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及其用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3940发布日期:2019-07-24 08:33阅读:10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清洗杀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及其用法。



背景技术:

新鲜果蔬杀菌处理是保证食品安全、延长货架期的有效手段。传统清水清洗仅能去除泥沙杂物,达不到杀菌效果。洗消产品要求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效果好。目前大部分产品杀菌成分单一,且大部分以氯作为杀菌基质,通过单一杀菌机制作用,杀菌效率有限。在洗消过程中,氯的存在易产生致癌副产物,如三卤甲烷。另,氯与酸接触易产生氯气,造成安全隐患,限制了氯杀菌剂以泡腾片这一视觉效果良好的产品形式进行展现。此外,现有果蔬清洗泡腾片,每片对应水体积小,完成一次清洗需要多片,成本高且不方便。综上,需要一种以非氯化合物为杀菌基质的泡腾片产品;不含氯同时,泡腾片兼顾多种杀菌机制且无安全隐患;在低浓度下即可达到良好杀菌效果,一次清洗所需片数少,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及其用法。

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的配方组成为:柠檬酸40-55份,碳酸氢钠15-20份,聚六亚甲基胍7-15份,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15-20份,聚乙二醇6000为3-5份,玉米淀粉5-11份,食用香精1-2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的配方组成为:柠檬酸50份,碳酸氢钠15份,聚六亚甲基胍10份,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16份,聚乙二醇6000为3份,玉米淀粉5份,食用香精1份。

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的配方组成为:酒石酸40-55份,碳酸氢钠15-20份,聚六亚甲基胍7-15份,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15-20份,聚乙二醇6000为3-5份,玉米淀粉5-11份,食用香精1-2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的配方组成为:酒石酸50份,碳酸氢钠15份,聚六亚甲基胍10份,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16份,聚乙二醇6000为3份,玉米淀粉5份,食用香精1份。

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柠檬酸或酒石酸40-55份,碳酸氢钠15-20份,聚六亚甲基胍7-15份,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15-20份,聚乙二醇6000为3-5份,玉米淀粉5-11份,食用香精1-2份,之后将称量好的7种原料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置入压片机,调整模具,使片重在2.4-2.7g之间,进行压片,获得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

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的用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洗消果蔬体积情况,放入清水使其完全浸没果蔬;以1片对应2-3l水的比例,投入所述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浸泡5-8分钟;

(2)浸泡完成之后,用清水淋洗所述果蔬20-40秒即可。

配方中主要杀菌物质为柠檬酸或酒石酸、聚六亚甲基胍和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杀菌机理为:①利用聚六亚甲基胍与细菌细胞膜携带相反电荷的原理,使其吸附在细胞膜上,抑制脱氢酶活性,溶解膜脂质,造成膜凹陷破裂;②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水中溶解后,发生链式反应,释放活性氧及自由基,进一步攻击细胞膜;③未解离态酸分子通过跨膜转运进入细胞膜后,由于细胞内ph高于细胞外ph,促进胞内酸离子解离成氢离子与解离酸根离子,两种离子能够攻击细菌细胞膜质子泵、dna以及蛋白质;同时,由于酸进入,胞内ph降低,为保证细胞内正常ph环境,细胞主动吸水,逐渐导致细胞膜肿胀变形。最后,在多种抗菌机制的作用下,导致细菌死亡。除上述杀菌物质外,泡腾片产品中还包括碱源碳酸氢钠、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辅料玉米淀粉、食用香精,而且泡腾片中所添加柠檬酸或酒石酸比例远远高于传统泡腾片,其目的除与碳酸氢钠产生泡腾外,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及其用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中使用的成分都是安全性得到认可的成分,碳酸氢钠、聚乙二醇6000、食盐、食用香精全部为食品级,杀菌物质聚六亚甲基胍及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健康委员会列为“可直接用于消毒食品及餐饮具的物质”,柠檬酸及酒石酸为食品添加剂;所以,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是安全性很高的产品。

②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中不含氯,避免洗消过程产生致癌副产物;现有技术的果蔬消毒产品大部分都含有氯基质,而氯与泡腾片中酸源易反应生成有毒氯气。所以本发明所涉杀菌物质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且能够以泡腾片形式存在。

③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引入三种不同杀菌机制,显著提高了杀菌效率;引入的聚六亚甲基胍,不仅具有杀菌作用,还具有去污功效。

④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中使用的柠檬酸或酒石酸含量高于传统泡腾片,兼顾泡腾作用的同时,还起到杀菌作用。

⑤发明中所涉物料粘合性及溶解性好且成片后不反应,不需额外添加粘合剂或进行包埋或进行制粒操作。所以,泡腾片制备方法具备简单易行的特点。

⑥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与现有果蔬清洗泡腾片相比,在保证良好杀菌效果的前提下,每片对应水体积更大,完成一次清洗所需片数少。所以,本发明泡腾片及使用方法具备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柠檬酸或酒石酸40-55份,碳酸氢钠15-20份,聚六亚甲基胍7-15份,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15-20份,聚乙二醇6000为3-5份,玉米淀粉5-11份,食用香精1-2份,之后将称量好的7种原料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置入压片机,调整模具,使片重在2.4-2.7g之间,进行压片,获得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

2、将上述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用于果蔬的消毒,具体用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洗消果蔬体积情况,放入清水使其完全浸没果蔬。以1片对应2-3l水的比例,投入所述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浸泡5-8分钟;

(2)浸泡完成之后,用清水淋洗所述果蔬20-40秒即可。

3、将经过上述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消毒的果蔬和经过氯基质消毒剂、贝壳粉、臭氧消毒机消毒的果蔬进行检测,对比杀菌效果,具体对比结果见表1。

表1杀菌效果对比结果

注:上述结果表述为微生物数量减少logcfu/g;展示数值为5次重复实验结果。

从表1中的对比结果,可以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一种具备三种杀菌机制的果蔬清洗杀菌泡腾片的杀菌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技术杀菌剂的效果。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