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多底物发酵饲料原料的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3757发布日期:2019-08-17 01:2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多底物发酵饲料原料的制备,属于畜牧饲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香菇是一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酚、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药食同源真菌,在民间素被称为“山珍”。其中香菇多糖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利用香菇的这一特性,许多保健品和药物企业将其作为主要原料添加到保健液或药物中。大规模的香菇经保健公司利用水提法提取,导致大量的香菇渣滓产生。如何处理产生的香菇渣滓成为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现阶段对香菇渣的处理手段主要是直接掩埋丢弃或是燃烧遗弃的方法,探索如何将这些废弃资源进行综合再利用将成为今后重点研发的方向。

近年来,我国兽药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持续提高,从2013年的93.37%提高到2017年的97.46%,近5年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均在99.7%左右。不过,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形势严峻,人兽共用的抗菌药耐药性增高,威胁到人类的医疗资源;动物专用抗菌药耐药性逐年增高,影响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是趋势,2020年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全部退出。

益生菌是一类微生物制剂,可代替抗生素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2018年,由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起草并发布的团体标准t/cswsl001—2018《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将生物饲料定义为:使用农业部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等国家相关法规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通过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的饲料产品总称,包括发酵饲料、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等。

经检测,香菇渣仍残留20-22%的蛋白质、16种氨基酸、8%的总糖等营养物质。将益生菌与香菇渣制备为生物发酵饲料不仅能解决副产品处理不当导致的环保问题,而且能够发挥香菇本身的一些药性,如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增强畜禽的免疫力,改善畜禽的肉质品质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香菇多底物发酵饲料原料的制备,将筛选后的益生菌接种到香菇渣原料中,在密闭环境进行厌氧发酵,来制备香菇渣发酵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香菇多底物发酵饲料原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先将香菇渣、白术、黄芪、小麦粉、豆粕、麸皮和葡萄糖清洗消毒,然后分别置于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处理,最后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将植物乳杆菌、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和黑曲霉菌混合均匀,置于20~30℃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6~8)×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为40%~70%,然后置于20~40℃下厌氧发酵48~72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烘干装置中以50~60℃的温度烘干至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为8~12%,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优选的,s1中所述发酵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组成为:香菇渣4~5份、白术1~2份、黄芪3~4份、小麦粉1~2份、豆粕1~2份、麸皮2~3份、葡萄糖0.05~0.1份。

更优选的,s1中所述发酵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组成为:香菇渣4.25份、白术1.5份、黄芪3.5份、小麦粉1.5份、豆粕1.5份、麸皮2.5份、葡萄糖0.075份。

优选的,按cfu计,s2中所述发酵菌液中各益生菌组分的组成为:植物乳杆菌2~3份、假丝酵母菌2~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地衣芽孢杆菌1~2份、双歧杆菌3~5份、黑曲霉菌1~2份。

更优选的,按cfu计,s2中所述发酵菌液中各益生菌组分的组成为:植物乳杆菌2.5份、假丝酵母菌4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2份。

优选的,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s3中所述发酵菌液的接种量为(1~10)×108cfu/1000g。

更优选的,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s3中所述发酵菌液的接种量为5×108cfu/1000g。

优选的,步骤s1粉碎处理至50~15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筛选后的益生菌接种到香菇渣原料(香菇渣、白术、黄芪、小麦粉、豆粕、麸皮和葡萄糖)中,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厌氧发酵,制备得到发酵饲料添加剂,该发酵饲料添加剂中的益生菌经低温烘干技术干燥后,活菌存活数量多,当畜禽摄入该发酵饲料添加剂后,可以改善肠道中的益生菌数量,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活性菌在肠道的增殖,从而对畜禽肠道的健康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具有独特的香味,起到诱食的作用,从而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缓解哺乳期间母猪掉膘的情况,可以促进母猪断奶后再发情;

(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母乳的乳成分,提高母乳中的免疫成分,从而使仔猪的免疫力得到提高,降低哺乳阶段仔猪腹泻的发生率,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4)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含有较多的益生菌成分,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猪舍的粪臭味,提升猪舍的舒适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50~150目均可),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20~30℃均可)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6~8×108cfu/ml均可),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20~40℃均可)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50~60℃均可)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8~12%均可),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50~150目均可),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20~30℃均可)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6~8×108cfu/ml均可),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70%,然后置于30℃(20~40℃均可)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50~60℃均可)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8~12%均可),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处理时的水分含量更高,为7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50~150目均可),,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20~30℃均可)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6~8×108cfu/ml均可),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20~40℃均可)下厌氧发酵72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50~60℃均可)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8~12%均可),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厌氧发酵的时间更长,为72h。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5份、白术2份、黄芪4份、小麦粉2份、豆粕2份、麸皮3份、葡萄糖0.05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50~150目均可),,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20~30℃均可)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6~8×108cfu/ml均可),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20~40℃均可)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50~60℃均可)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8~12%均可),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不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50~150目均可),,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3份、假丝酵母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双歧杆菌5份、黑曲霉菌2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20~30℃均可)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6~8×108cfu/ml均可),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根据1×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20~40℃均可)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50~60℃均可)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8~12%均可),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菌液各益生菌组分的菌落数量(cfu)不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50~150目均可),,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20~30℃均可)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6~8×108cfu/ml均可),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根据1×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20~40℃均可)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50~60℃均可)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8~12%均可),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菌液的接种量更少,为1×108cfu/1000g。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50~150目均可),,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20~30℃均可)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6~8×108cfu/ml均可),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发酵菌液的菌落数量/发酵原料的重量)计,根据10×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20~40℃均可)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50~60℃均可)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8~12%均可),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实施例6相比,发酵菌液的接种量更多,为10×108cfu/1000g。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1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香菇渣的用量低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规定的含量。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8份、白术2份、黄芪4份、小麦粉2份、豆粕2份、麸皮3份、葡萄糖0.05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2与实施例4相比,香菇渣的用量高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规定的含量。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0.1×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3与实施例6相比,发酵菌液的接种量低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规定的含量。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1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4与实施例7相比,发酵菌液的接种量高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规定的含量。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菌液中缺少双歧杆菌组分。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6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菌液中缺少黑曲霉菌组分。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1份、假丝酵母菌1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7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菌液中植物乳杆菌组分和假丝酵母菌组分的用量低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规定的含量。

对比例8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6份、假丝酵母菌6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双歧杆菌5份、黑曲霉菌2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1×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8与实施例5相比,发酵菌液中植物乳杆菌组分和假丝酵母菌组分的用量高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规定的含量。

对比例9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3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9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处理时的水分含量低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规定的含量。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8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10与实施例2相比,发酵处理时的水分含量高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规定的含量。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黄芪3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11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原料中缺少白术组分。

对比例1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香菇渣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计,分别称取发酵原料的各组分:香菇渣4份、白术1份、小麦粉1份、豆粕1份、麸皮2份、葡萄糖0.1份,将各组分清洗消毒,然后进行粉碎处理至90目,最后合并混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原料;

s2、制备发酵菌液:按cfu计,配备好发酵菌液中的各益生菌组分:植物乳杆菌2份、假丝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双歧杆菌3份、黑曲霉菌1份,将各益生菌组分混合均匀,置于25℃无菌水中使菌液浓度为7×108cfu/ml,活化5min后制备得到发酵菌液;

s3、发酵处理:按照cfu/g计,根据5×108cfu/1000g的接种量,将发酵菌液接种到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加入无菌水使水分含量为40%,然后置于30℃下厌氧发酵48h;

s4、成品处理:将s3步骤中经发酵后的发酵原料置于55℃温度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制备得到香菇渣发酵饲料。

对比例12与实施例1相比,发酵原料中缺少黄芪组分。

实验例1

实验例1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1~12的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水分、灰分和总氨基酸)进行比较,本实验例的测定结果见表1。

本实验例涉及的检测方法如下:

水分检测方法: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将各饲料添加剂样品放在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样品的失重即代表水分质量;

粗蛋白检测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各饲料添加剂样品中的粗蛋白含量;

粗纤维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过滤法》测定各饲料添加剂样品中的粗纤维;

粗脂肪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测定各饲料添加剂样品中的粗脂肪;

总氨基酸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饲料添加剂样品中的总氨基酸含量;

粗灰分检测方法:采用张丽美《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中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将各饲料添加剂在550℃灼烧6h,余下的残留物质称为灰分。

参照表1中的测定结果,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9和对比例10可以看出,密封发酵处理时的水分含量对发酵饲料添加剂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实施例1和实施例2优于对比例9和对比例10,可见,密封发酵处理时水分含量的最佳值为40%~70%;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3可以看出,厌氧发酵的时间在48h~72h范围内,随着厌氧发酵的时间增长,发酵饲料添加剂的营养成分得到改善;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4、对比例1和对比例2可以看出,原料香菇渣的添加量会对发酵饲料添加剂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产生影响,实施例1、实施例4和对比例2优于对比例1,可见,原料香菇渣的最适添加量为4~5份;通过实施例1、对比例5和对比例6可以看出,发酵菌液中缺少双歧杆菌组分或黑曲霉菌组分均会造成发酵饲料添加剂的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增加,实施例1优于对比例5和对比例6,可见,发酵菌液中益生菌组分的种类和数量会对发酵饲料添加剂的营养成分带来一定的影响,多菌种接入会产生互补效应;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5、对比例7和对比例8可以看出,发酵菌液中植物乳杆菌组分和假丝酵母菌组分的用量对发酵饲料添加剂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实施例1、实施例5和对比例8优于对比例7,可见,发酵菌液中植物乳杆菌组分和假丝酵母菌组分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3份和2~5份;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对比例3和对比例4可以看出,发酵菌液的接种量对发酵饲料添加剂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和对比例4优于对比例3,可见,发酵菌液的在发酵原料中的最佳接种量为(1~10)×108cfu/1000g;通过实施例1、对比例11和对比例12可以看出,发酵原料中缺少白术组分或黄芪组分会降低发酵菌液中的粗蛋白含量。

实验例2

实验例2通过给哺乳母猪喂食实施例1~7和对比例1~12的发酵饲料添加剂,观察本发明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选取600头怀孕85天、3~6胎次的长白母猪,依据生产性能和预产期将它们随机分为20组(对照组、实施例1~7组和对比例1~12组),每组30个重复;试验周期从妊娠后85天至仔猪21日龄断奶,共51天。试验期喂食情况如下:对照组喂食100%基础饲料,实施例1~7组喂食97%(重量百分比)基础饲料加3%(重量百分比)实施例1~7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对比例1~12组喂食97%(重量百分比)基础饲料加3%(重量百分比)对比例1~12的发酵饲料添加剂。记录哺乳母猪从分娩到仔猪断奶期间的采食量,并计算平均日采食量。试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试验结果见表2。

参照表2中的测定结果,通过对照组、实施例1~7组和对比例1~12组可以看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实施例1~7组和对比例1~12组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均能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9和对比例10可以看出,密封发酵处理时的水分含量对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发酵口味具有一定的影响,在40%~70%水分含量范围内发酵效果最佳,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得到提高;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3可以看出,厌氧发酵的时间在48h~72h范围内,随着厌氧发酵的时间增长,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发酵口味越好,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得到改善;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4、对比例1和对比例2可以看出,原料香菇渣的添加量在4~5份时,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得到提高;通过实施例1、对比例5和对比例6可以看出,发酵菌液中缺少双歧杆菌组分或黑曲霉菌组分均会降低哺乳母猪的采食量;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5、对比例7和对比例8可以看出,发酵菌液中植物乳杆菌组分和假丝酵母菌组分的用量分别在2~3份和2~5份时,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得到提高;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对比例3和对比例4可以看出,发酵菌液的在发酵原料中的接种量为(1~10)×108cfu/1000g时,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得到提高;通过实施例1、对比例11和对比例12可以看出,发酵原料中缺少白术组分或黄芪组分均会降低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实验例3

分别从实验例2的对照组和实施例1组中各选取母猪10头,在仔猪断奶当天采集新鲜的粪便样品,检测粪便中的微生物数量,检测结果见表3。

由表3中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本发明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喂养哺乳母猪,可显著提高母猪粪便中总菌、乳酸菌、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并显著降低沙门氏菌的数量,从而改善了哺乳母猪肠道中的益生菌数量,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活性菌在肠道的增殖,说明,本发明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对母猪肠道的健康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实验例4

分别从实验例2的对照组、实施例1组、对比例11组和对比例12组中各选取母猪10头,在母猪分娩第14日采集母猪常乳,并对乳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4。

由表4中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本发明的发酵饲料添加剂喂养哺乳母猪,可以显著提高母猪常乳中的非脂固形物、乳蛋白和乳糖的含量,但对常乳中的乳脂含量影响不大;同时,还可以提高乳汁中免疫成分igg和iga的含量,保证了仔猪可以得到母猪的部分免疫保护,从而降低哺乳阶段仔猪疾病的发生率;此外,当发酵原料中缺少白术组分或黄芪组分时,虽然母乳中的igg和iga的含量仍然优于对照组,但与白术组分和黄芪组分共同存在的发酵饲料添加剂相比,母乳中的igg和iga的含量显著降低,可见,白术组分和黄芪组分在本发明的发酵饲料添加剂中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哺乳母猪乳汁中的免疫成分含量,进而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