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香椿芽通过水杨酸溶液处理的保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9366发布日期:2019-08-20 20:06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体香椿芽通过水杨酸溶液处理的保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活体香椿芽通过水杨酸溶液处理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香椿(toonasinensis),别名香椿头,为无患子目楝科植物。是本国所特有的一种木本蔬菜,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香椿在我国广泛分布,尤其在安徽、山东等省区种植最多,其中安徽有一个很出名的品种——太和香椿。香椿树适应性强,树体高大,是绿化的优选品种。除了具有观赏价值,香椿叶子也可以食用,在汉代时食用香椿就已经很普遍。香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蛋白质、黄酮等等。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系统能力,治疗风寒导致的各种疾病。现在已经有学者研究出香椿提取物还具有消炎,抗肿瘤等药用价值。由于香椿营养丰富且均衡、口感脆嫩多汁、绿色等优点,符合人们追求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香椿具有时令性,难以长时间保存,在采摘后极易失水,叶面褐变甚至腐烂导致口感变差,失去食用价值,这也导致了香椿市场价格越来越高。

我国的香椿栽培规模很大,但是在采摘以后保持香椿营养品质和生理状况的技术不够完善。目前对香椿的各种保存方法都是尽量降低温度、减少水分和氧气以此来保护香椿的品质。在家庭中一般都是用浸根贮藏等方法来进行保存,但是这些方法保存时间不够长,也不能大规模生产。此外还有用气调贮藏、辐射贮藏、减压处理、保鲜剂处理(比如大蒜素、乙烯吸收剂、多菌灵等)等一些方法维持采摘后香椿的营养品质和生理状况。现如今人们对香椿的可食性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还应该继续研究一些新型加工技术,本次实验选取的是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香椿进行实验。

水杨酸(salicylicacid简称sa),别称邻羟基苯甲酸,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但可在沸水中溶解。刚开始是从柳树皮中发现的,是一种酚类物质,现今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植物内源信号分子和新型的植物激素。水杨酸在各多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用处,在工业生产中,可用作防焦剂和发泡剂等等;在化妆品中可添加水杨酸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在制药方面,可作为原料用来制备止痛灵,阿司匹林等药品。关于水杨酸用于保持果蔬生理状况的研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1975年,kimandpark用水杨酸浸泡马铃薯块茎可以抑制其出芽和腐烂。gaurandchenulu用水杨酸溶液有效控制了宽皮橘和马铃薯的采后感染。可以看出水杨酸的存在增加了植物的抗性能力与抗病作用。现今已知道水杨酸在植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以调节植物体内一些代谢过程,比如影响呼吸作用,离子的吸收等等。水杨酸作为一种天然、价廉、无毒的保鲜剂,为此,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新鲜的香椿嫩芽进行处理,通过测定水杨酸对香椿嫩芽体内不同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此来确定处理效果最佳的水杨酸浓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香椿芽通过水杨酸溶液处理的保鲜方法,用于维持住香椿的营养品质,控制住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增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活体香椿芽通过水杨酸溶液处理的保鲜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将香椿芽用流水冲洗后在阴凉处晾干,接着放入84消毒液中浸泡半个小时,再取出在阴凉处晾干;

选取10μmol/l-100μmol/l水杨酸溶液2000ml,将消毒后的香椿放入溶液中浸泡20分钟取出晾干,处理后的香椿在4~8℃的冰箱里贮藏。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

水杨酸溶液优选50μmol/l水杨酸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香椿嫩芽在采摘后随着贮存时间会衰老褐变,经过水杨酸处理后,香椿中维生素c含量会下降,花青素含量会先上升后下降,水杨酸减少了香椿在贮藏过程中的损伤,很好维持住香椿的营养品质,控制住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图2为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图3为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图4为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实验材料

2019年4月,从安徽省太和县采集了香椿芽并进行标记,采摘后用冰袋保存并及时送达实验室。选用同一批次、新鲜、颜色大小均匀相似、无病虫害、生理指标状况基本一致的健壮香椿嫩芽进行处理。

2、实验仪器

主要试验仪器型号

3、实验试剂

各种实验操作试剂与材料

4、试验方法

材料的处理

将选取好的香椿芽用流水冲洗后在阴凉处晾干,接着放入84消毒液中浸泡半个小时,再取出在阴凉处晾干。

实验设计

准备四个大烧杯分别加入蒸馏水(对照处理)、10μmol/l水杨酸溶液、50μmol/l水杨酸溶液、100μmol/l水杨酸溶液各2000ml。将消毒后的香椿分别放入四种溶液中浸泡20分钟取出晾干,放在标记过的塑料碗中。处理后的香椿在4~8℃的冰箱里贮藏。此后每一天观察各处理组的香椿外观,检测其中维生素c、花青素、丙二醛以及过氧化氢的含量。

检测指标

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vc含量的测定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参照王衍鹏等的方法,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略微的调整。用2,6—二氯靛酚碱性染料标定溶液(氧化性)去滴定含vc的酸性浸出液(还原性),滴下2,6—二氯靛酚溶液会立刻由蓝色变成无色,当溶液从无色变为桃红色时就是滴定终点。根据公式,用所用的染料的量就可以计算vc的含量。

⑴首先进行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的标定。在小烧杯中放入标准抗坏血酸2ml和5ml20g/l的草酸,用2,6—二氯靛酚染料滴定至桃红色且15s内不褪色。记录下来所用染料的量,计算出1ml染料相当的vc含量。

⑵称取各处理组的香椿各1g,放入研钵并加入适量20g/l草酸研磨成匀浆,将匀浆用漏斗移入50ml容量瓶并用2%草酸定容,过滤后备用。

⑶量取10ml的过滤后溶液放入小烧杯,用染料滴定过滤后的溶液至桃红色且15s内不褪色,记录下来所用染料的量。每个样品重复三次。

⑷vc含量的计算:

注:w─100g样品中含vc的毫克数

v0─滴定样品所用的染料毫升数

v1─空白样品所用的染料毫升数(0.2ml)

a─1ml染料相当的vc的毫克数(mg/ml)

b─滴定时量取的样液毫升数(10ml)

a─每份样品克数(g)

b─样品液稀释后总毫升数(ml)

花青素(od)含量的测定

花青素的测定用比色法。植物的花和果实有着不同的颜色就是因为花青素的存在,花青素存在于花,果实等一些组织的细胞中,由于细胞液酸碱程度不同,所以会显示不一样的颜色,偏酸性环境下显示红色,偏碱性环境下显示蓝色。

⑴首先称取四个处理组的香椿各1g,用剪刀剪碎至2~3mm,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5ml的0.1mol/lhcl,并封紧杯口。(根据叶片的量和花青素的多少可适当增加或减少盐酸的用量)

⑵将封好后的烧杯放入32℃的温箱中浸渍5h。(可以视情况增加时间)

⑶将浸渍好的样品用漏斗(放滤纸)过滤到容量瓶中,取滤液3ml,用分光光度计在530nm下读取吸光值并记录。空白对照为0.1mol/l的hcl。每个样品重复三次。

⑷计算,假如od530等于0.1时,则花青素浓度为1个单位。再将测定的od530乘以10后再除以样品的质量,就是所测定的香椿中花青素的相对浓度单位。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用硫代巴比妥法,参照倪伟超等的方法,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略微的调整。mda与tba在酸性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红棕色的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在532nm处有最高吸收峰,这个测定会受到可溶性糖的干扰,可溶性糖与tba的反应产物最高峰虽然在450nm处,但是在532nm处也有吸收。为了排除干扰,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公式进行计算:

c(μmol/l)=6.458×a532-0.56×a450

⑴称取对照组、10μmol/lsa组、50μmol/lsa组、100μmol/lsa组的香椿叶片各0.3g并将其剪碎分别放入四个研钵中,加入10%三氯乙酸(tca)1ml和少量石英砂进行研磨;进一步加入1mltca充分研磨,研磨后的匀浆液全部移入离心管中;再加入2mltca进行洗涤,洗涤后将残渣等全部移至离心管中,反复洗涤3次。将离心管以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⑵取2ml提取的上清液,加入2ml6g/l的硫代巴比妥酸溶液(tba),混匀,在试管上加盖塞,置于水浴锅中在100℃下反应30min,立即冷却再次离心。取上清液测定532nm和450nm下的吸光值。

⑶取2mltca加入2mltba加塞,同样置于水浴锅中在100℃下反应30min,立即冷却作为对照管。通过吸光值利用公式计算叶片中所含mda含量。每个样品重复三次。

注:c─mda与tba反应产物的浓度a532─532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a450─4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v─吸取的提取液体积(本实验为2ml)

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测定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用dab染色法,参照徐芳洁等的方法,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略微的调整。运用dab染色法可以对香椿叶片中的h2o2原位定位分析,叶片中的h2o2与氧化二氨基联苯胺(dab)反应会产生黄褐色的沉淀,通过显微观察可以看到h2o2的积累情况。

⑴从每个处理组的香椿样品中摘取四片叶子放入ep管内,加入已配好的dab染液,使得染液能够完全浸没香椿叶片,盖上盖子,避光保存,在室温下放置一夜。

⑵将香椿叶片从ep管中取出,放入试管内,再加入适量95%乙醇溶液,在沸水中煮10分钟左右待叶绿素完全脱去。(根据叶片上叶绿素脱离的程度可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煮沸时间)

⑶将已经脱色完全的叶片放入另外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用于后续的拍照和显微观察。(每种样品做三个重复)

5、结果与分析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维生素c是香椿的一种主要营养成分,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提高植物的抗干旱能力,使植物免受光合作用的副作用,对植物体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也是植物的新鲜程度的标志。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四个处理组中香椿的维生素c含量整体是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的幅度是不同的。其中在第二天,sa10处理组与其他处理组相比下降的幅度最大,sa50处理组下降幅度最小,水处理组和sa100处理组无显著差异。在第三天,水处理组的维生素c含量大幅度降低,且成为含量少的一组,sa100仍然是含量最高的一组。第四天第五天四个处理组的香椿维生素c含量虽然都下降,但sa50含量最高,水处理组最低,sa10和sa100居中。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从花青素的化学结构来看它含有许多酚羟基,这就使得它具有强抗氧化性,并且花青素要比维生素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抗氧化性高很多。研究发现生物体自由基含量增加就会表现衰老的性状,而花青素的抗氧化性就是作用在自由基上,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四个处理组的香椿样品中花青素含量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刚采回来的是香椿嫩芽,随着贮藏时间增加,样品成熟度升高,花青素积累,含量升高,再随着时间增加,花青素的消耗量远大于合成量,就会导致香椿中花青素含量又降低。由图还可以看出蒸馏水处理的花青素含量在第二天达到最高峰并往后就一直下降,其他三组水杨酸处理组在第四天达到最高峰,其中sa50处理组花青素的含量增加得最多。第五天,花青素的含量从最高峰下降,sa10处理组和sa100处理组没有太大的差异,sa50处理组下降幅度最小且含量最高,蒸馏水处理组含量最低。由此可以说明水杨酸有抑制花青素降低的作用,其中以50μmol/l水杨酸处理的效果最佳。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植物在逆境下发生脂膜过氧化作用而产生一些物质,丙二醛就是其中一种,可以作为脂膜过氧化的指标即植物在逆境中受损程度的指标。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天数的增加,四种处理的香椿样品中丙二醛含量在5天里都会有所增加,但是增加量和增加趋势有所不同。用蒸馏水处理的香椿样本增加速度最快,只有在第四天增长的缓慢一些,可能是由于实验选材与操作误差造成的实验结果的误差,总结来讲蒸馏水处理组的丙二醛含量整体呈现一个快速上升的趋势,增加量要比用水杨酸处理的另外三组的高。sa10处理组的香椿样本在第二天丙二醛含量增加很少甚至为0,说明10μmol/l的水杨酸在前两天短暂性的维持住了丙二醛的增加,保持了香椿的新鲜。但在后三天有一个持续增长,不过总含量比蒸馏水处理组低,比sa50处理组和sa100处理组高。sa50处理组的香椿样本和sa100处理组的香椿样本相比,前四天丙二醛含量都处于一个很平稳的趋势,两组差异并不明显,说明水杨酸保鲜剂延迟了脂膜过氧化作用,稳定了丙二醛增长含量。在第五天,两组含量都有所增长,但是sa100处理组要比sa50处理组的丙二醛含量高。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过氧化氢是活性氧家族中的一种。植物体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会产生h2o2,也具有清除h2o2的能力,这样才会达到一种平衡以防止h2o2的积累对植物造成伤害。但当植物体处在逆境中时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导致h2o2的过多,h2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会破坏植物体内的一些酶、蛋白质等,从而影响了整个生理代谢过程。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第一天由于刚采摘回来,香椿比较新鲜,所以四个处理组的香椿叶片在显微镜观察下基本没有黄褐色沉淀。第二天,通过显微镜观察,四个处理组叶片上会出现极少量黄褐色沉淀,其中蒸馏水处理组和sa10处理组的黄褐色沉淀要比sa50和sa100处理组多一点。在第三天,水处理组叶片开始萎蔫和腐烂,显微观察下的叶片上会大块的褐色沉,sa10处理组的叶片边缘稍微有一点萎蔫,显微观察下可以看到叶片上有许多点状黄褐色沉淀,sa50处理组和sa100处理组的叶片上偶尔会有几处黄褐色沉淀,但两组相比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在第四天和第五天,四组叶子的黄褐色沉淀都越来越多,水处理组的叶子萎蔫、腐烂、褐变的现象更多,sa10与sa100处理组的现象比水处理组的要好一些,sa50处理组偶尔也会有叶片会出现褐变,这是由于实验误差,总体上sa50的叶子中黄褐色沉淀增加的最少。

6、讨论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维生素c含量影响的讨论

香椿嫩芽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新鲜度降低,维生素c含量一直下降,水处理组含量降幅最大,含量最低,sa50处理组降幅最小,含量最高,sa10和sa100两个处理组含量居中,说明用水杨酸处理香椿,会抑制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维持住香椿的营养成分,其中以50μmol/l水杨酸维持维生素c成分的效果最佳。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花青素含量影响的讨论

四个处理组的样品香椿在贮藏中花青素的含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先上升是因为刚采回来嫩芽,成熟度升高,花青素含量升高,再随着时间增加,花青素的消耗量远大于合成量,就会导致香椿中花青素含量又降低,说明水杨酸处理组的香椿样品的成熟时间延缓了,即水杨酸可以延缓香椿的成熟衰老,抑制花青素降低的作用,其中以50μmol/l水杨酸维持住花青素含量的效果最佳。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丙二醛含量影响的讨论

四个处理组的样品香椿的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增加,水处理组的含量增加幅度最大,sa10处理组的增加量比水处理组少了一些,sa50和sa100处理组在前四天的丙二醛含量处于一个缓慢的增加过程,并且含量要比水处理组和sa组的低,说明用水杨酸处理香椿,能有效的使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使丙二醛含量增加得缓慢。在第五天sa100含量上升,比sa50含量高,说明100μmol/l的水杨酸在后期对香椿的保鲜能力下降,由此得出50μmol/l的水杨酸能使香椿芽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香椿芽过氧化氢含量影响的讨论

四个处理组的样品香椿中过氧化氢含量逐渐增加,从显微观察来看水处理组的黄褐色沉淀增加最多,叶片萎蔫褐变得程度最大,说明用水杨酸处理过后减缓的过氧化氢的积累。三个浓度的水杨酸,其中用10μmol/l处理的叶子中过氧化氢积累的最快,用100μmol/l处理的叶子在前前三天和sa50处理组差异不明显,在后两天过氧化氢积累量增加,由此得出50μmol/l的水杨酸抑制香椿芽过氧化氢积累最有效。

7、结论

香椿嫩芽在采摘后随着贮存时间会衰老褐变,以蒸馏水处理作对照,经过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后,香椿中维生素c含量会下降,花青素含量会先上升后下降,其中sa50处理组下降幅度最小,最终含量最高。香椿中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含量会增加,其中sa50处理组增加量最少,即50μmol/l的水杨酸减少了香椿在贮藏过程中的损伤。总结得出50μmol/l水杨酸可以很好维持住香椿的营养品质,控制住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发明中,除非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特征之间相互交错,不一定独立存在。以上显示与描述包括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其优点。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需知,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的实施例与说明书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以成为唯一选择。在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要求下,本发明还可进一步变化并优化,对本发明进行的改进优化都进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具体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