界常用的诱食剂如:甜菜碱等,存在一些技术短板,包括:1、短期使用具有诱食性,但是长期使用后,如使用2-3个月以上,动物出现了明显的诱食抑制,反而导致了投喂率的降低,造成了动物成长缓慢;2、不同的诱食剂对不同的动物的诱食性存在差异,缺乏广谱性诱食剂。而且,截止到目前为止,仍未发现针对卵形鲳鲹的长期有效的诱食剂。因此,为了推动卵形鲳鲹人工配合饲料的不断发展,需要持续开发卵形鲳鲹人工配合饲料用诱食剂尤其是复合诱食剂,改善人工配合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的摄食,改善动物的生长。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卵形鲳鲹人工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改善人工配合饲料诱食性,特别是提高卵形鲳鲹中成鱼的摄食量,并提高其长速。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一种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饲料用复合诱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南极磷虾粉10-20份,鱿鱼膏5-10份,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5-10份,甜菜碱20-30份,酵母提取物5-10份,鱿鱼油5-10份,牛磺酸3-5份,精氨酸3-5份,核苷酸5-8份,抗氧化剂0.02-0.03份,防霉剂0.02-0.03份,豆粕5-20份。优选的,在所述复合诱食剂中,所述鱿鱼膏和豆粕的重量比例为1:1。优选的,所述南极磷虾粉为未脱磷虾油的南极磷虾粉。上述南极磷虾粉含有的磷虾油是一种强诱食性的动物源成分。优选的,所述豆粕的粗蛋白质的含量达到46%以上。优选的,所述dmpt为人工合成,其原料浓度95%以上。优选的,所述甜菜碱为人工合成,其原料浓度95%以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饲料用复合诱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未脱磷虾油的南极磷虾粉10-20份,鱿鱼膏5-10份,dmpt5-10份,甜菜碱20-30份,酵母提取物5-10份,鱿鱼油5-10份,牛磺酸3-5份,精氨酸3-5份,核苷酸5-8份,抗氧化剂0.02-0.03份,防霉剂0.02-0.03份,豆粕5-20份;鱿鱼膏和豆粕的重量比例为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饲料用复合诱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未脱磷虾油的南极磷虾粉10-20份,鱿鱼膏5-10份,dmpt5-10份,甜菜碱20-30份,酵母提取物5-10份,鱿鱼油5-10份,牛磺酸3-5份,精氨酸3-5份,核苷酸5-8份,抗氧化剂0.02-0.03份,防霉剂0.02-0.03份,豆粕5-20份;其中,所述豆粕的粗蛋白质的含量达到46%以上;其中,所述dmpt为人工合成,其原料浓度95%以上;其中,所述甜菜碱为人工合成,其原料浓度95%以上。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饲料用复合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鱿鱼膏和豆粕进行第一级混合,获得混合物a;(2)预混合后的混合物a与酵母提取物和鱿鱼油进行第二级混合,获得混合物b;(3)将混合物b,与南极磷虾粉、dmpt、甜菜碱、牛磺酸、精氨酸、核苷酸、抗氧化剂和防霉剂进行第三级混合,获得混合均匀的复合诱食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逐级混合的方法,因为不同原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粘稠度和粉碎细度,其互相混合的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的混合方法会将全部的原料放在一起混合,需要40min至1个小时才能够混合均匀,混合效率低。本发明提供的逐级混合方法,将细度较粗的原料与最粘稠的原料进行第一级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再与粘稠度较低的原料进行第二级混合,最后再与细度较好的原料进行第三级混合,三级分级混合,可以在20min左右将产品混合均匀,混合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地,混合的均匀度也更好。具体地,在上述方法中,因鱿鱼膏在各种原料中,最粘稠,需要用豆粕这种粉碎细度较粗的原料进行第一级级预混合,获得混合物a,因酵母提取物粘稠度略次于鱿鱼膏,通过加入鱿鱼油,提高其流动性,与预混合后的混合物a进行第二级混合,获得混合物b,充分将鱿鱼油混合到混合物中,最后再与细度较好的南极磷虾粉等原料进行第三级混合。优选的,步骤(1)中,将鱿鱼膏和豆粕按照1:1的比例进行预混合,能够实现最佳的混合均匀度,获得混合物a。优选的,步骤(1)中鱿鱼膏和豆粕在鱿鱼膏专用混合机中进行第一级混合,混合时间为600s,以将豆粕与鱿鱼膏这种粘稠度最高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物a和酵母提取物以及鱿鱼油在小料专用双轴桨叶式混合机中进行第二级混合,混合时间为360s,以将酵母提取物这种粘稠度略低的原料和其他原料充分混合均匀。优选的,步骤(3)中,南极磷虾粉、dmpt、甜菜碱、牛磺酸、精氨酸、核苷酸、抗氧化剂和防霉剂混合前,经无网式超微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细度为98%过80目筛网。优选的,步骤(3)中,各种原料经粉碎后,与混合物b一起在双轴桨叶式混合机中进行第三级混合,混合时间为480s,以将多种粉碎细度较高的原料与上述混合物b进行充分混合。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原料通过电脑自动配料系统进入所述的混合机中。优选的,步骤(3)中,混合后获得的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因其含有较高的油脂,为防止油脂氧化,需要保存在4℃的冷藏条件下。本发明的复合诱食剂制备方法,通过按照不同原料的粘稠程度、流动性和粉碎细度,按照混合的难易程度,进行逐级混合,提高了混合的效率及混合的均匀度。发明人认为,人工配合饲料的适口性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开发人工配合饲料用诱食剂来解决,但是目前水产饲料界常用的诱食剂如:甜菜碱等,存在一些技术短板,包括:1、短期使用具有诱食性,但是长期使用后,如使用2-3个月以上,动物出现了明显的诱食抑制,反而导致了投喂率的降低,造成了动物成长缓慢;2、不同的诱食剂对不同的动物的诱食性存在差异,缺乏广谱性诱食剂。与现有的人工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现有的诱食剂相比,本发明的复合诱食剂,通过复合搭配的方式,多种诱食剂复合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卵形鲳鲹人工配合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摄食量。本发明的复合诱食剂,通过复合:动物源诱食成分、植物源诱食成分、微生物源诱食成分和氨基酸类诱食原料,通过不同种类诱食剂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复合作用,彼此配合,强化诱食效果。2、与现有的诱食剂相比,本发明的复合诱食剂,通过诱食剂之间彼此的互相配合和支持作用,同时刺激动物的味觉和嗅觉系统,协同增强诱食效果,可以明显延长诱食有效时间,延长诱食剂的有效性长达6个月以上,是传统诱食剂的诱食有效时间2-3倍以上,可适用于长期养殖的动物而不会出现摄食抑制现象。3、与现有的诱食剂相比,本发明通过多种类型的诱食剂复合而成,具有广谱诱食性,可适用于多种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以提高鱼类的摄食率,尤其适合卵形鲳鲹这种海水鱼类的诱食改善。4、本发明使用的诱食原料,如磷虾粉和酵母膏提取物,除了诱食效果外,还是功能性添加剂,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动物抗病力和存活率的功能。因此,使用本复合诱食剂,能够提高卵形鲳鲹的抗病力、免疫力和存活率。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诱食剂,能实现长效和广谱的诱食效果,并且还能提高卵形鲳鲹的抗病力、免疫力和存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设备和方法为本
技术领域
常规市购的原料、设备和常规使用的方法。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述百分比是指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发明人通过研究,本发明的复合诱食剂中,一方面,通过使用未脱油南极磷虾粉、鱿鱼膏、鱿鱼油与酵母提取物,复合动物和微生物诱食成分,提升动物源、海洋源和微生物源风味因子的含量,增强复合诱食剂的鲜度和腥香味道,刺激动物的腥香味和鲜味感官系统,增强动物摄食欲望,提高动物摄食率;另一方面,通过使用dmpt、甜菜碱、牛磺酸、精氨酸和核苷酸,来提升复合诱食剂的气味,用化学类诱食剂刺激动物的味觉感官系统,用氨基酸类诱食剂提高动物的嗅觉感官系统,刺激动物摄食感知和饥饿感知,强化动物摄食行为,提高动物的摄食率。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配制1t复合诱食剂包括:南极磷虾粉(未脱油)15份,鱿鱼膏5份,dmpt8份,甜菜碱27份,酵母提取物5份,鱿鱼油10份,牛磺酸5份,精氨酸3份,核苷酸5份,抗氧化剂0.02份,防霉剂0.02份,豆粕16.96份。用法用量为:1t卵形鲳鲹饲料中,使用50kg上述发明的复合诱食剂。制备方法:所述原料(除鱿鱼膏、鱿鱼油、酵母提取物、豆粕)进入混合机前,经无网式超微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细度为98%过80目筛网,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按照配方的原料配比,将鱿鱼膏和豆粕按照1:1的比例进行预混合,在鱿鱼膏专用混合机中进行一级混合,混合时间为600s,获得混合物a。预混合后的鱿鱼膏混合物与酵母提取物和鱿鱼油进行再次进行二级混合,在小料专用双轴桨叶式混合机中混合,混合时间为360s,获得混合物b。再次混合后的混合物b,与南极磷虾粉、dmpt、甜菜碱、牛磺酸、精氨酸、核苷酸、抗氧化剂和防霉剂进行混合,双轴桨叶式混合机中进行三级混合,混合时间为480s,获得人工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混合后获得的人工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保存在4℃的冷藏条件下备用。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配制1t复合诱食剂包括:南极磷虾粉(未脱油)20份,鱿鱼膏8份,dmpt8份,甜菜碱25份,酵母提取物5份,鱿鱼油8份,牛磺酸4份,精氨酸5份,核苷酸7份,抗氧化剂0.03份,防霉剂0.03份,豆粕9.94份。用法用量为:1t卵形鲳鲹饲料中,使用60kg上述发明的复合诱食剂。制备方法:复合诱食剂的混合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混合后获得的人工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保存在4℃的冷藏条件下备用。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提高卵形鲳鲹摄食的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配制1t复合诱食剂包括:南极磷虾粉(未脱油)15份,鱿鱼膏6份,dmpt8份,甜菜碱20份,酵母提取物10份,鱿鱼油8份,牛磺酸5份,精氨酸5份,核苷酸5份,抗氧化剂0.02份,防霉剂0.02份,豆粕17.96份。用法用量为:1t卵形鲳鲹饲料中,使用80kg上述发明的复合诱食剂。制备方法:复合诱食剂的混合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混合后获得的人工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保存在4℃的冷藏条件下备用。试验例1采用实施例1的复合诱食剂及饲料对比例1(甜菜碱)和冰鲜鱼对比例1(冰鲜鱼)进行饲喂试验,实施例1的饲养方法为每1t卵形鲳鲹饲料使用60kg实施例1的复合诱食剂,饲料对比例1的饲养方法为每1t卵形鲳鲹饲料使用50kg甜菜碱(卵形鲳鲹饲料与实施例1相同),饲喂养殖实验地点为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流沙街道,试验时间为2018年5月21日至2018年6月20日。试验卵形鲳鲹来自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流沙街道养殖海区,为当年春苗。选取表观健康、规格均匀的卵形鲳鲹18万尾,分别转入12个试验网箱(6.0m×8.0m×6.0m,水深:4m)中,每网箱1.5万尾,暂养一周。每天01:00,04:00,07:00,16:00,19:00,21:00用饲料对比例1的饲料摄食6次,使鱼适应养殖环境和饲料。之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平均初重:45.8±5.3g),每天01:00,04:00,07:00,16:00,19:00,21:00定时人工摄食,每次摄食约持续0.5小时,使鱼表观饱食。记录每网箱每天的摄食量。试验为期30天,试验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1、饲料对照例1以及冰鲜鱼对比例1对卵形鲳鲹中成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注:表中同行数据右上角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由表1的饲喂养殖实验得到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的存活率、终末体重、增重率摄食率、摄食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冰鲜鱼对比例1的冰鲜鱼和饲料对比例1的甜菜碱,而饲料系数低于冰鲜鱼对比例1的冰鲜鱼和饲料对比例1的甜菜碱。本对比试验的结果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卵形鲳鲹中成鱼人工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可显著提高短期养殖条件下初始体重为45.8g的卵形鲳鲹的中鱼的存活率、摄食率、摄食量,提高饲料适口性,提高生长速度,降低料比,经济效益显著。本发明的复合诱食剂,诱食效果明显优于冰鲜鱼和常规诱食剂。试验例2实施例2及饲料对比例2(1t卵形鲳鲹饲料中,使用60kg甜菜碱)和冰鲜鱼对比例2进行饲喂试验,实施例2的饲养方法为每1t卵形鲳鲹饲料使用60kg实施例2的复合诱食剂,饲料对比例2的饲养方法为每1t卵形鲳鲹饲料使用60kg甜菜碱(卵形鲳鲹饲料与实施例2相同),饲喂养殖实验地点为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流沙街道,试验时间为2018年5月15日至2018年9月15日。试验卵形鲳鲹来自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流沙街道养殖海区,为当年春苗。选取表观健康、规格均匀的卵形鲳鲹12万尾,分别转入12个试验网箱(6.0m×8.0m×6.0m,水深:4m)中,每网箱1万尾,暂养一周。每天01:00,04:00,07:00,16:00,19:00,21:00用对比例2的饲料摄食6次,使鱼适应养殖环境和饲料。之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平均初重:45.7±2.4g),在第1-2个月,每天01:00,04:00,07:00,16:00,19:00,21:00定时人工摄食;在第3-4个月,每天03:00,07:00,16:00以及20:00定时人工摄食。每次摄食约持续0.5小时,使鱼表观饱食。记录每网箱每天的摄食量。试验为期120天,试验结果见表2。表2饲料实施例2、饲料对照例2以及冰鲜鱼对比例2对卵形鲳鲹中成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实施例2饲料对比例2冰鲜鱼对比例2存活率(%)85.7±3.3b77.5±2.5a75.7±4.1ab平均初始重量(g)45.6±4.145.8±8.945.5±3.2平均终末重量(g)667.4±8.4b548.9±6.7a597.7±10.2ab增重率(%)1462.7±13.6b1096.7±15.3a1214.4±15.7ab平均摄食量(g)939.2±10.4b778.1±6.7a839.3±21.1ab摄食率(%)2.20±0.022.19±0.012.18±0.02饲料系数1.51±0.02a1.55±0.01b1.52±0.03ab注:表中同行数据右上角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由饲喂养殖实验得到的数据可知:实施例2的存活率、终末体重、增重率、摄食量均高于或者显著高于饲料对比例2和冰鲜鱼对比例2,而饲料系数均低于或显著低于饲料对比例2和冰鲜鱼对比例2,摄食率无显著差异。本对比试验的结果说明,使用本发明的人工膨化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长周期养殖条件下初始体重为45.7g卵形鲳鲹中鱼的摄食量,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存活率,提高动物生长速度,降低料比,经济效益显著。本发明的复合诱食剂,诱食效果明显优于冰鲜鱼和常规诱食剂。试验例3实施例3及饲料对比例3(1t卵形鲳鲹饲料中,使用80kg甜菜碱,其他组分与实施例3相同)和冰鲜鱼对比例3进行饲喂试验,实施例3的饲养方法为每1t卵形鲳鲹饲料使用80kg实施例2的复合诱食剂,饲料对比例3的饲养方法为每1t卵形鲳鲹饲料使用80kg甜菜碱(卵形鲳鲹饲料与实施例3相同),饲喂养殖实验地点为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流沙街道,试验时间为2018年8月25日至2018年9月25日。试验卵形鲳鲹来自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流沙街道养殖海区,为当年春苗。选取表观健康、规格均匀的卵形鲳鲹12万尾,分别转入12个试验网箱(6.0m×8.0m×6.0m,水深:4m)中,每网箱1万尾,暂养一周。每天03:00,07:00,16:00以及20:00用饲料对比例3的饲料摄食4次,使鱼适应养殖环境和饲料。之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平均初重:634.3±7.8g),每天03:00,07:00,16:00以及20:00定时人工摄食。每次摄食约持续0.5小时,使鱼表观饱食。记录每网箱每天的摄食量。试验为期30天,试验结果见表3。表3实施例3、饲料对照例3和冰鲜鱼对比例3对卵形鲳鲹中成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实施例3饲料对比例3冰鲜鱼对比例3存活率(%)91.2±4.589.3±3.387.4±7.8平均初始重量(g)634.5±8.7636.1±4.1635.4±4.7平均终末重量(g)847.3±8.4b784.5±6.7a803.5±4.2ab增重率(%)33.5±0.6b23.3±1.3a26.5±0.7ab平均摄食量(g)334.8±7.1b238.9±5.4a252.4±3.3ab摄食率(%)1.50±0.06b1.12±0.15a1.17±0.17ab饲料系数1.57±0.01a1.61±0.01b1.59±0.01ab注:表中同行数据右上角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由饲喂养殖实验得到的数据可知:实施例3的终末体重、增重率、摄食量和摄食率均高于或者显著高于饲料对比例3和冰鲜鱼对比例3,而饲料系数低于或者显著低于对比例3的甜菜碱和对比例3的冰鲜鱼,但不影响动物的存活率。本对比试验的结果说明,使用本发明的人工膨化配合饲料用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短期养殖条件下初始体重634.3g卵形鲳鲹成鱼的摄食量和摄食率,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生长速度,降低料比,经济效益显著。本发明的复合诱食剂诱食效果明显优于冰鲜鱼和常规诱食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