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果采后腐烂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3944发布日期:2019-07-24 08:33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果防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水果采后腐烂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果中合有大量水分、维生素、抗氧化活性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可补充人类需要,促进肠胃蠕动,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我国水果产量居世界之首,但水果采后腐烂所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行业的30%以上,损失高达上百亿元。

水果腐烂主要由致病菌引起,化学杀菌剂是目前运用最普遍和有效的控制水果腐烂的方法,但残留的化学药剂不仅对人类生存健康带来很大安全隐患,而且会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型替代方法来防治水果采后腐烂。

在专利cn101444236a中公开了一种茶皂素及其合剂在水果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利用茶皂素可以对柑桔青霉病菌、桔柑绿霉病菌、桔柑酸腐病菌、香蕉冠腐病菌、香蕉炭疽病菌、荔枝霜疫霉病菌、荔枝炭疽病菌、琵琶炭疽病菌、琵琶黑斑病菌或琵琶灰斑病菌等多种水果采后病原菌的防治作用。但是其针对香蕉、柑桔等部分水果的几种病原菌具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对于猕猴桃或番茄的作用效果并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治水果采后腐烂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应用方法。

一种防治水果采购腐烂的组合物,其包括黄腐酸和枯草芽孢杆菌z-5,所述枯草芽孢杆菌z-5于2014年3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8925。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是将黄腐酸加入到枯草芽孢杆菌z-5发酵液获得,且组合物中黄腐酸的质量体积浓度小于等于1g/l;所述枯草芽孢杆菌z-5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z-5含量为1×103~1×109cfu/ml。

更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z-5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是将枯草芽孢杆菌z-5在种子罐培养12小时,再接种到发酵罐于37℃下培养,培养时间为12h,得到菌浓度为2×109cfu/ml的发酵液,并利用质量浓度为0.85%生理盐水将发酵液进行稀释,得到草芽孢杆菌z-5含量为1×103~1×109cfu/ml的发酵液。

更优选的,所述培养基为lb培养基,包括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氯化钠10g/l构成。

本发明组合物的应用方法是将采摘后的水果浸泡在所述组合物中。

优选的,所述采摘后的水果为腐烂前或腐烂后的水果。

更优选的,所述腐烂前或腐烂后的水果为猕猴桃或番茄。

本发明对采后水果腐烂的防治是通过诱导水果抗性或体外使用抑菌物质实现。而黄腐酸是腐植酸中分子量最小、生物活性最高的水溶性组分。其在农业生产中因增强作物抗性、提高作物产量而广受关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z-5cgmccno.8925,经研究发现,其可产生伊枯草菌素、表面活性素等多种脂肽类物质,对引起水果腐烂的病原细菌及病原真菌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本发明将黄腐酸和枯草芽孢杆菌z-5相结合制成防治水果腐烂的组合物。将采后的水果浸泡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经检测,采后的水果腐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防治水果采后腐烂的组合物对水果进行浸泡处理后,可使得病原细菌生长受到抑制,病原真菌菌丝断裂,同时水果中多酚含量显著提升,极大提高了采后水果的保存期限;本发明的组合物绿色、安全、环保,对人体不产生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下述实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黄腐酸试剂购自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85%。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z-5发酵液由以下方法获得:将枯草芽孢杆菌z-5(保藏编号:cgmccno.8925)按常规方法集中到种子罐培养12小时,再接种到发酵罐37℃培养12h后得到发酵液,该发酵液中的菌浓度为2×109cfu/ml,所用培养基为lb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氯化钠10g/l。

用质量浓度为0.85%生理盐水将上述枯草芽孢杆菌z-5的发酵液分别稀释至1×103cfu/ml、1×106cfu/ml、1×109cfu/ml。

实施例1

称取0.0001g黄腐酸溶于1l的菌浓度为1×109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z-5发酵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防治水果采后腐烂的组合物。

实施例2

称取1g黄腐酸溶于1l的菌浓度为1×103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z-5发酵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防治水果采后腐烂的组合物。

实施例3

称取0.05g黄腐酸溶于1l的菌浓度为1×106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z-5发酵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防治水果采后腐烂的组合物。

将实施例1-3制备的防治水果采后腐烂的组合物对水果进行防效试验。

1、对红心猕猴桃进行防效试验

从市场上选取无腐烂、无裂口、成熟度和果型大小基本一致的健康猕猴桃,于2%次氯酸钠溶液中表面消毒2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次,晾干后随机分组处理。

将猕猴桃果实分别置于实施例1-3的组合物中浸泡10分钟,以无菌水代替组合物作为实验对照组。自然晾干后,置于室温下保存。每个浓度的组合物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个果实。

贮藏7天和10天后,观察并记录果实的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并计算其抑制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抑制率(%)=[(对照组发病率-处理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

表1

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物对猕猴桃腐烂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贮藏7天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组合物对果实发病率的抑制率分别达到20.61%、44.08%和65.12%;贮藏10天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组合物对果实发病率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1.47%、32.92%和59.54%。表明组合物对猕猴桃腐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对番茄进行防效试验

供试材料:供试番茄品种“千禧樱桃”,购自市场。

选取无腐烂、无裂口、成熟度和果型大小基本一致的健康番茄,于2%次氯酸钠溶液中表面消毒2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次,晾干后随机分组处理。

将番茄果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组合物中浸泡10分钟,以无菌水代替组合物作为实验对照组。自然晾干后,置于室温下保存。每个浓度的组合物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个果实。

贮藏7天和10天后,观察并记录果实的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并计算其抑制率,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抑制率(%)=[(对照组发病率-处理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

表2

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物对番茄腐烂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贮藏7天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组合物对果实发病率的抑制率分别达到40.63%、64.06%和76.46%;贮藏10天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组合物对果实发病率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9.45%、61.28%和75.49%。表明组合物对番茄腐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